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三社聯動」社區治理創新模式本土實踐這三年

2021-01-09 澎湃新聞

自2017年9月至今,在安徽省民政廳「三社聯動」建設試點工程、「睦鄰家園」社區服務項目、阜陽合肥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福和社區睦鄰中心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阜陽市婦女聯合會「社區兒童建設陣地」等項目共同支持下,阜陽市人和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進駐潁州區袁集鎮福和社區,協助社區建立全市首個社區級專業化社會工作服務平臺(站)。先後派駐5名專業社會工作人員參與到阜陽市首個省級「三社聯動」基層治理示範社區創新試點服務中來。

在阜陽市民政局、阜陽合肥現代產業園區社會事業局、阜陽市婦聯、潁州區民政局、潁州區婦聯、潁州區袁集鎮人民政府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福和社區「兩委」的主導下,積極配合社區動員居民參與社區服務、培養社區居民志願者、骨幹,培育社區社會組織,開展社區微公益創投項目。在社區「三社聯動」服務模式的基礎上,擴展「五社聯動」創新服務模式。

三年來,三社聯動」服務模式在阜陽的實踐探索初見成效。

創新「五社聯動」模式 推動社區多元共治

一、五社聯動基本概念

「五社聯動」是指依託基層社會服務平臺,在居委會等社區自治組織的支持下,由專業社會工作者通過孵化培育社區社會組織,並積極整合公益基金、企事業單位、志願者等社區社會資本,採取微創投(微服務、微治理)等創新形式,面向居民開展項目化的社區服務與活動,聚焦具體社區問題的解決,逐步提升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實現創新社區服務管理目標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二、「五社」主體內容及在聯動中的作用

(一)基層社會服務平臺

基層社會服務平臺是「五社聯動」的基礎與依託,是指以市社會服務綜合信息與評估中心為技術支持、以縣(市、區)社會服務呼叫中心為組織協調的街鎮(大社區)社會服務中心和居(村)社會服務站等基層社會服務平臺。

基層社會服務平臺具體負責統籌轄區內社會服務的需求調查、項目設計、組織孵化、資源整合、服務實施、服務管理等工作。

(二)社區自治組織

社區自治組織是「五社聯動」的治理力量支撐,具體是指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社區自治組織,具體負責協助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明確社區服務目標,負責支持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推動居民體驗、參與和開展社區服務,並在此基礎上吸納居民積極者、培養居民骨幹,逐步建立完善專委會、居民小組、樓棟小組等基層自治組織體系,依法開展服務監督、自我管理、居民協商等社區治理工作。

(三)專業社會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是「五社聯動」的專業人才支撐,是指由政府購買、由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派遣,能自覺遵循社會工作價值理念,並熟練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政策研究等社會工作方法的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社會工作者具體負責基層社會服務平臺的建設、運營與管理等工作。

(四)社區社會組織

社區社會組織是「五社聯動」的服務載體支撐,具體是指在民政部門依法登記註冊或備案管理,並在基層社區直接面向居民開展服務的社會組織。

社區社會組織在社會工作者的指導下和社區自治組織的支持下,面向轄區居民直接提供各類具體社區服務,並積極推動轄區居民體驗、參與和開展社區服務與治理工作。

社工跟進社區社會組織會議

(五)社區社會資本

社區社會資本是「五社聯動」的社會資源支撐,具體是指能為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提供人力、技術、資金等服務資源支持的各類社會力量,主要包括公益基金、企事業單位、志願者等。

社區社會資本為社區服務與治理籌集並提供人力、技術、資金等服務資源支持。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轄區醫院)
在福和社區睦鄰中心面向居民開展多科室聯合義診

三、「五社聯動」在社區治理中的運用

整體思路:以黨建為引領、社區為平臺、社工為引導、社區活動為載體、社會力量為補充的黨建+五社聯動新的社區發展治理路徑。

(一)明確服務目標

1、總體目標:居民自治、社區和諧、社會穩定

社區和諧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社區居民自治是社區和諧長效發展的基石。

2、具體目標:引導居民參與、培養居民骨幹、培育社區組織、聯動社區資源參與社區治理。

(1)引導居民參與:解決社區問題主要依靠社區居民,引導社區居民參與是社區自治的第一步。

(2)培養居民骨幹:居民骨幹是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領頭羊,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居民骨幹是推動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開展社區治理的有效途徑。

(3)培育社區社會組織

社區組織和社區人才就等同於社區治理的兩隻腳,需要同步發展,相互協作。

(二)探索社區需求

進入社區之前,社工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摸排、了解並分析社區基本情況、社區問題和現有社會組織情況等。通過走進社區,深入社區居民,了解社區居民需求,調查社區主要問題。根據社區需求設計具體服務活動,滿足社區居民需求。

