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是什麼?

2020-12-11 悠然念滄

近期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咱們中國已經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給國際社會提供了很多幫助。中央指導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接受採訪時說:「中醫藥治療發揮的核心作用,能顯著降低輕症病人發展為重症病人的機率。對發熱、咳嗽、乏力改善等症狀,中藥起效非常快,對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轉陰都有明顯效果。」

由此可見中醫藥的確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說起中醫藥就不得不提起作為開山鼻祖之一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大家都熟悉,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個「炎」字就是指炎帝神農氏。根據周代史官記錄的家譜《世本·帝系篇》記載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代的《淮南子》也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

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之弊。」姜水是渭水的支流,而渭水則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神農氏正是生長於姜水流域,所以把姜作為自己的姓氏,按照當時的人類不斷地繁衍的情況,依靠狩獵畜牧已經不能滿足滿足食物的需要了,所以他教給人們播種莊稼來獲得食物,因為他把火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而崇拜,後來便稱為炎帝。

北宋劉恕的《通鑑外紀》更進步一說「古者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遨作方書以疔民疾,而醫道自此始矣。復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由是斯民居安食力,而無天札之患,天下宜之。」那個時候老百姓有了疾病,卻不知道有藥可以治療,炎帝就通過品嘗各類草木的味道,感受它們的性質,辨別之間的相輔相成關係,品嘗一天就遇到七十多種有毒的草木。這裡的「神而化之」就不那麼科學了。 試想任何一個人,品嘗了這麼多有毒的草木,依當時的條件,怎麼就能「化之」,別說七十多種就是七種也受不了啊。更不用談他試完之後還能發現藥效!當然民間也有傳說,認為神農氏有一個晶瑩剔透的臟腑,吃進去什麼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第一個品嘗的是一片綠葉,葉片進入體內之後把臟腑都清理檢查了一遍,這個「查」也通「茶」。依靠茶來「化之」,什麼茶能有這樣的效果?

鑑於《神農本草經》的成書年代大約在東漢時期,當時「尊古」之風盛行,自神農氏之後的歷代的人們在前赴後繼的冒險嘗試中不斷收集、加工、整理。託名「神農」二字便是借了上古時期「神農嘗百草」的典故。既然是介紹藥物為什麼叫"本草經"而不叫別的呢?因為當時的農業比較發達,雖然可以入藥的動物也有很多,可是植物所佔的比例是最高的,所以就用了《神農本草經》這一名稱。

因此《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無疑是千百年間無數與大自然作鬥爭的勞動人民、那些與疾病作鬥爭的醫者的統稱。

