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贅女婿一家擠40㎡過道夾縫房,夫妻無法同床,內急去公廁

2020-10-25 屯糧積草網

高先生一家6口人,住在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一套只有40㎡的「夾縫房」裡,這是一套學區房。但是這套房子住得十分的憋屈,房屋低窄擁擠,最窄的地方只有1.3米,層高最高處才3米,居住環境非常的惡劣。

高先生也坦言了,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以後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一家人永遠不會居住在這樣的環境裡的。

改造前:

這套房子窄而長,整體以「L」型呈現,一邊是隔壁鄰居家的外牆建築,另一邊是胡同的外牆。兩牆之間就是所謂的家。


居住難題1:極度缺乏儲物空間

高先生夫妻的房間,完全沒有任何收納、儲物空間,所有的衣物只能懸掛著,衣服上都會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居住難題2:空間有限,女婿蝸居沙發

女兒一家的房間非常擁擠,只能擺放下一張1.2寬的單人床,只能擠下女兒和一個孩子。

為了給老婆和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客廳成了女婿晚上睡覺的地方,女婿每天晚上蝸居在一張1米的摺疊床上。

居住難題3:全年潮溼、無採光的廚房

廚房的面積加起來不超過5㎡,而且非常潮溼,根本沒有任何採光。牆面上的塗料是掉得差不多了,剛開始高先生為了改善家裡環境,還經常刷,但現在已經放棄了,整面牆看起來非常的不堪。

居住難題4:家裡無馬桶,全靠小桶解決

家裡的衛生間更是簡陋,非常的狹窄,僅能一個人通過。根本無法安裝馬桶,白天上個廁所要跑到胡同外的公共廁所,但是到了晚上或者冬季的時候,全家人只能靠著一個小桶解決。

高先生已經在這裡住了三十多年了,隨著家裡人口的增多,壓力越來越大,而且現在北京的學區房非常珍貴,即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所以高先生想通過改造,來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環境,也給孫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改造後

層高

設計師團隊對高先生家的房子進行了全方位的勘測,發現這套房子首先要解決的是層高和採光問題。所以設計師決定拆除厚重的屋頂,換上更加輕便而且安全係數更加高的鋼性屋頂。

通過對屋頂的改造,給整個室內層高加了60公分,現在室內的層高達到了3.3米,整體室內空間更加的寬敞明亮,不會壓抑了。

天窗

設計師團地還沿著靠近胡同一側的外牆砸出了「L」型的天窗,讓每個房間都能照到陽光,即使平常不開燈,也不會一片漆黑。

最後,設計師藉助錯層的形式將房子的結構設計成兩層。一樓是高先生夫妻的臥室、女婿夫妻的臥室、客廳、廚房以及衛生間。二樓是小孫子的房間以及即將出生的寶寶的房間。

入戶

改造前的入戶門環境猶如垃圾堆,改造後的入戶處被刷上了白漆,放置上合適的盆栽,整體洋溢著青春溫馨的氛圍。

廚房

進門以後的左側空間,被設計師改造成了廚房。廚房整體以白色為主,確保視覺上更加明亮通透、不壓抑。

廚房正上方的屋頂,設計師開了一個天窗,確保有充足的陽光能照射進來。

乾淨明亮的操作臺與改造前有著天壤之別,各種隱藏式的廚具和電器,讓整個廚房看起來更加的簡潔明亮。

廚房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功能非常的齊全,動線安排合理,讓整體的功能性有了質的飛躍。

高先生夫妻房間

高先生夫妻倆的房間挨著玄關處,仔細一看,只有一張床,但其實這個房間可以和玄關打通。

設計師在中間設計了一扇可以伸縮的門,打開以後可以藉助玄關處的空間,平常可以坐在窗前享受午後的陽光。

衛生間

隨著高先生夫妻倆的臥室往裡走,就是一個隱藏式的衛生間。改造前,高家是沒有排汙管道的,設計師特意增設了一條30米長的排汙管,解決了三十多年來他們家沒有衛生間的尷尬。

