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竹木、藤編、硯石、瓷質,不同材質的茶盤,究竟有哪些不同

2020-12-22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身邊有朋友的公司在搬家。

讓他苦惱的是,招待室的一張紅木大茶盤,不知該如何處理。

因為那由整塊紅木做成的茶盤,著實是龐然大物。

一眼看去,和一張大飯桌差不多。

邊上再圍坐上七、八個人,綽綽有餘。

搬到公司新址去,與簡約風的裝修風格不符。

挪到家裡去吧,又不實用。

平時在家裡喝茶,常常就一兩個人,也用不上這樣的大茶盤。

何況,這樣老式的紅木茶盤,面上雕刻的花紋樣式已經過時。

用了很多年後,視覺審美已經疲勞。

很早幾年,朋友就想再重新布置一間新風格的茶室。

但這方笨重的紅木茶盤,搬動不便,轉手不易,遲遲沒有重新裝修招待室。

一直過了很多年,等到這回要搬家了,才頭疼起這方紅木茶盤處置來。

話說,日常的茶席布置上,茶盤的挑選有什麼門道?

不同材質的茶盤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

《2》

第一, 木質茶盤

喝功夫茶,離不開一應配套的杯杯盞盞。

而茶盤扮演的角色,則是承託相應的蓋碗、 公道杯、茶杯等茶具,甘心當陪襯。

福建人的茶室上,紅木茶盤的出鏡率高。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背景下,胡建本身木料資源豐富,木材不缺。

發展到現在,不少地方早已形成有名的紅木家具產業鏈。

周末閒暇,開車到紅木城裡逛逛。

各式的茶盤,琳琅滿目,紋理豐富,任君所選。

紅木茶盤適合傳統中式茶室的布置風格,色彩溫潤,經久耐用。

作為承納茶具的「舞臺」,當茶起杯落時,茶具底部不易與紅木茶盤摩擦,碰撞發出刺耳聲響。

古樸,大氣,實用,耐用,是紅木茶盤的優勢所在。

不過在選紅木茶盤之前,要選對適合的尺寸。

要是平常喝茶人數不多,用像大飯桌那樣的茶盤,難免會有孤獨感。

並且,平時收拾起來還比較麻煩。

尤其是名貴的紅木,平日的打理與保養並不輕鬆。

買回來空置不用,確實可惜。

相比之下,平時只有三兩人喝茶,選容量小巧的茶盤更適宜。

另外,木質材質的茶盤,不止有紅木。

還包括有光澤感好,材質細膩的黑檀木茶盤。

以及普通木料加工成的茶盤等,如樟木、桐木、硬木等等。

之前有朋友給我們送來一塊長條形的老船木,掂起來很沉。

經歷多年的風雨洗禮和海水浸泡後,老船木本身的防水,防蟲,防腐蝕,防開裂等表現 ,更為突出。

將這條老船木,搬在茶桌上,沒有再加工。

搖身一變,它就能成為風格百搭的茶盤。

用了三、四年,也沒出現乾裂變形,積茶垢等問題,特別實用。

《3》

第二,石制茶盤

和天然的木料相比, 石制茶盤的質地更堅硬,不存在變形的問題。

然,成也蕭何敗蕭何。

堅硬的石制臺面, 雖然不易刮花、磨損、變形。

但它的重量不輕,攜帶不便, 同時還很容易不小心磕裂茶具的底部。

之前在武夷山時,曾在遇林亭擺了一回露天茶席。

推開摺疊的便攜小桌椅, 鋪上茶席,擺上茶具。

正打算開始泡茶時,才發現少了茶盤。

然後,隨機應變,臨時在溪邊找了塊平整的石頭,充當茶盤。

沒想到,這塊造型平整大方的「原生態茶盤」,在擺上蓋碗和公道杯後,別有風流,特別耐看。

可見,在茶盤的挑選上,其實沒有太多學問。

最主要的講究,不過是「合眼緣」為好。

再說一個,關於石制茶盤的趣事。

早幾年,我們去景德鎮談事。

然後在當地的一間小店,無意間發現了一方硯臺,當下就入了手。

並且,還將這大幾十斤重的硯臺, 千裡迢迢的背回福州。

因平時用到硯臺練字的情況,不多,索性將它挪騰做茶盤。

在布置幹泡茶席時,擺上一方硯臺石茶盤,特別百搭!

