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發布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熱榜:棉花造肉鬆危害大

2020-12-14 IT之家

6月30日消息 網絡謠言是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不可避免的毒瘤,這在中老年用戶學會使用各種社交媒體時更為嚴重,對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紛紛上線了闢謠功能,幫助用戶識別網絡謠言避免被坑。IT之家

今天上午,微信官方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有些謠言的迷惑性確實非常大,除了傳統的文字圖片傳播謠言之外,新型謠言有向視頻化發展的趨勢,危害更大。

以下為朋友圈十大謠言主要內容以及危害指數,具體的謠言內容可以點擊原文了解,避免被騙被坑。

相關連結:點此訪問

1 肉鬆麵包上的肉鬆是棉花做的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真相:

國家食藥監局的官方微信平臺「中國食事藥聞」對「肉鬆餅包棉花」這類視頻進行了闢謠:肉鬆和棉花二者成分不同,口感也存在很大差異,用棉花冒充肉鬆幾乎不可能。

2 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

上圖表情符號,俗稱"Emoji",詞義來自日語中的繪文字(えもじ)。最初的「Emoji」表情確實是由日本人發明的:是由一個叫慄田穰崇的日本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發明。但它早已被納入國際非營利機構——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中,統一負責維護和管理。

3 某地出現四個假和尚入室偷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4 大米是塑料做的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對這個謠言,大家牢記一句話就足夠:塑料比大米貴多了,只有傻帽兒才會用塑料去冒充大米。

5 紫菜是塑膠袋做的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6 蝦頭裡面有兩條白線,其實是白色寄生蟲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7「劉明煒」同學的高考準考證又丟了

8 失蹤15年的牟翠翠被」採生折割」強迫乞討

9 雄安新區系列謠言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10 小孩溺水只要不超一小時,用「倒背法」可以救活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 ,天天都有小歡喜。IT之家

