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嶺南特產荔枝做菜,兩款家常荔枝菜的做法

2020-12-16 吃喝人生

宋代大學者兼美食家蘇東坡住在寓惠(今廣東省惠州市)期間,品嘗了被譽稱為南國佳果的荔枝後,曾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給予高度讚美。唐代的楊貴妃為了吃荔枝,至今留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佳話。可見荔枝的美味深深地陶醉了古人。荔枝在古代的名稱頗多,有丹荔、火山荔、麗枝、荔果等稱謂。它實為荔枝樹的成熟果實,每年盛夏季節,蟬鳴荔熟,正是大量上市之時。荔枝盛產於華南,尤以廣東省所產為佳,品種有一百三十多個。

最著名的品種有「增城掛綠」、「糯米餈」、「桂味」、「妃子笑」、「尚書懷」等。每五百克荔枝有二十多顆,它的外形略呈橢圓,色彩絳紅美麗。果肉潔白爽脆、香甜多汁、芳香誘人,含葡萄糖66%、蔗糖5%、以及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C)和有機酸等,有「益心脾、養肝血、止煩渴、填精髓、益顏色」的食療功效。荔枝除了可作為生果鮮食及製作罐頭外,還可用來製作菜餚。下面介紹兩款富有南國風味的荔枝菜:

一、脆皮炸荔枝

用料:荔枝二十顆、蓮茸一百五十克、炸杭仁(研磨成粗粒)五十克、脆漿二百克、生粉少許、花生油一千五百克(約耗一百克)、蘸汁兩小碗。

製法:1.將荔枝除去皮殼、果核,保持果肉完整待用;蓮茸和杭仁幼粒拌和製成餡料,分為二十份,分別釀入果肉內。

2.脆漿的製作方法,將發麵種七十五克與麵粉四百克、生粉一百一十五克、精鹽十克、花生油三十五克和清水一千一百克混合攪勻(攪時應慢而輕,因攪動快,用力重,則會生筋,影響脆漿質量,這是製作脆皮炸荔枝的關鍵),放置自然發酵四小時左右,以漿身起小眼而帶有餿酸味為標準,便成脆漿。脆漿在將使用前二十分鐘再下食用鹼水十克攪勻,使之中和酸味,微有鹼香味便可以使用。

3.油鍋內下花生油燒至約二百度,將釀好的荔枝肉沾上生粉,再均勻地裹上一層脆漿,下油鍋內浸炸至呈淺金黃色、硬身時撈起,控去油份上碟,蘸著蘸料吃就可以了。

特點:入口酥脆、果肉微酸、餡料香甜、別具風味。

二、荔枝炒生魚球

用料:荔枝十二顆、生魚一條約一千克、雞蛋清半隻、姜花二克、蔥白十五克、紹酒十五克、白糖一克、湯水七十五克、精鹽五克、味精五克、溼粉五克、香油、胡淑粉各少許、花生油七百五十克(約耗油七十五克)。

製法:1.將荔枝除去皮殼、果核,保持果肉完整待用;用刀將生魚拍頭至暈,在魚的頸部和尾部各劃一刀,讓血流淨,削去魚鱗、挖去魚鰓,再沿魚的脊骨兩邊剖開,去掉魚腸,起出兩條魚肉,鏟起魚皮,將魚肉改成長六公分、寬三公分、厚半公分的長方件(粵菜稱為生魚球,能有三百五十克左右)。

2.用少許精鹽、雞蛋清將生魚球拌勻;猛火燒鍋倒入花生油,用中火將魚球過油至六成熟,倒在笊籬裡,隨即鍋中放入姜花、贊酒,加入湯水、精鹽、胡椒粉、味精、香油、生魚球和荔枝肉,加蓋煨片刻至剛剛熟就好(這是製作此菜的關鍵,魚球大熟會失去鮮嫩的口感),放入蔥白,下溼粉勾芡,加少許花生油炒勻上碟。