古樸厚重的石制茶盤,經久耐用。

不變形、不開裂、不生異味、不沾茶垢。

並且,在造型出色的前提下, 還能做到實用與收藏並存,確實好處多多。

《4》

第三,藤編茶盤

茶盤,是茶桌上的底色。

泡茶條件再簡單,搭配上有設計感的茶盤後,頓時就能出現韻致。

哪怕是再普通的白瓷杯,在配上古色古香的藤編茶盤後,立刻就會出現高級感。

藤編茶盤是平時在一、兩人喝茶時,最常出現的用具。

小巧,輕便,不佔空間,這是它的最大優勢。

之前在選茶具搭配時,入手了好幾個不同造型的藤編茶盤。

有葫蘆形,祥雲形,海棠形不等,用在簡約風的茶盤上,最為百搭。

不過這類藤編的茶盤,平時在打理保養起來時,要動用不少小心機。

首先,藤編茶盤面上的水漬茶漬,不能保留太久。

不然到後期難清洗, 影響美觀。

其次,藤編的縫隙處 , 建議不時擦拭。

防止藤條老化開裂,變形 。

最後,藤編茶盤不能暴曬 。

日常收拾臺面時,以擦拭清洗為主,保持乾燥無異味。

不能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不然藤條易裂。

不過說到底,小巧的藤編茶盤,方便居家日常使用。

尤其是喜歡布置幹泡臺的茶友們, 更能從風格百搭的藤編茶盤中,找到茶席搭配的靈感!

小而美,可謂是藤編茶盤的最大特色。

《5》

第四,瓷質茶盤

泡茶時,茶盤的選擇並不複雜。

往遠了去說,但凡是造型平整,有適當寬度,能往上擺上茶具的物件。

皆可以充當茶盤的身份。

喝功夫茶時,往上面擺上一蓋碗,一公道杯,完全綽綽有餘。

茶盤的材質挑選,避開易有異味的,塑料材質,不易清洗,風格難與茶席布置搭配,就不成大問題。

平時經常用到的茶盤,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外,還有瓷質茶盤。

之前,買了許多宋代風格的小瓷盤。

毫無例外, 一應是雨過天青色、梅子青等類似的釉色。

尺寸小的小瓷盤, 平時大多是件它們用在果盤,切橙子、蘋果擺上,也是一道風景。

而尺寸大一點的瓷盤,則被徵用為茶盤。

擺在榻榻米設計的小茶桌上,尺寸剛好適合。

平時坐在靠窗邊時, 用上這一瓷質的小茶盤,隨手泡幾衝老白茶,也是特別好的消遣。

瓷質茶盤的選擇豐富,花樣精彩。

之前在秋天時,很喜歡用那個,名喚做「柿柿如意」的景德鎮手繪蓋碗。

無獨有偶,隔了一段時間後,找到了個手繪柿子圖樣的瓷盤。

將它們倆合在一塊,剛好配套。

這一前一後,從茶盤的搭配細節上,也能給茶事生活帶來不少驚喜!

《3》

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

本因遺採掇,翻自保天年。

柿子可入詩,可入畫,寓意豐富。

飽滿圓潤,色澤誘人的柿子,屬於秋冬的一抹亮色。

到如今,已近歲末。

屬於柿子的季節,已過去。

但那套繪了柿子圖案的蓋碗與小茶盤,仍舊是心頭好。

時不時拿出來,泡一回茶。

每天根據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喝茶需要,搭配所需的茶盤。

各種過程,充滿樂趣。

從個人的角度看,平時更習慣用藤編、硯石、竹木、瓷質等小茶盤。

船小好調頭,風格更多變。

將不同材質的茶盤說到底,不過是個人審美與所需的問題!