相關焦點

  • 微信發布朋友圈十大謠言,棉花做肉鬆、塑料做大米讓人哭笑不得!
    近日,微信發布了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排行榜,肉鬆麵包上的肉鬆是棉花做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四個假和尚入室偷腎成為三個危害最大的謠言,讓人哭笑不得。自從網絡出現以來,謠言就是一個難以根治的「頑疾」。微信出現以後,朋友圈更是成為了各種謠言散播的溫床。
  • 網警闢謠「雲浮肉鬆麵包、肉鬆蛋糕上的肉鬆是棉花」系謠言
    近期,雲浮市雲城區微信朋友圈瘋傳一條3分38秒的視頻,拍攝者稱其用實驗證明城區某餅家的肉鬆麵包、肉鬆蛋糕上的肉公是棉花。視頻中,一名女子拆開一個肉鬆麵包,並將麵包上的肉鬆撕下泡在水桶中,不一會兒水桶中的水就變成了黃色。隨後,女子撈起泡完水的肉鬆,一邊撕開一邊稱這是棉花或塑料,並將肉鬆點燃。
  •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棉花肉鬆」、「塑料大米」上榜
    原標題:造謠者這次搞大了!榜單中這些謠言令人髮指|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  上海闢謠平臺今天發布「2017年5月謠言榜」。整個5月,謠言圈的表演堪稱「精彩」,「棉花肉鬆」、「塑料大米」、「愛滋針」等輪番上場,搞風搞雨。不過闢謠君和網警蜀黍也同樣給力,謠言陰謀被一一粉碎,造謠者也都被揪了出來,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 台州「棉花肉鬆」謠言捲土重來 這裡告訴你3個真相
    」謠言捲土重來。▲2017年謠言視頻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回應如下:「棉花肉鬆」是2017年全國十大網絡謠言,當年全國10餘人因造謠傳謠被抓。2019年8月,台州市場監管和公安網警進行集中闢謠,4名因造謠傳謠被公安部門行政拘留或教育訓誡!真相一:造謠傳謠者被查!
  • 請立即停止傳播「棉花肉鬆」謠言
    隨之而來的「棉花肉鬆」謠言,近期又開始在台州人的朋友圈死灰復燃。昨日,台州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這一情況,進行緊急闢謠,希望市民不信謠不傳謠。「近期出現在市民朋友圈的『棉花肉鬆』視頻,是謠言。廣泛傳播於2017年,視頻中一位中年男子將我市某品牌的蛋黃酥中的肉鬆挑出來,然後用水一衝,肉鬆變成了白色絲狀,便以此認定肉鬆是棉花做的。」台州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說。
  • 網傳宿遷某糕點店肉鬆是棉花造?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5月24日上午,一條「我市小汪糕點的肉鬆是由棉花做的」視頻瘋傳。事實真相究竟如何,5月24日下午,記者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趕到小汪糕點門店檢查,發現肉鬆進貨渠道正規合法。  昨日上午,很多市民微信中收到一段視頻,在我市小汪糕點店購買的肉鬆,放到一碗水中清洗後,竟然出現棉絮狀物質,很像棉花。
  • 肉鬆麵包、蛋糕上的肉鬆是棉花?食藥監揭露真相
    新華網合肥5月19日電(周雨濛)近日,微信朋友圈瘋傳一個視頻,拍攝者聲稱進行了實驗,證明肉鬆麵包、肉鬆蛋糕上面的肉鬆是棉花。該段視頻中,使用的肉鬆蛋糕為合肥市肥東縣光輝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吉利人家」蛋糕。
  • 肉鬆麵包到底是啥做的?吃進嘴裡的是肉、棉花還是豆粉?視頻刷屏
    難道棉花真的可以做出肉的口感?還是發布視頻者在造謠?鄭州的王女士,平時經常給孩子買肉鬆麵包吃,可是前兩天,朋友給她發來了一段視頻,這讓她非常擔憂。肉鬆和棉花的成分構成有很大區別:肉鬆的本質是一種肌肉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是纖維素。2.兩者的口感差異大,造假幾乎沒可能:肉鬆鬆軟,一吃就化;棉花表面看上去鬆軟,但放入嘴裡卻嚼不爛。商家不可能造這麼明顯的假,一旦被發現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 肉鬆棉花做?食品安全謠言為何屢熱傳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訊  近日,浙江永康一位林姓網友可能有點笑不出來——其在網上上傳了一段視頻,以「證實」一種肉鬆漢堡上附著的肉鬆為棉花製成。該視頻迅速傳播,甚至還被好事者轉換成文字稿的形式,在朋友圈中瘋狂轉發。事件變得愈發不可忽視後,當地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對「當事」肉鬆漢堡在內的多種糕點製品進行檢測,事實證明:並未檢出任何棉花成分。林姓網友也在之後發出了澄清謠言的聲明,大概就是說「肉鬆是棉花做的」這種事情只出於自己的臆測,圖一時好玩,並沒有真憑實據。不過為時已晚。
  • 福州市市場監管局闢謠:「肉鬆是棉花做的」純屬謠言
    原標題:市市場監管局闢謠:「肉鬆是棉花做的」純屬謠言   近期,微信、微博相繼出現大範圍傳播有關「棉花肉鬆」的網絡視頻,波及我市永輝超市、安德魯森等知名品牌商家。昨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樣的相關檢驗報告結果出爐,顯示送檢的肉鬆餅合格且不含有棉花成分。目前,該局已將報告作為證據材料移送至公安部門。
  • 湖南男子因孩子吃肉鬆腹疼編造謠言 被行政拘留五日
