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辦免費鐘錶維修培訓班 助殘障人士「學技」「養心」

2020-12-24 中新網福建

2018年07月03日 17:17:17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3日電 (記者 陳悅)早晨7點半離開家,以輪椅代步搭乘公共運輸,身障人士陳雅琴用了整整一個小時才來到位於廈門市中山路的廈門盛昌鐘錶公司。在這裡,她參加了廈門市殘聯和盛昌鐘錶聯合為殘障人士舉辦的鐘表修配專業技能培訓班開班儀式,和多位同學一起開始為期半年的鐘表維修培訓。

學員在學習中。

  「求學之路」雖然走得很艱辛,陳雅琴卻十分欣喜。自從20多年前因事故造成腿腳不便,她就「幾乎一直待在家裡」,沒有工作,自然也沒有收入,也「彷佛和社會沒有了聯繫」。如今,她希望通過學習,掌握鐘錶維修技能,憑藉一技之長重新走向社會。

  擔任盛昌鐘錶總經理的張祥傑,是高級鐘錶工程師。幫助殘障人士掌握一技之長,具備立身技能,正是他和廈門市殘聯聯合舉辦這一培訓班的目的。從2016年起,這一培訓班至今已到第三期了,此前已有十餘位學員在他的指導下順利畢業。

學員在學習中。

  張祥傑介紹,在培訓班中,學員們將接受鐘錶修配、服務銷售、溝通技巧等課程培訓以及嚴格的考核。合格畢業的學員可留在盛昌鐘錶公司上班;如果學員想自己開鐘錶維修店,盛昌鐘錶也將為他們提供長期技術支持和服務。

  他告訴記者,在第一期的學員中,就有一位和陳雅琴情況類似的大姐,順利畢業後,先是留在盛昌鐘錶工作,後來因為搬家到島外,又自己開了一個鐘錶維修店。「通過工作和創業,這些身障人士自信心顯著增強,也能用更樂觀開朗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張祥傑在指導學員。

  小楊則是第二期的學員,當天在培訓班中忙前忙後地協助指導「師弟」「師妹」。因為智力障礙,初中畢業就休學在家的他,曾在餐飲業工作過,而維修鐘錶給他帶來「平靜和快樂」,也讓他「學會不少做人道理」。為此,去年教師節,他還專門給張祥傑送來一件紀念品,上面大書「師恩難忘」。

張祥傑在指導學員。

  張祥傑說,維修鐘錶只需要坐著動手,適合殘障人士學習;而且維修鐘錶需要全心投入,靜坐凝神,令學員在學習技能的同時,也能靜下心來,修復心靈。他希望能將手藝傳給更多殘障人士,幫助他們更好自立自強。(完)