特點:此是珠江三角州地區所特有的一種家鄉名菜。甜蜜的荔枝味與魚肉的鮮香味複合成奇特的鮮甜味,令人垂涎欲醉,爽脆的荔枝肉、鮮嫩潔白的魚球肉,更令人津津樂道。

相關焦點

  • 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詩是杜牧的組詩《過華清宮》當中的第一首。唐玄宗和楊貴妃經常遊幸的華清宮,位於驪山。後人將它與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皇家園林。安史之亂以後,華清宮迅速衰敗、一片蕭瑟。詩人杜牧感懷於此,寫下了這首名作。
  • 荔枝熟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些年以來,每到荔枝紅豔豔的六月,品嘗著荔枝鮮美的時候,總能想起這些優美的詩句來,也往往能想起童年的一些事來,童年的我們的那一代人,要吃到荔枝,並不像現在的孩子那麼容易吃到荔枝,除非自己家裡種有荔枝樹的,就算種有荔枝樹,也是把荔枝摘去賣了換錢,要不然想吃荔枝
  •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專家在研讀詳述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銘時,意外發現當年驛馬傳送進宮供楊貴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種產自高力士家鄉潘州(即今茂名高州)名為「白玉罌」的優質早熟荔枝。唐代詩人杜牧千古傳唱的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1300多年前,以「荔」為媒,冼夫人的六代孫高力士通條一條連接當時南平郡和都城長安的古驛道,把家鄉高州貢園的新鮮荔枝快馬加鞭運到長安給楊貴妃笑嘗的情景。
  • 品味詩詞中的「荔枝」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夏日,新雨過後,煙水碧綠,山頭荔枝新熟,色如雞冠。今天帶您一同品嘗詩詞與荔枝,感受夏日瓜果的清涼詩意。1、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州一絕 / 食荔枝》。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2、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出自唐代杜牧的《過清華宮絕句三/其一》。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 鮮果來。3、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裡水晶丸。
  • 一騎紅塵妃子笑,荔枝古道今何在
    楊貴妃嗜食荔枝,經過晚唐詩人杜牧的演繹,世人一提到楊貴妃與荔枝,總會記起他的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一騎紅塵妃子笑
    「一騎紅塵妃子笑」,這句詩孩子們一定不陌生。小小的一顆荔枝,背後承載了怎樣的歷史故事呢?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出生在四川,從小就喜歡吃荔枝。為了給楊貴妃尋找荔枝,太監高力士下了大功夫。他本姓馮,家族在嶺南地區勢力很大,便設法將家鄉特產荔枝進獻,以博取寵幸。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為什麼愛吃荔枝?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魅力,能夠讓楊貴妃如此痴迷,或許你想不明白,那麼今天就請允許我來向你介紹這種讓人心動的荔枝!新鮮的荔枝荔枝珍品,青裡透紅正新新鮮,水潤甜蜜誘惑你,果皮青紅,果肉似脂,香氣四溢,輕咬一口,果汁在唇齒間迸發,如泉湧般滿溢,爽滑無比。現在的荔枝口味酸酸甜甜,.非常適合吃。值得一嘗!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背後,隱藏著多少的故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對於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作為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唐玄宗對其是寵愛有加啊,無論是在衣著上還是在飲食上一直都保持這最高水平,哪怕是想要天上的星星,唐玄宗都會為他摘下來。
  • 一騎紅塵的「妃子笑」–荔枝的主要品種2
    魯宏君的小導讀:妃子笑這個品種名字,愛吃荔枝的小夥伴們熟不熟悉呀?正是得名於「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傳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裡送的就是妃子笑荔枝哦!一騎紅塵的妃子笑–荔枝的主要品種2的圖妃子笑,在四川叫鉈提,在臺灣稱綠荷包或玉荷包。為著名的早熟小核品種。妃子笑盛產於海南、廈門、廣東、四川、臺灣等地區。