不同類型的茶盤之間,各有千秋,不分軒輊。

環肥燕瘦,任君所選。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講解一些茶盤的專業知識【珍藏版】
    一、木質茶盤(花梨木、檀木、雞翅木)(一)黑檀木主要產於印度、印尼、泰國、緬甸等國。黑檀木心邊材區別明顯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紋理黑白相間,直至深淺交錯。耐腐、耐水,耐久性強、材質硬重、細膩,是一種十分稀少的珍貴的木材。
  • 不同材質的茶盤優點與缺點匯總:紫砂茶盤並非最佳選擇
    茶盤不僅形狀多樣,材質更是五花八門,有竹質的、木質的、玉石材質的、紫砂材質的、合成材料的等等,具體如何選擇除了依照個人喜好,還應參考價格、實用性、觀賞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本篇文章,我們就選擇幾種市面上最常見的也最具代表的茶盤逐一對優劣勢進行分析,最後根據綜合項進行推薦,大家可以參考後再進行選購。紫砂茶盤優點:1、在不同材質茶盤中,屬中等價位,性價比還算可以;2、如果真的特別特別勤快,紫砂茶盤養出來還是很有韻味的。
  • 要選擇真正好的紅木茶盤必須先了解紅木
    紅木茶盤從早期到現在,已然是眾多追求生活品位的寵兒,紅木茶盤已不單單是實用品、觀賞品和收藏品,還是一種投資品。按照紅木國標定論,紅木茶盤一般是指用酸枝木、烏木、花梨木、雞翅木等硬木材製成的茶盤。原材料的不同,價格上也有差異。對紅木茶盤而言,材質的確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唯一因素。看一件紅木茶盤的價格與價值,您還得具備獨到的眼光,懂得如何「以品論價」。
  • 看懂這些,選茶盤so easy!
    很多茶盤愛好者都會對茶盤製造材質的優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一個上乘的價值不僅僅由茶盤的材質決定,茶盤製作的工藝,才是一個關鍵因素。2、選材質:市面上常見的茶盤材質大致分為:竹木類、石類、電木類、陶瓷類。不同材質也有不同要求。木類:木類的茶盤應該算是茶盤的材質裡使用最廣的,其中木質茶盤裡頭又有雞翅木、檀木、花梨木等等。木類茶盤古樸典雅,也確實比較受歡迎。
  • 不只是蓋碗、茶壺、玻璃杯,連茶盤也很有講究
    那為了泡好不同的茶,基礎的茶具配備又有哪一些呢?《2》基礎茶具之一,燒水器具按老一輩的說法,大家一致認可的是燒水泡茶。泡茶,離不了熱水。從材質上,公道杯的材質主要有瓷質和玻璃材質。瓷質的公道杯,可以與茶桌上的瓷質蓋碗、茶壺等,搭配成套,更加美觀。而玻璃材質的公杯,則能方便觀察茶湯的清透度,以及湯色的深淺等。從實用性看,趁手的公道杯在分湯時,斷水要乾淨利落,不能拖泥帶水。
  • 紅木茶盤,您知道幾種?
    您要看是哪種紅木製作的東西,如果是家具,那也是看貨給價,相對的一個價格,可能是普通人暫時所不能及的,大料的價格取決於材質油性紋理,是市場對這類紅木的認可決定的,不管是名貴木材還是普通價格的木材,通常在一個紅木市場裡,它們的價格對比還是非常明顯的;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比較常見的茶盤,也是主流茶盤。
  • 挑選茶盤有什麼講究?
    忽略尺寸,我沒有測量準備放置茶盤的空間的大小,而是隨便買了它。我發現它太大或太小而無法滿足期望。2.選擇材料:市場上常見的茶盤材料大致分為:實木,石石頭,電木和陶瓷。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要求。實木:竹茶盤應被視為使用最廣泛的茶盤材料。其中,有雞翅木,檀香木,紫檀木等。實木茶盤既簡單又優雅,確實更受歡迎,但有一個缺點。竹茶盤和木茶盤很容易破裂,特別是在北方乾燥的天氣環境中。如果您在北方並且不經常喝茶,請謹慎選擇!
  • 都是茶具,茶盤、茶臺、茶池這三者有什麼不同?
    在品茶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具,尤其是能夠用來載物的茶盤、茶臺以及茶池。細心的人們能夠發現,茶盤、茶臺、茶池在品茶過程中的功能與作用都是幾近相同的。 同為茶具,那麼茶盤、茶臺、茶池這三者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可以一起了解一下。
  • 茶具是如何分類的,不同茶具都有什麼特點?
    胎體堅固緻密,表面光潔,薄者可呈半透明狀,斷面不吸水,敲擊時有清脆的金屬聲音。瓷茶具的品種很多,主要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所產茶具有壺、杯、盅、碗、盞、匙等。紫砂茶具:以陶土為材料,含鐵量高,被稱作「泥中泥,巖中巖」。
  • 端硯石茶盤特點有哪些?
    在長時間使用以後,茶盤的表面會形成一層包漿,使整個茶盤變得明淨動人,溫潤如玉;2、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端硯石深埋地低,集億萬年日月精華,山川靈氣,孕育出色彩斑斕的石品花紋,並輔以雕刻師巧奪天工的雕飾,使之成為融實用、繪畫、書法、雕刻、金石於一體的具有極高欣賞價值的藝術品;3、深厚的文化底蘊
