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微信朋友圈九月"十大謠言" 哪些你中招了?

2020-12-22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仰慕的人」就是個小遊戲,沒病毒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謠言過濾器微信公眾號」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

  謠言

  全國銀行成為中國

  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10月1日起,全國銀行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銀行就是失散兒童守護人。只要孩子進了銀行,即便暫時與家長失去聯繫,孩子也不會被拐賣或出現意外。真要都接力起來能幫助多少走丟的孩子......」

  真相:全國銀行系統近期並未發布此類通知,銀行網點也沒有能力提供相關服務,上述信息為謠言。在兒童走失之後,最可靠的力量就是警方。教孩子記熟親人的名字和電話,並學會報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謠言

  國慶期間日系車通行正常收費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近日,網上一則關於國慶高速收費的傳言也在網絡上悄然擴散:國慶期間日系車上高速正常收費,有圖有真相。」

  真相:經過媒體記者聯繫交通部門得知:從未有關於日系車和其他車輛區別對待的規定,網上的傳言為謠言,當中的圖片純屬網友的惡作劇。

  謠言

  癌症真正的元兇是塑料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近日,一張圖片被網友熱傳:圖片上是某醫院營養科的一則『重要信息』,上寫根據美國醫生協會的最新研究,發現癌症的起因是塑料。」

  真相:經過媒體調查發現,美國醫生協會並不存在,且這樣的說法也是無中生有。目前並沒有證據能直接證明塑料加熱與致癌之間存在著必然的、令人信服的聯繫。

  謠言

  蘑菇不能和茄子、小米、大黃米同食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今年蘑菇豐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

  真相:經記者向醫生求證得知: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黃米同食中毒缺乏科學依據。經過上網搜索發現:早在2年前就有一樣的傳言,當時的結果也是查無此事。

  謠言

  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中毒而死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家裡有孩子的注意了:現在是柿子上市的季節,雖然很好吃,但是千萬不要和酸奶,海鮮,酒一起吃!而且不要空腹吃!

  今天剛剛發生一件真事:一個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就中毒死了!請大家轉告給更多人知道,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真相:醫學專家表示:從未聽說過「柿子+酸奶」會中毒的說法,也未遇到這種案例,不要過分擔憂,但柿子確實不宜多吃。

  謠言

  無核葡萄系避孕藥培育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一段手機拍攝視頻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視頻中一位疑似『果農』身份的中年男子稱,無核葡萄是用避孕藥培育的,孩子吃了會絕育。這一駭人說法讓人們恐慌不已。對無核葡萄望而卻步。」

  真相: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闢謠,相關農學醫學專家也作了專業解釋:無核葡萄系避孕藥所培育純屬謠言,避孕藥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謠言

  喝涼白開水等於慢性自殺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最近一段視頻在網絡上瘋傳:某養生節目現場,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基礎學院副院長賀娟講了『喝涼白開等於慢性自殺』,現場大媽表示震驚,鼓掌叫好。」

  真相:該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至今科學家並未發現涼白開對人體有威脅的證據。在保證水的衛生的前提下,喝涼水即便對胃有刺激,抑或引起氣管收縮,但很快可以恢復,腸胃敏感的人要注意,身體健康的人不必擔心。

  謠言

  NASA要增加第13星座蛇夫座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最近,網上大量消息傳開,說NASA剛剛在Cosmopolitan英國版上出版了新的星座圖,各大媒體紛紛緊跟報導,聲稱NASA發布了新星座圖,增加了第13個星座,並且調整了其他星座的日期。」

  真相: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方表示:我們討論的是天文學,而不是佔星學。這些消息均為謠言,而且不應該將天文學和佔星算命的星座混為一談。

  謠言

  六小齡童因病去世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近日,網上熱傳一則《美猴王——六小齡童,昨天因病去世,送『猴哥』最後一程》的信息。這條信息稱,在83版《西遊記》中扮演孫悟空的演員六小齡童(章金萊),9月10日早上八點半病逝於浙江紹興慈濟醫院,享年57歲。」

  真相:「六小齡童」本人專門發微博進行過闢謠,並表示希望國家網絡有關部門能對這類惡意傳播謠言的行為查到源頭進行嚴肅處理,也希望各位網民朋友不要輕易信謠傳謠,在轉發之前請先核實清楚。

