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闢謠】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 冷凍食品不能吃了?吃...

2020-12-25 澎湃新聞

呼和浩特市科協

邀您關注科普知識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作者科學闢謠平臺

科學闢謠平臺

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

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心臟難受,忍忍就好了?

……

又到了每個月的流言排行榜揭曉時間,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次是誰榜上有名!

1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

冷凍食品不能吃了

流言內容: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得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得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致感染。看來,冷凍食品都不能吃了!

真相解讀:冷凍食品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首先,這次發現的活病毒是在進口冷鏈食品中分離得到的,而在國內冷凍食品中並未發現,國家對冷鏈食品有非常嚴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目前從檢測數據來看,還沒有在國內冷鏈食品中發現活病毒。其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缺少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主要為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發生感染。迄今為止,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新冠病毒汙染的冷鏈食品而感染的情況。因此,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在日常生活中,應去往正規超市購買冷凍食品,最好用密封獨立包裝儲存冷凍食品,接觸冷凍食品後及時洗手,食用煮熟的冷凍食品,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被感染。

2

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流言內容:有人認為,阿奇黴素、莫西沙星、頭孢類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真相解讀: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上述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阿奇黴素、莫西沙星、頭孢類等抗生素(抗菌藥物)不是應付新冠病毒的理想藥物。新冠肺炎的罪魁禍首是新型冠狀病毒,但由於此病毒被人們發現的時間較短,目前尚未研究出特效藥物。自出現新冠肺炎以來,醫生們在臨床上嘗試使用了多種抗菌藥物(包括上述幾類),但並未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抗菌藥物主要針對由細菌、真菌引起的感染,而對於病毒引起的感染,服用抗菌藥物是不科學的,如果沒有合併細菌感染,就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國家衛健委最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對抗菌藥物的使用說明為「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3

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流言內容: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了一種「DCV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預防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或更多癌症。

真相解讀:目前尚未見到任何國家政府批准宣傳這種DCV疫苗的報導。商家介紹DCV疫苗中的DC為樹突細胞(dentritic cell)的英文縮寫,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免疫細胞。該疫苗作用的腫瘤靶點WT1基因(Wilms tumor gene 1),是一種抑癌基因。目前針對WT1基因相關腫瘤疫苗的研究並不多,但WT1基因存在腫瘤疫苗抗原的諸多共性問題,致使DCV疫苗的效果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首先,WT1基因並不是只在腫瘤組織中表達,在正常組織的細胞中也有表達。使用WT1基因作為腫瘤抗原製備的疫苗免疫機體後,很可能會引發非常複雜的正常組織免疫損傷,導致自身免疫病。其次,不是所有腫瘤細胞都高表達WT1蛋白,即使這類疫苗可能在某些腫瘤中使用,也要有嚴格的適用指徵。此外,疫苗接種後如何判定接種者已獲得對上述12種腫瘤的免疫力也是一項無法完成的工作,過早預言DCV疫苗的保護效果和使用範圍是不科學的。

4

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

疫苗副作用很大

流言內容:近期,韓國出現「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事件,讓人們對疫苗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真相解讀:此次韓國流感疫苗事件並不具備代表性。疫苗是正常人群為預防某些特定傳染性疾病採取的主動防禦措施。安全性是疫苗能否獲批生產的最關鍵因素,各國對疫苗的審批都非常嚴格。因此,質量合格的流感疫苗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副作用。此外,接種疫苗前要諮詢臨床醫生並認真閱讀疫苗說明書,確定自己是否屬於不能接種疫苗的人群,並對注射部位的皮膚做好清潔。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疫苗對疾病的覆蓋度、安全性、有效性也在不斷升級中,除個別偶發事件,疫苗在現代人們生活品質提升、平均壽命延長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心臟難受,忍忍就好了

流言內容:不少冠心病患者住院時都會說,「我平時身體可好了,基本不吃藥!別看有時候心臟會難受,但是忍一兩分鐘自己就好了!這麼多年了,沒啥大事。」

真相解讀:心臟難受,自己「忍忍」,有害無益。患者口中所說的「心臟難受」通常指胸口疼痛、心前區疼痛等。之所以有些冠心病發病患者「忍」得住,是因為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時間較短,通常只有幾分鐘,一般不會超過15分鐘,否則可能就是發生了心肌梗死。心肌細胞發生缺血時會引起一系列神經體液系統的代償機制,從而改善冠狀動脈供血。當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狹窄時,這種「自救」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甚至失效,而且心絞痛症狀反覆發作,可能誘發斑塊破裂,發生形成血栓,進而發生心肌梗死。因此,在冠心病早期階段,尤其是發作過心絞痛的患者,應主動接受正規治療,最好在發現冠心病高危因素時就進行積極幹預,從而預防和延緩冠狀動脈狹窄的出現及加重。

責編:黃維佳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醫學分社副社長

關於科學流言榜

由中國科協發布,每月組織專家召開榜單評審會,綜合時效性、危害性等標準,甄選出熱點謠言進行特別解讀,並全網推送。

聯合發榜:科學闢謠平臺、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合作機構:CCTV生活圈

平臺支持:騰訊較真、微博闢謠、頭條闢謠、抖音、老爸評測

本期評審專家(按姓氏筆畫排名)

