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是過去幾十年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憑藉房地產起家的中國富豪不計其數,有許家印、吳亞軍、楊惠妍、王石等等,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商業大佬,可見房地產業之輝煌。但是,房地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少,尤其是高房價,讓很多購房者苦不堪言。畢竟現在的收入水平,根本買不了一套房子。按揭購買又得幾十年守著,生怕出問題,所以最近幾年國家頻頻出手,對樓市進行調控。
雖然樓市調控次數很多,但房地產業在我國的地位短時間內很難改變。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今年6月底,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高達6.3萬億左右,比去年同時期增加了1.09%,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下,房地產業獲得這樣龐大的投資量,回暖速度非常快。隨著人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國人的買房熱潮再次掀起。有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的新房成交面積達到了41884萬平,是近5年來新高。
為何新房市場能如此受追捧呢?其實這與國家的限價盤、房價倒掛有直接關係。在如今的政策下,很多新房成交價比附近的二手房還要低,甚至相差上百萬的都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肯定都會出手買房。另外,樓市還傳來一個消息,房子多的麻煩要來了,內行人早已暗示。
最近有消息稱,很多熱點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已經創下歷史新高,但出手價格比較高,有些地方甚至有價無市,二手房市場氛圍「高漲」,給購房者釋放了什麼信號呢?
首先,國家政策對於「房住不炒」的定位越來越嚴格,很多囤房者正在尋求高位變現。前幾年的時候,我國房價迎來普漲,很多人通過批量買房掙到很多錢。而現在,國家對於房價的定位一直保持不變,並且將長期堅持下去,這些「囤房者」對於樓市的預期出現轉變,所以現在很多購房者希望變現手中的房產。
其次,「以小換大」的置換需求變多了。早些年,很多年輕的購房者,因為資金原因,買的房子比較小。但由於房地產業的崛起,房價已經翻了好幾倍,所以他們都希望通過賣房變現,然後換一套大房子。所以目前樓市的二手房市場逐漸火熱起來,但這些業主並不是炒房客,所以賣房的時候比較謹慎,出手價格一般比較高。
最後,「限售期」解禁,炒房客大批二手房房源即將進入樓市。隨著房地產的火熱,這幾年樓市調控的政策「層出不窮」,調控類型也多種多樣,「限售」便是其中之一。一般「限售期」為2年,而最早出臺限售政策的時間為2017年,隨後全國城市的限售政策也隨之集中發布。算算時間,基本上到了「限售期」結束的集中爆發階段。當然,有些城市的限售期更長一點,達到3至5年。對此,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以現在的樓市情況,算上各種成本,一旦房價漲幅低於9%,持有房產基本上等於「虧錢」,所以這些人都急著出手房產。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業已經接近飽和,房價上漲的核心支撐力在慢慢減弱,房子越來越多,而購房者在逐漸減少,往後房子銷售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由於「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很多房企在今年上半年都處於虧損狀態,國家的金融政策對樓市的監控也比較嚴格,房子多的麻煩要來了。你覺得未來幾年房價是漲還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