這個衛生間可以滿足一家人上廁所、洗澡、洗漱日常的所有需求。

餐廳&客廳

「L」型的拐角處,被設計師設計成了餐廳,內側的位置平常可以當做放置桌,吃飯時拉出來就是一張餐桌了。一邊是沙發,平時閒暇的時候可以坐在這裡閒聊。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其樂融融的時光。

拐角外側,設計師利用空間,擺放上了電視和盆栽,簡約溫馨,又不失生活的情趣。

女兒女婿臥室

客廳再往裡走就是女兒女婿的臥室,整個空間裡終於可以擺放下一張雙人床,女婿再也不需要和老婆分床睡了。

為了保護小倆口的隱私,設計師還在中間設計了一道推拉的隔斷門。到了晚上,拉開門,原來的公共走道就被切斷了,房間就形成了私人空間。

儲物空間

過道的另一側也被完全利用起來了,牆壁上設計了隱藏式的儲物櫃以及洗手臺,方便一家人的日常使用。

後院花園

設計師拆除了與後院相連的牆面,把原本荒廢的後院改造成了小花園。

二樓

二樓是兒童樂園,一側給即將上學的小孫子準備的,另一側是給即將降臨的二胎寶寶準備的。

當然,兒童房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到最好,整體用網狀線段進行密封。

設計師還在孩子的房間設計了可摺疊的書桌,方便小孩子日常學習使用。

另一邊是留給即將出生的二胎,白色的空間,優雅的書架設計,方便整理,可以擺放孩子的玩具。

改造後,一家人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你喜歡今天的改造嗎?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改造的內容或您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

