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現代文學名家年譜》書系全面推進,全力打造學術精品

2020-12-23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雯

5月3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齊聚杭州,深入討論「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項目《浙江現代文學名家年譜》的編撰進程。

會議針對即將完成的第一輯文學名家年譜中的部分書稿,在體例和內容上進行了進一步討論和完善,同時宣布啟動第二輯文學名家年譜的編撰工作。將該年譜書系打造成當代學術精品,彰顯中國現代文學的浙江魅力,為拓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提供更為全面和科學的作家史料,是與會專家們的一致目標。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浙江作家佔據半壁江山,並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浙江作家的文學活動經歷、文學創作實績以及文學工作成就,也一直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料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是,除了魯迅、茅盾、俞平伯、周作人等少數作家擁有一部或多部年譜之外,絕大多數人都還沒有一部完整的年譜,僅有一些創作年表之類,散落在各種期刊或文集之中。

為了系統完整地呈現浙江現代文學名家文學活動與文學創作的真實情況,並確保其史料上的權威性和經典性,「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招標項目《浙江現代文學名家年譜》書繫於2017年底正式啟動。經過一年多的持續推進,目前已有25位浙江現代文學作家進入年譜書系,部分作家年譜已接近完稿。據悉,該年譜書系總規劃將確定30-40位浙江籍現代文學名家,全力打造成為文學名家年譜精品。

《浙江現代文學名家年譜》書系由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洪治綱教授擔任總負責人,聯合全國學界的各位重要專家組成編纂委員會。經過編纂委員會的提議和商定,每位文學名家的年譜選定一位或多位研究專家承擔編撰任務。從目前承擔年譜的專家隊伍來看,陣容龐大,實力雄厚,均為各文學名家的重要研究專家,如《魯迅年譜》承擔者為北京魯迅博物館負責人黃喬生研究員,《茅盾年譜》承擔者為茅盾研究專家李標晶教授,《馮雪峰年譜》承擔者為馮雪峰全集編撰者馮烈先生和現代文學研究專家王嘉良教授,《艾青年譜》承擔者為著名艾青研究專家駱寒超教授,《豐子愷年譜》承擔者為著名豐子愷研究專家陳星教授等等。

據悉,《浙江現代文學名家年譜》書系工程第一輯首選了魯迅、茅盾、周作人、鬱達夫、俞平伯、錢玄同、徐志摩、馮雪峰、許欽文、夏丐尊等10位名家,作為第一輯年譜的編撰對象,已於2017年年底正式啟動年譜編撰任務。經過一年多的編纂,該輯已初具規模,沉甸甸的初稿凝聚著專家的心血。在討論中,專家們進一步明確了編纂體例和史料細節的處理方式,形成了編纂範本,為工程第二輯、第三輯順利開展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同時,本次會議正式啟動了《浙江現代文學名家年譜》第二輯的編纂工作。第二輯將以艾青、柔石、豐子愷、夏衍、許傑、魏金枝、王魯彥、徐懋庸、施蟄存、穆時英、徐訏、殷夫、潘漠華、巴人為對象,由全國範圍內專門從事相關作家研究的專家領銜編纂。

在編撰隊伍中,有來自浙江大學的駱寒超教授,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陳奇佳教授、來自杭州師範大學的張直心、陳星教授等長期研究譜主著作和生平的專家,還有掌握譜主豐富史料並參與譜主全集編撰的名家後代沈建中等專家。其中,有些年譜還成立了新老專家相互協作的小型專家團隊。

在本次年譜編撰工作推進會上,專家們認真交流了編撰體會和心得,積極協商並著手解決有些年譜在編撰過程中碰到的障礙,進一步規範了編撰體例,明確了寫作進度及完稿質量要求。參與第一輯的專家們紛紛表示,此次會議有力地推動了第一輯的編纂工作,強化了精品意識,建立了精細標準,在2019年底形成定稿並進入出版程序。參與第二輯編纂的專家表示將積極投入到所承擔的年譜編纂工作,在第一輯眾多專家的編纂經驗基礎上,做到資料真實,內容準確,行文流暢、體例嚴謹,力爭2021年底完成初稿。