    一楊姓男子因其小孩吃了肉鬆食品後出現腹疼,聽信「肉鬆是棉花做的」網絡謠言,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下,製作肉鬆是棉花製品的視頻,引起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恐慌。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該男子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五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公安局通報稱,5月25日,一條內容為「通道大拇指食品廠的肉鬆蛋糕的肉鬆是棉花做的」視頻在朋友圈瘋狂傳播,引起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恐慌。
  • 四川眉山一女子仿照攝製「肉鬆是棉花」視頻 被拘留5天
    「麵包上的肉鬆是棉花做的」這一謠言在朋友圈傳得鋪天蓋地,雖幾經闢謠,但仍有人在樂此不疲地傳謠。 6月2日,澎湃新聞網援引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官方微博@東坡公安發布微博稱,5月31日,局網安大隊破獲一起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案。
  • 微信朋友圈2月謠言TOP10:用顏文字要給日本付錢
    今日微信公布了2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這其中包括點「開順豐上市的紅包會中病毒」、「紫菜是廢舊塑膠袋做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大米是塑料做的」等等。看看你見過哪些?但據報導,因為這個謠言的傳播,"整個紫菜加工行業保守估計損失將達到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大家可以看看,一個短短137秒謠言視頻,造成了多麼大的危害......
  • 棉花冒充肉鬆製作月餅?謠言!
    近日,玉林的網友們都在轉發一個視頻,視頻的內容大概都是這樣的,一個北流口音的人在說北流李恆興月餅的肉鬆是棉花冒充的,並把月餅內的肉鬆拿水浸泡後,剩下一些絲狀物,說這些絲狀物是棉花!還有流傳視頻的截圖為證。
  • 網傳吉利人家蛋糕所用肉鬆為棉花 安徽食藥監部門闢謠
    經過火燒和撕剪後的樣品一(圖左)與樣品二(圖右)對比  近日,微信朋友圈瘋傳一個視頻,拍攝者稱其用實驗證明肉鬆麵包、肉鬆蛋糕上面的肉鬆是棉花  昨日,《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找來肉鬆餅、棉花和肉鬆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雖然肉鬆餅的餡料也能像視頻中那樣洗成乳白色的絮狀物,但真正的肉鬆和棉花,無論是在泡水、火燒還是撕剪實驗中,都存在明顯區別。截至目前,視頻中涉及的生產廠家所在的安徽省食藥監局也發布緊急消息,對「肉鬆是棉花」一說進行闢謠。
  • 闢謠|椒江有「棉花肉鬆」月餅?老謠言2020年又來了!
    ▼去年,微椒江官微闢謠中秋臨近「棉花肉鬆」謠言又開始「作妖」了椒江的「棉花肉鬆月餅」是2017年拍攝的系列謠言視頻之一,這次是老謠重傳,2019年台州網警通過調查,對造謠者的身份進行確定,後期造謠者劉某錄製視頻予以澄清,同時還對當時幾個傳謠者進行了教育訓誡處理,台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椒江區市場監管局通過闢謠實驗還原真相。
  • 盤點微信朋友圈九月"十大謠言" 哪些你中招了?
    原標題:「仰慕的人」就是個小遊戲,沒病毒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謠言過濾器微信公眾號」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   真相:全國銀行系統近期並未發布此類通知,銀行網點也沒有能力提供相關服務,上述信息為謠言。在兒童走失之後,最可靠的力量就是警方。教孩子記熟親人的名字和電話,並學會報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 45%網絡謠言涉食品安全 「棉花肉鬆」等撞擊社會神經
    在食品安全領域,類似網上造謠、傳謠事件早已屢見不鮮,從「紙餡肉包子」到「棉花肉鬆」,從「低鈉鹽是奪命鹽」再到此次「塑料紫菜」事件,食品安全謠言一次又一次地撞擊著社會神經。  「塑料紫菜」造謠,看似違背常識,卻為何能在 網絡大肆傳播?食品網絡謠言又為何屢禁不止?有關部門又該如何建立機制來治理網絡謠言?
  • 香貢貢肉鬆是棉花做的? 監管部門:棉花做肉鬆幾乎不可能
    別信  該企業受謠言攻擊銷量大跌;監管部門:棉花做肉鬆幾乎不可能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董春輝)近段時間,各種版本的「肉鬆由棉花製成」的視頻在微信群中流傳。其中一個版本指向廈門一家老牌食品企業———廈門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其生產的品牌肉鬆———「香貢貢」被視頻發布者稱為「棉花肉鬆」。
  • 「棉花肉鬆」被闢謠,但你知道吃肉鬆的3個誤區嗎?很多人吃錯了
    過去的一周,某蛋糕房「用棉花製作肉鬆」的消息在朋友圈傳的鋪天蓋地,蛋糕房的老闆感覺很委屈,說「感覺就像天災一樣!」之後兩位老人的老太太被行政拘留5日,經檢驗該蛋糕房使用的肉鬆種,並未檢驗出棉花基因。「棉花肉鬆」的謠言才算是被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