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葦 2020年第112篇
附近新開了一個樓盤,每個周末都有活動。馬戲團表演、火烈鳥水上樂園、卡丁車、海洋球池等。
這周還請了兩個明星過來,要辦個音樂節。聽說還管接送,如果你想到樓盤看看,一個電話,車接車送。
我對這些銷售套路都見慣不慣了,開發商為了賣一套房子,什麼服務都可以提供。當然開發商是牽頭者,具體實施者是下面的銷售人員。
有時候我在想,要是房產商倒閉了,以此為生的那些人怎麼辦啊。據說賣過房的不願意賣車,賣過車的不願意坐辦公室。坐不住,而且銷售來錢太快了。
我現在對買房子沒什麼興趣,我是這樣想的:買是可以買,但要看買什麼樣的,如果沒有足夠足夠的錢,改善性的還要買一個普普通通的,那就完全沒必要。
我想像的是某一天可以真正不考慮價格,就買自己最心儀戶型、最心儀樓層、最心儀大小的,按照最好的享受來裝修。不考慮錢的問題,只為最舒適。
現在買一個120、130、160、180的也達不到目的,房子貸款買了,已經元氣大傷,裝修隨隨便便,何必呢。不想再湊合。
我現在比較看重房子的裝修,裝修是無底洞,10萬8萬也能裝,100萬也能裝。如果有下一套房子,我要完全按照自己意願、最高標準去裝修。
無論這個新樓盤玩得花樣再多,它都告訴了我一個事實——房價確確實實降了。
又回到了5年前的水平。幾年前,恆大第一個在這邊開盤,第一批4千多,尾盤漲到5千多。之後各個房產商入駐,碧桂園、綠地、建業、正商,還有各種叫不上名字的本地開發商。
樓盤很多,但價格沒降過。一直升升升,拿高層住宅來說,最高有人買的9千多一平,均價也在8千之上,現在呢,開盤5千多,這幾年的時間好像消失了一樣。
9千多買房的那批人都不敢打聽這邊的房價了,害怕自己接受不了。懊惱、悔恨,積攢幾十年的錢,想著終於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可惜被套牢了。
房價牽一髮而動全身,房價高,貸款利息高,想想30年的貸款,明明自己買得比別人早,同樣的面積還要比別人多還房貸,欲哭無淚啊。
房價降了,我是高興的,因為內心很安定。
世上哪有隻漲不降的買賣,這不符合經濟規律。
一直漲一直漲,房價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不受控制,這種感覺是讓人抓狂的。
我雖然不炒房,但是很清楚房地產一旦崩盤,受損的還是我們這些下層小民。
拿這次降價來說,我們這邊的房子很多,但真正住的人不多,大多是鄭州的炒房者在這買的房。
他們的目的是將來賣了賺差價,並沒有打算在這住。但是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這些炒房者並不是真正的有錢人,他們只是看見別人前些年炒房賺了一些錢,而這邊的房價便宜,自己也能進去炒一炒,所以就買了。
而那些對形勢了如指掌的人,他們不會來這炒的,他們會選擇鄭州那些位置佳、戶型好的大房產商投資。
他們是為了賺那些暫時沒錢但早晚有錢定會改善住房人的錢,他們只是暫時幫他們拿著。這種房不是像碧桂園開發的只追求數量不追求質量針對大眾的走量房。
無論市場怎麼變化,這種房的價格是不會降的。因為無論多少人吵著說掙不到錢掙不到錢,還是有一部分人賺得盆滿缽滿。
你可能沒聽說過他們的模式,但時代拋棄了傳統經濟,給了他們機會。從宏觀角度來說,錢只是從一部分人手裡到了另外一部分人手裡。
按照這樣推理,兩年前還抱著炒房夢拿積攢的錢進入炒房市場的人,已經成了接盤俠。
只不過現階段大家還不願意承認,還對未來的市場抱有幻想。兩年前,聽說要通高鐵、建地鐵、哪個大房產商來了,銷售員一忽悠,大家一窩蜂買房,生怕錯過這波順風車。
現在再聽見修路的消息,哎,高鐵市市通是全國趨勢,不可能通高鐵的地方房價就會漲,大家突然變得理性了。
社會導向經過這幾年的修整,大家都開始變得務實。尤其是被新時代風潮武裝頭腦的年輕人,太過明白房子就是一個住的地方,他根本理解不了父母為什麼要把所有的錢用來買房子,而生活品質一降再降。
天天嘴上說「我有八套房子,我怕什麼」,然後穿百元以下的衣服、進人均30的餐館,選擇500塊錢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四個城市的報團遊。
年輕人喜歡只有一套房子,但這套房子整得像模像樣,而不是你有八套房子,一套都不捨得住,非要擠在不通風沒有衛生間沒有廚房臥室餐廳不分的東西向破廠房裡。
像躺在椅子上,靜靜地感受海邊的風一樣,慢下來,認真看看周邊的生活:時代變了,新一代成長起來了,帶來新的價值觀和對這個世界新的認知,他們也在改變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
我是不懷舊的,我相信一代定比一代強。由接受新思維的年輕人主導的新世界定會帶來全新的面貌:人越來越誠信,交往越來越簡單高效,城市越來越乾淨,在不愁溫飽之後,除了追求享受之外,更想實現自己的價值……
至於房子,買不買都不再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