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很多同學在中考的時候都會考半命題作文和命題作文,今天資深語文就來和大家講一下這兩種作文,快來看看!
半命題作文
【題型揭秘】
半命題作文就是命題時限定題目部分內容,學生根據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再進行寫作的作文命題形式。其靈活度介於話題作文與命題作文之間,既有所限制又不失開放性,能較為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寫作水平。縱觀近年來全國中考,半命題作文作為一種傳統的命題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四種常見的作文類型中,半命題作文是最不容忽視的,也應是我們備考練習的重點內容。
下面是歸納的幾種常見命題形式:
一是前空型。如「_____是我致勝的魔杖」(廣東省)、「____的種子在我心中種下」(廣西北海)、「____的歲月」(貴州安順)、「____刷新著我的生活」(湖北鄂州)等。
二是後空型。如「因為有____」(甘肅蘭州)、「錯過____」(廣西柳州)、「追尋那漸遠的____」(貴州貴陽)等。
三是中空型。這類題型要聯繫前後內容,確定寫作的方向。如「有____ 陪伴的日子」(廣西梧州)、「留一份____給你」(江西撫州)、「藏在____裡的精彩」(湖北孝感)等。
四是「兩空」型。這種命題要運用一定的聯想和想像,把空缺之處補充完整。如「因為____我更_ ___」(湖南永州)、「為____畫上____」(重慶)等。
【中考兵法】
半命題作文寫作,關鍵在於高明 補題、精心構思。如果思維閉塞、缺乏創新,都是按照同樣的思路去命題,則容易出現「幹人一面」、千「空」一「詞」的雷同題目現象。如何把半命題變為有利於自己發揮特長的命題,可以說是一種技巧和藝術。因此,要掌握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技巧,寫作時才會做到遊刃有餘、收放自如。
第一步:仔細斟酌 補好題目
1、準確理解,辨清題意
寫好半命題作文,最重要的是擬好題目。我們應對題目認真審度,理解每個詞語或句子的意思。如江西南昌的作文題目「我讀____」,從句子成分來分析,明顯地缺了嗎?不行。還要抓住至關重要的關鍵詞。把握住了關鍵詞語,也就掌握了正確理解題意的鑰匙。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有的明顯,有的隱蔽,有的甚至是命題者故意設置的迷惑和幹擾因素。上面例題中的「讀」就是關鍵詞語,重點扣住「讀」的程度或過程,把最能反映特殊愛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個事物名稱填上就行了。如《我讀四大名著》《我讀松花江的浪花》《我讀媽媽那顆期盼的心》等等。
2.細處入手,以小見大
如果擬題過大,往往難以下筆。以「善待 ____」這一半命題作文為例,不少考生運用散文化的筆法,寫《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時間》《善待大自然》……顯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寫深寫透一個主題,寫起來不易把握,更不易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來寫,這樣才能使文章內容充實,主題深刻。如選取生活中你最為心動的一個場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動的一個細節,用自我獨特的情感體驗,去表現最動人的情感,這樣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因此補題要避免雷同,要從小處切入,才能寫得具體,寫得生動。如以《善待地球》為題,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場景,抓住幾個真實的、震撼人心的鏡頭,注意細節取勝,讓人感受到地球被毀壞的慘狀和大自然警鐘長鳴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立意。
3.詩意命題,匠心獨具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在不經意時錯過一些美好的、珍貴的、受益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風景,一個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誠的勸說,一次難得的機遇,一聲禮貌的道謝……而這一切錯失的背後,應該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與非同尋常的意義。請將你的故事與感悟寫出來與大家分享。請以 「曾經錯過的____」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
近幾年來,詩意化的命題逐漸走進了中考作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審題和構思的難度。考生要將詩意化命題的象徵義、比喻義、引申義挖掘出來,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題,大多數考生補題為:一段友情、一次機遇、一個道歉等。如此補題易於構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語中。造成雷同,毫無特色。我們不妨展開想像,化實為虛,補出新意。在文題的橫線上補上:一輪明月、一米陽光、那個季節、那縷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夢想拔節的日子……這些文題新穎生動,既富有詩意,又蘊有理趣,能激發讀者美好的遐想。
第二步:理清思路 立意出新
不難看出,半命題作文的立意,實際上往往與作者的補題構 思同步進行。考場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下決定著作文的成敗,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決於作者平時的生活積澱和感悟人生、提煉思想的水平。下面談談半命題作文立意的三點要求:
1.準確
準確是前提,立意不準,全盤皆輸。求準,首先就是要準確理解文題中的關鍵詞語:也有人稱之為「題眼 」「題魂」。立意前須把握題中已有的修飾或限制性詞語,準確理解已給文字的含義十分重要。同時,半命題作文如果有引語,往往以精闢優美、寓意深刻、情感濃鬱的語句導人作文情境,或闡釋,或舉例,或提示,往往有著激發寫作情思、界定選材範圍的作用。
2.新穎
即對題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開一般層面而取題意允許的新層面。例如「拒絕____」一題,一般考生在橫線上補充上「自卑」「儒弱」 「平庸」「自我封閉」等賓語,構成動賓短語,這類文章都含有自我審視和校正的色彩。有的考生卻能避開這一般模式,機智地補出別具一格的題目,閃爍出與眾不同的文學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絕再玩》《拒絕長大》《拒絕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時,所補題目須利於我們選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題材,這樣就能做到有材料可寫,有情可抒發。
