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彌勒:「五指成拳」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難題

2020-12-17 身邊24小時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針對城市基層治理體系不健全、治理機制運行不順暢、社會基層管控不精細、基層治理方式不現代、社會治理力量不充沛等癥結,通過實施書記領航等五項舉措,著力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問題。

書記領航

破解城市管理體制不健全

撤鎮設街道破解城市管理瓶頸。彌勒市針對城市化進程中街道設置滯後、管理機構不健全等問題,通過書記領航成立街道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穩妥推進中心城區鎮改街道,同步謀劃建立街道權力和責任清單,優化街道內設機構,將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人事考核建議權和徵得同意權、規劃參與權、綜合管理權、區域內事關群眾利益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的建議權5項權力下放給街道和社區,以解決城市基層治理主導能力不足等難題。

擴能減負解鎖基層治理效能。彌勒市針對社區事務繁重、多方考核壓力大、缺乏精力抓治理等問題,通過實施城市基層黨建「書記領航」項目,建立社區事務準入制度,制定社區工作事項名錄及清單,杜絕上級部門把自己職責內的工作轉嫁社區,清理規範上級職能部門在社區設立的工作機構9個、取消加掛的各種牌子67塊、精簡社區會議42場次、精簡社區工作檯帳14類,切實為社區鬆綁解鎖,推動社區集中精力抓治理、抓服務。

4月9日,彌勒市委書記梁凌雲主持召開社區建設工作座談會。

產權改革解決外來人口落戶難題。彌勒市針對「村改居」社區「三資」富集,受利益分配影響排斥外來人口落戶問題,依託「書記領航」項目,通過全面實施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科學合理配置居民股權、認定股民資格、清產核資、資產折股量化等,將資產交由專業的集體經濟組織運作,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居民變股民。集體經濟收益按股份分配,原著居民不再擔心新入籍人口與之分羹,解決了近萬人進城容易入籍難的困擾。

聯動指揮

破解治理機制運行不順暢

「四級聯動」開通基層治理「直通車」。彌勒市為推動領導幹部深入基層、推動基層治理,通過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州、市、鄉鎮(街道)領導幹部掛鈎聯繫社區工作機制,做到每個城市社區都有一名市級領導和鄉鎮(街道)領導掛鈎聯繫,每位領導每年到社區實地調研指導2次以上,每個季度都召開一次黨建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問題,幫助社區協調解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難點堵點問題。

9月11日,彌勒市召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聽取「書記領航」項目推進情況。

部門聯動打通「九龍治水」壁壘。彌勒市為避免城市基層治理調度指揮不統一、政出多門現象的發生,通過成立城市基層黨建聯盟,由市委書記牽總掛帥,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結合職責分工主動融入,通過定期召開城市基層黨建聯盟協商會議、現場辦公會、工作推進會等,有力撬動組織、宣傳、統戰、政法、公安、司法、民政、民宗、人社、國土、住建、農科、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共同發力、分工合作,實現聯合指揮、聯合作戰,確保基層社會治理政令統一。

吹哨互動連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彌勒市為解決城市區域隔離、條塊分割,基層無權統籌調度等治理困難,通過組建14個社區「大黨委」,將全市114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納入「大黨委」開展共駐共建,並賦予社區對駐區機關事業單位20%的考核「指揮棒」,有效調動全市各領域黨組織、5800餘名黨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疫情防控、環境衛生整治、平安社區建設等基層治理共建活動,推動各領域黨建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實現資源共享、黨員共管、活動共抓、和諧共建。