SW分析社區內部條件:

S(優勢):有利的、值得發揚光大的社區優勢(人、文、地、產、景)。

W(劣勢):不利的、輕重緩急、尋求合作(社會組織)。

OT分析社區外部條件:

O(機會):絆腳石頭轉變為墊腳石。

T(挑戰):社區公益項目的風險與抗風險措施。

(三)實現工作目標總策略

1.搭建服務平臺 完善基礎設施

建設集公共服務中心、社會服務中心、協商共治中心、平安服務中心和社區事務智慧受理中心五大中心於一體的阜陽地區首個社區治理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福和社區睦鄰中心。依託福和社區睦鄰中心,社工尋求與園區、袁集鎮、社區一致目標、利用各方優勢和線上線下推廣福和社區睦鄰中心及特色活動,發揮福和社區睦鄰中心綜合平臺的作用。

2.引入專業社工 提升服務效果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社工崗位+項目」的方式,引入專業社工機構,成立福和社區睦鄰中心社工站,派駐4名專業社工。社工利用專業技能做好社區志願者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工作;通過開展專業技術能力培訓,提升志願者服務能力;做好統籌規劃和資源連結工作;運用社工自身優勢,發揮平臺的作用,做好宣傳工作;協同社區、轄區單位共同打造福和社區省級示範點,爭創國家級示範社區。

3.發展社會組織 推動雙工聯動

成立福和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以項目撬動社會資源,孵化社區社會組織,目前共有社區社會組織15個,其中正在孵化培育的志願服務組織6個。開展社區微創投服務,培育社區志願者和居民骨幹,現登記在冊的志願者300名左右,其中志願者骨幹60多名,並利用積分兌換制度對志願者進行管理。

社區社會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的力量,放權,但不放任。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培訓,提升社區社會組織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骨幹帶頭作用,協助社區社會組織骨幹帶動社會組織發展,發揮社會組織力量。

福和社區社會工作者通過開展志願者培訓提升志願服務能力,進一步推動社區鄰裡互助,實現「雙工聯動」的效果。

4.連結社區資源 推進協商共治

成立福和社區協商共治委員會,成員單位為社區內企事業單位。摸排和了解社區內企事業單位的需求和資源,做好資源連結,尋求合作共贏,達到協商共治目標。福和社區睦鄰中心多次和各方(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潁淮花園、藍天救援隊、阜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等)共同合作開展服務活動,活動效果明顯。

5.溝通協調社區 共建共治共享

福和社區目前有社區黨委、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監督委員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各方力量。

社區是五社聯動中的重要部分。社工與社區保持溝通,在動員社區參與的同時,協調各方關係,挖掘共同目標,明確各方職責,揚長避短,推動其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工作。在和社區溝通過程中,保持中立,不指責、不偏向某一方,秉持公正的態度處理各方關係。

福和社區睦鄰中心社工服務站在維繫好各方關係的同時,積極探索和袁集鎮及社區在活動開展及社區治理方面的結合點。袁集鎮政府承接老年人日間照料工作,社工服務站組織社區社會組織成立志願服務隊,承接老人文化娛樂、健康安全等豐富老年生活相關活動的開展。讓社區參加活動籌備會,並協助處理部分事務,達到進一步溝通協作的目的。社區對轄區內居民更加熟悉,在居民心中更有威望,對轄區內資源分布更加清晰。

四、福和社區「五社聯動」社區治理服務成效

(一)開展專業基礎服務、微公益創投項目,提升社區居民參與意識和自治能力

深入居民當中,同居民建立信任關係,發動居民、志願者收集社區多元化需求及問題,協助處理社區事務。以滿足居民、社區工作者需求為前提、針對老人、兒童、婦女、社會救助對象等服不同人群,系統開展各類專業化基礎服務和社區參與能力提升服務,逐步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意識和自治能力。

積極培育社區居民(志願者)骨幹、培育社區社會組織,開展微公益創投項目,引導居民骨幹和更多的志願者參與到社區微服務、微治理中來,

(二)推進鄰裡互助營,造社區睦鄰文化

積極發掘居民中的積極份子,通過開展大型睦鄰活動,為居民搭建交流互動平臺,促進社區「共融」。

福和社區與社工引領志願者以睦鄰和諧為目標,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居委會、社會等各方力量,舉辦社區春晚、端午鄰裡節、中秋睦鄰文化節等社區睦鄰文化營造系列主題活動,積極打造和睦社區,強化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推動黨建引領、政社互動、多元參與社區治理格局的形式。

(三)培育本土人才,為社區治理培育儲備人才

成立「社區學堂」,在推進鄰裡互助、提升社區睦鄰文化和居民自治能力的同時,培育社區本土專業人才,為社區治理和服務能力提升培育儲備人才。2018年以來,已有2名社區社會組織骨幹(居民志願者)順利通過全國社會工作師考試,其中,1人進入社區「兩委」工作,1人成為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本土化專業社工。