3.深刻
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進入本質,由感性進入理性。例如作文題「我多想____」,你若補「唱」,則文章未免膚淺;你若補 「飛」,這比「唱」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於一般。其實所補寫的內容可實可虛,可近可遠,你只要大膽發揮想像,盡可以遊覽於草木山水之間,徜徉於琴棋書畫之中,關鍵在於你是否有較為豐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擬題《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從運河水當年的清澈、寧靜寫到現在的渾濁、喧囂,寫到了人對大自然的毀壞,也感悟到世態滄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見奇,於一般中見深刻。
第三步:明確要求 寫出特色
有的半命題作文前有引語,要謹慎審視,提取關鍵詞語和切題聯想。在文題的後面,往往都有一個「要求」,常對諸如寫作範圍、角度、文體、字數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定。審這些要求的方法與全命題作文的相同,此不贅述。
命題作文
【題型揭秘】
命題作文是必須按規定標題寫作的一種作文題型,把握題幹中的關鍵字眼可與話題作文相區別。比如題幹中有「題目:x x x x」「以『x x』為題目」「以『x x』為題」等表述。近年來命題作文在中考命題中呈現漸熱趨勢。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題作文題,可歸納出三種命題形式:
一是獨詞型。如「答卷」(陝西)、「轉身」(山東德州),「 感動」(四川雅安) 、「遠方」(四川南充)等。此種題型是話題作文命題化的絕好佐證,而且往年中考的獨詞型話題今年可能會以命題形式重新出現,如「幸福」「分享」「合作」 「責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語型。如 「生命的需要」(內蒙古包頭)、「愛的叮囑」(四川內江)、「學會等待」(江西)等。這類命題一般以偏正結構、動賓結構或主謂結構的短語為主。
三是詩意型。這種命題一般採用象徵、比喻、擬人、雙關等手法擬題,意義含蓄而多解。如「開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陽)、「我心靈的甘露」(天津)、「快樂加減法」(深圳)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確與否將命題作文分為兩類,一類是立意明確的,一類是立意不明確的。
【中考兵法】
作文的審題和構思過程.幾乎是同步的;如果審題不明,不但不利於調動生活積累,還有可能寫跑題;讓「後功盡棄」。命題作文一般限制較緊,不像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那樣寬鬆,文題有大、小、寬、窄、顯、隱之別,所以審題是關鍵,也是難點。
一、獨詞型命題,用擴充法審題
給獨詞型標題加上合適的限制性詞語,能使寬泛的題目變得具體、實在、易寫,便於把文章寫真、寫小、寫活。如面對「晨」的命題作文,在不改變原來文題的情況下可以用擴—展的辦法將其轉化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園之晨」「車站的早晨」等來構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擴充法審題後,從 「凝聚友情」「凝聚親情」「凝聚力量」「凝聚愛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選一個行文。
二、短語型命題,用分析法審題
在審短語型的作文題時,將字數較多的作文題目壓縮、拆解,抽出主幹詞或中心詞,便於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寫跑題。
1.分析題眼法
題眼是標題的核心和靈魂,直接決定了選材和立意。如果標題是主謂句,題眼就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題眼,立意上就應從其重點著墨,如「做國家的主人」「做命運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標題是動賓短語,題眼常在動詞上,如「品味生活」,題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標題是偏正短語,那麼題眼一般是定語或狀語。
2.分析關係法
即分析短語內各成分間的關係。如湖南邵陽中考命題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間暗含了「因為……所以」的關聯詞,所以要展現「有你真好」的原因和過程。
3.辨別標誌法
就是通過辨識題目中標示文體的詞語來明確作文的體裁,如題目中標有「記」「回憶」等字樣或標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景物的,應寫成記敘文;文題中出現「談」「說」「議」「辨」「評」「析」「讀」「感」「啟迪」「啟示」「體會」「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議論文;文題中有 「介紹」「使用」「構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說明文;若文題中有象徵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詞語,多寫以記敘為主、兼有抒情議論的散文。如 「記住這一 天」,「記住」表明這應該是一篇記敘兼議論、抒情的敘事散文或者以記敘、描寫為基礎的議論文。「這一天」對寫作內容做了定位,要麼,對「這一天」發生的、應該「記住」的事加以詳細描寫,要麼對「記住這『天」的理由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加以闡釋。
三、詩意型命題,用揭示內涵法審題
受高考作文命題的影響,詩意化的命題逐漸走進中考作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審題和構思的難度。將詩意化命題的象徵義、比喻義、引申義挖掘出來,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來。例如「打開一扇窗」,傳統意義上,只有打開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風景,才能有風和陽光進來,才能讓陰暗、寒冷、汙濁的鬥室變成明亮、溫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開來,這裡的「窗」具有多種比喻意義和象徵意義,例如心靈之窗、寬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學之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