建活機制

破解社會基層管控不精細

網格管理消除基層管控盲點。彌勒市為破解橫向管理界限模糊、縱深管理到戶缺位等問題,通過構建鄉鎮(街道)、村(社區)、小組(小區)、片區(樓棟)、住戶「五級網格」管理體系,創新推行五級網格唯一編碼識別機制,並在網格內建立黨的組織,在全市13704個網格中配套組建1.5萬餘名網格員隊伍,建立黨組織、網格長(網格員)包區聯網掛戶工作機制,使每個區域、每條街、每棟樓、每個住戶都有相應的網格進行管理,實現組織管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三事分流」機制破除「政府獨唱」盲點。彌勒市為破解矛盾上交多,政府、社會、居民之間權責不清,處置效率不高等問題,通過建立「三事分流」工作機制,將居民問題訴求按照大事、小事、私事進行收集分類分責處理:將政府管理事項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公共領域的大事,交由政府職能部門負責辦理;將公共事項及公益服務等小事,交由基層黨組織與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共同協商辦理;將居民個人家庭私事,交由基層黨組織引導居民群眾自行解決、互助解決或通過物業等市場主體辦理解決,使「政府獨唱」變為「群眾合唱」。

福地社區與物業公司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並建立三方協調運行機制。

協調運行消除小區治理難點。彌勒市為破解小區治理中各方力量不協同、組織管控邊緣化的難題,按照「一小區一支部」的工作原則,全覆蓋組建小區黨支部,建立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協調運行機制,推動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物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通過每月定期召開1次黨建聯席會,研究解決小區治理難點賭點問題,不斷強化黨組織在小區治理、物業服務方面的領導核心作用,使黨的工作貫穿小區治理全過程。

智慧平臺

破解基層治理方式不現代

智慧黨建突破基層治理困境。彌勒市針對社區治理途徑單一、措施手段老舊、反應機制不靈活等問題,依託「網際網路+」技術,打造集「黨建地圖、城市黨建信息、市域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吹哨報到、志願服務、指揮調度、大數據應用」8大功能模塊為一體的智慧黨建社會治理平臺,通過依託智慧黨建手機APP、無死角攝像頭、人臉識別門禁等媒介,對社區治理問題、社區突發事件等進行智慧化管理,形成「一屏知全域、一網管全局」的智慧社區治理模式。

數字平臺打破綜治維穩僵局。彌勒市針對基層組織報送治理信息渠道不便捷、上級職能部門聯合處置滯後等問題,通過建設全市智慧指揮中心,建立智慧聯動指揮平臺,打造數字彌勒信息系統,開發信息上報、巡查日誌、代辦任務、接單服務、聯動指揮五大功能模塊,發動28家市級職能部門、鄉鎮(街道)、社區各級組織普遍安裝使用數字彌勒手機APP,實時將社會治理問題、突發事件等上傳到指揮中心,由指揮中心委派到相關職能部門進行限時處理,發揮線下、線上陣地的疊加效應,推動社會基層治理數位化、信息化。

「紅色微信」衝破群眾參與屏障。彌勒市針對群眾訴求收集渠道單一、處置不及時等問題,通過建立「53522」快速反應機制,探索運用「紅色微信群」實行接單服務,構建群眾「點單」、黨組織「派單」、 職能部門「辦單」、群眾「評單」的閉環型事件處置機制,推動群眾訴求5分鐘內到達現場,小問題30分鐘內解決,大問題5個小時內解決,特殊複雜問題2天內形成解決方案、2天內給予答覆,實現線上接單、辦單累計260餘件,大幅提升了居民群眾滿意度。

建強隊伍

破解社會治理力量不充沛

「紅色隊伍」補齊治理力量不足短板。彌勒市為破解基層治理隊伍單一、力量不足的難題,通過組建五支「紅色隊伍」,把社區內從事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特點的黨員組織起來組建黨員隊伍,把轄區內青年志願者、婦女志願者等發動起來組建志願者隊伍,把居民區中責任心強、號召力強、影響力強和執行能力強的居民代表動員起來組建居民代表隊伍,把一批可靠性強、信任度高的進步人士拉攏起來組建安全員隊伍,把各職能部門機關年輕幹部派到社區掛職組建指導員隊伍,在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動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各領域治理效能。

溫泉社區黨員志願者到社區報到服務。

志願服務填補基層自治能力不足空缺。彌勒市針對居民對社區歸屬感缺乏、居民在社區自治中缺位等問題,通過引入「熟人社區」管理理念,建立社區自治化管理工作模式,搭建社區居民互助站、公益站、聯絡站等自治平臺,組建社區居民志願服務隊,圍繞扶老攜幼、調解鄰裡糾紛、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大家事大家管,構建小區居民互助互幫、互敬互愛、鄰裡友好的局面。

