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 就不能吃了?

2020-12-25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時值年底,各種購物節頻至。盼了一年的「剁手族」,早已查好折扣、備好清單,只等開搶。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退,很多人擔心送到家門口的包裹上會有病毒,尤其是冷凍食品的包裝。網上甚至有傳言稱:「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我們到底還能不能「剁手」了呢?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

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山東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的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

此後,關於「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的謠言迅速擴散,不明真相的網友迅速將冷凍食品「打入冷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表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冷鏈海產品而感染的病例。

「總體來說,普通老百姓通過接觸或食用冷凍食品的方式,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很低,不用太擔心。」阮光鋒認為,冷凍食品、冷凍海鮮大家依舊可以放心吃。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大家最好去正規的超市、市場或網店購買冷凍食品。另外,把冷凍食品買回家後或接到冷凍食品包裹後,可以用酒精對外包裝進行噴灑消毒。在購買冷凍食品時,大家也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比如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同時,大家還要注意儲存冷凍食品時,最好將其進行獨立包裝,防止交叉汙染;在製作冷凍食品時,要把食物煮熟,儘量吃熟食、不吃生食。

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

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大促前不久落下帷幕,「黑色星期五」(以下簡稱「黑五」)上周又至。「黑五」是西方傳統商家的大促節日。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後一天即「黑色星期五」。今年的「黑五」時間是11月27日。

近年來,「黑五」在國內已成為進口跨境電商重要的促銷節點,誘人的折扣令廣大網友忍不住「剁手」。可疫情未退,不少網友擔心海淘包裹有被汙染的可能,摸了就會感染新冠肺炎,我們還能放心海淘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道,境外物品成為新冠肺炎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傳播概率取決於汙染量及人員接觸頻率。要降低風險,消費者可以在收到包裹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或溼紙擦拭包裹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要用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摳鼻子、揉眼睛。如果做到上述這些,還是可以安全海淘的。

吳尊友提醒道,接觸境外包裹的快遞人員屬於高風險感染人群。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手部在沒有進行徹底清潔前,不要觸摸臉、鼻子、眼睛這些部位,下班以後一定先洗手,同時要定期做核酸檢測。所謂定期,應不少於一周一次檢測。如果是國內的快遞員,則沒有必要每周進行核酸檢測。

