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看到事實真相你還討厭內向嘛

2020-12-25 看破塵世冷暖啊

很多人都不喜歡內向,甚至是討厭內向,都會想著去改變內向,從懂事開始,身邊就總有人會對你這麼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不能怎麼樣怎麼樣,只要你做到了,你就能成功哦」,「你這人怎麼說了都不聽的?你這樣將來出社會什麼生存」。你的性格太內向了,都不懂主動和別人交流。現在社會上都是靠關係的,多個朋友多條路啊。」面對這些毒雞湯,千萬別幹了它。

內向不一定是壞事,而且越內向的人越厲害,當然說的是內向,而不是自閉,也許有人會經常的說道,內向是病,得治。但是內向的人也可以很牛逼,比如蘋果之父賈伯斯,你敢說他內向不成功?世界著名的畫家梵谷,你敢說他不厲害?但賈伯斯雖然內向,他也可以站在攝影機面前,對著幾千幾萬個人,向全世界介紹他的蘋果概念,而梵谷或許內向,但他也能畫出一幅幅世界名作,你可曾見過開得如此熱烈驕傲的向日葵?他們可不是畏畏縮縮的內向者啊!

內向的人雖然內向,但你必須保證,在你的機會來的時候,你要站出來去拿你的機會,去展示自己,告訴你的機會你可以,出來展現自己的時候。不要怯弱,勇敢些,因為所有人都會為你鼓掌。如果你能控制自己,那麼你的腦洞會變成想像力,進一步就會變成你思想中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思想的瑰麗奇妙會讓人驚豔,細微的感受會讓你有不同的觀察視角,考慮比別人全面,總之就是有會變的,有逼格。如果真正是內向的人,關注更多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內心和情緒。內心仍然充滿亢奮,但容易陷入深深的思慮中去。

一方面因為內向,心裡的單純依舊還在,具有在複雜情況和較大的壓力下的專注和注重細節能力,精準性保持能力,這是非常好的優點,你也可以理解為因為內向對外界產生的一種鈍感,逼迫自己全力集中現實賦予的好的能力。然而,閒時容易瞎想,所謂的程序冗餘過多,有的時候不變通陷入死循環,不敢做,到不知道,到越來越不敢做。因為是過度沉迷於精神世界,不能解脫。

其實,內向的人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在於如何與現實有效的連接,說白了,老是專注於看鏡子中的自己,那都是幻像。必須藉助現實的反饋,才可以獲得有效的成長,這註定也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一種迎難而上的勇氣吧。所以到最後都會有種心態淡然且有實力不張揚的氣質。所以在他們身上,你有的時候會發現一種難得一見的單純的赤誠之心。反之內向的人的特質也是一樣。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不善交際,就鑽研專業。視野狹窄,就痛擊一點。缺乏人脈,就努力思考。有句話叫做,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少數人多半都不善交際。

