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話大家一定耳熟能詳。是的,這就是當下年輕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不管家庭環境如何,一定要整合所有的資源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仿佛這樣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在這種氛圍之下,學區房成了多少父母的執念。尤其在首都北京,擁有一套學區房是多少人夢想中的事情。而這些學區房的條件未必有多少,雖然報出了天價,卻有可能只是小胡同裡一間轉不開身的小屋子,也有可能是臨時搭建的"夾縫樓"。
此前就有一段紀錄片,記錄了蝸居北京40平凡"夾縫學區房"的夫妻。這套"房子"建立在一棟主樓與外牆之上,臨時加固的牆壁和搭蓋的屋頂,顯得條件特別簡陋。
室內的空間狹小,房子一室一廳,老人睡雙人床,妻子帶著孩子睡裡屋,丈夫就只能獨自在客廳裡將就。自從老人來帶娃,夫妻倆都無法同床了。
不僅如此,這套房子由於臨時搭建,所以並沒有廁所,只能去外面的公廁。浴室倒是有,但只用了一個帘子隔開。
一家人為了孩子的將來蝸居在這裡,但對於父母來說,由於這是學區房,所以也是全家人的希望,希望孩子將來能夠逆襲,通過捷徑考進高等學府。
01為何家長們如此執著好學校
1、學習氛圍不同
家長們之所以千方百計弄學區房,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裡讀書,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好的學校,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氛圍不同,這裡的孩子比起普通學校更加自律,競爭力也很強。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之下,孩子必然會感到緊迫,這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習動力。
2、師資力量優質
優等學校資源緊張是有道理的,最直觀的就是師資力量的不一樣。這些好的學校,老師的資質也是比較優異的,在教學方法上往往比較出色,能夠帶領孩子走向更高的層次,也能夠培養更多精英。
3、進名校機會大
清華北大,這是多少代人的夢想。比起普通的學校,好學校由於各方面的綜合原因,導致孩子進名校的機會更大。因此即便教育成本高一些,不少父母為了孩子的將來,也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總是會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
每個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不過整合資源這件事因人而異。如果因為孩子上學降低了全家人的生活質量,甚至因此而負債,那麼就需要謹慎考慮了。
如果孩子將來無法如預期那般回饋家長,到時候是否會引起家庭紛爭?孩子懂事之後如果明白家庭的付出,是否會感到壓力巨大?這些都是需要父母認真思量的話題,因此大家在購買學區房時,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
今日話題:大家對於降低生活質量都買學區房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