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坊間比較流行這樣一句話:我回你是秒回,你回我是輪迴,太過分了!現在,通信技術的方便早就融入到了工作中。各類APP也都開通了社交聊天功能,一是方便通知消息,再一個是現在手機不離身,隨時交流。既然是相互交流,這肯定就包含了溝通與反饋了。但是有的時候得不到及時反饋缺失也是令人非常鬱悶了,再加上心情的急躁、戾氣過重,一言不合就開懟。這不最近以為大齡職場人就因為這個事跟一HR鬧的挺不愉快的,一起來看看。
「我感覺這個HR說話有些過分了,37歲咋了?十年工作經驗咋了?薪資6k-8k咋了?優越感+種種歧視。」
事情是這樣:一位37歲的女性求職者,在某招聘軟體諮詢一份薪資為6-8K的編輯工作時,因對方HR沒有回覆而引發一系列吐槽。這樣的吐槽,也是引起了網友的一篇爭論,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
先看看支持HR的一方都是什麼理由:
「我覺得HR她說的沒毛病,而且是晚上10點多,又不是工作時間」「這類人就算回復了不合適,還會問為啥不合適,說公司學歷有要求,又說你歧視」「這種工作,確實是剛畢業三年之內的人做的。我剛畢業前兩年沒出去工作。第三年做微博運營,第四年跳去騰訊地方站做編輯,就是這個薪資,那已經是2014年的事兒了。這種工作,做了一年就開始有些疲憊了,因為好簡單都沒什麼成就感也無法形成職業護城河,更別提漲工資了。所以我做了大半年把所有內部獎和指標超越都拿到之後,就開始思考轉型。跳到商業環境裡,並且把自己的能力變成更容易在這個就業市場上通用的東西,你才能沒這麼難。」
再看看支持應聘者的一方:
「應聘者也沒什麼過激的語言,這位HR不用這麼懟人家。況且只是發了個站內信,又沒半夜打電話騷擾人。」「四五十幹底層工作的這麼多,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工資低年齡大就該被歧視?各行各業都需要不同的人,你們憑什麼秀優越?」「回復人是一種尊重,找工作是相互選擇,出言中傷他人,更是讓人看不起」「只有我一個人理解的不對嗎?這條職言難道不是HR發的嗎?回復綠色的部分是HR說的並且截圖的啊,雖然HR說的沒錯,但是是在演雙簧找認同的嗎?」「我不覺得她有錯啊。覺得不合適,就不回,很正常的。樓主是找工作著急了」「Hr有明顯的年齡歧視,而且情緒控制力不強,語言能力稚嫩且容易製造矛盾。不適合從事與人打交道的行業,建議轉行」「hr,在自己崗位的上,代表公司招聘者,說這種話非常不合適,職業素養太低,情緒管控不好,可以說是非常不專業的hr。ta工作十年可能還不如這個應聘者。」
看了網友這麼多回復,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想法,可以文末留言。
其實,不管是求職路上或者是在職,被罵或者被歧視,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很正常的。生活節奏的加快,職場要的就是效率。所以,當你被罵或者感覺被歧視的時候,請收起你的玻璃心。對於職場人,不要過度在意自身的情緒,而是要去想想對方指出了你什麼問題,趕緊去提高就好了。
當然,哪位HR所表現出的不職業,也是必須批評的。你覺得自己很強的時候,你會下意識地表現出對「弱者」的不屑和歧視,而你自身是感覺不到的。回復一句「收到」其實真的不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會讓人舒適溫暖。一個人修養的高低,往往不是表現在他對待強者的態度上,而是看他是否尊重「比他地位低」的人。無論人和人之間,或是行業與行業之間,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