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2020-12-13 阿胖讀書

之前看過一則數據,在中國,內向的人佔比70%,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內向的人。

在我們的認知裡,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往往當不了什麼領導,只能老老實實的打一輩子工,很多內向的人因為有這樣一個認知,所以在明白自己內向之後就徹底斷了做領導的想法,真的只想打一輩子工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並非如此,內向並且做領導的人是否比外向做領導的人多,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的是,很多內向的人同樣也可以做好一位領導,如果你也是一位內向,不愛說話的人,不妨繼續看下去,看看那些內向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一、從小內向,卻絲毫不影響他成為領導

我有一個小叔叔,現在大約工作了10年,目前在一家還不錯的上市公司做經理職位,他的晉升經歷可真是打破了內向人只能老老實實打一輩子工,當不了領導的慣性認知。

聽長輩們說,他從小就是一位特別內向的孩子,小時候一群小孩子待在一起玩,而他不玩,他偶爾看看他們玩,其他時間喜歡一個人搗鼓玩具,或者看一些童話故事,大部分時間就是自己一個人待著,研究各種玩具、書籍等等,偶爾會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會兒。

開始上學了,叔叔還是一個特別內向的人,內向到老師甚至私下與家長溝通,問我叔叔的情況,擔心他經常不怎麼與身邊的朋友交流,沒有什麼小夥伴,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那時候上學了,叔叔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喜歡獨處,一個人待著,這時候不研究玩具了,研究電影與書籍了。

走入職場了,他的內向似乎從未改變,平時仍然喜歡獨處,一般同事之間的聚會,可能喊他3-4次,他才會去一次,幾乎沒有人看好他的職業發展,但讓人意外的卻是工作2年,就從基層做到了主管,之後又過了3年,從主管做到了經理,現在跳槽到了一家上市公司做經理。

他從小就很內向,卻絲毫不影響他成為領導

二、內向的人,或許會更容易做成領導

你可能會好奇,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也沒有什麼技巧,就是死磕專業知識,利用好業餘時間,能力就會成長得特別快,並且內向、不愛說話並不代表不會說話與不說話,在適當的時候,我那位叔叔總是能夠說出讓所有人都滿意,領導喜愛他的話。

說的話不在乎有多少,而在乎是否在恰當的時機說到位了,很顯然,我叔叔就做到了這一點,但這樣的能力,不是靠每天吃喝玩樂就能得到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獨自承受獨處的寂寞,甚至去享受寂寞。

可以看出來,內向的人成為領導的路徑,其實正是靠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去持續、不斷的努力,從而逐步獲得成為領導的機會。

其實靠強大的能力成為領導,並不只是內向人專有的路徑,幾乎所有人成為領導,都靠的是強大的能力,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向的人的特質會更容易幫助他們快速成長,成為領導,所以可以說:內向的人,或許會更容易成為領導。

他們有幾個很明顯的特質:安靜、靦腆、離群

所謂安靜意味著我們能夠有機會更加專注的思考,從而不會被外界的吵鬧所打斷。

碎片化是效率的死敵,而專注的我們恰恰是站在碎片化的相反面,自然也會是高效的好友,效率高了,成長速度變快是必然的。

我們的靦腆,意味著我們有機會表達更少,更多的表達機會留給了他人,那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傾聽機會,而他人恰恰相比於對方滔滔不絕的說話,肯定是更喜歡傾聽自己說話的人,靦腆的狀態導致接觸的人少,朋友數量也不如外向的人,但由於有傾聽的幫助,很容易結交高質量的朋友與打造更加堅固的人際關係。

我們的離群,意味著我們將能夠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當別人在唱K、打遊戲的時候,我們卻可以用上多餘的時間通過閱讀、思考、復盤來不斷的提升自己,時間比別人多,效率比別人高,成長不會比別人快嗎?