市場管理彌補政府投入不足窘境。彌勒市針對社區環境衛生壓力大、社區管理難度大、社區工作者嚴重不足、管理成效不明顯等問題,社區採取市場化運作手段,引入競爭機制和監督機制,由社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共同審核把關,採取招投標的形式,擇優選用信譽好、組織能力強、出價合理的物業公司或其他市場經營主體,對社區範圍內小區、街道、廣場等領域進行管理,同時建立市場化運作監督考核工作機制,對企業日常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使社區居民生活更有品質。

稿件素材由彌勒市委組織部提供

■記者:郭文治 鄭新鈺

【來源:中國城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社區治理的「武侯經驗」:創新信託物業模式,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本期「善治成都」,記者專訪武侯區委社治委機關黨委書記朱江,他以破解小區治理難題為目標,分享社區治理中「終結」物業糾紛的「武侯經驗」。 朱江:居民小區物業矛盾糾紛高發、頻發是全國性難題,成為社會矛盾集聚點和社會治理薄弱點。要「人城境業」和諧統一首先需要破解小區治理難題,如果任其發展,將導致「弱業主」與「強物業」之間的「紛爭」愈演愈烈,形成「服務品質降低——物業繳費率降低——服務再降低」的惡性循環。
  • 基層治理怎樣破解"最後一公裡"難題 看看他們的做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自治區十二次十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見》,把基層治理細化為鄉村治理、社區治理、宗教治理、校園治理、企業治理、社團治理六個重點領域,對基層治理進行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一體謀劃、
  • 富陽「兩社聯治」巧解基層治理難題
    富陽「兩社聯治」巧解基層治理難題發布時間:2020-12-09 09:08:56本報訊 (浙江共產黨員雜誌記者安佳璐通訊員張瑋娜楊海豔)位於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街道巨利社區的蔣家區塊是典型的開放式小區,物業管理基礎較差、流動人口較多、人員結構複雜,各個群體間利益訴求不一,治理難度大。
  • 書記領航破瓶頸 基層治理增效能
    問題的解決,得益於楚雄市實施了城市基層黨建「書記領航」項目,這便是該項目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一個例子。在加強城市基層治理工作中,雲南省楚雄市按照「州委書記迎難攻堅、市委書記擔當示範、鄉鎮黨委書記務實創新」思路,紮實推進三級書記聯動「2 2 4」「書記領航」項目,切實提升黨建引領城市治理水平。
  • 合川區推廣「紅細胞·微治理」工程,創新基層民主協商治理
    合川區以「聚力量、破盲點、解難題、提質效」為重點,全面推廣「紅細胞·微治理」工程,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民主協商治理,「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治理新格局」案例榮獲2020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黨建強基,聚治理力量。
  • 泰州市城管局:以「黨建+路長制」破解城市管理難題
    那麼能否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對其進行借鑑和創新呢?2020年1月中旬,泰州市城管局推行「路長制」,以海陵區城南街道作為主要試點,探索出了一條「黨建+路長制」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模式。試行3個月以來,「路長制」的優勢初步顯現——職責清晰、運行高效、群眾滿意,真正打通了城市治理「最後一公裡」。
  • 城市治理的演化與轉換
    作為捲入城市治理變遷、轉型的體驗與研究者,我記錄、描述、刻畫城市的變化及其演化路徑,分析其中的動力、機理與內在邏輯。基層治理構成城市整體性治理不可或缺的環節,因為城市「人民性」的內在屬性與人本關懷的公共價值需要透過基層的實踐行動得以落地,所以以民眾的獲得感與滿意度得以體現。
  • 破解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三個困境
    原標題:破解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三個困境 當前基層治理現代化發展的相對滯後,既弱化了中央層面治理現代化改革的整體績效,也制約了地方社會發展和地方善治的實現。 三個主要困境 基層治理現代化,其實質就是要使基層治理體系和基層政府治理能力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有效解決各類現實問題從而推進基層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
  • 大連旅順開發區用「大治理」機制解決基層難題
    大連旅順開發區用「大治理」機制解決基層難題 作者:李建民 呂麗 2019-02-15 02:53   來源:遼寧日報   大連旅順開發區實行「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用「大治理」機制解決基層難題  「社區『吹哨』,電力
  • 書記領航|山西大同:立足城市特點 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近年來,山西省大同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緊扣城市轉型發展和基層治理,在整體謀劃中健全機制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在推進資源力量下沉中更好凝聚服務群眾,推動黨建工作創新,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 王益區:以「融入式」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王益區把加強城市基層黨建作為貫穿社會治理的一條紅線 ,不斷完善和提升城市基層黨建「紅旗經驗」,堅持黨建引領,構建一核多元的協調聯動機制,探索形成「融入式」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深化融合,構建互聯互通「一家人」。