來源:阜陽市人和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福和社區睦鄰中心

 

相關焦點

  • 成都高新區探索產業社區「產社互動 五維並舉」1547治理模式
    人民網成都9月30日電 9月29日下午,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吉泰社區「產社互動 五維並舉」1547治理模式整體營造項目在菁蓉匯正式啟動。他表示,吉泰轄區的企業聚集,資源豐富,青年人才薈萃,新社區、新環境,挑戰與機遇並存,社區始終堅持基層黨建與社區發展治理深度融合,整合多方資源,搭建參與平臺,讓企業與人才都參與到社區治理中,真正社區治理滲透到樓宇的每個角落,延伸到基層的最末梢,逐步實現企業生態更多元、社群交流更活躍、社區服務更全面的多方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新面貌。
  • 恩派社會創新發展中心:「三社聯動」構建有序復工堡壘
    前言:在太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導下,昆明官渡區恩派社會創新發展中心作為太和街道的樞紐平臺機構積極參與到太和街道各社區個體工商戶復工的支持工作中,協同社區、市場監管所等多元力量,在街道社區發展治理創享中心進行整合,探索以「三社聯動」為手段,積極響應社區防疫「三個堅決」的目標,快速回應個體工商戶復工需求,保障社區民生服務,並且為之後的社區商業恢復做好基礎工作
  • 三孝口街道:「五社聯動」服務群眾
    近日,居住在合肥市廬陽區三孝口街道光明新村小區的孤寡老人程先生打電話給社工組織,告知家中燈泡損壞,電路也存在風險,社工得知此消息後,立馬聯繫社區內的志願維修師傅趕到老人家進行處理。  據悉,程先生由於腿腳不便,常年無法下樓,缺少親友的陪伴。
  • 社工好文推薦|「三社聯動」體制機制研究(下)中國社會工作雜誌
    文章選自《中國社工工作雜誌》推進路徑與政策建議城市社區「三社聯動」建設要以社會組織培育為切入點,以社區居民參與和自主治理為目標,以社會工作等專業化服務為社區服務創新路徑,有序推進,形成不斷完善的「三社聯動」體制機制。
  • 廣東英德:「三社聯動」破解志願服務城鄉二元結構
    近年來,廣東省英德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10月23日到英德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國家級試點為新動力,創新社區、社工、社會組織「三社聯動」,精心培育服務隊伍,精準定位群眾需求,精細設計服務項目,把「短板」化為「潛力板」,探索破解志願服務城鄉二元結構,全面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社區治理的「武侯經驗」:創新信託物業模式,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通過機制創新,居民與物業形成正向反饋和循環……」小區治理千頭萬緒、紛繁複雜,成都武侯區委社治委創新黨建引領信託物業服務模式,抓住物業矛盾糾紛高發這一突出問題,通過制度重構、機制創新,形成開放互惠的「信義關係」,增強小區內部良性循環,解決「信任缺失」的物業通病,實現業主利益最大化和社區小區公共利益最大化。
  • 埇橋區紡織路社區「三社聯動」項目年度評估
    2020年12月3日至6日 ,安徽省首批「三社聯動」試點工程,宿州市埇橋區紡織路社區項目接受省評估小組實地評估。由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邀請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和淮北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導師共同組成第三方評估小組,對紡織路社區「三社聯動」試點項目實際效益、社會作用、檔案資料等進行實地評估。
  • 江西宜豐崇文社區創新網事「360」治理模式 | 社會治理
    江西宜豐崇文社區創新網事「360」治理模式 | 社會治理 2020-12-12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奎文區孫家社區「四社聯動」打造幸福港灣
    近日,孫家社區「四社聯動」打造幸福港灣,被列入2020度奎文區改革創新項目,孫家社區以此為動力,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積極用社會工作的理念與方法,創新思路措施,把「四社聯動」往深裡抓往實處落,不斷提升社區服務的內涵品質,形成了共駐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居民幸福的笑聲蕩漾在社區的每個角落。
  • 「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成功舉辦
    江維:社區營造將是破解社區參與不足、激活三社聯動的關鍵 而社區減負增效使自治組織回歸自治本位,組織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但在三社聯動如何聯、怎麼動的問題上,逐漸出現瓶頸——居民還是沒有動起來。因為前期存在誤區,普遍都是政府購買服務,社會組織進入社區直接提供服務,認為社會組織缺乏專業性。這種單方面「給予-滿足」「點菜-配菜」的模式,消解了居民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 青島市北區四方街道:黨建引領「三源三格」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社區黨委更新觀念,探索實施黨建引領「三源三格」治理模式,將社區黨組織、工作站、居委會的職能對應到網格,將黨建引領的「黨格」、為民辦事的「事格」、群眾自治的「群格」融入「網格」,形成社區治理的全要素網格,通過「共建共治」,實現居民群眾「共享」,有效破解了治理難題。
  • ...構建街坊鄰裡情感治理共同體——哈爾濱市社區睦鄰中心實踐創新...
    社區睦鄰中心是社會治理模式的又一次創新和飛躍,本質在於社區公共事務去行政化,即從以往管理型社區向服務型社區轉變。社區居委會從以往管理者轉變為社區多元力量參與的引導者,從供給行政資源到募集多元化社會資源,從垂直的動員式管理變為多元主體參與的合作治理。