  • 「茶盤究竟怎麼選?」教你怎麼選出適合的你的茶盤
    市面上使用比常見的有金屬茶盤、竹製茶盤、木質茶盤、石質茶盤、陶瓷茶盤等材質,那麼關於這些茶盤材質的知識了解多少呢?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些茶盤材質的種類特點。1.金屬茶盤:材質可靠,外表光亮,不易吸水變形,不僅簡便實用,而且容易清潔無異味。只是顏色較為單調,造型比較少。
  • 功夫茶具,茶道茶盤配件茶藝個性
    手工製作陶瓷工藝,做工精細,瓷質細膩,質感柔和細膩,美觀大氣。陶瓷故事天然菩提葉茶漏,創意天然菩提葉,可反覆使用泡茶過濾,也 可當書籤使用。瓷質細膩的青瓷線條明快而又流暢,造型端莊渾樸,既具有中國古典的氣息,也不失高雅大方。不僅適合用來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也是一款非常實用的品。
  • 電木茶盤如何養出紅木色澤?
    電木茶盤與空氣接觸產生氧化,會慢慢形成一層猶如紅木般光澤的包漿。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加注意,也會影響最終養出來的效果,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日常使用中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紅料電木茶盤一、遠離利器電木茶盤相對玉石具有一定彈性,容易被利器劃傷,在表面留下劃痕。
  • 石沁臺端硯茶盤:端石茶盤和烏金石茶盤的差別
    端硯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閉塞、塌方和政府保護而封坑停採,硯資源越來越少了,銷售的都是以前開採的硯石,賣一塊就少一塊了,故端硯之收藏價值越來越高,升值潛力越來越大。烏金石茶盤,烏金石色呈烏黑,似有金屬結晶之閃耀,俗稱烏金石,屬火成巖。烏金石茶盤,天然材質的話,敲擊盤面會有清脆的金屬聲,越好的原材料加工的石茶盤,聲音越清脆。
  • 茶具有哪些種類?
    有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一系列飲茶用具,我國的茶具是由於製作材料和產地不同而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還有玻璃茶具,金屬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幾大類。蓋碗它是用來泡茶中經常使用的器具,還有叫做三彩碗,三才杯。蓋碗有便捷,它不吸味,散熱快,實用等優點,適用性較廣。
  • 茶具種類有哪些 不同類型茶具的特點
    紫砂壺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裡外都不敷釉,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成陶火溫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可直接放在爐灶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結、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
  • 高明的茶室主人這樣安排座椅,精湛的茶師這樣選擇茶盤,收藏了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去一家剛剛開業的茶坊,看到主人坐在高大的紅木太師椅上泡茶,來客就座在環桌擺放的小木墩上,那種很常見的根雕的木樁,很矮也很小,坐上去之後硬硬的,而且還得仰視著泡茶的茶師,我瞬間就有種被欺負的感覺,好像是在被審判,不是在品茶,感覺很不舒服。
  • 軟屜藤編工藝,彰顯紅木家具魅力
    大家都知道紅木家具講究榫卯間的嚴絲合縫,雕刻的惟妙惟肖,一代又一代傳承了許多經典的藝術。紅木家具擁有著極高的藝術性,而其中的藤編工藝讓紅木家具有了一分柔韌之美。 古時,藤編家具具有雅致清麗、堅固耐用,天然質樸的特點。明清時期的紅木家具受到這一影響,導致床,椅,長方桌等等都著藤編工藝的身影,其以藤編代替面板的工藝稱為「軟屜」。「軟屜」不僅使用時非常的舒適,而且能使紅木家具展現出剛柔並濟之美,有著賞心悅目之美。
  • 茶盤,必不可少的承載者
    飲茶,除卻茶具、茶葉、水源,一張茶盤定然必不可少,它的重要性當仁不讓。本文極意將從材質方面,為大家介紹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茶盤。竹木類茶盤木類茶盤,比較常見的是:黑檀木、大葉紫檀、非洲花梨木、雞翅木等。實木類茶盤與飲茶這件事在氣質上是最為契合的,所謂古色古香,可以很好的襯託其餘茶具,韻味十足。相較石質茶盤會更輕便,易搬動擺放。但耐用性不如玉石或紫砂類,容易開裂、變形。南方潮溼天竹木類容易長黴點,因此相對而言,北方會比南方更適合用竹木類茶盤。石質茶盤石類茶盤,主要是烏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