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植物大移民 ,作者嚴靖
植物大移民
關注植物的大遷移,認識外來植物,了解植物的移民歷程,一起見證那些具有國際範的植物的前世今生~
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又叫作水田芥、西洋菜、水蔊菜或者水生菜。從這一系列別名來看,很明顯它是生長在水中的植物,事實也是如此,它是一種淺水多年生植物,喜愛流動緩慢的水體,尤其是清涼的溪流旁邊。即使在人工種植的條件下有水、旱兩種,也是「以水種為肥美」的。
生長在溪流邊的豆瓣菜
名噪一時的豆瓣菜
作為十字花科的成員之一,比起它的同胞蘿蔔、白菜、油菜來說,豆瓣菜在中國實在是不起眼,除了兩廣、海南以及港澳的吃貨,其他人對豆瓣菜可能都比較陌生,而事實上就算是這些吃貨對於「豆瓣菜」也並不熟悉,在他們眼裡,這種應時佳飲應該叫做「西洋菜」——這個名稱在吃貨人群中比其他任何名字都更加響亮和具有畫面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
西洋菜是如此的名噪一時,據說1924年間在香港九龍有一塊曾經種植過西洋菜的地方,後來因城市發展不再種植,這個地方及其周圍被命名為「西洋菜北街」和「西洋菜南街」。以菜名街也算是香港的一大特色了,你可曾聽過還有另外一條以某一種特定的蔬菜命名的街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正史與野史
西洋菜自然是來自西洋,而19世紀所謂的西洋多是指歐洲諸列強,特別是早已攫取了澳門居住權的葡萄牙。歐洲是西洋菜的原產地之一是毫無疑問的,除此之外還包括亞洲西南部,具體為亞洲西南部至地中海東部地區。1808年西洋菜在英國首次被商業化栽培,歐洲東部更是早已有之,1831年隨著移民潮被帶到了美國新英格蘭地區耶魯大學附近,到20世紀初已分布於美國17個洲,已然成為一個廣布種。
歐美地區的種植範圍很廣,隨著歐洲人的全球航行,西洋菜也作為航海人補充維生素的來源之一被帶到全球各地,包括澳大利亞,自然也少不了中國。關於西洋菜進入中國的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神奇的野史和正經的正史。
在廣東菜市場售賣的西洋菜
傳說廣東有位叫黃生的商人在葡萄牙做生意,由於長期勞累患上了肺病……求生的欲望促使黃生去採摘長在淺水中的一種野菜充飢。過了一段時間,奇蹟出現了,他的咳嗽收斂了,臉色漸漸紅潤起來,四肢也有力氣了,一口氣能上五樓了。連食數載,這種頑疾終於被「水菜」徵服了……20世紀30年代,黃生及夫人回鄉探親時,把這種「水菜」種子帶回廣東中山縣故鄉栽種,並將部分種子分贈給澳門的親友,後來又引種到香港,並把它叫做「西洋菜」。
以上就是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野史,中間的省略號省略了大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這段野史的可信度有多高相信大家自有判斷,至少西洋菜可以治肺病是無稽之談。但是如果有人把這個傳說當做西洋菜傳入中國的證據,那就是三觀有問題了。
豆瓣菜的小白花 朱鑫鑫攝影
正史的記載則見於清朝嘉慶十年(1805年)溫汝能編撰的《龍山鄉志》中,龍山即今廣東順德,當時即以西洋菜的名字出現,已是當地冬春之間常見的蔬菜。「西洋菜(原註:鄉人誤為蓴菜),葉細,根柔軟,生海邊,冬後斷而插入蓮盆中,尤為甘滑可口,宜拌肥肉作羹。」這可能是關於「西洋菜」最早的記載了。
南北通吃
豆瓣菜在廣東省的栽培歷史最長,之後逐漸引入到華南其他地區、華東、西南多數省份以及臺灣等地作綠色蔬菜栽培,至20世紀90年代後北方各省也相繼大面積的開發利用。所以,經過200多年的時間,豆瓣菜已經遍布大半個中國了,但熟悉它並且喜歡它的仍然還是華南的吃貨們,北方的人們似乎對它並不太感興趣。
看似圓潤肥厚的葉片
豆瓣菜全體光滑無毛,葉片羽狀深裂至基部,最頂端的葉片最大,圓潤肥厚,甘滑可口似蓴菜。它可以作為沙拉蔬菜生食,有一股青草香,還有很明顯的芥辣味;也可以煲湯、生炒或者涮燙,喜歡的可以去南方菜館裡叫一盤「西洋菜鮮陳腎湯」嘗嘗(陳腎是廣東特有的食材,即臘鴨腎),據說有清肺燥、潤肺陰、益肺氣的功效。
它在春夏之間開小白花,一如十字花科裡面其他開小白花的植物,夏末結實呈圓柱形,是為長角果,內藏兩行紅褐色的種子。其種子和莖段可隨水流傳播,並逃逸至野外,當人們不再以之為食物,便會放任自流,最終成為淺水生境中的雜草。很多的栽培植物都會經歷這麼一段歷程,從栽培到逸生,再到入侵,豆瓣菜也是如此。
豆瓣菜的長角果 朱鑫鑫攝影
2002年,豆瓣菜在北京、河南和貴州等地相繼被報導為入侵種。還好有研究表明,它首次侵入新生境時雖然擴散迅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入侵性會逐漸減弱。這可能也是它的生存策略吧,往往是不那麼激烈的矛盾才能促使彼此之間達到某一種平衡,不至於太出風頭而被一網打盡。
大片逃逸的豆瓣菜 汪遠攝影
▼
原標題:《傳說中的西洋菜》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