總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靠的就是內向安靜、靦腆、離群的特質,讓自己在各個方面快速取得提升,從而成為領導。

碼字不易,喜歡是點讚,愛是轉發,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這種情況下,父母會開始有焦慮情緒,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越來越內向。孩子性格過於內向,不愛說話,膽子小,各位家長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原因呢?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成為一名溝通高手?
    小宋老師橙全心理文 | 小宋老師小松是一個性格內向的處女座。有一天,小松告訴我說,他特別羨慕那些在社交場合中自信大方、能夠和別人侃侃而談的人。而他,每次與別人交流的時候,總是會在心中憋了很多的想法,但是表達出來的永遠都只是冰山一角。「我一點都不喜歡自己內向的性格,我想要變得外向一點。」
  • 不善與人交流,性格內向的人,該如何混職場?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內向的人如何混跡職場!大家都知道,人的性格有很多都是天生的,有的人性格外向,活潑好動,善於與人交流,在職場上能獲得很多人的青睞。而有的人性格內向,寡言少語,很多時候就像個透明人不會被大家注意到。
  •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性格決定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一般性格開朗的人比較容易取得別人的喜歡,而性格內向不喜歡說話的人,有時候會讓人不想靠近或者不喜歡跟他做朋友,總是讓人感覺摸不透,神神秘秘、奇奇怪怪的一個人。有些人是天生就這樣,也有些是經歷過不好的過去,使得自己性格發生了巨大變化。
  • 性格內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到底差距有多大
    在現在的社會中形形色色什麼性格的人都有,有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也有性格內向在熟人面前能夠誇誇其談,但是在生人面前卻顯得特別不愛說話,總之性格決定命運,不同性格的人將來的人生也會不同。理論上來說性格外向的人一定會比性格內向的人更善於社會交際,要混的更好才對,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鍛鍊社交能力?
    ——內向者和外向者的性格特徵 2.內向者的困境 ——不懂說「不」、常被誤解、不懂經營關係、沒有存在感。 3.如何突破這些困境?
  • 讀完這篇文章,你還會認為你是內向性格的人或內向性格不好嗎?
    也就說,外向型性格的人和內向型性格的人,他們獲取自身的身體、生命能量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還有的人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基本不怎麼愛說話,但是在熟悉的人面前,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特別活潑話的特別多,你仿佛都不認識他了。所以,我們有的時候不要把自己那麼輕易的就貼上內向性格的標籤了。尤其是很多人,把內向型性格等同於不好的性格。在我們很多人的觀念當中,這個世界是由外向型性格的人主導的。
  • 不喜歡說話,討厭與人交流,內向的人如何適應旅行?
    在生活中有性格內向的人,也有性格外向的人,他們在生活中的表現不一,在旅遊途中,因為性格的不同,自然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和境遇。性格先天俱來,按理說無論性格內向外向,都是一樣可以去旅行,一樣享受旅行的快樂,但外向者因性格開朗,情緒奔放,樂於與沿途人打交道,許多時候要比內向者更方便,更適宜旅途。旅途不同於在家和工作,因為要與太多人打交道,這給內向性格人可能帶來一些困難,其實小編就是個性格特別內向的人,對此深有體會,下面就和大家說說,性格內向的人如何去旅行?
  • 活潑型性格特點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改變
    而且,他們非常善於幻想,是懂得「自嗨」的人,知道如何能夠讓自己更快樂,呈現給人們的總是開朗、健康、向上的形象。(4)活潑型性格特點之四:活潑型的人極為注重外表。活潑型性格的人喜歡接受人們對他們行注目禮。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會穿著奇裝異服出門,對他們來說,穿著哪套衣服出門只是因為它很有個性罷了。
  • 讓「性格內向」成為自己的職場優勢