據該工程總負責人洪治綱教授介紹,整套年譜書系涵括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知名的浙江現代文學作家,反映浙江作家多方面的文學成就,以此展示浙江新文學名家為開創、發展中國新文學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與卓越建樹。如今,年譜第一輯的編纂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初稿已經基本完成。全國幾十位著名學者,不僅要在年譜中客觀呈現浙江現代文學的歷史和現狀,填補空白,還希望存真、求實,打造出文化精品、經受歷史檢驗。將浙江文化精華轉變為學術精品,貢獻給學術界和廣大文學愛好者。

相關焦點

  • 一代書家王鐸生平行跡,盡在《年譜長編》
    王鐸在藝術史、文化史與政治史上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王鐸年譜長編》以王鐸一生行跡、交往與詩文書畫活動為中心,以年月日編次,以煌煌百餘萬字勾勒出王鐸的一生。全書徵引豐富、考證精細,除對王鐸本人的文集、書作、刻帖、手稿、信札等進行系統的整理與考證外,還對其同時期的書家、友人的大量詩文集、筆記、信札等做了搜集與細讀,具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與學術研究價值。
  • 展示揚州學派焦氏父子學術生平,《焦循焦延琥年譜》問世
    他所著《阮元傳》、《阮元年譜》、《阮元評傳》、《王念孫王引之年譜》,分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及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一等獎;《凌廷堪傳》《王念孫王引之傳》、《揚州學術史話》、《焦循評傳》等,在國內外業界影響深遠。
  • 《名家文學讀本》
    《名家文學讀本》是一套由名家作品精選+一線名師導讀+著名學者主編並審讀的最適合小學生的名家作品閱讀文本。本叢書由錢理群、陳思和、吳福輝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者與一批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共同合作,每冊分別精選了魯迅、老舍、豐子愷、葉聖陶、冰心、巴金、蕭紅、朱自清、沈從文和汪曾祺等名家,由一位或兩位小學教師編選、導讀,一位相關研究領域學者審讀,並由錢理群教授最終審定。
  • 作為最好的學術書店之一,萬聖書園是怎樣選書的?
    值得留意的書系:理想國譯叢、科學史譯叢、科學研究譯叢、精神譯叢、漢譯名著、海外中國研究書系、海外中國研究文庫、學術前沿書系、小書館書系、新知文庫、企鵝口袋書系、經典與解釋書系
  • 浙江大學中文系百年學脈的傳承與拓展
    四校合併後,由原杭州大學中文係為主體組成了新的浙江大學中文系。中文系在新的平臺上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1999年12月,成立了文藝學研究所、漢語言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1999年新增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獲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原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更名為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
  •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名家文學讀本》解讀名家
    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舉辦的《名家文學讀本》新書發布會日前在京舉行。這套叢書包括《小學生魯迅讀本》、《小學生沈從文讀本》、《小學生巴金讀本》等10個讀本,每本引導小學生親近一位文學名家,力圖讓孩子們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就對這些溫暖過無數讀者心靈的名家大師建立起美好的印象。正如叢書主編錢理群所說,我們應該「用人類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我們的孩子,為他們終生精神成長和學習打底」。
  • 2019年文藝類圖書選題情況:唱響主旋律 注重原創打造精品
    原標題:唱響主旋律,注重原創,打造精品——2019年文藝類圖書選題情況   2019年全國共收到文學類年度選題28518種,比2018年的29537種減少了9.65%;藝術類選題14219種,比2018年的15110種減少了9.4%。
  • 買書如何不「山炮」?盯著這些書系就夠了
    10薄荷實驗出版機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簡介:該書系定位為學術出版,也強調學術生產的社會面向,期望成為學術界和學術外世界的橋梁。該書責編撰寫的這篇編輯手記,記錄了他們選書如何「像『土著』一樣思考」、如何堅持這種「實驗」式的探索。
  • 《中國現代文學文庫》(英文版)出版始末
    這樣的精品好書在圖書市場上越來越多見了。舒乙先生的答覆,讓我們無從選擇,只能從現供的文章裡擇優,總體遵循了舒先生的思路。隨後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八卷本英文版老舍作品集越往前推進,問題和困難越多。我們的顧慮也隨之增多。最主要的是,需要翻譯的內容太多,而高質量的譯者極少。
  • 《現代中文學刊》改刊十周年:構建多元開放的學術伊甸園
