中國人並不缺房子住,從理論上來講每個人都是有房子住的,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又逼得很多人在有房住的情況下,還要出去買房。比如有的人因為想讓子女在城裡享受更好的教育,不得不買房,有的人結婚,丈母娘要求買房,有的人婆媳關係不和,要分開住,也要買房等等,買房的原因多種多樣。
但是小編要講的是在中國買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就是高昂的房價就能限制住很大一部分人,在三線城市隨便一套房都要百萬起步,更別說一二線城市了,如果只靠自己的存款,可能幹到退休都不一定能買得起。其次就是各種限購政策,限購政策理論上來講是為了限制炒房,但同時也限制住了一部分剛需,比如有的城市買房需要在當地繳納幾年以上的社保,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單位都會為其繳納社保的,這就給一些剛需族買房又增長了一道門檻。
真等到有錢又有資格買房的時候,又害怕變成「接盤俠」,剛買就降價,不買又怕越漲越高,所以在中國想要買套房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如果現在有錢買房的話,花100萬買房,30年後房子會越來越值錢,還是變得「一文不值」呢?
如果是前30年買的房,那麼現在肯定是比較值錢的,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房是80年代末深圳的東曉花園,當時的房子均價在1600元每平,如今東曉花園的二手房價格在5.5萬左右一平,也就是這套房子買來住了30年,還漲了34.3倍。我們假設當時花100萬(實際上不可能那麼高)購買,那麼現在等於是價值3430萬。
當然之所以價格會漲這麼高,得益於過去30年國內房價不斷刷新紀錄,其次就是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國內一線城市,如果換做其他三四線城市,漲幅肯定就沒有那麼高。那現在買100萬的房子,30年後房價還是會漲幾十倍嗎?
首先就是看城市,如果是在一線城市,即使國家進行調控,房價不漲的話,那麼30年後房價也是有可能翻倍的,因為經濟在發展,無時無刻都存在著通貨膨脹,就像80年代,買一斤豬肉只需要1塊多,但現在買一斤豬肉就需要30元左右,這就是通脹,錢不值錢了,所以即使房價不漲的話,理論上30年後房價也是有可能翻倍的,但是房價翻倍並不是代表你就賺錢了,因為現在100萬的購買力跟30年後100萬購買力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如果房價按照國家調控的速度緩慢增長的話,30年後即使在一線城市也不太可能賺到錢,更不用說其他人口淨流出城市,只會越來越不值錢。
其次就是看位置,如果你買的房子剛好是在中心地段,或者是30年後的中心地段,那麼可能還值錢。很多人看前幾年棚戶區改造,產生了大量的拆遷戶,認為未來房子老化後國家也會拆遷賠償,那可能有點想多了。前幾年拆遷的都是一些7層以下的房子,而如今新建的房子都是高層住戶,一個小區涉及到的住戶就高達幾千戶,光賠償就是一筆巨資,拆遷戶重建能賺錢的概率幾乎等於零。為什麼拆遷重建賺不到錢呢?
現在買房的人多是因為剛需存在,隨著生育率不斷降低,在過幾年,死亡率將會超過出生率,人口將呈負增長趨勢,30年後每家每戶至少都有兩三套房,根本就沒有剛需人群,建起來的房子賣給誰,所以如果房子在30年後處於中心地段,可能還有機會拆除重建,其他地方估計很難,那麼將會變得「一文不值」。
綜上所述,如果現在購買的房子,30年後處於一線城市並且中間地段的話,那麼房子可能會比較值錢,翻個幾倍都是有可能的,但不定能賺到錢。但如果是處於其他城市或者是邊緣地段,那麼可能會變得「一文不值」,看完你還會買房嗎?當然以上是小編的觀點,你認為現在100萬的房子,30年後還能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