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鹹陽一火鍋店 吃剩紅油回收再給顧客吃

2020-12-14 華商網

  廚房內有兩個天然氣爐,左邊一個用來加熱骨頭湯,右邊的則是紅油,此時廚工已將紅油桶抬至門外的廢油桶旁,準備回收廢油

  一名廚工用大勺從廢油桶向紅油桶中舀油

  兩名廚工將已經盛滿從廢油桶裡回收來的紅油的紅油桶再次放回爐前準備加熱

  回收工作完成後,打鍋工對紅油桶中的回收油進行加熱,並不斷攪拌,提升亮度視頻截圖

  在鹹陽重慶龍騰自助火鍋店打工時,強子(化名)發現火鍋店鍋底中使用的紅油,是將顧客吃剩的廢油回收的。近日,記者暗訪發現,這家火鍋店鍋底中所使用的紅油,確實是從廢油桶中回收而來的。

  員工報料

  吃剩的廢油第二天給其他顧客吃

  強子曾經在位於鹹陽市秦隆步行街旁的重慶龍騰自助火鍋店打工一年多,近日他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說有一件事他必須說出來,「這個火鍋店將顧客吃剩下的廢油,從桶裡積攢後打撈上來,第二天繼續給其他顧客吃。」

  強子說,這家店有1300多平方米,其中大廳有34張餐桌,每張桌子可供8人同時就餐。除此之外,店裡還有十多個包間,規模較大。

  記者暗訪

  主管:廢油還要撈上來再利用

  接到強子的投訴後,近日,記者前往重慶龍騰自助火鍋店應聘,被招錄為員工。

  第一天,記者在火鍋店的配料間內看到,這裡有兩個天然氣爐,上面各放有一個不鏽鋼圓桶,左側的圓桶中盛有骨頭湯,右側的則是紅油。而在配料間的門外,有一口巨大的不鏽鋼圓桶,上面寫有「廢油」兩個字。另一邊的角落裡,放有一個藍色的塑料圓桶,沒有明確標誌。

  後廚的一名主管叮囑記者:「端回來的鍋底,在倒湯前一定要注意,三鮮鍋要倒在藍塑料桶裡,麻辣鍋和鴛鴦鍋倒在不鏽鋼的廢油桶裡。」

  記者問為什麼要分開,這名主管說,不鏽鋼桶裡的廢油還要打撈上來再利用,而三鮮鍋沒有多少油,所以不要往裡面倒。

  目擊:漏勺加大勺過濾紅油

  事實上,在記者剛來火鍋店打工時,一名廚工就已將配料間內外三個不鏽鋼圓桶中的秘密道明。

  這名廚工說,在整個後廚裡,有一個工種叫「打鍋工」,配料間鍋底的配料工作就是由打鍋工完成的。但在重慶龍騰自助火鍋店,除了配料外,打鍋工還要負責將廢油桶中的廢油打撈上來,簡單過濾後,將其重新倒回紅油桶中。這項工作,一般在夜間9時左右來進行。

  據這名廚工講,廢油的整個回收過程,沒有繁雜的工序,只是在抬桶時費些力氣,整個過程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回收工作結束後,大約晚10點左右,會有人來店裡將剩餘的泔水拉走,「你最好別看,一般人受不了這個,噁心得很。」

  3月中旬的一個晚上,記者見證了回收紅油的過程:8時50分左右,在等候了20多分鐘沒有新的菜單要求上鍋後,打鍋工從粗加工間叫來一名廚工,把紅油桶從灶臺上抬了下來。

  記者現場看到,這兩名廚工將紅油桶抬至門外的廢油桶旁,然後將紅油桶中剩餘的紅油全部倒入廢油桶中。緊接著,一名廚工左手持一把漏勺放在紅油桶上方,右手拿著一把大勺,不斷地從廢油桶中舀出紅油倒在漏勺中過濾,過濾後的紅油則直接流進了紅油桶裡,而漏勺中則留下了許多顧客吃剩的殘渣。

  大約5分鐘後,這兩名廚工將裝滿廢油的紅油桶重新抬到灶臺,就在這時,配料間的印表機裡跳出一張小票,有顧客點了一個鴛鴦鍋。打鍋工抱怨一句後就開始配料,最後將剛從廢油桶中回收來的紅油澆在了鴛鴦鍋裡。

