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惟神農,植藝五穀。
斯民有生,以化以育。
慮及夭傷,復嘗草木。
民到於今,悉沾其福。」
閒居家中,讀書奉親。因疫情消息不絕,讀歷代岐黃之文,思古人之德風,遂依次整理舊文。奠以告虔,肅以應天。以祈佛日增輝,瘟疫盡散,國運遐昌,人民安康。
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生而龍顏。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當此之時,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諫而殺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一說傳八世五百二十歲,一說傳七十世。
鳳鳴岐山。
對於神農氏名稱的由來,《白虎通》曰:「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
神農之時,民多疾病,神農氏遂「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氏亦「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釐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
傳有《神農本草經》留世,一說成書於西漢。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分上、中、下三品,文字古樸,為中醫藥理論精髓。其藥療效,至今仍為臨床用,對中醫中藥學起到奠基作用。
晁以道先生《神農贊》曰:「草木昆蟲,生彼微塵。有待於我,為天下仁。」善哉!
神農本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