相關焦點

  • 北京入贅女婿一家六口擠40㎡:渴望夫妻一間房,有個2㎡的廁所
    在北京的一小區40.8㎡(約40㎡)的老房擠住著姜楠一家5口人:姜楠、丈夫(入贅女婿)、母親和兩個女兒作為丈夫(入贅女婿)渴望能和妻子屬於和妻子的一間房,還有大一點的廁所,就算是2㎡大的廁所也好。設計師將如何為這位特殊的父親,一家6口人打造滿足居住需求的40.8㎡的空間呢?裝修改造後:設計師將此次全屋功能區,重新進行梳理和劃分。改造後,原來的主臥位置,如今變成了兒童房兼多功能房。原先的客廳現在變成了餐廳、廚房和起居室三重功能。
  • 北京5口人擠40㎡,女兒女婿無法同床,生下二胎沒地睡,太難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案例主角,是來自北京的老張一家,他們一家五口住在一個老胡同裡,但房子卻只有40㎡大,戶型還是奇葩的L型,但由於這是套學區房,為了孩子一家人只能憋屈的住在這。老張的女兒女婿作為夫妻,卻根本無法同床睡覺,由於空間不足,小小的房間只放得下
  • 一家5口住40平學區房,夫妻無法同床,只為孩子能夠有出息!
    一家5口住40平學區房,夫妻無法同床,只為孩子能夠有出息!因為父母們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所以導致學區房成了很多父母的執念,尤其是在北京,北京的房價和物價都非常高,能夠擁有一套學區房是很多人的夢想,而且這些學區房的環境並沒有很好,有些只是小胡同裡面的一鍵轉不開身的小屋子,也有可能是臨時搭建起來的"夾縫樓"。
  • 北京一家五口蝸居40平方學區房,夫妻無法同床,只為孩子人生逆襲
    在這種氛圍之下,學區房成了多少父母的執念。尤其在首都北京,擁有一套學區房是多少人夢想中的事情。而這些學區房的條件未必有多少,雖然報出了天價,卻有可能只是小胡同裡一間轉不開身的小屋子,也有可能是臨時搭建的"夾縫樓"。
  • 北京一家五口蝸居40平方學區房,夫妻無法同床,只為孩子能逆襲
    張先生為了讓孩子讀北京的重點小學,就在學校旁邊購置了40平的"夾縫學區房"。這個房子建立在主樓和外牆之上,是臨時加固的屋子。雖然面積小,但是它的價格卻不低,張先生為了讓孩子讀書,一家五口委曲求全生活在這個房子裡面。
  • 5人住40㎡夾縫房,睡兩堵牆間,天天吃灰,無夫妻生活,還生二胎
    北京寸土寸金,但有些人生活還沒有農村好!老羅一家5口住北京40㎡夾縫房,戶型不規則,最窄1.3M,最高3M!女婿睡客廳摺疊床。無夫妻生活!家裡的廁所只能小號,大號要去公廁!因為是學區房,老羅一家非常看重和珍惜!改造過程考慮到採光問題拆掉房頂,換成輕鋼板!
  • 3人擠37㎡,洋女婿入贅,陽臺養狗堆雜物,丈母娘撞見難避嫌
    兩個人沒車沒房只能蝸居在丈母娘家,37㎡的房子擠了一家三口,矛盾重重。客廳放在床和餐桌之後,剩下的過道窄的只能側身走。去往夫妻房的門口處,專門安裝了幕布和投影儀,晚上一家人坐在懶人沙發上,可以舒舒服服的看電影。
  • 5人住L型43㎡過道房,女婿摸黑洗澡,無奈回自己家住,還要生二胎
    L型過道房,一聽就很奇葩吧!沒陽光沒廁所天天吃灰,一家10口擠43㎡,究竟怎麼生活呢?完全擠不下!女兒和孩子擠1.2米小床!因為是學區房!以後孩子上學好處多啊!讓我們看看層高3.3米,面積43㎡老宅,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 100平不住,女婿一家擠嶽母45平破房,生完二胎房子漲了幾百萬
    45㎡的房子裡這裡靠近王府井,是附近盛名的黃金學區房女兒出嫁後生了第三代成員鼎鼎如今又有了二胎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女兒女婿賣掉北京郊外的一套100㎡婚房舉家搬進嶽母嶽父老張夫妻這邊的45平破房裡該胡同房L形布局的過道房,這棟45㎡的房子,最窄處只有
  • 北京40平米學區房住6口人,夫妻無法同床,靠學區房逆襲靠譜麼?
    北京的一個家庭有六口人,但是他們為了孩子讀到好的學校,卻擠在一個40平米的學區房裡。因為地方太小,家裡人多,所以夫妻兩人不能同床,連正常的夫妻生活都不能在家裡解決。和孩子之間也沒什麼隱私可言,已經完全不是我們心目中的一個家庭該有的樣子。
  • 18㎡「棺材房」擠下2對夫妻,丈母女婿睡上下鋪,一翻身床嘎吱響!