  據打鍋工講,一般回收工作結束後,一天的營業也就結束了,經過一夜的沉澱,第二天再進行一次過濾和加熱,與骨頭湯配在一起,不會被人察覺。

  食藥監局

  用回鍋油可停業或追刑責

  對於火鍋店的用油安全問題,鹹陽市秦都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主要通過要求店方與油脂公司籤訂收購合同來進行監管,但油脂公司在每個店收購廢油的定量卻很難把握。

  「到底應該向油脂公司送多少廢油,一般會按照店面的規模估算。事實上,這種方式不夠嚴謹,但也是目前能夠想到的比較有效的辦法。」這名工作人員說,這個辦法仍存在一定漏洞,「如果店方存在使用回鍋油的現象,那說明店裡給油脂公司的報量是虛假的。」該工作人員說,餐飲店在將廢油轉移到油脂公司後,公司會開具一張轉移單,而查看轉移單則是食藥局對餐飲行業用油安全的主要監管手段。

  秦都區食藥局黨組書記吳霄說,回鍋油的使用一直是明令禁止的,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依照其情節輕重可分別予以罰款和責令停業的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可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本報記者冼陽

  發現食品安全問題

  請聯繫我們

  自從2003年奶製品出現安全問題後,十年來,儘管法規越來越細,打擊力度越來越嚴,但食品安全問題不絕於耳,「舌尖上的安全」仍然成為人們的心腹大患。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食品安全指出,要「嚴守法規和標準,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汙染,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關於食品安全,你有過什麼經歷,或者你掌握哪些內幕,不妨告訴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把地溝油、毒奶粉、假羊肉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讓他們無處藏身!

  -新聞熱線:

  029-88880000

  -微博報料:

  登錄新浪/騰訊微博,私信或@華商88880000

  -微信報料:

  微信號:hsrx88880000

  名稱:華商88880000

  -QQ報料:

  QQ號200802982

  或加入「華商呼聲回應」

  QQ群175959397

相關焦點

  • 紅油反覆用、剩菜給下一桌!後廚:火鍋店都這樣
    火鍋早已成為最受大眾喜愛的美食之一,尤其是紅油火鍋,更是俘獲了不少吃貨們的胃。近日,廣州一家火鍋店的離職員工小李舉報說,為了省下成本,火鍋店將顧客吃剩的湯底中的油撈回來重複使用。小李前段時間通過面試進入了一家火鍋店做廚房切配,可此後他看到了離譜的事,後廚把客人用過的紅油回收過濾,然後再賣出去給客人。暗訪記者來到了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江燕南路的這家冷記重慶火鍋店。為了一探其中內幕,記者決定通過面試進入廚房做「臥底」。
  • 知名連鎖火鍋店又曝食品安全問題,紅油鍋底竟是……網友:不敢吃了
    這幾年火鍋佔據吃貨們的半壁江山,「小龍坎」這個名字火鍋控們一定再熟悉不過了,作為全國已有12家直營店,600餘家加盟店的小龍坎,號稱「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網紅火鍋店,無疑是這兩年最火爆的火鍋店之一。火鍋的鍋底一直是每家火鍋店的制勝法寶,小龍坎作為四川的火鍋代表,紅油鍋底便是它家招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進入後廚想像中的小火骨湯紅辣椒慢慢熬出來的紅油卻看不見,一口白花花的水裡竟然熬的是所謂的豬骨湯?豬骨是被偷吃了嗎?
  • 網紅火鍋店黑幕曝光:回收客人吃剩「火鍋底料」,1個月賺29萬
    為降低成本,火鍋店回收湯底熬製老油循環使用。 就是客人吃剩下的火鍋底料,裡面的紅油。 所謂的「老油熬製技術」,也就是把客人吃剩下的紅油,回收起來,重新回爐「煉一下」, 然後把煉好的老油,添加到新油中,供顧客食用。
  • 記者臥底濟南火鍋店:「口水油」加工之後再上餐桌
    雖然從前臺到大廳看起來非常乾淨,可臥底第一天,記者就發現了蟑螂。而顧客吃剩的飯,卻要重新回收。新來的服務員都會被餐廳經理千叮萬囑,顧客吃剩下的各種菜品,都要及時送回後廚,以便重新裝盤出售。每一位服務員也必須能夠避過顧客的眼睛,把剩菜送進廚房才算合格。每到了晚上,這家火鍋店狹小的洗碗間裡堆滿了各種客人吃剩下的火鍋餐具。
  • 獨家評論| 火鍋店不知去向的紅油敲響了監管警鐘
    海口新城吾悅4樓重慶秦媽火鍋店後廚內,工人經常把潲水中的紅油過濾出來,之後去向不明。8月19日晚,海口市龍泉食藥監所執法人員對這家秦媽火鍋後廚進行檢查發現,該店無法當場提供廢棄油脂購銷合同,無法說明過濾出的紅油去向。
  • 火鍋油上桌給下桌吃 老闆反駁:這是老火鍋!知道老湯、老滷水嗎?
    「現在讓你來這裡吃,你來嗎?」暗訪記者問。 阿姨很乾脆回答:「我不敢。」 最近,廣州的一家火鍋店被曝光。這家火鍋店,把顧客上桌吃剩的火鍋湯底,端回來直接給下一桌客人使用。
  • 火鍋店黑幕:鍋底有老鼠屎 廚師不吃紅油鍋(圖)
    記者陳堅  把餐桌上回收的火鍋紅油,進行一番特殊的「提純工藝」之後,再重新回流到食客的餐盤。日前,記者臥底揭開漢口「活鮮水貨火鍋」玉麒麟店這一坑人黑幕。這家店位於漢口京漢大道前進一路口。  3月25日,記者接讀者報料稱,漢口「活鮮水貨火鍋」可能存在廢棄紅油重新利用現象。
  • 排骨米飯吃剩的骨頭被回收 加工成骨粉和骨膠
    院子裡堆了各種骨頭     「排骨米飯店裡顧客吃剩的骨頭並沒有被倒掉,而是被賣了。我前幾天吃了排骨米飯,發現有貨車到店裡去拉骨頭。」近日市民李先生向城市信報記者反映。這些骨頭被回收到哪裡了?回收這些骨頭是為了做什麼?從11月 19日開始,城市信報記者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跟蹤暗訪,並在即墨發現了回收加工點 。
  • 火鍋店後廚令人作嘔,紅油反覆使用,被老鼠啃過的年糕繼續售賣
    大部分的消費者看重的是味蕾的向上遊之外,還要吃得放心。不過有些店接待顧客的地方很乾淨,但是後廚卻骯髒不堪。廣州某火鍋店的一位離職員工向記者舉報廚房的環境骯髒也就罷了,吃剩的鍋底會重複使用,顧客沒有吃完的配菜也會繼續上給新的顧客。
  • 回收「口水油」製作底料 火鍋店老闆獲刑三年半
    回收「口水油」製作底料 火鍋店老闆獲刑三年半   餐飲過程中會剩下大量的油脂,有人因此懷疑有不法經營者,將這種「口水油」回收後,重新用於食品加工,慈谿市人民法院近日判決的一起食品犯罪案證明,人們的這種擔心並非是猜測。
  • 長沙「老重慶火鍋店」:口水油裡竟還有菸頭
    導語:   隨著天氣漸寒,各個火鍋店的生意越發火爆,就在近日,有長沙市民向我們來電舉報稱,在晚報大道上有一家「老重慶火鍋店」,他們端給客人上桌的紅油鍋底,其實都是前桌客人吃剩的「口水油」回收而來。