相關焦點

  • 免費培訓鐘錶修配幫殘障人士就業 6人拿到結業證書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柯笛)經過7個月培訓,6名殘障人士掌握鐘錶基礎維修,獲得一技之長。昨日上午,廈門市殘疾人聯合會和盛昌鐘錶聯合為殘障人士舉辦的鐘表修配專業技能培訓班第4期圓滿結業,6名學員獲得結業證書。
  • 殘疾人鐘錶維修技能培訓班三期正式開班 讓殘障者從修表中獲得自信
    張祥傑在教學員維修鐘錶。記者 彭怡郡 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面對精密的錶盤,43歲的陳雅琴有些緊張。「別害怕,大膽些。」  這是廈門市殘疾人鐘錶技能培訓基地學員培訓的現場畫面。昨日,在中山路盛昌鐘錶維修部,殘疾人鐘錶維修技能培訓班三期班正式開班,5位學員參與培訓。經過半年培訓後,他們將掌握鐘錶維修技能並接受考核。  陳雅琴因肢體殘疾,從未外出工作,也沒能掌握技能。「我看到盛昌鐘錶為殘障人士提供鐘錶維修技能培訓,就想來學一門技術。」
  • 殘疾人鐘錶維修技能培訓班開班 讓殘障者從修表中獲自信
    這是廈門市殘疾人鐘錶技能培訓基地學員培訓的現場畫面。昨日,在中山路盛昌鐘錶維修部,殘疾人鐘錶維修技能培訓班三期班正式開班,5位學員參與培訓。經過半年培訓後,他們將掌握鐘錶維修技能並接受考核。陳雅琴因肢體殘疾,從未外出工作,也沒能掌握技能。「我看到盛昌鐘錶為殘障人士提供鐘錶維修技能培訓,就想來學一門技術。」
  • 廈門盛昌首屆殘疾人鐘錶修配技能培訓班結業儀式舉行
    現場合影 鄭金漢攝學員代表贈送錦旗 鄭金漢攝學員在修理鐘錶   廈門網訊(林止微)在思明南路2-6號盛昌鐘錶的三樓,有一個殘疾人鐘錶專業技能培訓班,8月30日上午
  • 大馬華裔社工身殘志堅 創建服務中心幫助殘障人士
    十幾年前,他在檳城伊甸殘障服務中心的贊助下,到日本完成為期一年的社會工作課程,並在回國後到檳城伊甸殘障服務中心服務數個月。1998年底,周志強決定走入小區,從事人文關懷工作,用自己脆弱但頑強的生命向弱勢群體伸出援助。他接受一名牧師的獻議,用上天賜給他不靈光的手、腳及頭腦開設「太平小區服務中心」,除了開解殘障人士,也協助其他弱勢群體找出生命的藍天。
  • 近七成鐘錶維修培訓班殘疾學員喜獲初級資格證
    東方網1月31日消息:2012年8月27日,本報曾報導過上海市殘疾人首個鐘錶維修培訓班開班的消息,最近,上海市殘疾人勞動服務中心傳來喜訊,殘疾學員們經考核,獲得國家鐘錶維修初級資格證書的比例接近70%,高於健全人參加同類執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
  • 西安公益瑜伽館推「輪椅瑜伽」 免費教授殘障人士
    圖為正在上瑜伽課的殘障人士。 高鋮 攝中新網西安1月7日電 (梅鐿瀧 高鋮)練習瑜伽對肢體的要求很高,需要身體的平衡與協調性。對於殘障人士而言,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在西安有一家特殊的瑜伽館,只對殘障人士免費開放,並幫助一些殘障人士考取了瑜伽資質。
  • 殘障人士手作衍紙作品細緻精美 海滄天竺社區辦義賣活動
    義賣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東南網4月23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衍紙作品義賣、身心殘障者現場教學,還有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參與。活動由海滄天竺社區關愛中心攜手東孚街道殘疾人職業援助中心共同舉辦。
  • 西安一咖啡館助殘障人士創業 此時無聲勝有聲_國內_中國西藏網
    店裡的四名咖啡師,除了店長之外,其餘三位均為聽障人士。儘管店員「安靜」「沉默」,但來往的顧客、活潑的孩子,卻讓小店不缺熱鬧。  步入「靜默咖啡」,店裡隨處可見「溫馨提示」和手語教學,顧客通過提示便可與店員進行溝通,完成點單。作為當地街道辦事處、殘聯等機構共同創建的殘疾人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如何幫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是小店肩負的責任。
  • 廣州多方助力殘障人士逐夢:打造愛心網紅店、助人自助
    大洋網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這其中,也包括每一個殘障人士。對於廣州街坊,同時也是殘障人士的彭運華、賴永秋和鍾承湛來說,他們要實現個人的夢想不簡單,卻也不難。值得關注的是,提到「殘障」,這座城市的人們想到的不再僅僅是「幫扶」,而是共建平等環境。「小而美」網紅店推動殘健共融記者走訪了解到,這座城市中,有愛心企業為殘障人士打造無障礙就業平臺,成廣州愛心「網紅小店」;也有愛心企業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讓殘障人士能和健全人士一樣擁有自己的職業發展。
  • ...小康在上城丨事好辦、門好進……聽這位殘障人士聊聊他「無障礙...
    今天,我們來聽聽殘障人士老胡聊聊他的「無障礙」的一天。   「您好,這邊走。請稍作休息,我們工作人員馬上就來為您服務。」一大早,上城區政務服務大廳裡,一聲親切的關懷浸透著融融的暖意。   今年68歲的胡雄華在導詢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安心地前往無障礙服務臺旁等待諮詢。
  • 個性化培訓,庇護工場 臺灣如此推動殘障人士就業
    據介紹,在殘障人士就業、培訓、康復、無障礙等方面,島內已陸續出臺30多項法規,保障殘障人士權益。  臺北市勞工局身障就業科科長葉秀姍表示,根據島內相關法規,私營企業規模在67人以上就必須僱用殘障人士。具體標準為:67人至199人須僱用1人,200人至299人僱用2人,並以此類推;在政府機構和公營企業部分,僱用殘障人士的起始門檻則為34人。
  • 不談技術談責任 亞足聯教練員培訓班突出青少年教育
    原標題:不談技術談責任 亞足聯教練員培訓班突出青少年教育  新華網河北香河9月9日體育專電(記者蘇斌)亞足聯14歲以下青少年足球節期間,亞足聯與中國足協組織的優秀基層教練員培訓班9日在國家足球訓練基地內舉行。今年的教練員培訓班並未涉及技戰術問題,而是融入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教育,強調教練員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香港一學生開發聲控軟體 助殘障者跨越「數碼鴻溝」
    香港一學生開發聲控軟體 助殘障者跨越「數碼鴻溝」 2018-12-張世豪計劃將該套軟體讓一間特殊學校的肢體殘障人士試用,令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張世豪(左)開發聲控軟體「CP2JOY」,旁為指導老師浸大副教授蔡冠球。
  • 全球無障礙宣傳日 ColorOS助殘障人士操作更便利
    我國殘疾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殘障人士總數約為 8502 萬人,全世界更有大約 4.66 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殘障人士如何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利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也因此將每年 5 月第三周定為「科技無障礙宣傳周」。
  • 殘障人士走進星海音樂廳,近距離感受交響樂的魅力
    殘障人士走進星海音樂廳,近距離感受交響樂的魅力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20-09-23 9月22日晚,「走進交響樂·相約音樂廳」音樂陪伴計劃普及專場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廳舉行
  • 殘障人士來這裡如廁無障礙
    而且我們開展了為殘障人士提供『一對一』幫助的服務,殘疾人來如廁時,我們都會為他們提供幫助。」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回民區的移動公廁和公共衛生間都設有無障礙通道,並在入口處懸掛溫馨提示牌,上面寫著「無障礙通道 如需幫助請您撥打電話」的字樣,如果殘障人士如廁遇到困難,可以撥打電話獲得幫助。
  • 工作中如何與殘障人士相處 伊頓對招募殘障員工有話說
    不過說起如何與殘障人士共事,social達人竟然也犯了愁,半個小時的聊天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她的不知所措。 事情大概就是她們公司招聘了一個聽力和語言有些障礙的殘障人士,在日常工作中,許多同事都反映雖然大家很想和這位殘障同事溝通交流,但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特意的關注目光和舉動似乎給他帶來了更大的心理負擔。
  • 無障礙停車位難覓,殘障人士發愁
    近日,有殘障人士向三湘都市報新聞熱線反映,稱長沙多數公共停車場未設立無障礙停車位,有些設置有無障礙停車位的,也被其他社會車輛佔用,嚴重影響了殘障人士的開車出行。12月10日上午,記者就此展開了走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