  謠言

  微信「仰慕的人」連結有病毒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

  謠言內容:「在咱們群裡,有一個人是我最仰慕的。人品高,大家喜歡。顏值超高,是我的楷模,我的榜樣。這位是誰?請看資料!weixin://dl/profile。就是這個,有報,是病毒!在你點開時,你的資料,就有可能被複製了。如果,你用手機支付過,購物過,微信支付過,相關的密碼,也就隨之被複製了。」

  真相:對此,微信團隊已發布聲明:此連結是微信和客服網頁裡,用來協助用戶快速進入自己個人頁面的快捷連結,除了能直接跳轉到用戶個人頁面外,沒有其他作用,網上傳播的此連結是病毒、洩露信息等說法不實。(據謠言過濾器微信公眾號)

(責編:宋心蕊、燕帥)

相關焦點

  • 謠言止於智者 2020年8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八月,伏天過去了,九月來啦!但過去的一個月,有的謠言還是過不去。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對外公布了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冠疫苗開賣、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行政拘留以及海霸王冷凍海鮮是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等等,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微信朋友圈九月十大謠言:iPhone接通陌生Facetime會被盜取ID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昨天,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涉及到食品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1 微信免費時代結束謠言類別:失實報導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明天下午6點以後打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轉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如果轉發超過18個人,你的圖標會變成藍色,代表你可以繼續免費使用微信。否則明晚6點以後,要先付25元才能打開微信,每月25元。
  • 河北6月份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原標題:河北6月份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6月份經歷了高考、中考、世界盃等重要事件,伴隨著這些事件的謠言也屢次出現。記者收集了6月份十大謠言,其中關於石家莊的謠言也經常出現,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在闢謠的同時,警方也提醒廣大市民,在看到各類信息時,千萬不要盲目轉發,可以通過搜索相關信息內容及圖片或向警方求證來核實信息的真實性。
  • 微信發布朋友圈十大謠言,棉花做肉鬆、塑料做大米讓人哭笑不得!
    近日,微信發布了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排行榜,肉鬆麵包上的肉鬆是棉花做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四個假和尚入室偷腎成為三個危害最大的謠言,讓人哭笑不得。自從網絡出現以來,謠言就是一個難以根治的「頑疾」。微信出現以後,朋友圈更是成為了各種謠言散播的溫床。
  • 微信發布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熱榜:棉花造肉鬆危害大
    6月30日消息 網絡謠言是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不可避免的毒瘤,這在中老年用戶學會使用各種社交媒體時更為嚴重,對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紛紛上線了闢謠功能,幫助用戶識別網絡謠言避免被坑。IT之家今天上午,微信官方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有些謠言的迷惑性確實非常大,除了傳統的文字圖片傳播謠言之外,新型謠言有向視頻化發展的趨勢,危害更大。以下為朋友圈十大謠言主要內容以及危害指數,具體的謠言內容可以點擊原文了解,避免被騙被坑。
  • 人民日報請你立即停用微波爐?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
    9月已經結束了在這個「多事之秋」的月份除了山竹颱風的「蒞臨」外不少老謠言帶著新謠言也來趁了一波熱鬧藉此,蘇蘇為大家整理出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快看看這裡有沒你中過招的~朋友圈十大謠言1關於加強微信群管理的通知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根據公安、網信辦通知要求
  • 11月份十大謠言 你中招了嗎?
    11月份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燕趙都市報記者 劉濤 實習生 王闊 文  送大學紀念U盤;石家莊學院有人持針管扎人……11月,又有一些謠言在網上傳播,並且,入冬以來各種養生謠言無中生有。對此警方提醒,對於網上傳播的消息要認真辨別,千萬不要盲目轉發,可以通過搜索相關信息內容及圖片或向警方求證來核實信息的真實性。
  • 最近朋友圈和微信群流行的十大謠言,快來看看你被哪條坑過(三)