最後,所謂成功不是別人眼裡的成功,而是自己認可的。想明白這點,可能就不會這麼焦慮了。

相關焦點

  • 越內向的女人,往往越厲害!
    真的,越內向的人,往往越厲害,如果你也很內向,千萬不要小瞧了自己。一個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靜下心來,不會被外界所影響,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他們往往會更厲害。
  •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現代社會,「內向」逐漸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人們總是習慣於把那些在公眾場合不善交流的人打上各種負面標籤,認為他們是不合群、孤僻、不懂得人情世故、極度內向的。
  • 心理學:為什麼「越內向」的人往往都不可思議,偉人的開始
    有的人性格外向,每天面帶微笑,身邊從來不缺朋友。有的人成熟穩重,給人安全感,覺得這個人可以託付。其實在廣大人民群眾眼裡,內向是一種不太好的性格,因為人們普遍覺得內向的人不善於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所以認為自己的成就往往不太大。然而,今天小編需要喚醒每個人的理解。其實內向並不會導致一個人做事失敗。相反,越內向的人越容易成就大事。
  •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
    很多人似乎都有誤區,認為內向性格的人不合群。 其實,這只是因為內向者需要向內獲得能量,更習慣獨立思考問題,獨自一人時自身壓力才能釋放,活力得到補充;而外向者則是向外獲得能量,所以他們在社交場合中總是如魚得水。
  • 心理學:內向的人,都是你惹不起的「厲害」角色!
    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處事方式。或靜或鬧,或外向或內外,都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應該被尊重。而在我們工作生活中,常被拿來說得最多的,應該屬於內向性格的人。因為在一部分人眼裡,這一類人,不擅長社交且冷漠孤僻。而這一特徵,又恰恰被認為不利於職業的發展,其實,並非如此。
  • 心理學家: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性格內向的人越厲害
    前言《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美國版雜誌近期發表了題為《你絕對想不到的9位性格內向的名人》的文章裡,其中一位名人這樣說到「我喜歡獨處,喜歡和我的狗一起散步,一起欣賞樹木、花朵、天空……如果給我機會讓我從周六晚上獨自一人待到周一早晨,我會很開心。」
  • 《內向心理學》:永遠不要低估話少的人,越是內向,越是厲害
    你希望成為別人眼裡的羨慕對象,成為自己內心的完美主義者,真實表現卻是心中渴望的越大,對外表現的更自卑,更內向。因為你時刻都在覺得自己還遠遠不夠,所以你每分每秒都不敢讓自己停下腳步。經給多年的研究,她陪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邁向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創造了這本書,學習這本書你就會發現,越是內向的人,越是厲害。
  • 如果你因為內向活得很累
    外向者具有強烈的行動意識並且更看重人脈的廣泛性;內向者具有深度的自省精神且更喜歡人脈的深度性,內向者討厭酒肉朋友、泛泛之交。可是你忍心放下心中的牽絆嗎?我跑在他旁邊每次都盼著他傳我個球,他每次不是沒看到我就是自己獨自神勇,我球技又差,半場踢下來,我和球之間真是見證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你就在我眼前,我卻碰不到你。後來我心裡難受,竟然坐在場邊哭了起來,朋友大驚,跑來安慰我,他問我為什麼哭?我抽著鼻涕說,你都不傳我球?他笑著說,就這事啊?你怎麼不說啊,你說啊,我傳你。
  • 性格內向的人擁有的優勢
    昨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為什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的文章,今天跟大家說說內向的人擁有的優勢。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比較推崇一種緘默的智慧,即是智者一般都是很少說話的人,他們更傾向於傾聽和觀察,要不不說,一說就會一語中的。
  • 內向高敏者:內向不是缺陷,是天賦
    很長一段時期內我都為自己的內向性格而自卑。常常責怪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和別人一樣,在社交場合落落大方。我在陌生場合或者和陌生人溝通總會保持警惕。連我媽都會帶著責怪的語氣說「你太謹慎了,那麼不相信別人」。於是我有時候假裝自己很享受社交,與不相熟的人說著無關痛癢的廢話,可我內心對於這樣的對話一點興趣也沒有。想要變成別人,讓我總會拿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比,對自己更不滿意,活得更累。