  • 5字秘訣破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
    此時,網格的「功能」開始多元化,網格員「七十二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洪搶險救災、創建文明城市等各方面發揮了大作用。 從化解矛盾糾紛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從維護社會治安到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從服務群眾多元需求到服務全市重點工作……網格連著民生民情。 這正是內江實行網格化管理的生動實踐。
  • 貴定: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慶熙社區通過構建『組織共管、難題共解、資源共享、網格共治』的良好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以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群眾辦事,為居民創建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慶熙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紅雲介紹。「前段時間居民投訴樓下商鋪噪音過大,通過向居委會提意見,再由掛幫的縣紀委協調,最終,商鋪也提出了整改方案,並在元旦前夕進行了整改。」位於慶熙社區的錦江華府業主朱國祥說。
  • 【超大城市治理⑦】築牢超大城市治理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在視察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城市現代化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體現,黨的領導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武漢作為全國超大城市之一,要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新路子,堅持將黨的領導這個城市治理之「魂」始終貫穿於城市治理的全過程,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推進紅色引領城市社會基層各領域,通過強化支部建設、完善基層社區治理、打造志願之城、建設紅色物業,鍛造鐵軍,打造高素質幹部隊伍,
  • 你好,我叫彌勒! 一個唯一與佛同名的新興旅遊城市
    一個唯一與佛同名的城市 一個美麗純淨城市 一個乘高鐵就能到達的城市 一個的新興旅遊熱點城市
  • 浙江餘姚市陽明街道:「三式三全」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尤其是近年來,在社區黨委帶領下,社區工作始終堅持「圍繞社區治理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社區發展」理念,在黨建引領帶動下,逐步探索形成了社區治理的「三式三全」工作法,有效推進了社區工作的開展,切實提升了社區治理創新水平。社區先後榮獲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示範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省文明社區、省城市黨建示範點、寧波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寧波市「雙強百佳」示範黨組織等70餘項榮譽稱號。
  • 鄄城縣黨建「引針線」 織起城市治理「一張網」
    近年來,鄄城縣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貫穿城市基層治理的一條紅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完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機制,整合各方資源,織好基層治理「一張網」,構建城市基層治理大格局。大力推進小區、業委會和物業企業黨組織成員交叉任職,夯實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城市基層治理基礎。智慧黨建「借力」 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難題立足縣情,創新了「街呼縣應、上下聯動」 智慧黨建平臺和「屬地管理、責任清單」監管機制。
  • 青島市北區四方街道:黨建引領「三源三格」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 社區居民流動性強、人口老齡化、市容環境、矛盾糾紛、物業服務都是社區治理中的短板。如何把社區治理的短板發現在初期,化解在基層,一直是青島市北區四方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關注的焦點。
  • 金臺:實施「紅色聯盟」 激活城市基層治理「一池水」
    近年來,金臺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精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組建「紅色聯盟」為抓手,突出黨建引領,深化改革創新,探索出了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多方參與、共駐共建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
  • 破困局、紓民怨、解民憂、暖民心 在優化治理機制中提升基層治理的...
    「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這是基層治理的一大困局。為破解這一難題,銀川市通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以「優化治理機制」為突破口,在凝聚基層治理的合力上下功夫、做文章,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