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養旅遊 方興未艾
華山御溫泉。本報記者 李衛攝
6月17日,記者在華山御溫泉碰到一群前來這裡泡溫泉、做健康諮詢和理療的老人,老人們精神奕奕,興致勃勃,他們告訴記者:「這裡不僅可以放鬆身心泡泡溫泉,享受美食,還可以在康養中心做做按摩和理療,檢查身體,諮詢一些養生知識,十分適合我們老年人。」
康養旅遊是社會發展使然。康養旅遊,顧名思義就是健康養生類旅遊。近幾年,康養旅遊作為新興旅遊產品,越來越受到青睞。
健康需求催生康養旅遊業態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單純的養生或旅遊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速的休閒度假旅遊,康養旅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進入21世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以每年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齡人口更傾向於康養旅遊。
同時,隨著社會發展,工作壓力增大、生態環境問題等導致亞健康問題日趨突出,這成為擺在每個人面前亟待重視的問題。社會對於亞健康防治的需求日益增長,亞健康人群康養市場逐漸成為我國康養市場的主要構成之一。我國主流城市中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其中接近6成處於過勞狀態。亞健康問題的普遍存在帶動休閒旅遊、中醫養生、康復運動、心理諮詢等療養類康養產業。
人口老齡化、亞健康、霧霾與疾病、慢性病與壓力的普遍存在和經濟增長下對高品質生活、健康活力的核心訴求之間的矛盾催生了醫療旅遊、養老服務等康養旅遊業態,使得康養旅遊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對此,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對康養旅遊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如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推出一批以中醫藥文化傳播為主題,集中醫藥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產品。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量資本正在躍躍欲試進入康養旅遊領域,撬動康養旅遊市場。需求和政策雙重利好下,大健康、中醫養生、養生旅遊等眾多康養旅遊產業相關概念備受市場和資本關注,房企、國企等複合型企業也紛紛進軍康養旅遊產業。
陝西康養資源豐富 利於康養旅遊產業發展
康養旅遊對生態環境、醫療條件、服務內容等方面均有較高要求。我省擁有的較好的生態旅遊資源和實力雄厚的中醫藥科技力量,為發展康養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目前,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有674.7萬,佔人口總數的17.32%,廣大老年人對醫療、健康、養生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市場的需求為康養旅遊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康養旅遊是以養生為核心的醫療、養生、養老、體育、文化、旅遊等諸多業態融合的新興產業。談到康養旅遊產業,許多人認為就是面向老年人的產業,其實不然。康養旅遊產業目標客群既有銀髮養老客群(老年人群),也有面向中青年人群的養生保健客群、需要進行醫療康復的醫療康復客群以及有美容美體需求的康體客群(健康人群)。當前,市場的目光大多聚焦在老年人群和亞健康人群上,隨著需求多樣、市場細分、產業外延,健康人群、美容美體人群等也將成為新一代康養消費群體。
康養旅遊產業也是資源依賴性很強的產業,根據自然資源的不同可將康養旅遊產業分為不同類型:
森林康養:以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森林資源為依託,開展包括森林遊憩、度假、療養、運動、教育、養生、食療等多種業態的康養活動。
氣候康養:以地區或季節性宜人的自然氣候條件為康養資源,配套各種健康、養老、養生、度假等相關產品和服務而形成的綜合性氣候康養旅遊產業。
溫泉康養:因大多數溫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療養功能,是傳統康養旅遊中最重要的資源。
中醫藥康養:以傳統中醫、中草藥和中醫療法為核心的一系列康養內容。
我省許多地方符合其中一項或多項康養條件,適宜於開展康養旅遊。如關中、陝南等地具有良好的生態資源、森林資源和溫泉資源,具備發展康養旅遊產業的有利條件。同時,我省的中醫藥技術力量也十分雄厚,有利於醫療與康養相結合發展。生態的不斷優化也將大大促進康養旅居項目的落地。發展康養旅遊還有助於促進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型發展。
「旅遊+生態+醫療」 打造康養旅遊勝地
在華山御溫泉候鳥時光康養中心,記者看到,一到三層的康養中心布置簡潔雅致,既有中醫坐堂診療,也有中醫按摩、理療、美容美體等服務,還為有需要的客人提供中藥熬製等服務。陝西候鳥時光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紅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了一整套針對不同客戶的成熟的健康管理方案,每一個走進『候鳥』的人都可以享受到結合中醫學精華和現代尖端科技的先進的健康管理體系,享受專業服務和貼心照顧。」他告訴記者,接下來候鳥時光還將與道溫泉、南山溫泉完成溫泉康養的深度合作,進行陝西省內溫泉旅居康養的全面布局。
今年2月,省中醫藥管理局、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3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和5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單位名單。其中3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分別為:安康市石泉縣本草溪谷中醫藥旅遊養生基地、西安市姚氏太和醫室非遺文化基地、銅川市藥王山景區。5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單位分別為:漢中市略陽杜仲康養文化產業園、寶雞市麟遊縣倬瑄藥用植物生態觀光園、銅川市孫塬鎮中醫藥文化特色小鎮、安康市秦巴水街·百家姓文化生態園、安康市鎮坪縣麥渣坪中醫藥康養旅遊度假區。
據記者了解,在我省各市區中寶雞康養旅遊發展走在了前列。寶雞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為發展康養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鳳縣紅花鋪鎮永生村在寶雞較早打出了「生態養老牌」。該村有8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18人,最長壽的老人今年105歲,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養生福地。每年來永生村旅遊、探尋長壽秘訣的遊客非常多,帶動了這裡的旅遊經濟發展。鳳縣堅持「養生養老休閒旅遊城市」的發展思路,建設豐禾山養生養老基地,為周邊退休人群和老年人打造了一個休閒、養生、養老的樂園。豐禾山養老中心今年6月已建成投入使用。在「慢城」太白縣,一家醫療康養中心正在咀頭鎮黃鳳山村建設。這裡距縣城中心3.2公裡,三面環山、山泉密布、園內林草覆蓋率達92.7%。中心建成後,可容納3000人進行醫療康養,並配套建設文化、健身、娛樂等活動設施。這些項目陸續建成後,將成為寶雞康養旅遊新的目的地。
總體來看,目前我省的康養旅遊產業雖然市場需求龐大,發展前景廣闊,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但還存在著基礎設施供應不足、產業結構不夠健全、有效供給不足、粗放式發展、缺乏全省總體康養旅遊產業頂層設計和規劃、康養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尚未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相比較山東、四川等康養旅遊起步較早的省份,我省的康養旅遊發展尚屬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相關部門應緊緊抓住康養旅遊這一發展趨勢和新潮流,抓住我省旅遊、生態養老市場逐年擴大的機遇,加快二者深度融合,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劃,以促進我省康養旅遊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記者 李衛)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