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新辦發布會」雲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12萬人
王予波介紹,雲南是人力資源大省,轉移就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方式。我省全力抓穩崗就業工作,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逆勢突破增長。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12萬人、轉移就業率達70%,同比增加288萬人、提升13個百分點;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達318.2萬人、轉移就業率達到71%,同比增加34.1萬人、提升9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
超6000萬人:城鎮新增就業築牢民生之基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207/a29e64f3c74a45588167fd709b7e20a5.mp3 超6000萬人:城鎮新增就業築牢民生之基
-
楚雄州永仁縣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今年初以來,楚雄州永仁縣認真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的一項重要舉措,落實落細「八個一批」轉移就業措施取得實效。截至今年11月底,全縣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15753人次,完成全年目標任務7600人次的207%,其中,完成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培訓8568人次,完成全年目標任務3100人次的276%;完成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90期4046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800人次的506%。全縣累計完成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6372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600人的245%。
-
山西2019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城鎮新增就業54.79萬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3日訊 據山西省統計局網站消息,2019年山西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4.7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19.1%。12月末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控制在4.2%目標以內。2019年全省就業人員為1902.5萬人,同比減少8.4萬人,下降0.4%。
-
株洲穩定和擴大就業取得積極成效 近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6.85萬人
2013年以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6.8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44萬人;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19.81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55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100%動態清零;全市完成各類政策性補貼培訓近15萬人次;全市共舉辦各類招聘會近2500場,提供就業崗位207.21萬個,達成就業意向41.91萬人。
-
解好「最大民生」必答題 湘西州織好「四張網」穩就業
紅網時刻通訊員 龍興昌 張偉 湘西報導今年以來,湘西州人社局突出「六穩」中穩就業基本盤,狠抓「六保」中保居民就業到位,把穩就業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計織好四張「網」,集中全力做實四個「送」,在戰「疫」大考中解好「最大民生」必答題,奮力書寫了穩就業
-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於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業「成績單」尤為重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就業總量擴大了3.3倍,特別是過去7年間,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經貿摩擦帶來不確定性等衝擊下,我國仍實現了9300多萬個新增就業崗位,這份成績單顯得尤為可貴。
-
安徽人社築牢民生之本 「十三五」以來城鎮新增就業339萬人
人民網合肥12月8日電(楊賽君) 穩就業、保民生、強人才, 奏響民生福祉最強音。穩就業 築牢民生之基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才能帶來穩穩的幸福。「十三五」以來,安徽省城鎮新增就業339萬人,年均增長67.8萬人,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13%。2017、2019年,安徽分別作為全國5個省份之一,就業工作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
70年來貴陽就業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就業總量276.7萬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貴陽市就業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貴陽市就業總量為276.7萬人是1950年的18.9倍與1950年相比年均增長4.4%1新中國成立以來,貴陽市勞動力就業工作成就顯著,從統包統配到自由擇業,從千方百計增加
-
2019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來源:央視原標題:2019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2020年1月1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19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就業促進司、職業能力建設司、養老保險司、勞動保障監察局
-
長嶺縣勞動力轉移就業17.3萬人 實現勞務收入21億元
近年來,長嶺縣堅持把勞務輸出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不斷加大培訓力度,主動搭建就業平臺,勞務輸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勞務經濟已成為長嶺縣發展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據了解,2016年,該縣勞動力轉移就業17.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1億元。
-
就業是最大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如今,深圳人才總量超過600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總數1.7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超15萬人。深圳人社事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過去40年,深圳勞動力市場和社保制度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變化。近年來,深圳不斷深化和諧勞動關係機制改革,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建立起全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5.3萬人次;工傷保險待遇每月增加129元...
地區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5.3萬人次 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38%,同比增加2869人次 10月15日,記者從地區人社局了解到,截至9月底,地區各項就業指標已經超額完成任務,其中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5.3
-
河北:端牢就業「飯碗」 穩住民生之本
對今年的河北來說,「穩就業」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河北省38.8萬名應屆高校畢業生要找到工作,畢業人數為歷年來最高;意味著,全省要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50萬人的目標任務,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就業是民生之本,連著千家萬戶。
-
【發言人說小康】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專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9月15日推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總臺央廣記者對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勞動者及其家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就業,沒有收入,就無法保障基本生活,更談不上家庭幸福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園區將……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園區將…… 2020-04-11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完善制度保障體系,提高農業富餘勞動力就業質量
農民工的勞動投入在我國長達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進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從1999年的34.78%,迅速提高到2018年的59.58%。 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面臨新形勢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經濟質量進一步提高。
-
70年巨變|貴陽市2018年就業276.7萬人 是1950年的18.9倍
1978年貴陽市城鎮私營(含個體)就業人員0.66萬人,僅佔城鎮就業人員的1.3%。2017年城鎮私營(含個體)就業人員達43.59萬人,佔比達27.4%,較1978年增加了26.1個百分點。 就業形勢穩定,就業結構不斷優化。
-
信豐縣積極拓寬就業扶貧路 實現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信豐縣積極拓寬就業扶貧路 實現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4年培訓農村勞動力1605萬人次
記者近日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2016年至2019年,全省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1605.59萬人次,大規模的職業培訓有效提升了農村勞動者的技能素質。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我省以人社部門牽頭,聯動扶貧、農業、科技等多個部門,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技能,促進技能就業。2016年以來,我省將就業補助資金的增量部分全部用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並給予深度貧困地區和「直過民族」地區每縣不低於200萬元的專項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