  • 古代人對於荔枝的偏愛,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明月,花,河流,大山,酒,這些都是古代人寫詩作詞經常用到的題材,中華詩詞大會上的飛花令經常選擇這些文字做令頭,荔枝做令頭,真不多,但歷史上很多詩人鍾愛這種美味的水果,但是由於這種東西生長的地區靠南方,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時詩正值興盛,當經濟中心在南方時,詞比較興盛,所以留下的寫荔枝的詩不多,宋詞倒是很多。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季,十二首荔枝詩詞欣賞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杜牧「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蘇軾從詩句中都可以看出荔枝自古以來受歡迎的程度。此外「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裡送荔枝「的典故也深刻地影響了荔枝的文化,在後續的很多關於荔枝的詩詞文章中對此多有提及,如今「妃子笑」更是成了荔枝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種。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荔枝詩詞,在品嘗荔枝的好時節裡,一起欣賞荔枝詩詞。
  • 視頻| 一騎紅塵妃子笑,千年荔枝高州來!
    視頻 | 一騎紅塵妃子笑,千年荔枝高州來!長滿枝頭,隨手可摘找尋最大最紅的那顆剝殼後放進嘴裡汁水四溢仿佛還殘留著枝頭的鮮味充盈在口中荔農肩挑或車載的一筐筐荔枝從鄉間小道一晃如過當天採摘最新鮮的荔枝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是我國種植分布範圍最廣的荔枝品種,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產區均有種植,也是最古老且著名的品種之一。它的果皮薄而軟,龜裂片大而平滑,無裂片峰突起,縫合線明顯,果肉乳白色,近果核處果肉具褐色,味甜,軟滑微香。
  • 一騎紅塵妃子笑 合江荔枝時隔千年重返長安
    一騎紅塵妃子笑 合江荔枝時隔千年重返長安 2015-07-16 20:31:31周亞強 攝  中新網瀘州7月16日電 (周亞強)杜牧《過華清宮》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可謂無人不知。
  • 一騎紅塵妃子笑,楊貴妃吃的到底是哪的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貴妃當年吃的荔枝是哪個地方的呢?來聽董克平老師講講古代那些」進口「水果的故事。每周日晚21:35深圳衛視《嗨!自在生活》 ,一起發現更美好的自己!現在的水果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古代要是想吃新鮮的水果,還得要 「進口」呢!「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貴妃當年吃的荔枝是哪個地方的呢?
  • 【520·我愛荔】一騎紅塵妃子笑,緣是茂名荔枝來!
    【520·我愛荔】一騎紅塵妃子笑,緣是茂名荔枝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騎紅塵妃子笑
  • 一騎紅塵妃子笑,楊貴妃所食荔枝產地原來是重慶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喜食荔枝,因這種水果不易儲存,所以唐玄宗命人快馬運輸,不知累死多少良馬才能換來妃子一笑。蘇軾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所以人們很容易認為楊貴妃所食荔枝也是來自嶺南。其實從當時的運輸條件看,荔枝是否來自嶺南還大有可商榷之處。
  • 一騎紅塵妃子笑,楊貴妃吃的荔枝是怎麼一路保鮮到長安的?
    唐朝有個著名的秀恩愛事件——「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都說楊貴妃的荔枝是從嶺南摘的,但荔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嶺南到長安那麼遠,楊貴妃怎麼可能吃到新鮮的荔枝?有人說,楊貴妃吃的是荔枝幹。但楊貴妃肯定不同意:你才吃荔枝幹,你全家都吃荔枝幹。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海南的荔枝紅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慾,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驕奢淫侈。如今的海南荔枝正掛枝頭,正等著來摘的你!你見過的荔枝有多大?就看海南火山荔枝王!
  • 一騎紅塵妃子笑,原來是鹽邊荔枝熟了
    一騎紅塵妃子笑,原來是鹽邊荔枝熟了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6-24     來源:鹽邊縣融媒體中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