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老師橙全心理
文 | 小宋老師
小松是一個性格內向的處女座。
有一天,小松告訴我說,他特別羨慕那些在社交場合中自信大方、能夠和別人侃侃而談的人。
而他,每次與別人交流的時候,總是會在心中憋了很多的想法,但是表達出來的永遠都只是冰山一角。
「我一點都不喜歡自己內向的性格,我想要變得外向一點。」
我對小松說:其實,性格沒有好壞之分。當內向者在想盡辦法變得更加外向一點的時候。外向的人也在為自己在溝通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而發愁,例如:
「為什麼很多人會嫌我說話囉嗦,把握不住重點?」「為什麼當我侃侃而談的時候,有人會覺得很無聊?」「為什麼我總是無法同別人進行更加深入的交談?」
國外有句諺語:「我們總會覺得鄰居家的草坪修剪的比自己家的好。」
其實無論是內向的人或者是外向的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名溝通高手。據我所知,一代溝通大師戴爾.卡內基就是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人。
恰如《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自白 | 內向的人,別被假裝的外向消耗》中所說:
外向不等於會溝通,溝通是一種社交能力,是可以針對性練習與提升的個人技能。
外向不代表受歡迎,事實上,有些人外向但不太會說話,每句話都冒犯別人而不自知,只會讓人們離他更遠。
同樣地,內向也不代表孤僻、不善言辭,很多人平時看起來文靜內斂,但也能在需要的時刻一鳴驚人。
下面,我們就來重點看看,內向者在溝通中容易碰到的問題,以及如何才能克服這些問題,進而成為一名溝通高手。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內向者和外向者的最大區別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深入了解內向者的溝通模式。
在《內向者優勢》這本書中,作者將內向者和外向者的主要區別概括為:精力的來源方式不同。
性格外向的人,他們的精力來源往往是外部世界——參加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等等。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外向者總是喜歡與不同的人交談,因為這是他們在給自己的精力進行「充電」啊!
而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是從他們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
因此,對於內向者來說,與不同的人交往是一個「放電」的過程。每次在與人交談結束之後,他們往往需要一段獨處的時間來思考和回味,從而使自己重新恢復充沛的精力。
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在人際交往的時候:
外向者更加渴望「寬度」——與許多不同的人都有所交流。而內向者更加注重「深度」——進行有質量、有思想的深入交談。
延伸閱讀:《榮格 | 向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會清醒》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內向者在人際溝通時通常會碰到的問題:
① 開始交談之前,內向者很容易感到害羞。
他們一般不會主動去和別人聊天,因為他們害怕被別人拒絕,而別人的一些不友好的反應會引起內向者情緒上的極大波動。
② 真正開始交談的時候,內向者很容易感到緊張。
遇到人多的場面,內向者在發言的時候會出現大腦一片空白的現象,或者會在說話的時候顯得結結巴巴。
③ 在交談結束之後,內向者容易多想。
內向者會在腦子裡面一遍又一遍的回想自己剛才說話時表現的不完美的地方。或者是,為自己剛才說錯的一句話而耿耿於懷。
如果以上情況你經常碰到,請不要為此感到羞愧,因為這是內向者在與人溝通時很容易遇到的共同問題。
延伸閱讀:《我總是很在意別人的感受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下面我們轉換一下視角,來看看內向者在人際溝通時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優勢:
1)內向者很少說廢話。
與那些總是在喋喋不休的外向者相比,內向者很少說廢話。有時候,他們會覺得說廢話就是「把握不住重點」的一種表現,是在浪費時間。
2)內向者更擅長傾聽。
內向者通常感情都比較細膩。與外向者相比,他們往往更加擅長察言觀色,更加擅長去傾聽別人。
3)內向者說話更有深度。
內向者通常都會思考的比較多,很多想法都會醞釀的更久。因此,他們思考問題會更加成熟,說出來的話也會更有深度。
在《跟任何人都聊得來》這本書中,作者曾經這樣來概括內向者的優勢:「如果交談中沒有內向型人的參與,那麼最終的結論就可能欠成熟,執行的時候慘遭失敗。」
延伸閱讀:《人際關係的心理博弈 | 我們如何從孤獨走向最舒服的交往?》
除了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之外,作為一名性格內向者,還應當在以下方面做些努力,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名溝通高手:
第一,大膽去說,即使是只有六七成的把握。
很多時候,內向者總是想要準備到百分之百再去講話,但是等到真正準備好了的時候,講話的時機早就錯過了。
前文提到,內向者說話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實際上,即使是準備到六七成的時候,內向者說出來的話也依然會有一定的深度。
只要敢於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內向者的發言往往都不會太差。
如果實在是感覺自己太緊張,大腦經常容易出現空白,可以去學習一些講話的技巧。例如,先複述別人的看法,等到情緒穩定之後,再來講自己的看法等等。
第二,多去積累成功的經驗,自信就有了。
根據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提升一個人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去積累相關方面的成功經驗。
作為一名內向者,應當多去當眾講話,多去與人交流。也許你會遇到一些不理想的小狀況,但只有嘗試的越多,成功的經驗才會越多,你才會變得更加自信。
我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讀大學的時候做班長,迫不得已要經常在同學面前講話。做了老師之後,經常需要面對學生講話。
即使是現在,當眾講話之前,我的內心還會經常感覺十分緊張,但是之前所積累的一些成功經驗會告訴我:向前一步,你可以做到的。
第三,採用成長的心態面對不完美,不要害怕犯錯。
內向者往往會具有完美主義的心態,他們很害怕在溝通的時候說錯話。一旦說錯話,內向者就會不停的在心裡想來想去,心情久久都沒有辦法平靜。
有時候,內向者還會直接責怪自己說:「真的是太魯莽了,下次千萬不要再去當眾講話了。能逃避儘量逃避。」
如果這種消極的想法在一個人的腦海中佔了上風,那麼這個人就真的很難成為溝通高手了。
作為內向者,應當選擇更加積極的語言來暗示自己。
例如,犯錯誤並不是對我個人能力的極大否定,而是意味著成長機會的到來。只要我能不斷的從錯誤中學習,我就一定可以早日成為一名溝通的高手。
作者 | 小宋老師,心理學科班出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市認證學校心理諮詢師,大學幸福課講師,多家報紙、雜誌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