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康》雜誌社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評選出了「國人最嚮往的十大康養旅遊目的地」,分別是海南三亞、雲南大理、廣西北海、河北承德、福建武夷山、浙江桐廬、湖北神農架、四川峨眉山、貴州荔波、四川巴中。
自從人們解決了生存問題後,就學會了旅行,讓心靈走在路上。如今,人們不僅注重心靈的旅行,而且也將提升生命質量的康養旅遊提上了日程。如果說休閒度假是一種生活質量的訴求,那麼康養無疑是生命質量的提高訴求。康養旅遊乃社會發展使然。
康養旅遊,顧名思義為健康養生類旅遊,國際上,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遊。它是指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遊活動的總和。
現今,我國康養旅遊產業處於初級階段,健康旅遊產品的供給還不是很充分,和旅遊業的結合尚不深入,康養旅遊業和其他產業的聯動也不足。
,建成於1940年,一座70多年歷史的私人農場,美國第一康體療養型鄉村休閒勝地。全美最好的農莊SPA館,根據客群提供針對性療法,如緩壓、新生、四肢、抗衰老等。別墅區24小時隨叫隨到的服務,根據遊客需求設計家庭、四人、兩人等不同房型,原生態餐飲及特供服務,定製化的理療。黑莓牧場成為2009年全球500最佳旅遊+休閒度假區之一,被美國列為旅遊休閒的目標,同年躋身康德納斯旅遊者金牌榜。
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閒旅遊、養生旅遊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同時,進入21世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齡人口更傾向於養生旅遊。據統計,養生旅遊佔旅遊交易總規模的1%左右,2015年中國旅遊市場總交易規模為41300億元,養生旅遊的交易規模約為400億元。
現階段,養生旅遊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空間巨大。未來5年,養生旅遊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
2016—2020年中國康養旅遊市場規模走勢
除此之外,國家越來越重視康養旅遊這一塊。
2014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休閒度假旅遊,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並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養生旅遊是醫療旅遊的一個細分行業。
2015年《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大力開發休閒度假旅遊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閒度假旅遊產品。
2016年,康養產業被多地列入「十三五」規劃之中,並編制了詳細的發展戰略及指導性政策意見。在細分產業上,森林康養被納入《全國林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康養旅遊業迎來了首個規範性文件——《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標準》,發展漸成氣候。至此,從中央到地方,從大康養領域到健康、養老、森林康養和康養旅遊等,都有了完善的政策體系支撐。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共同印發了《生態扶貧工作方案》,以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
《生態扶貧工作方案》提到,健全生態旅遊開發與生態資源保護銜接機制,加大生態旅遊扶貧的指導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沙漠公園、草原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生態旅遊行業標準;積極打造多元化的生態旅遊產品,推進生態與田園、康養、文化、旅遊、教育、網際網路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生態體驗、生態科考、生態康養、生態旅遊等,倡導智慧旅遊、低碳旅遊;在貧困地區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的50處精品森林旅遊地、20條精品森林旅遊線路、30個森林特色小鎮、10處全國森林體驗和各地多個森林養生、田園養生、文旅養生試點基地等。
田園養生,指的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閒、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的一種生活方式。
既有市場又有利好政策,田園康養旅遊將是一片藍海,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致力於打造成以中醫農業為核心,集自然生態、規劃建設、健康療養、旅遊度假、農產品定製等覆蓋全產業鏈的多功能農業田園綜合體的南農園,正在往康養旅遊市場大步邁進,通過建成阿羅吉亞養生度假村、健康社區,將南農園打造成為野奢康養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