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海口行。話說到海口,怎能不去嘗嘗特色的早茶、下午茶,沒想到,我的海口第一次吃下午茶的經歷,竟是誤入。
每位來海口的遊客,一定會到海口騎樓老街看看。可以說,已有700年歷史的騎樓老街是海口的一張城市名片,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在迷宮般的海口騎樓街區裡,總有點分不清東南西北,看手機地圖上的解放東路上有處「和平電影院」的老建築,那就過去看看吧。解放東路,原名永樂街,1924年海口拆牆擴建時,海口華僑在此處建設活動娛樂場所「饒園」,內有「永樂戲院」,為進入「饒園」修建了永樂街,後改名為解放東路。
沿解放東路走了幾十米處,就是我要找的「和平電影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現在是一家餐廳,有點小失望。
來了就順便看一眼吧,登上臺階,裡面的場景把我驚呆了,這是什麼情況?
這就是傳說中的海口喝茶場面?簡直太壯觀了。大廳裡嘈雜喧囂,但透著那麼接地氣,這個氣氛是我的最愛。
找到一個空位置,但不知道怎麼點單啊!先看看我的「鄰居」吧,這老人家穿戴整齊,餐食精緻,真是不對付,生活有質量。最有意思的是這裡的桌子,上面有水龍頭和電熱水壺,一切都要自己操作。
第一步,餐廳裡有數位這樣往來穿梭的服務員,手上的塑膠袋或布袋裡裝的是各式各樣的茶葉,先點好茶葉,然後自己燒水泡茶、洗好杯碟,就可以開始喝茶了,一切都是自己操作的。
剩下的點餐就難為我了,這裡的菜品花樣繁多,早已看花了眼。最大的問題是,語言不通,海口的本地話,在我耳中成了「外語」,溝通不暢。那我自己總結吧,長長的櫃檯裡大概分成四個部分,第一是這個砂鍋類和粉類的,既然是喝茶,那就略過這裡。
第二部分似乎是涼菜類,有涼拌菜、有醬牛肉,還有帶殼花生和炸春卷等,這也暫且不點了。
第三部分是我印象裡的正宗下午茶的食物,各式成籠的蒸品,有葷有素,這裡最常見到的就是雞爪,很受食客歡迎,但我要點一個特別一點的。
第四部分就是麵包西點類的,海口的麵包有點特別,我覺得海口的麵包就是「麵包做皮,裡面包子餡」,葷素都有,經常讓人意想不到。
我胡亂點了一個菠蘿包,還有一份紅米蝦,是叫這個名字吧?我點它,只是看著很特別,並不知道是什麼?
沒想到,這個紅米蝦很好吃,外面是紅米皮,裡面是一個個的蝦仁,鮮味十足,蘸著醬汁吃,還很清爽。
這就是我的「排面」了,有甜有鹹,來一壺菊花茶,我點的是不是有點不倫不類?
服務員會把一張帳單放到你的桌子上,需要再添點啥?拿著帳單去前臺點就行。吃飽喝足,就拿著帳單去收銀臺結帳就好了。菊花茶是8元一壺,菠蘿包5元1個,紅米蝦15元1份,比較經濟實惠。
從我這個哈爾濱人眼裡,海口人的早茶下午茶文化非常有趣,這種休閒的茶文化已經成了海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位老奶奶行動不便,家裡人用輪椅帶老人過來喝下午茶,老人顯得很開心。
這幾位一看就是「閨蜜」聚會,相談甚歡。一邊走出餐廳,我一邊犯起了愁,這麼多菜式,啥時候能吃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