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都喜歡吃麵食,我家更不例外,幾乎離不開麵食,因為那時大米緊缺又比白面貴,所以很少能吃上大米飯。記得自己上小學時,家裡隔段時間就會吃一頓麵條,特別是的夏天,母親下班回來,和面餳面,餳面的時候讓我幫著攪拌芝麻醬,裡面放點鹽,放一點點水,攪一會再放一點水,直到把芝麻醬濃稠度調好。媽媽擀麵煮麵的時候,我就帶著弟弟去是和鄰居家的孩子玩一會兒。面煮熟了,麵條要過一下冷水,撈出來放入大碗中,倒上芝麻醬再倒點醋,來瓣蒜或是半根黃瓜,那時菜碼不多,可稀裡呼嚕吃得可香啦!那時家裡能吃上麵條是特別高興的事。而我則特別的反感,每當家人吃麵條時,無論是打滷、炸醬或是別的,從心裡就不想吃麵條,也不知是怎麼回事,要麼吃一點,要麼乾脆吃昨天的剩飯,現在想想我都不理解當時的自己。
自己成家後,擔負起家庭主婦的責任,雖然也上班,但做飯是必不可少的。還好我們兩個人都會做飯,常常是分工合作的方式。有了孩子之後,要學著給孩子做一些面片,好消化的食物,慢慢動手製作麵食,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原因,對做麵食越來越熟練並掌握了技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飲食也在不斷的變化,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突然喜歡上吃自己擀的麵條啦,麥香濃鬱,口感筋道,蛋白質含量也高,吃得可香可滿足呢。懷念媽媽手擀麵的味道,也許剛好印證了越是傳統的才越是經典的。
可現如今,少有人再花功夫去做手工面了吧,嫌費事,費時,費力。想吃麵條都是去外面買現成的麵條,也叫手擀麵的,但仍然是有機器碾壓出來的,口感根本無法與自己擀的相比。今天與大家分享我製作的手擀麵,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也許你也會慢慢愛上手擀麵。
[好吃的手擀麵]
主料:高筋麵粉、清水、肉丁炸醬
輔料:胡蘿蔔絲、白菜絲、豇豆、芹菜段、豌豆
製作過程:
1、麵粉倒入陶瓷盆或是不鏽鋼盆中,將水一點一點往麵粉中倒,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無乾麵粉後,用手揉合在一起成麵團。蓋上保鮮膜或是溼屜布餳發10分鐘。然後隔10分鐘再揉一揉,共需要餳發30分鐘。和面要能做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和面最高境界。
2、面餳好後,在案板上撒些乾麵粉,俗稱「薄面」。將餳好的麵團放到案板上後再揉一揉,用擀麵杖將麵團壓扁。用擀麵杖從中間向四周擀,擀一下轉個方向。
3、在面片表面再撒些薄面,用擀麵杖捲起並擀平,一邊改變卷的方向,一邊慢慢擀開。以此類攤,最後把面片擀成儘量薄並很均勻的大麵皮,圓形或是長方形均可。自己擀得差不多時,可用手摸摸四周的麵皮厚度是否均勻,如果有較厚的部分,需用擀麵杖將麵皮擀成一致的厚度。
4、把麵皮像疊扇子似的折起來,為避免粘在一起,要在麵皮之間都撒上一層麵粉。
5、用乾燥的切菜刀,採用直切法緩慢而均勻地切下,寬細隨意。建議如果麵皮擀得較薄,切成寬面為好。手擀麵特別好熟,如果太細,口感不如寬面好吃。輕輕地攪動麵條,直到根根分明互相不粘連,把麵條提起抖掉多餘的薄面。
6、鍋中放水,燒開後,把麵條下到鍋中,煮兩開就熟了。手擀麵,自己在家也能做,越是傳統的才越是經典的。
7、菜碼,隨自己的意願,想吃什麼就做什麼就可以了。我的炸醬是事先就炸好的。菜碼洗淨切絲、切段都可,依次下鍋煮熟。一碗香噴噴熱乎乎的炸醬麵出鍋嘍。用筷子攪拌均勻,開始吃……你也可以放醋,就著大蒜或是半根黃瓜哦!
小貼士:
1、麵條要想好吃,面一定要分多次揉,這樣面才揉得透,細膩又筋道。
2、手擀麵煮的時間不能過長,非常好熟。
3、有人喜歡往麵粉中放鹽,其實如果你選擇的是高筋粉就沒必要放鹽了。
4、菜碼可多可少,也可香腸、熟食一起吃,隨自己吧。
5、要吃雞蛋面的話,在和面的時候可以放個雞蛋。要吃蔬菜面的話,蔬菜打汁,和面的時候不用加清水,直接加蔬菜汁就可以。一次可以多做些手擀麵,分好份放在冰箱冷凍室中,吃的時候不需要解凍,直接煮就可以,味道同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