    可是對於北京的畢女士一家來說,這18平就是一家子4個成年人全部的生活空間了!畢女士和丈夫、父母4個大人擠在這個區區18平的房子裡,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更嚴峻的是,將來有了孩子甚至要擠下5個或者6個人,真的是難以想像啊!房子太小,可是東西又多,只好絞盡腦汁連衣服都只能掛在床上,晚上睡覺的時候再收起來!
  • 北京5人擠45㎡,洋女婿無車無房住丈母娘家,溼衣服全晾臥室裡
    因為愛上了北京姑娘維維,所以他漂洋過海的來到北京定居,二人也在北京結婚生子,但小高卻過得並不舒爽。裝修改造前來到北京後,無車無房的小湯只能住在丈母娘家,45㎡大的家也因為兩個孩子的出生變得擁擠起來1、狹窄的過道家裡狹窄的過道已經被家具和雜物佔領。
  • 40平擠出4房2廳,住下一家6口不擁擠,進門把人迷住,收納更贊!
    或許你已經習慣一家3口住在大約100平米寬敞的大房子裡,有舒適的大客廳,有溫暖的陽臺,覺得一切都剛剛好,但也有人因經濟條件或者其他原因,一家六口人擠在僅有40平方米的小窩裡,邁不開步子,轉個身都要小心翼翼,沒有獨立的衛生間,上個廁所都要跑到公共衛生間才能解決,來自北京的張先生的家庭就是這樣的情況,30年前,張先生滿懷夢想來到北京,一直定居於胡同深處40平的房子裡
  • 為什麼去別人家裡做客夫妻不能同床睡?
    比如,夫妻去親戚朋友家留宿,兩人是不能同床的。關於在親戚朋友家留宿夫妻不能同床的原因,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寧可給人停喪,不可給人成雙」,意思是如果朋友、親戚家死了人,可以借自家院子、屋子給對方用於停棺材。但是不能接受夫妻在自家睡一張床,甚至睡一屋都不行。
  • 北京一家6口住400萬破房,全家擠一個臥室,連個廁所都沒有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可以說是寸土寸金。小李一家住在北京的東四環的一個老胡同裡,即使房子又小又破只有20㎡,卻價值400萬,因為這裡的房價高達20萬一平。住在這天價破房裡的小李一家三代六口人有:姥姥、姥爺、小李夫婦、5歲的女兒還有1歲的兒子。
  • 開入贅證明才能多拿70㎡安置房,小夥:面子和房子如何選擇?
    昨天,蕭山一小夥在蕭內網 App 發帖說:夫妻雙方都拆遷了,為了多得老婆家 70㎡安置房資格,除了需要孩子的戶口隨媽媽之外,還要爸爸開入贅證明。小夥很糾結,面子和房子,該如何選擇?小夥說,他們家分安置房的時候,他還沒結婚,現在結婚後有了孩子,遇到老婆家拆遷,才有這一出。小夥現在糾結的問題是,對他自己而言,沒得到啥好處,還有可能被自己村裡人指指點點。
  • 北京一家6口住18㎡,小倆口生二胎,睡過道裡,孩子和公婆橫著睡
    李女士一家6口擠18㎡狹長小屋,在北京東城一胡同裡!房子寬僅2.2米!這....... 怎麼住人?,另一部分是加蓋的8㎡閣樓!2、毫無隱私夫妻倆的的臥室在屋子中間的過道裡,公婆出入都會路過!夫妻倆就用帘子隔起來!
  • 開入贅證明多拿70㎡安置房,蕭山小夥糾結:面子和房子如何選擇
    近日,杭州蕭山一小夥在發帖說:夫妻雙方都拆遷了,為了多得老婆家70㎡安置房資格,除了需要孩子的戶口隨媽媽之外,還要爸爸開入贅證明。小夥很糾結,面子和房子,該如何選擇?小夥說,他們家分安置房的時候,他還沒結婚,現在結婚後有了孩子,遇到老婆家拆遷,才有這一出。小夥現在糾結的問題是,對他自己而言,沒得到啥好處,還有可能被自己村裡人指指點點。
  • 一家六口住40平米學區房,全家人沒有「隱私」,只為孩子人生逆襲
    一家六口住40平米學區房,全家人沒有「隱私」有這樣一家人在網絡上走紅,因為他們一家六口都在北京,卻住著一個40平方米的學區房,房子裡的空間很有限,再除去衣櫃等東西,已經剩不下多少地方了。這一家人就這樣一直生活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可以在附近的學校上學。
  • 5人擠43㎡,吃頓飯屁股發麻,小夫妻分房睡,竟然還要生二胎
    今天的委託人老張一家五口人,住在北京二環內一個的老胡同裡,總面積有43㎡,但是房屋格局非常奇葩,給一家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問題。老張的女婿甚至不願意住家裡,自己住在五環外,這是怎麼回事呢?房屋情況陽光是奢侈品房子是狹長的L型結構,只有兩頭的入門處玄關和女兒房間有採光,其他房間都沒有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