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司馬遷《史記》
01
如今有一種現象叫做「地區歧視」,雖然從字面上來說有些不尊重人,但是每個地方的人確實都有相似的特徵。就拿上海來說,在外地人眼中,上海人非常的精明,有時候甚至斤斤計較,而且十分瞧不起外地人。著名作家餘秋雨也抱有相似的看法,或許正是上海紛繁複雜的文化孕育出上海人這樣的性格特點。
02
在外人眼中,上海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作家餘秋雨就覺得上海人這種心態其實有一些奇怪。上海人骨子裡面有一股傲氣,這正是這股傲氣讓他們看不起外地人。然而每個地方人們的性格或多或少都受到文化的影響,上海也是如此。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上海並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近代中,上海也成為很多列強的租借地,因此西方文化曾經在這裡交融。
03
也許是過早地接觸到西方文化,上海人在內心深處有一種文化的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轉變為一種傲氣,讓上海人看不起其他外地人。而且在外地人眼中,上海人其實並沒有什麼優越感可言,能夠明顯感覺到的是上海人非常講究,有時候甚至斤斤計較,甚至外地人稱之為窮講究。
04
上海在古代被稱之為華亭,比如明朝進士徐光啟就是華亭人也就是現在的上海人。徐光啟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也許他的性格對於上海人性格的形成有些作用,後來徐光啟去世之後,他的後人居住在上海,而且古代十分看重宗族,一個宗族大多在一個地方生活,因此有了徐家匯這個地名。
05
在近代,上海又是西方文明的傳入地,在這裡中西方文明開始相互融合,這也造成上海文和其他文明有著很強的複雜性。上海本地人更早地接觸西方先進文明,也許正是這種文明的融合,讓上海人的性格帶有一定的矛盾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上海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有更多的外地人在上海安家落戶,也許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但是上海是個十分開放的城市。
06
因為文化的差異性,每個地方的人都有明顯的性格特點。對於外人來說,只有尊重並了解當地的文化特點才能對當地的人有更深入的認識。雖然人們覺得上海人斤斤計較,但很少人深究背後的原因,當我們了解上海文化的複雜性之後,自然會接受上海人這樣的性格特點。
07往期精彩文章
宋朝杭州災民沒錢買米,範仲淹:米價再漲一倍,結果控制了局面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專家激動道:總算找到了
跟裹腳一樣的女性惡習:束腰和黑齒,一個擠壞器官,一個嚇哭小孩
索尼不想得罪鰲拜,孝莊問:你孫女幾歲?索尼:臣與鰲拜勢不兩立
37年前,17歲少年用「穿牆術」盜10億文物?行動前在停屍房練膽
08參考資料
《史記》、百度百科等
題/餘秋雨眼中尷尬的上海人:自帶優越感,上海人自己卻也不是完美的文/尋歷史真相-Winner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