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無論,紫砂宜茶」,明清瓷業發達,士人品茗為何鍾愛紫砂壺

2021-01-10 博士洛陽鏟

明清士人對紫砂壺的青睞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清康熙年間有詩云:「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陽羨即宜興的古稱,宜興紫砂問世至今不過區區幾百年,制陶卻有七千年歷史之久。後來居上暴得大名的「一丸土」卻不是尋常陶土,而是特殊的礦土——紫砂泥。

紫砂泥又有「五色土」、「富貴土」的美稱,不過是後人因紫砂壺奇貨可居的附會之說。以宜興數千年制陶歷史,如果這種陶土真的是「五色土」、「富貴土」,估計早被開採一空,歷史上特別是明清以前會有諸多紫砂藝術品問世。

可從考古發現和傳世珍玩中,卻幾乎未見明清以前的紫砂器。原因無他,明清以前,宜興雖然制陶,雖然也發現紫砂,但卻沒有將這種特殊的礦土專門淘洗出來,而是作為陶土的一部分燒制陶器。

紫砂被專門燒製成紫砂器十分偶然,無論是《陽羨明陶錄》中的神僧發現還是拍案驚奇中的瓦匠,紫砂的發現要麼歸結於「神跡」,要麼是「民間的傳奇」,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後世加工」。紫砂的發現是社會審美的變革以及飲茶習慣的延宕等綜合原因促成。

在宜興制陶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工藝和匠人,自古素有「景瓷宜陶」一說,景瓷即景德鎮的瓷器,宜陶則是宜興的陶器,能夠和景德鎮瓷器比肩而立,說明宜興的制陶工藝可謂巧奪天工,超乎造化,這也是明清時紫砂器被單獨燒制的原因。

明清時期瓷業發達,在陶瓷工藝上已經能夠比肩兩宋,且在奇技淫巧、釉色貼塑等方面遠超宋代。在這樣一個經濟發展相對穩定,陶瓷工藝登峰造極的時代,明清士人為何拋掉金玉名瓷,獨獨喜愛紫砂器呢?

原因有二:其一,明代儘管社會經濟相對豐盛,民間已有相當的財富累積,人們對手工藝品的製造業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將金銀作為茶具,已經不能夠彰顯富貴人家的地位。而瓷器等物,歷來均以潔白為佳,無論是「永樂甜白」、「成化鬥彩」還是「康雍青花」,無論是有色器還是單色器,用來品茗飲茶,時間久了還會有難以清洗的黃褐色「茶漬」,十分影響觀瞻,而紫砂壺本身的色澤與茶色相近,時間越久,越能漿化出「寶光」來。

其二,飲茶方式的改變,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改變了唐代以來相對繁瑣的飲茶流程,減去了團、壓、碾、煮、點諸多工序,使得品茗開始回歸到茶葉的本真滋味上來。飲茶方式的改變間接促使了茶具發生了很大變化,紫砂器小巧玲瓏的體量十分適合明代除行的「散茶」。

其三,明清士人審美趣味的變化,明清兩代,一改兩宋以來細膩繁瑣的文人風氣,更加傾向於返璞歸真的自然趣味。紫砂壺雖名為陶,但經過數次淘洗的紫砂土經過工藝的發展和演變已經十分緻密細膩,且有金石之聲。同時這種裸胎紫砂更能表現出紫砂自身的風格特點來。

值得注意的是,紫砂器自問世以來,始終沒有淪為隨處皆可燒制的「地攤貨」,因紫砂泥產地限制,使用人群也局限在上流士紳階層,所以工藝水平一直在跟隨時代風氣而變革,產生了諸多紫砂壺工藝大師,這種名器與工藝相互促進的局面更促使了紫砂壺一直被人們所喜愛。