王立祥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教授

劉皈陽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主任藥師

吳 萍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沈 群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教授

金 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研究員

文章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公眾號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還想看

9月科學流言榜

10月科學流言

來源:科學闢謠平臺

原標題:《【科學闢謠】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 冷凍食品不能吃了?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11月「科學」流言榜來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冷鏈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真相來了!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中國疾控中心: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昨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 冷凍食品不能吃? 戳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 孫燕明)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發布現場。資料圖片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
  •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 就不能吃了?
    摘要: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時值年底,各種購物節頻至。
  • ...中疾控在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到新冠活病毒;美研究稱感染過其他...
    每經編輯:畢陸名1丨青島疫情溯源時,中疾控在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到新冠活病毒據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0月17日消息,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 冷凍食品還能安全吃嗎,肉食加工企業需要給食品做核酸檢測嗎?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國至少發生了60多起進口冷鏈食品檢測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情況,基本上都是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只要接觸攜帶新冠病毒的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感染。
  • 2020年的這些食品與健康流言,你中招了嗎
    2020年已然過去,這一年,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有哪些?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以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終結謠言,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這些流言,你聽說過幾個?
  • 聚焦| 「冷鏈藏毒」頻頻出現,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多地冷鏈食品環境核酸陽性7日,據河南省鄭州市疾控中心消息,12月5日,鄭州市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時,發現中牟縣萬邦市場一批原產地為俄羅斯的冷凍雞整翅內包裝樣本呈陽性。經調查,該批冷凍雞整翅共27噸2700件,貨物未流入市場銷售,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這只是近期國內發生的「冷鏈藏毒」案例之一。
  • 冷鏈食品還能放心吃嗎?
    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何冷鏈食品外包裝頻頻發現新冠病毒?冷鏈食品特別是進口的冷凍生鮮食品還能吃嗎?為啥總是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檢出陽性?「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之所以多次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外疫情比較嚴重,有工人帶疫上崗,在產品加工包裝的過程中,如果防護沒有做到位,一些無症狀感染者或者輕症病人就會將病毒帶到產品的外包裝上。」
  • 2020年的這些食品與健康流言,你中招了嗎?
    2020年已然過去,這一年,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有哪些?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以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終結謠言,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且看這十大流言,你聽說過幾個?
  • 又有兩種冷凍食品檢出核酸陽性!冷鏈為何潛藏風險大?
    11月12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中食武漢冷藏物流有限公司中央直屬儲備肉冷庫」(以下簡稱「中食冷庫」)冷凍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從青島黃島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裝樣本有
  • 質量時評|進口冷鏈食品能吃麼?速凍食品是「垃圾食品」?不懂的事...
    第一個要小心的,是不能亂說。由於不斷出現進口冷鏈食品檢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情況,最近網上有傳言,「進口冷鏈食品千萬不能吃」。這一說法缺乏科學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表示,目前發生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病毒傳播問題,主要出現在搬運等流通環節,並未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案例。
  •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發布時間: 2020-12-02 13:53:05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大連、青島、天津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流通和搬運環節發現新冠病毒的存在冷凍食品到底還能不能吃?該如何吃才安全?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指出,目前沒有發現因為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大家不應因噎廢食。在11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張流波表示,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和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主要是流通環節,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環節引起的傳播,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 冷鏈食品到底能不能吃?來看疾控中心如何解答
    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何冷鏈食品外包裝頻頻發現新冠病毒?冷鏈食品特別是進口的冷凍生鮮食品還能吃嗎?為何冷鏈食品外包裝多次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之所以多次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外疫情比較嚴重,有工人帶疫上崗,在產品加工包裝的過程中,如果防護沒有做到位,一些無症狀感染者或者輕症病人就會將病毒帶到產品的外包裝上。」
  • 冷鏈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冷鏈食品怎麼吃才安全?武漢市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消息,11月18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西湖區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從天津港海關入關的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外包裝樣本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多地通報在冷鏈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核酸陽性,進口食品還能吃嗎?
    不少人開始擔心,是否還能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家裡冰箱的存貨是吃了還是扔了呢? 包裝上的病毒從哪裡來?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就曾表示,局部地方的空氣中含有病毒,當空氣中帶有病毒顆粒的灰塵落下來的時候,就汙染了這些物品。
  • 2020年這些食品與健康流言,你中招了...
    2020年已然過去,這一年,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有哪些?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以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終結謠言,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知道這些 冷鏈食品可以放心吃
    吃冷鏈食品應該注意什麼?清洗加工、儲存等環節應注意哪些事項?來了來了,根據國內省內專家的建議,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份指引。消費者在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注意什麼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因為這類食品都是有「浙冷鏈」溯源碼安全把關。當然個人防護也不要忘記,去超市或者市場採購時記得戴好口罩。
  • 這10個流言都闢謠了
    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 且看這十大流言,你聽說過幾個?
  • 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接觸後該怎麼辦?看專家權威解答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