    作為一名性格內向的人,我在eBay公司成功進入管理層,在雅虎升為高管,最終成立創業公司成為執行長。我發現自己經過了一個假裝自己是外向性格,再接受自己是內向之人的過程,進而促使我能夠不停且真實地追求自己的事業,並對自己的工作狀態感到滿意。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通過七個例子,來說明一個內向者該如何利用自己的的內向優勢在職業生涯中大放異彩並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
  • 最好的演講者往往是性格內向的人——心理學:別妖魔化內傾性格
    那時候我在一家童裝的電商公司上班,某電商平臺的直播帶貨突然興起,我和一個新媒體運營的同事A便成為了這項工作的負責人——我負責查看後臺數據,他負責當主播。A平常算不上是一個很愛說話的人,但每次開會,他說的話雖然不多,但常常能夠獲得老闆的認同,也能贏得領導的歡心。
  • 內向性格的你,可以成為領導者嗎?4P法則助你把攔路石變成墊腳石
    我相信,在外向者主導的商業文化裡,內向者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技巧逆襲職場,成為領導者。《內向者溝通聖經》是一本教導內向者如何管理內向性格,成為優秀領導者的指導書。該書講述了內向者雖不可避免會遇到四大職場障礙,但是可以通過運行4P法則把自身內向性格轉化為職場優勢。
  • 心理學:永遠不要低估那些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原因有三點
    人們都喜歡外向的人,認為外向的人活潑、聰明、友好、真誠,我們的社會文化也鼓勵我們積極地進行人際交往,因此那些不喜說話的內向者通常會受到一些漠視甚至嘲諷。 受刻板印象的影響,內向者給人的感覺通常是木訥、呆板、少言寡語、不好相處,因此人們都不喜歡跟內向者交朋友。
  • 性格內向也能是優點?哪些工作適合內向女打工人?如何高效溝通
    不太愛冒尖,不愛表現,性格內向,有點社交恐懼,在職場上有時候反而是優勢的。比如,一些主要面對做「事」的工作,如科研,研發,財務,畫畫等等。避免以「溝通」為主的工作,如:人力資源,銷售或者商務等。不過,只有是工作,基本上都需要與人溝通,與人溝通好與壞,甚至決定你能否晉升。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性格內向的人擁有的優勢
    昨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為什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的文章,今天跟大家說說內向的人擁有的優勢。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比較推崇一種緘默的智慧,即是智者一般都是很少說話的人,他們更傾向於傾聽和觀察,要不不說,一說就會一語中的。
  • 青年導演李尚龍:如何讓內向性格成為你的優勢?你得學會4P法則
    一直以來,都有人會問: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我該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華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相信每個內向者都會想過,因為很多內向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因為沉默,得不到賞識,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別人貼上「不合群」的標籤。
  • 性格內向的人,是不是很差勁?
    我從小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一說話就會害羞,更從來不敢在大庭廣眾說話。更別說做什麼演講,參加什麼活動之類。因此一直也沒什麼朋友。記得讀初中時,我總是獨來獨往的。從我家走路去學校就5分鐘,所以我沒寄讀,總是一個人上學,一個人放學。
  • 內向不愛說話,要怎麼改變自己?
    第二個是:3歲看大,7歲看老,性格到25歲之後會趨於穩定不變,性格雖然很難去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行為。相信在生活中,會有很多小夥伴的性格都是偏內向,而且有一部分的人他的性格其實是偏內向,但他們一樣可以在各種群場合做到遊刃有餘,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很多都是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家長要如何正確引導?
    小雙的兒子今年六歲了,可是他沉默,不愛說話,看人的眼神也是怯生生的,有時,見到熟人,媽媽就鼓勵兒子,和阿姨打個招呼。可兒子的表現總是讓小雙很沒有面子,孩子不但不回應的提議,還會躲到媽媽的身後去。在人群中,內向、外向,始終一直被成人世界所誤解,以為這是性格的問題。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內向也好,外向也罷,說到底指的都是一個人的氣質。在心裡學的範疇中,氣質包含了:粘液質、多血質、膽汁質和抑鬱質,其中,粘液質和抑鬱質都屬於內向型的特質,而多血質和膽汁質則屬於外向型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