相關焦點

  • 晚明紫砂壺匠人做官有捷徑,不經科舉,引得讀書人「嗜壺如命」
    晚明時期,江南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以「制壺四大家」為首的紫砂壺匠人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時代。當時社會對紫砂壺的需求非常大,從皇宮到民間,都以把玩品鑑紫砂壺為風尚。因此在陽羨(今宜興)集聚了大量的紫砂壺匠人,人才輩出,精品迭現。
  • 紫砂壺是紫砂嗎
    紫砂壺是紫砂嗎很多壺友碰到這個問題肯定會覺得很好笑,紫砂壺當然是紫砂。首先咱們先科普一下紫砂是什麼,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其特點是結構緻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 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平定紫砂器胎質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於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
  • 紫砂行業無標準 百元以下紫砂壺紫砂含量少(圖)
    記者走訪發現,諸如紫砂壺、紫砂杯、紫砂燉盅等產品十分普遍。在廣州龍津東路,在每一家茶葉店都可以找到紫砂壺、紫砂杯,隨便一家小百貨店,都有紫砂煲、紫砂燉盅賣,有的價格甚至低至10元。一家茶葉店裡,一側牆上擺放著不少紫砂壺,大多標價三四十元,老闆說,這些都是來自宜興的紫砂壺,但記者問是不是純正紫砂時,老闆就說「不知道」。
  • 紫砂每日談154:漫談紫砂壺的收藏—純品
    紫砂壺的收藏不能一蹴而就,應該遵循從愛壺入手、玩壺入門、因勢循道的規律,在使用茗壺和品茗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紫砂茗壺的鑑賞收藏知識。如紫砂的泥料、泥色、泥性、泥相;紫砂的工藝、工技、工具、技法;茗壺的種類、造型、方圓、光塑等器型的區分和不同特點;紫砂藝人的經歷、師承、藝德、文化功底、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壺與茶的相關聯繫等等。了解紫砂的一般知識,養成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個性展開,由初入門的、有目的性的、有專題性的,再結合品茗和觀賞的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收藏。
  • 追壺人:為什么正宗紫砂壺大部分不配品茗壺
    很多新手壺友來找我買紫砂壺的時候,都會問問紫砂壺有沒有配套的紫砂杯、品茗杯,其實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著重給大家講過,其實現在能看到的正宗紫砂,大多是不配杯子的。這時候,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某寶上幾百塊的紫砂壺都送好幾隻小杯,為什麼找做壺人買,卻得到這樣的答案呢?
  • 您的壺是陶土還是紫砂的?揭開便宜紫砂壺的真相!
    我是紫砂王朝小魏,根據前期一些情況的了解,市場上某些商家百元以下的紫砂壺很受歡迎,但壺到底是不是真壺,下面小魏就給大家解釋一下來源吧:一、百元紫砂壺的成本夠嗎?1、紫砂作為製作壺的原料,是有一定成本的。
  • 探秘紫砂,紫砂壺始於何代之謎
    宜興紫砂壺始於宋還是明,目前兩種說法爭持不下。  持宋者,以1967年宜興丁山蠡墅村羊角山發現的一座北宋年間的早期紫砂窯址為據,從中出土了大量紫砂陶碎片。  現在可靠的說法是宜興紫砂壺最早起源於明代,具體來說,是明代中葉,據最早的典籍《陽羨名壺系》及《宜興縣誌》記載,紫砂壺的最早創始者是明代正德年間的供春的師傅即金沙寺僧。(至於供春壺的真偽之謎,本平臺將在另文探秘)。1966年在南京中華門外油坊橋發現的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禮太監吳經的墓中。出土了迄今為止的最早的紫砂提梁壺,這是最有力的證據。那麼為什麼有人會提出紫砂源於北宋呢?
  • 紫砂八大傳奇人物,一套壺拍出9200萬天價
    明清時期,是紫砂茶具興盛時代,時人對紫砂壺的推崇,幾乎可以用「狂熱」來形容,當時,上等「陽羨名壺」,「與金玉同價」。 明清以後,湧現出了一大批制壺高手,他們製作的紫砂壺因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被無數人追捧。 來認識一下這些擁有一雙妙手的制壺達人們吧~ 01.
  • 看中一把紫砂老一廠的紫砂壺,開價四位數,能不能下手?