  • 洛陽市洛龍區開元路街道:探索創新社區治理新體系,提升物業服務...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為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積極構建黨建引領、『四治』並進、服務進社區的基層組織體系、治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快形成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洛陽實踐』」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自治以及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 洛陽路街道:「陀螺模式」創新黨建引領治理新機制 紅色旋風為基層...
    68人共過團圓節,推動志願服務與網格黨建實踐中心有機對接,讓海琴社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氛圍蔚然成風,而類似的「暖心」黨建活動只是洛陽路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的一個微小典型。據了解,自市北區開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全面提升工作以來,洛陽路街道探索創建主軸引領、四力驅動、網格支撐、精細施治的「陀螺模式」,將黨建引領作為貫穿基層治理工作的核心驅動軸,圍繞社區網格這個基層治理陀螺旋轉的支點,通過工作模式和機制創新,全面發揮黨的政治、組織及群眾工作優勢,充分釋放組織力、共建力、平臺力和聯動力
  • 未央改革成果巡禮|暢通便民服務,解鎖社區治理「智慧密碼」
    新的《管理辦法》,簡化了審批程序,擴大了使用範疇,創新了備用金制度,貼合基層實際,有效地促進了社區工作經費的規範和高效使用,為推進未央區「四社聯動」工作向更高水平全面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街道、社區幹部一致反映,新的《管理辦法》,順民心、應民意,是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社區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在社區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保障,為打造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創新未央新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清江浦區「居民微自治」走出社區治理新路徑
    融媒體記者 朱昭卓通訊員 任春雨 王祖傑徐亞洲近年來,清江浦區不斷強化社區治理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構建「居民微自治」創新型體系,走出一條契合城市社區實際、可複製的現代社區治理新路徑。打造「三個平臺」,完善服務載體創新社區服務平臺,推行全科受理、全能服務、一口受理、一崗多職等服務模式,實行AB輪崗制度,提高社區窗口服務效率,優化基層公共服務流程。建立協商民主議事平臺,依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打造「協商民主議事牆」,指導社區積極開展「微自治」協商。
  • 社會治理:下「繡花功」創新模式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2020年,不平凡之年,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不斷創新。精細化管理助力精準防控疫情、在線「接單」即時督辦、「超腦」平臺全天候監測社會運行……過去一年間,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我國社會治理水平在艱難探索中邁上新臺階。
  • 新時代社區治理的價值內涵、治理結構與行動策略
    共建共治共享是習近平總書記社會治理理念的重大創新,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實踐的重大突破,凸顯了社區治理秩序必須契合開放性、多元性、公共性、協商性和共生性等要素。這也契合由單向的社會管理體制向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飛躍,實現了由政府一般性管理職能上升至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理念和實踐。科學的治理結構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社區治理結構必然是多元主體組成的架構體系和共同行動體系,是一個多元多層次的聯動機制。結構對功能有決定作用。
  • 有事請按鈴,區街社三級聯動,杭州拱墅米市巷街道深化基層民主協商...
    原來,小區裡一些老人提出,家裡子女有時候來看望她們時,經常會遇到停車問題,物業也考慮到這一點,想通過創新增設停車親情卡,有了這張卡,直系親屬看望父母,可以停車不收費。但小區部分居民想法不一。當天,阮女士按玲之後,社區書記、值班社工陳冰一第一時間接鈴,主動接待、迅速研判並作出處理意見:該物業歸屬於運河物業公司,是一例需要街道、社區、居民和社會單位協商承辦事項。當天下午,社區就聯動涉及部門開了一次協調會。
  • 上海閔行區:社區治理法治化助推城市治理
    由於新世紀後閔行區城市化和工業化快速推進,房地產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在這種背景下,新興社區數量不斷增多。過去十幾年中,如何有效回應社區治理難題,始終是閔行區基層治理的核心內容。為了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改善社區治理績效,閔行區進行了諸多創新實踐。在實現城市治理精細化目標的過程中,社區治理法治化是至關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