相關焦點

  • 《神農本草經》:本草源頭之作
    2020-09-11 11:21:48 來源:學習時報《神農本草經》與《黃帝內經》這兩部巨著,是中醫藥的百川之源,前者奠定了中藥學的理論基礎,後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神農本草經》與《黃帝內經》一樣,都是我國古代先人智慧的結晶,融匯了多家經驗理論的著述。
  • 雲中吟系列·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生而龍顏。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鳳鳴岐山。對於神農氏名稱的由來,《白虎通》曰:「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神農之時,民多疾病,神農氏遂「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氏亦「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
  • 《神農本草經》為什麼將靈芝列為120味「上品藥之首」?
    清·任薰畫手持靈芝的洛神【圖片來自網絡】 而關於靈芝的藥理作用,最早論及靈芝的藥學著作是《神農本草經》,約見於公元前一世紀左右,其作者並非神農氏,究竟是誰已無法考證
  • 全世界太陽神大搜羅:中國太陽神炎帝神農氏
    ,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個由漁獵轉入農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農氏創造了中國的農業文化。炎帝神農氏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就是「制耒耜,種五穀」一事,這也正是神農氏之被稱為「神農」的原因所在,「神農」一詞中的「農」字就完全體現了這一偉大創舉。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
  • 神農嘗百草,關於茶的起源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唐代陸羽在《茶經》裡如是寫道。幾乎所有古代史集中說到茶,都不得不提到5000多年前的神農氏,神農氏生活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人們已經進入新石器的全盛時期,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逐漸發達,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時代,神農氏則是這一時期的集中代表。
  • 神農是炎帝?斧燧氏表示不服:神農就靠人多,否則我才是正牌炎帝
    太史公在《史記》中開篇即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炎帝 神農氏①炎帝出身來歷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牛首人身」是少典之子,炎帝之妻聽訞譯文:《山海經》中記載聽訞與炎帝生了炎居,炎居生了節並,節並生了戲器,戲器生了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了術器、后土(人格化),后土生了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生生不息。開創了炎帝神農氏一脈。《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
  • 「吃」茶簡史(一):神農和茶的「那些事兒」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陸羽《茶經》中也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這便是目前我們所認為的關於茶的最早註解,於是,茶的「最早起源」也便成了「是神農嘗百草時發現的」。
  • 從本質上說說《神農本草經》中「龜甲」的藥理藥用
    華夏醫學 屬於三皇之學, 始於上古聖人, 備於神農 、黃帝 ,所以《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是醫學之源 。作為醫學經典 ,其實是天人之學 ,講究天人合一, 即以人道順應天道 ,以人倫合於天倫 ,如此則為以天助人 ,反之則是以人助天 、以心捐道 ,益人智之偽 ,而損天道之真 ,即道德經所說 益之而損, 莊子所說 天刑 。
  • 神農本草經之硫黃
    《神農本草經》味酸,溫,有毒。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能化金、銀、銅、鐵奇物。《本草經集注》陶弘景味酸,溫、大熱,有毒。主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治心腹積聚,邪氣冷癖在脅,咳逆上氣,腳冷疼弱無力,及鼻衄,惡瘡,下部瘡,止血,殺疥蟲。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4集 炎帝神農氏
    關於炎帝神農氏是指同一個人,還是不同的人,學界爭議很大,從兩漢以後,官家正史,多將其稱作同一人,筆者也將其作為同一人來講述,當然,關於中國遠古時期的人物,古籍中多把他們描述的亦人亦神,而且多半把一個族系或者幾代人的貢獻、事跡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來描述。我們讀史,要做到心中有數。
  • 略述炎帝神農的歷史功績及炎帝神農文化特徵
    正是這種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神農之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同理想。    但是炎帝神農氏並不是簡單地繼承了伏羲,如上所說,他向前發展了伏羲的事業。炎帝神農文化在肇興期的突出特徵就是創新和發明,但是發展要以巨大的犧牲為代價。以將野生植物發展為農作物為例。《淮南子》云: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 神農氏發現茶,王昭君採茶,陸羽寫《茶經》神農架的茶故事一串串
    他在《茶經》中稱:「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採藥、為民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農架有條風景秀麗的神農谷,位於神農頂東側。傳說遠古時期,神農帝在此搭架採藥時,帶有100侍從,後化為100石簇,世代守護著神農谷。
  • 炎帝神農政權: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榆罔
    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
  • 國家Ⅱ級珍稀物種|《神農本草經》中的上品藥草——紅景天
    國家Ⅱ級珍稀物種|《神農本草經》中的上品藥草——紅景天文:花木君《城南二首·其二》相傳起源於上古時期的神農氏,在東漢時集結成書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醫學典籍《神農本草經》中,就把紅景天列為上品,原文:「景天,味苦平。主大熱,火創,身熱,煩邪惡氣,華主女人漏下赤白,輕身明目。一名戒火,一名慎火。生山谷。」
  • 中國古代中醫著作—一字一句都是寶
    神農氏《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醫書典籍,成書於戰國時期,後續不斷被修改和補充。這本書是「醫學之祖」,也是中國古代中醫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對後世中醫理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本書傳說是由黃帝著作的,但爭議很多。首先是這本書的作者存在爭議。
  • 掃神碼,得神農氏戶外用品防水包
    ●商家名稱:武漢神農氏戶外運動俱樂部  ●活動獎品:防水包(價值580元)  ●兌換方式:持中獎手機及二維碼,有效期內憑團購券到武漢神農氏戶外運動俱樂部進行掃碼兌換  ● 獎品數量:6個  ●活動時間:2013年12月16日——2014年1月16日  ●自提貨地址: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新河街陽光水岸小區194-5,過江隧道口附近  ●諮詢電話
  • 炎帝神農的傳說
    他用木製作耒、耜,教民農業生產, 又曾嘗百草,發現藥材,教人治病, 從而使人類步入了健康生存發展的軌跡, 這位地皇炎帝神農氏,用他的一生促進了人類文明發展。
  • 上古: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或得老川茶而解之
    唐陸羽《茶經》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古本《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今未見】圖一.神農嘗百草然神農氏何許人也,又於何處發現了茶?《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
  • 當歸被稱為補血聖藥,為什麼《神農本草經》中不提補血兩字?
    先結合《神農本草經》淺解一下當歸——當歸 ,甘溫 ,歸中土 ,土金相生 ,助肺清肅 ,故主咳逆上氣 ,為天地交泰 ,循環往復 。脾主升清 ,肺為清金 ,故可助其清以肅降 。脾胃為後天之本, 營血所出 ,故主溫瘧, 寒熱洗洗在皮膚中, 以此皆為風寒客血所致, 調和榮血 ,正為其治。 血為陰, 陽之守蔽, 失其用則陽氣妄動, 妄動為邪, 必使正氣見奪。 陰可制火 ,故治諸惡瘡瘍 、金瘡。 中焦取汁, 升清化血 ,以盡濡養之職 ,主中央而灌溉四旁, 故曰煮汁飲之。由上可見,當歸的功用基本和血相關,但卻不提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