    在前兩天的文章中膠囊生活小編為大家分享了十月份身邊朋友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看到的五大謠言(詳見文末連結)。這個周末小編回老家參加了同學婚禮所以沒有更新,現在小編已經迫不及待和大家繼續分享剩下的五大謠言了,接下來隨小編一起看看剩下的「流行」的謠言。
  • 今年十大網絡謠言有哪些?中國網際網路舉報中心逐一盤點
    「公交車、銀行營業點、順豐快遞門店等成失聯兒童守護點」「年收入12萬元以上是高收入群體,要加稅」「『引力波』引發宇宙射線,靠近手機可能造成傷亡」「無籽葡萄是用避孕藥種出來的」……2016年就要過去了,這些曾經在網上盛傳一時的網絡謠言你還在信嗎?
  • 微信朋友圈2月十大謠言:海綿八寶粥/漂浮汽車上榜
    社交網絡的快速發展讓消息傳播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速,但也成為網絡謠言的高發地。2月28日,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2018年2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其中白酒加水不濁是假酒、八寶粥是海綿做的、甘南地區現「漂浮汽車」等謠言上榜。
  • 微信公布朋友圈11月十大謠言 包括「貧困人口人均月收入9057元」等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今天,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高中將被納入義務教育、中國新冠疫苗在菲律賓上市銷售以及貧困人口人均月收入9057元等。
  • 微信公布2017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上榜
    微信發布《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紫菜是塑料做的」高居榜首,「打開《川普患中風》的圖片會中病毒」、「有人利用塑料製造假大米」等也上榜。謠言不止,闢謠不歇闢謠君已為大家盤點出《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一起來看!
  • 朋友圈8月份十大謠言:蘋果輸入法涉及辱華?
    《朋友圈8月份十大謠言:蘋果輸入法涉及辱華?》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從副總裁到「朋友圈女王」,肖恩到底怎麼「玩」大的?而現在,進入微商圈的肖恩又多了幾重身份,她是諾亞國際創始人、中國新微商大學創業導師、新微商第一平臺《你的朋友圈值多少錢?揭秘朋友圈傳播背後的生意經當刷朋友圈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性動作,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發一條朋友圈可以有多大的商業價值?
  • 朋友圈最新十大謠言:冰箱大蒜鑑別地溝油
    謠言止於智者,微信官方今天整理了11月份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一起來看看這個月的謠言都有哪些。謠言內容「大家請注意,抽空把您家裡的油放到冰箱裡2個小時,如果出現白色的泡沫一樣,那就是地溝油,請發出你的愛心,把這信息發到你的親戚朋友。
  • 微信朋友圈2月謠言TOP10:用顏文字要給日本付錢
    今日微信公布了2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這其中包括點「開順豐上市的紅包會中病毒」、「紫菜是廢舊塑膠袋做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大米是塑料做的」等等。看看你見過哪些?是日本鬼子發明的,你在微信上點播一次日本鬼子就賺了0.01分錢。單說這個,每天點播近一億次。算算吧?每天各個表情每天被點播多少次?而日本鬼子會賺了多少人民幣多少?。我們中國人在不知不覺中在給日本鬼子錢呢。從現在起我一個表情都不點播啦。希望家人們看看吧?希望中華兒女門儘量不要再發這些表情,中央一臺播放的才知道。希望各群轉發,功德無量!」
  • 微信公布2016年年度10大謠言 中招沒?
    (原標題:微信公布2016年年度10大謠言 中招沒?)在2016年的最後一天,微信安全中心正式發布了2016年度謠言TOP 10,不少2016年流行在朋友圈和公眾號的謠言上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看到的資訊是否是謠言,也可以通過微信中「謠言過濾器」的公眾號進行驗證,在大多數情況下,將自己看到的內容粘貼進謠言過濾器,就能夠對內容的真偽進行驗證。
  • 9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發布「免費安裝報警器」居首
    10萬人舉報  「一家三口吃剩菜致癌」  9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發布  「免費安裝防盜報警器」居首  本報訊(記者孫穎)9月,佔據朋友圈的那些謠言中誰佔據了第一位?昨天,微信安全中心發布9月謠言TOP10,謠言的舉報處理總量達到1473066次,謠言內容大都是老瓶新酒換個新的「馬甲」重新發布。
  • 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網友:第一條就中招了
    今天為大家梳理了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能識別幾個呢?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1.甘肅甘南地區的孩子們很需要衣服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我是甘肅的一位老師,叫格桑加,我們這裡很窮,學校的孩子們真的很需要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