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
陳獻章有:
角黍喚回端午夢,還從艾盞得松花。
範成大有:
蜜粽冰團為誰好?丹符彩索聊自欺。小兒造物亦難料,藥裡有時生綱絲。
蘇軾有: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端午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比比皆是,歷代詩人留下來的詩句也非常豐富。但是端午就像是中國其他傳統節日一樣,離不開吃這個話題。
吃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生活狀態,也是一種藝術。
端午的美食便是粽子,但是你對吃粽子真的了解嗎?
端午到粽香溢,煮粽用冷水還是熱水?教你正確做法,粽子香甜軟糯。
粽子大部分人會在超市街邊買別人包好的粽子,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比較注重儀式感或者家裡有老人的都會想要自己包粽子。
包粽子是一項技術活,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煮粽子也是一項技術活。
煮粽子,有人用冷水,有人用熱水?煮法正確了,又粘又糯不夾生。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包粽子的幾個小技巧,如何將粽子做的更好吃。
先從包粽子開始:
粽子的餡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裝,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放,可以放純糯米,也可以放雜糧米。
根據經驗而談,白糯米的粽子口味會更加的純正,但是加上粗糧米的粽子味道會更加勁道好吃。
糯米要佔7成以上,煮好的粽子才會糯,黃糯米更好吃,餡料放花生,大棗,肉餡,蜜棗都可以。
南方人比較喜歡吃肉粽,北方人比較喜歡吃甜粽,關於那種粽子最好吃,每年也會因此爭論不休。
需要提醒的是米要提前5個小時淘好,用冷水浸泡上,這樣煮的時間短熟得快。
包粽子的形狀隨意,重點是不要漏米,包成三角形,四角形,長方形都可以,尖角的地方要收緊。
裹粽子的繩子用棉繩,麻繩,或者草繩都可以,重點是要纏結實就可以。
其實這一步很多人都不太會做。因為我們這一代人很少在家自己包粽子大部分都是買來直接吃的。
具體包法最好還是找個視頻學一學比較好。熟能生巧,多聯繫一定可以把「失傳」的手藝學回來。
注意!
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先不要加水,把粽子整齊的碼放進鍋內,不要留空隙,然後蓋上篦子,再壓上重物後再添加冷水。
這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生的粽子裡面的米是生的,如果先添水,就容易飄起來,漏米,先用重物壓住,再添水就不會浮起了,這樣煮好的粽子,米更結實緊密。
另外煮粽子一定要用冷水,千萬別用熱水或者開水,那樣會導致米裡外受熱不均勻而夾生。
煮粽子要大火燒開後中火煮3個小時,關火後最好燜一晚上,如果是白天煮也燜2個小時,這樣煮的粽子米更軟糯香味更足。
煮粽子必須要煮熟煮透,不然夾生的米難吃不說,下頓煮也很難在煮透,而且口感也差。普通的蒸鍋煮2個小時米也不太容易爛。
總結一下重點!
第一、粽葉要提前一晚上用開水泡上,去掉澀味和髒。
第二、米也要提前5個小時泡上,這樣煮的時候不費火更軟糯。
第三,煮粽子要用冷水上鍋煮,這樣受熱均勻口感好。
不過現在在端午節包粽子的人已經是很少了,大部分的人還是會選擇買粽子。畢竟現在社會還是以「效率」至上。
包粽子搞不好還容易現場翻車。
往年我們在超市買都有肉粽,蛋黃粽,豆沙粽,蜜棗粽子等等。
我們所知道的粽子商家也有不少,五芳齋,稻香村,三全,真真等,甚至連喜茶,星巴克都會在端午節退出自己的粽子產品。
這些粽子品牌各有千秋。但是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還是要買個實惠。
對粽子的要求無非也就是,色、香、味這三個以及價格。如果能有一款相對來說不是很貴,拿出手又很有牌面,味道也不錯的粽子那就好了。
這款稻香村的粽子,竹籃裝,不僅長相好看,送人絕對拿得出的手,而且吃完之後的竹籃還能繼續用。
其次就會實惠!點擊下方連結就就可以領24塊錢的優惠券,也就是34.8元就能買到8個不同口味的粽子。
甜的還是鹹的任你挑選。喜歡哪個吃哪個,滿足一家所有人的味蕾。
如果您對這款粽子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連結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