  • 央視曝光火鍋店口水油過濾之後重新上桌
    開鍋之後再用的油就是老油!這是什麼意思?不過,服務員馬上向我們強調,他們現在使用的油,都是裝在包裝袋裡的新油。  服務員:(紅油是一大鍋油嗎?)是大鍋油,我們都是一次性的,現在底料都是一次性的,(什麼意思?)你吃辣的嗎?你們都吃辣鍋嗎?(吃得了。)吃得了來個紅鍋吧,(紅鍋是一大鍋油是吧?)對,(油是一次性的?)對。
  • 涉嫌重複使用湯底油 廣州冷記重慶火鍋店被立案查處
    記者王越顧客吃剩的湯底紅油,過濾後重複使用,吃剩的青菜,火鍋店回收後再次售賣?6月18日下午,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火鍋店進行了查處。在位於海珠區南石頭街江燕南路的廣州冷記重慶火鍋店,將客人使用過的紅油、剩菜等回收,過濾分撿後二次售賣,瓜果蔬菜、肉類等食材未分類存放,且不做清洗直接切片擺盤,以及後廚工作人員未佩戴口罩和手套、無健康證……因存在涉嫌經營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製作食品的行為,該店當即被立案查處。
  • 涉嫌回收鍋底廢油二次使用!屯溪新黃山商業步行街莽子火鍋店被立案...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17日,有黃山市本地媒體報導稱,4月7日,屯溪區市監局根據群眾舉報,當晚對中心城區某火鍋餐飲店突擊檢查,現場看到有顧客吃過的鍋底廢料在過濾,同時發現疑似回收使用的火鍋紅油一桶等。
  • 又有六家火鍋店涉口水油 火鍋底料含有毒物質
    法院認為,該油料來自吃剩的火鍋湯料,系廢棄食用油脂,屬於餐廚垃圾,根據法律規定,屬於「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2月份以來,瑞安法院收到有關涉火鍋口水油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0件,涉及被告人30人。審理的案件中,涉案的火鍋店多是家庭作坊,經營規模普遍較小。
  • 火鍋店用「老油」獲刑,鴨子油毒性更甚,吃什麼還能放心?
    10月19日,四川安嶽縣人民法院審理了該市食藥領域一起比較特殊的訴訟案件,一家火鍋店因為在自家內部煉製回收油(店方稱為「老油」,實際就是客人吃剩的油進行再過濾、提煉)被起訴,店方代理律師在無罪辯護中用「老油是巴蜀火鍋的技術傳承」,「回收油不能簡單等同
  • 郫縣一火鍋店煉「口水油」給客人吃 老闆父子、廚師被判刑
    ■天府早報記者趙雨欣  「口水油」,俗稱回收油,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近日,成都郫縣安德鎮,一家名為「聶三耳鵝腸火鍋」的火鍋店,被曝使用回收油做底料。隨著該火鍋店老闆父子、廚師落網,這家原本生意火爆的火鍋店在被迫關門,也成為食客記憶中的「黑店」。
  • 涉嫌重複使用湯底油,廣州海珠區一火鍋店被立案查處
    新快報訊 顧客吃剩下的湯底紅油,過濾後重複使用?吃剩下的青菜,火鍋店回收後再次售賣?6 月 18 日,記者從廣州市海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針對 17 日晚有媒體報導,海珠區南石頭街江燕南路冷記重慶火鍋店將客人使用過的紅油、剩菜等回收,過濾分揀後二次售賣,瓜果蔬菜、肉類等食材未分類存放,且不做清洗直接切片擺盤,以及後廚工作人員未佩戴口罩和手套、無健康證等問題,該局迅速反應,第一時間派出執法人員趕赴現場調查處置。經查,上述報導情況基本屬實。
  • 火鍋店回收廢油,粗濾後直接端上桌給客人吃「口水」
    火鍋店回收廢油,粗濾後直接端上桌給客人吃「口水」想必對大家來說,隔三差五和好友吃上一頓火鍋,實在愜意不過的事。可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隱患,不得不讓食客們多一個心眼提防,看起來十分乾淨的火鍋店,實際很可能暗藏玄機,難以讓人入口。
  • 媒體暗訪餐廳光碟行動踐行情況:火鍋店兩顧客共調配6碗小料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暗訪了北京的20餘家餐飲店,光碟行動踐行得如何?8月19日晚上8時30分,記者在位於北京市大興區薈聚購物中心的江邊城外烤魚店看到,一張桌子上的兩名年輕女孩點了一盤烤魚,但用餐結束後,一條烤魚只吃了一面,另一面絲毫未動,烤盤裡的配菜也剩下不少。「這樣逛街的小姑娘一般都不會打包,覺得拿著礙事兒。」服務員說。這樣不經意間造成的浪費,和記者的隨機街採形成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