    紫砂老一廠在很多玩壺人的心中還是很神聖的,作為宜興紫砂的地標性建築,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紫砂人才。像我們熟知的顧景舟、王寅春等紫砂七老都是出自紫砂老一廠。紫砂老一廠原名宜興紫砂工藝廠,建於1955年,人才輩出,精品不斷,很多壺友都對紫砂老一廠的紫砂壺愛不釋手!
  • 用紫砂壺泡茶有哪些好處?
    原標題:用紫砂壺泡茶有哪些好處?   紫砂壺泥質天成,用深藏在當地山腹之中特有的紫、紅等彩泥,加工成型,再放到1100至1200℃的高溫窯爐中燒成陶。   由於泥料中含有氧化矽、鈉、鉀、錳、鎂等多種化學成分,燒後的成品赤如紅、紫如葡萄、赭如墨菊、黃如柑橙,絢麗多彩,變幻莫測。
  • 紫砂壺敲擊聽聲音,可以鑑定是不是真紫砂?
    「紫砂壺敲擊聽聲音,真的紫砂清脆悅耳,假的如磚頭沉悶」 「紫砂壺敲擊聽聲音,好的泥料清脆悅耳,差的如磚頭沉悶」 其次,清脆悅耳與沉悶的聲音一般是指音色,其更多是與瓷化程度(結晶程度)有關,瓷化程度越高則聲音會越清脆。
  • 紫砂壺的時代發展特點:民國紫砂壺和現代紫砂壺的不同之處
    紫砂商號層出不窮 清末,紫砂行業受戰亂影響步入衰頹,進入民國之後,紫砂開始緩慢復興,最突出表現就是經營紫砂的商號增多,如利永陶業公司,吳德盛陶業公司,陳鼎和公司,葛德和陶器店,鐵畫軒陶器廠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紫砂壺廣受歡迎,除供應國內市場,還遠銷國外,部分商號甚至在日本,新加坡等國設店。
  • 紫砂壺那般矯情,那麼紫砂壺到底需不需要用工具養壺?
    又聞「一壺不侍二主」的紫砂壺。說起紫砂壺,現在也算是一壺難求了吧?好的紫砂壺不便宜,便宜的紫砂壺不是真正的紫砂壺。紫砂壺的鐘愛者,大多數是喜愛喝工夫茶的,製作的原料是紫砂泥,又以宜興的紫砂壺最為出名。紫砂壺究竟為何這般矯情,一壺不侍二主,一壺不泡二茶呢?
  • 這樣的鏤空紫砂壺,你見過嗎?太漂亮啦
    說到鏤空紫砂壺,其實在現在來說並不常見,可能很多剛入門的新壺友甚至都不知道有鏤空的紫砂壺。為什麼呢?一則鏤空的技法比較有難度,紫砂圈很少有老師願意去做;還有一個就是相比起經典的紫砂壺式,鏤空的紫砂壺不夠實用,藝術性較強。
  • 誰說中國人才玩紫砂壺,紫砂壺風靡歐洲的時候,你還不知在哪呢!
    紫砂壺,無論從泥色還是造型來說,還是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的。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玩紫砂壺只是中國人才有的興趣。其實不然,早在十七世紀,紫砂壺就隨著茶葉遠銷海外,而且深受歐洲貴族的喜歡。
  • 為什麼都說泡茶用紫砂壺最好呢?
    而伴隨著茶壺泡茶的好評,宜興紫砂壺一躍變成飲茶的首要器具,為何獨取宜興紫砂壺?明朝周高起說:「陶曷取諸?取諸其制,以本山頂砂,能發真茶之色香味俱全。」原先宜興紫砂壺泡茶之佳,取決於能盡得茶之色香味俱全。紫砂壺色調有赤褐、淺黃、紫黑色等,由紫砂壺細泥、白泥、綠泥、大紅色泥等高溫燒制。色澤原色生態樸實,以造型設計制勝,「方非一式,圓不同相」,營造精巧。淺刻盆栽花卉、一段文字裝飾設計。
  • 紫砂風潮,品味帝王文人的茶韻茗事
    宜興陶匠製作的作品中,以紫砂壺最受明清文人雅士稱頌。如周高起(?-1654)《陽羨茗壺系》中所說「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或李漁(1611-1680)《閒情偶寄》中茶壺的品評:「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即「宜興」古名)」。連乾隆皇帝(1711-1799)也在〈烹雪疊舊做韻〉詩中特別註記:「宜興磁壺煮雪水茶尤妙」。
  • 手把手教你鑑賞紫砂壺(建議收藏)
    【如何欣賞紫砂之美】紫砂壺之美,莫過於已故藝術大師顧景舟提出的「形、神、氣、態」,他道出了紫砂壺美的真諦。紫砂壺以其簡練大方之形、淳樸典雅之色、溫潤如玉之氣、安祥恬靜之態,躋身於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林,深得海內外多方人士的鐘愛。
  • 玩紫砂壺,泥料很重要嗎?其實紫砂泥真的不太值錢!
    紫砂泥並不是很貴現在很多壺友買壺都非常重視泥料,甚至好多壺友和我講,買壺全手半手無所謂,只要泥料好就行了。由於現在紫砂市場上的一些特定原因,所以促使部分壺友產生這種想法,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現在無論是制壺工藝還是泥料,作假的商家其實還是不少的。
  • 紫砂壺如何辨別真假紫砂,紫砂壺真假鑑別方法,紫砂入門必看
    怎麼知道我的紫砂壺是否是原礦紫砂,說得通俗一點,怎麼知道我的紫砂壺有沒有人工添加。首先要知道紫砂礦的形成和定義,那麼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紫砂實際是一種黏土質沉積巖,是內陸湖泊或者沿海礦床在地質變遷中不斷堆疊沉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