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之神炎帝神農氏,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
--中國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即神農氏,又稱炎帝。傳說炎帝神農,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龍顏大唇。--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因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也因發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炎帝神農在位120年,曾建都山東曲阜,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共計380年。
-
在中國人第一次發現茶的地方,現在還有千年古茶樹群,產的茶帶蜜香!
中國是茶的故鄉。但如果問起中國的飲茶歷史發源於何時何地,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千年國飲,始於茶陵茶陵縣,隸屬株洲市,位於湖南東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縣。它的得名,源於一段美麗的上古傳說。後來,神農氏去世後就葬在附近,這也是「茶陵」名稱的由來。
-
炎帝神農的傳說
拂去歲月的風塵,翻開歷史的篇章,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從盤古開天地,開創了了人類歷史,有三位上古人物被尊稱為「三皇」 炎帝神農氏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 作為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遍嘗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是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能保佑農業收成、人民健康,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
-
央視:水仙茶是一種什麼茶?
目前,水仙茶是武夷巖茶中栽培面積最廣、產量最高、傳播最廣的品種之一。水仙茶樹幾乎遍布武夷山所有的茶場。在武夷巖茶眾多的品種中,水仙堪稱武夷巖茶中第一大家族。 在福建兩大烏龍茶系中,閩南烏龍以香氣見長,閩北烏龍以水醇厚取勝。故有「南香北水」的美譽。而最能代表武夷巖茶甜醇的,就是武夷水仙茶。這也是武夷水仙茶流行最廣的原因。
-
[株洲]炎帝陵上榜"中國十大古典陵墓園林"
▲炎帝陵祭典活動現場(資料圖) 記者 張媛 攝 經過數月評選,多家網絡媒體近日評出了「中國十大古典陵墓園林」,位於我市炎陵縣的炎帝陵榜上有名。這些古墓園林,既有著厚重的文化,又有著優美的景觀,是了解中國歷史的重要窗口之一。 「炎帝陵祭典」已成「非遺」 炎帝陵位於我市炎陵縣城西17公裡的鹿原鎮境內,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聖地,這裡「西漢有陵,唐代奉祀以昌」。「炎帝陵祭典」是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的盛典。
-
全世界太陽神大搜羅:中國太陽神炎帝神農氏
,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個由漁獵轉入農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農氏創造了中國的農業文化。炎帝神農氏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就是「制耒耜,種五穀」一事,這也正是神農氏之被稱為「神農」的原因所在,「神農」一詞中的「農」字就完全體現了這一偉大創舉。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
-
「2018(第二屆)中華食祖炎帝廚王爭霸賽」今日株洲開賽
「2018(第二屆)中華食祖炎帝廚王爭霸賽」今日株洲開賽 [來源:大湘菜報] 2018-09-18 18:57:04
-
頭採茶、明前茶…為什麼這麼貴?
那在已經到來的春茶季,想必眾多茶友已經躍躍欲試新春茶了。相信大家往年買茶的時候,在商家那肯定也聽過什麼頭採、明前茶、雨前茶這些價格偏高的茶葉了。 那麼,這些概念名詞,到底都代表著什麼茶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搞懂它。 什麼是春茶?
-
神農是炎帝?斧燧氏表示不服:神農就靠人多,否則我才是正牌炎帝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史記·五帝本紀》由此觀之,在炎、黃二帝之前應該是神農氏在雄霸天下。
-
茶七茶八|神農嘗茶的傳說
神農,又稱炎帝、農皇,姓姜,名魁。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是距今約4700年原始農業社會的首領,在位一百二十年。與傳說人物燧人、伏羲合稱「三皇」。神農老爺子畫像陸羽《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說的是神農氏為了尋找能治病的藥材和能食用的植物,漫山遍野,嚼食各種植物葉片時而發現茶的。茶之為用,最早是從咀嚼茶樹鮮葉開始的。陸羽是誰?咱們以後聊......
-
蚩尤本是最後一任炎帝,為何司馬遷不承認他?
目前,對炎帝的研究,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困擾著學術界,那就是關於炎帝的稱謂,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關於炎帝與蚩尤氏的關係。自漢代的典籍稱炎帝神農氏以來,炎帝是不是神農氏,或者神農氏是不是炎帝的問題就一直爭論不休了。這種爭論帶來了學術界對炎帝和神農氏的關注,但同時也使得炎帝研究陷入迷茫:一個連對象都不明確的課題,科學性如何建立起來?
-
炎帝神農政權: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榆罔
炎帝神農氏的先祖與炎帝魁隗氏的先祖同源,皆出自於少典氏,他們早期共同居住在姜水,因比皆以姜為姓。公元前4766年,崛起於洛水流域(今陝西省及河南省)的炎帝神農氏以討伐叛亂為由,率領中原各部落聯合西徵,擊敗了魁隗氏族,迫使炎帝魁隗氏政權第六任帝共工讓出帝位。
-
傳說中的神農氏是怎麼發現茶的?
據《中國食品報》1996年5月5日載,提出下列名茶為我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信陽毛尖、祁門紅茶、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六安瓜片和都勻毛尖。二問: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茶學專著出現在何時?由何人所著,其主要內容是什麼?
-
略述炎帝神農的歷史功績及炎帝神農文化特徵
幾千年來,關於炎帝的傳說和歷史記載十分豐富,從中我們既可以了解到炎帝神農的歷史功績,也能抽象地概括炎帝神農文化的一些特徵。本文就炎帝神農的歷史功績與炎帝神農文化中的女性特徵和易學因素,談談個人的認識。一、炎帝神農氏的功德傳說 在傳說中,炎帝神農氏是有大功於中華民族的。
-
一葉茶與神農氏的幻妙邂逅
你知道茶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僅次於水)是偶然發明的嗎?很多人認為茶是5000年前開始喝的。據說中國的統治者神農氏是第一個發現茶,把茶作為飲料的人。有一天,神農在一個明火上燒開水。一棵茶樹的一些葉子掉到水裡,在水裡待了一段時間。它產生了一種很好的氣味,因此他嘗到了茶色水。它非常美味,並因此,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被發明了。
-
炎帝神農 重農興商 嘗百草
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黃帝是軒轅氏,炎帝就是神農氏。《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
「吃」茶簡史(一):神農和茶的「那些事兒」
茶,原為荼(tu,二聲),原意為「一種苦菜」。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陸羽《茶經》中也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斟一壺茶·聊聊茶事兒關於神農和茶的「那些事兒」,目前廣為流傳的有以下兩種說法——其一,神農即是炎帝,茶其實是草藥。
-
雲中吟系列·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生而龍顏。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鳳鳴岐山。對於神農氏名稱的由來,《白虎通》曰:「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神農之時,民多疾病,神農氏遂「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氏亦「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
-
糧食系統公祭炎帝神農氏
10月17日上午,在金秋的豔陽下,「雜交水稻之父」、省政協副主席袁隆平為湖南省糧食系統公祭農耕始祖炎帝神農氏典禮儀式點燃聖火,來自全省各市州糧食系統的代表和炎陵群眾千餘人,共同參加和見證了這個盛典。 炎帝始制耒耜,發明五穀,教民耕種,是農耕文化的開創者和為民謀福祉的中華始祖。
-
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是什麼?
近期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咱們中國已經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給國際社會提供了很多幫助。中央指導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接受採訪時說:「中醫藥治療發揮的核心作用,能顯著降低輕症病人發展為重症病人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