相關焦點

  • 紐西蘭新冠感染源疑自進口冷凍食品,中國冷凍食品包裝再發現病毒
    紐西蘭衛生官員正在調查該國三個多月來首次出現的新冠肺炎病例是否可能是通過冷凍貨運輸入的。與此同時,8月12日,安徽蕪湖通報1家餐飲店進口的厄瓜多凍蝦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據公開報導不完全統計,這是自7月以來,中國第8次在冷凍海鮮食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
  • 多地進口生鮮檢出新冠病毒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近日,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以來,國內已有10起以上食品或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冷凍環境、光滑表面利於病毒依附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近期「新冠陽性」新聞裡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相關報導接連出現。目前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均為冷凍食品產品的外包裝,這說明大多數是因其包裝被病毒汙染且因為其運輸和存儲的環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來。
  • 【科學闢謠】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 冷凍食品不能吃了?吃...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1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得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致感染。看來,冷凍食品都不能吃了!真相解讀:冷凍食品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首先,這次發現的活病毒是在進口冷鏈食品中分離得到的,而在國內冷凍食品中並未發現,國家對冷鏈食品有非常嚴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目前從檢測數據來看,還沒有在國內冷鏈食品中發現活病毒。
  • 重慶一冷庫冷凍牛肉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近日網傳在重慶大渡口茄子溪街道的一個冷庫中,檢測出牛肉外包裝新冠病毒陽性。隨後大渡口區衛健委對這個消息給予了官方回復,位於當地陳家壩的一個冷庫,的確檢出新冠毒病毒陽性。隨即,當地有關部門對這個冷庫實行封庫措施,並且對冷庫所有工作人員以及親密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
  • 多地冷凍海鮮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進口海鮮還能吃嗎?
    近幾個月來,全國多地在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在冷凍海鮮食品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公眾對此頗為關注。為什麼「中招」的總是冷凍海鮮?冷凍海鮮還能吃嗎?南京進口海鮮市場情況如何?近日,記者進行探訪,並採訪相關專家。
  • 9地10起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進口冷凍食品還能買嗎?
    2020-08-20 10:24圖文來源:金陵名醫堂微信 自7月以來,我國至少有9地先後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據公開報導不完全統計,這是7月以來,我國第10次報告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及表面樣本上檢出新冠病毒。8月12日,深圳龍崗1份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檢測出新冠病毒。
  • 為什麼新冠病毒總是跟冷凍食品過不去?
    自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冷凍食品包裝已多次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近日,更是頻頻發生。為什麼新冠病毒總是跟冷凍食品過不去呢?因為低溫和塑料更利於病毒的保存。不只新冠病毒,很多病毒都耐冷不耐熱。有一些病毒在 4 °C 的溫度下甚至可以存活一個月。
  • 進口冷凍食品檢測出新冠病毒 市民該如何防護?
    這個從深圳返鄉的本土病例,是否與此前深圳一份進口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有關?在進口冷凍食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有多高?市民群眾該如何防護?  緊急通報:至少9地10起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  廣東此例本土病例41歲的女患者是深圳生鮮超市水貝店員工,8月初返回汕尾老家發病就醫時檢測證實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進口凍蝦外包裝、貨櫃內壁檢出新冠病毒,冷凍食品還能放心食用嗎?
    冷凍生鮮食品 是否會傳染新冠病毒? 北京新發地市場突發疫情後,新冠病毒汙染食品或食品包裝,並在冷凍食品運輸過程中留存和傳播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高度關注。那麼,冷凍水產品和冷藏肉類食品是否可能傳播新冠病毒呢?
  • 中國疾控中心: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昨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 又有兩地冷凍食品新冠檢測陽性
    近日,多地曝出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14日,濟南市疾控中心、蘭州衛健委網站通報,在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濟南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南極36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被冰封嗎?為什麼不把冷凍食品停了?
    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 至此,七大洲全部被波及。之前很多人稱,就新冠疫情來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病毒很難到達南極大陸,然而實際的結果是,南極也不過是一步之遙。如今已有50多個國家在南、北兩極共建有260個科學考察站。疫情已抵達南極,病毒有可能被冰封其中嗎?身處地球,當面臨全球的災難時,沒有哪一塊大洲可以置身事外。我不禁在想,5千米後的冰層中,是否還會有其他病毒?
  • 厄瓜多凍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厄瓜多凍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海關總署:已暫停相關企業產品進口 海關總署仍將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嚴格口岸檢驗檢疫,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介紹,截至7月7日,包括浙江、雲南、河南、山東、寧夏等地上報的近6萬份食品等樣品中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熱點回應冷凍食品成為新冠肺炎傳染源的可能性非常小1冷凍生鮮食品是否會傳染新冠病毒?
  • 進口冷凍蝦再次檢驗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你還敢吃蝦嗎
    新冠狀病毒在我們國家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現在我們國家的新冠狀病毒病例大部分都是境外輸入的,其中香港目前確診病例最多有952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次之,現在確診病例有505例。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下可長期存活
    病毒在低溫下能活得更久 據公開報導不完全統計,自6月以來,我國多地已在個別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生鮮產品外包裝等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包括凍南美白蝦、凍雞翅等,引發社會關注。這一次在青島的發現,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 白蝦包裝檢出新冠病毒,生鮮如何買、存、吃?
    中國海關總署上周從進口的凍南美白蝦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再次引起關於病原體是否可以通過海鮮或冷凍產品傳播的關注。在超市採購、家庭儲存、食用、冰箱消毒環節應該如何做才能保證採購回家的食材安全呢?是否確實要像專家提示的那樣戴一次性手套選購食物呢?在目前情況下生吃海鮮的安全性如何?
  •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發布時間: 2020-12-02 13:53:05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大連、青島、天津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流通和搬運環節發現新冠病毒的存在冷凍食品到底還能不能吃?該如何吃才安全?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指出,目前沒有發現因為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大家不應因噎廢食。在11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張流波表示,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和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主要是流通環節,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環節引起的傳播,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 又一地進口凍鮮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凍食品頻頻出事,為何還要大量...
    據新華網,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載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一個樣本及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7月22日起,陸續通報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海產品加工車間的工作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疫情特徵提示,冷凍海鮮產品的加工處理工作場所有利於新冠病毒傳播。
  • 多地通報在冷鏈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核酸陽性,進口食品還能吃嗎?
    6月以來,凍南美白蝦、凍三文魚、凍雞翅、凍豬肉、凍牛肉、凍帶魚等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生鮮產品的外包裝上不斷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涉及全國多個省份。不少人開始擔心,是否還能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家裡冰箱的存貨是吃了還是扔了呢? 包裝上的病毒從哪裡來?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就曾表示,局部地方的空氣中含有病毒,當空氣中帶有病毒顆粒的灰塵落下來的時候,就汙染了這些物品。
  • 食品及包裝被新冠病毒汙染可能性低 清洗是最好衛生手段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20日訊(記者 朱國旺)6月19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微生物實驗主任李鳳琴表示,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專家表示,新冠病毒汙染食品及包裝只是存在可能性,通過清洗、加熱等方法可以消除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