    11月2日,《現代中文學刊》改刊十周年紀念論壇、「中文學術與期刊生態」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語言文學學科博士生學術論文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論壇開幕式由華東師大中文系系主任朱國華主持。「中文學術與期刊生態」學術研討會分兩場。
  • 李城希 | 香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三十年:1949—1979
    也許正因為這樣,黃修己在《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一書中,對香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還有所論述,但時隔13年之後的2008年,在他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一書中,卻隻字未提1949年之後的香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2015年劉衛國在其《中國新文學研究史》一書中,同樣未置一辭。
  • 《文匯報》:章培恆:打通中國文學的古今演變
    「他特別強調激情,他覺得文學要有赤子之心,文學到最後還是要表現人本身,所以他喜歡北宋詞,喜歡魯迅、李白那種有血性的性情中人。」【學術檔案】章培恆(1934―2011),文史學家,浙江紹興人。195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80年晉升教授。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
  • 聽名師講名家《小學生名家文學讀本》亮相
    上周六,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和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的「名家經典名師講壇」公益講座在杭州圖書館報告廳拉開帷幕。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同時推出了著名學者錢理群先生為當代青少年量身主編的《小學生名家文學讀本》,力圖為小學生經典閱讀指點迷津。當天,杭州市天長小學副校長、全國知名兒童文學閱讀推廣人蔣軍晶老師用生動的例子,圖文並茂的形式,帶領孩子們走進了老舍先生的童心世界。
  • 名家|魯迅憑什麼坐上現代文學第一把交椅
    這話肯定不周全,也談不上科學嚴謹,但意思就是尋找一個基本參照系,但不去論證這個參照系具體有多少含金量。那麼,魯迅有多少藏書呢?魯迅都看過哪些書呢?資料顯示,魯迅的藏書被完整保存下來的有一萬四千多冊,其中涉及文學、金石學、考古學、科學史、文字學、哲學、美學、民俗學、心理學、歷史學。除中文外,藏書中還有日文164種,德文和英文151種,俄文86種。
  • 「空谷藏峰——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煙臺站)」昨日開幕!
    「空谷藏峰——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煙臺站)」昨日開幕!品鑑中國畫展,共享藝術盛宴12月12日空谷藏峰——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煙臺站)在煙臺美術博物館正式開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
  • 歐陽予倩誕辰130周年|年譜、佚文輯和戲劇期刊選出版
    自己在學術上庸碌無為,沒有建樹,但我的朋友卻成果豐碩,令人欣喜:汕頭大學的景李斌教授一口氣出版了《歐陽予倩年譜》和《歐陽予倩佚文輯校與研究》、上海戲劇學院的李歆館員出版了《歐陽予倩戲劇期刊選及研究》。四年多來,為了搜集這些未入全集的佚文,景教授帶著他的妻子走訪了國家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南通博物館、蘇州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17家圖書館,其間所付出的艱辛常人難以想見。
  • 向心而行——丁玲文學獎從地方走向全國的背後
    此獎每3年評選一次,至2018年已舉辦十屆,共獎勵兩地文學專著480部。毋庸置疑,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丁玲作出了無法取代的貢獻。她從沅澧流域出發,奔向大江大河,其文學成就和人格力量,讓她成為一個超越了性別的大寫的「人」,至今具有強烈的感召力。因此,「丁玲不僅是常德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成為長期以來文學創作者們共同的心聲。
  • 「文學翻譯與文明互鑑——『中華譯學館』新書發布暨讀書分享會...
    入選該文庫的係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的翻譯家,每位翻譯家獨立成卷,計劃分輯出版八十至一百卷。  第一輯包括鳩摩羅什卷、玄奘卷、林紓卷、嚴復卷、魯迅卷、胡適卷、林語堂卷、梁宗岱卷、馮至卷、傅雷卷、卞之琳卷、朱生豪卷、葉君健卷、楊憲益 戴乃迭卷、穆旦卷。
  • 生態文學寫作計劃暨裡下河文學流派作家作品新書分享會在泰舉行
    昨天下午,「文昌水秀·祥泰之州」全國自然文學研討會在泰州國際金陵大酒店開幕,會上舉行了生態文學寫作計劃暨裡下河文學流派作家作品新書分享會。現場,王玉蘭、李明官、董小潭、董維華、王憶、曹學林6位裡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分別攜新作《玉蘭和她的孩子們》《老河西》《傍妝檯》《風中的父親》《冬日焰火》《船之魅》一齊亮相,與讀者交流。當天的分享會現場氣氛熱烈,到場的各位嘉賓侃侃而談,很是熱鬧。6位作家相繼分享了各自作品創作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