  • 內向的人朋友少,不是感情淡漠,而是太重感情
    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苦惱為什麼自己不能像別人一樣去和別人交朋友、去參加活動,讓自己變得開朗活潑一點。也不是沒有試著改變,可是卻讓人痛苦。也想要有很多的朋友。可是每次有活動,又覺得很麻煩。主要是就算參加集體活動,也只是一個陪伴者,做不了參與者。自己融入不進去,有時候還讓別人覺得掃興,次數多了,索性就不再參加聚會、活動。
  • 《內向心理學》——了解內向者的需求,讓你的內向成為盔甲
    會的時候,看著身邊言笑晏晏的朋友,你是否心裡會有一絲羨慕?總在情感問題上求助那些經驗豐富的人,你是否覺得在異性交往飽受挫敗?內向的自己想要改變,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與推動自己改變的契機,那麼你需要這樣一本書!
  •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越活越內向,越來越自閉,不想說話!
    有些人把情商說的特複雜,真正體驗過,自己實踐過的話,就知道「大道至簡」,說複雜了的,基本上是理論研究型。或者有人給出一些行為準則,比如你如何對待別人,你要關心別人等等等等,如果能做到,還需要跑到這裡來提問;給了這些準則,又做不到,那不是徒增煩惱,再傷情商嗎?!
  • 心理學家認為越是內向的人,越容易開掛,是真的嗎?
    內向者的成功必然就是因為人們看不到的方面,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些看不到的因素有哪些作用。 一、冷靜多思 冷靜多思能夠幫助你更快的弄清事理,理清思路. 還記得那次我們去見一個客戶,本就是籤個名字就可以了的,可那個客戶忽然提出要重新更改合約內容。
  • 生活中內向的人,是什麼支撐著他活下去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生活中內向的人,是什麼支撐著他活下去?」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有點不太理解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出於什麼樣的一個心態。內向的影響有那麼嚴重嗎?比如路上和熟人偶遇,內向的人已經先看到對方了,但是仍然處於揣測狀態不無惡頂要不要先打招呼,結果對方在走近的過程中一直沒有要打招呼的意思。內向的人就會覺得:「我是不是什麼時候無意間得罪過他?或者他是不是瞧不起我,覺得不屑於和我打招呼?
  • 心理學:越是性格內向的女人,越是讓人著迷
    長久以來,我們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認為外向型的人更佔有優勢、更適合這個群居性的人類社會。同樣地,在男女關係中,人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活潑開朗的外向型女孩更討男人歡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告訴我們,性格內向的人同樣擁有著外向人所不具有的寶貴的人格品質。
  • 寫給內向女孩的心裡話
    歡迎回家,這裡是解憂雜貨鋪7號我是柒亓遇見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就好像你碰巧看到我的文章,我也碰巧多了一個粉絲。不知道為什麼,是聽習慣了,還是怎麼樣,就是因為不在乎他們的言語了,或者說有時候挺討厭這些話的。卻只能硬著頭髮聽,好像內向的人不能反駁他們的話,他們認為外向的人更佔優勢,無論是學習啊,還是工作。
  • 人文|《內向心理學》與西爾維婭·洛肯:聽說你也是個內向的人?
    你是否 在路上遇到認識的人,會故意挪開視線假裝沒有看見或者寧願換一條路走,也不願意尷尬地和對方打個招呼?你是否 不習慣多人聚餐,儘量默默吃飯希望沒人能注意自己,亦或者總是待在角落不願意參與推杯換盞的場合?
  • 《內向心理學》:忠於自我,內向的你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因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內向與外向的特質,並擁有靈活轉換的空間,每個人都能夠在這條曲線中找到自己的舒適區。那麼,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嗎?在認識了內向的許多重要特質之後,現在該是你為自己定位的時候了。你越清楚,就越能適性而為,去做對你真正重要的事。現在你對自己做了一番分析,有了更加確定的認識,不論結果是什麼,內向者與外向者都是這個世界需要的。當我們逐漸認清自己、確定自己,我們就要開始向內探求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質,發現內向者的優勢與需求。
  • 《內向心理學》:其實你並不孤獨,這個世界需要每一個內向的人
    ——西爾維亞·洛肯也許說起內向的人,人們的第一印象大多數是平時說話不多,放假總是整天宅在家裡,一邊刷著電視劇,一邊嚼著爆米花,偶爾實在懶得不想出去,一個外賣足以滿足他們。儘管內向者群體在全世界的性格各異的人們中間佔到50%的份額,但是也掩蓋不了這一半的內向者人士被大眾忽視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