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內向者優勢?內向者如何在激烈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2020-12-23 超心理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抑鬱症患者自愈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本人帶大家讀一本2010年的好書《內向者無敵》。

今天答了個問答叫「內向的女孩如何和人交往?」我的答案是讓她先發現內向者優勢,淡化交往技巧,被平臺推薦到了首頁。我答應這個題主今天晚上為她重讀這本《內向者無敵》,並且寫一篇關於這本書的感悟的文章。

《內向者無敵》的作者胡鄧,在2010年出版這本書。從心理學和性格的角度詳細地介紹了內向者的特徵、人格優勢,與外向者作了充分比較,從社交、事業、職場、愛情、家庭等多個角度闡述了內向者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走出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另外,書中還提煉出很多重要觀點、建議和方法,讓內向者學習、參照,從而指導自己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作者在書的開頭就寫了一段勉勵內向者的話:

內向是上天賦予你的特質,你不需要一味羨慕外向者,更不需要把自己變成外向者,你只要擁有真實的自我,發揮獨特的優勢,變性格短板為生存長板,展示自己的內向魅力,就一定能讓生命更加鮮活,讓生活更加精彩,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

現在就帶你一起來讀這本書,一篇文章就帶你讀完這本書,即使你沒有買書,也能獲得精華。但是有個條件,我替你讀書,你摘走了我幫你總結的好句子,你可以不留言說句謝謝,但是麻煩再懶的你也給我點個讚,可以不?

內向者低人一等嗎?

書中表達了一個驚人的「觀點」:內向者比外向者要「聰而敏」一些。17歲輕鬆地考上清華大學物理系,22歲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29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34歲創辦國內三大網絡公司之一――搜狐。這個天才型的人物就是搜狐CEO張朝陽。他自我剖析:「我是個比較沉默寡言的人,很內向。我話少的原因是因為我追求真實。追求真實源於對人的關注、對人的內心世界的探索,同時跟學物理有關。學物理總要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對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都要探個究竟。」張朝陽內向而聰敏,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內向者的力量。

在這裡我延伸一下,張朝陽屬於INTP(學者型,又叫工程師),第一官能是內向思考!就是能把邏輯結構當成麵包來吃,並且吃得是津津有味的人!是比較稀有人群,但是比哲學家還是多一點。約佔人群的2.5%。張朝陽喜歡作秀,挑戰各種不可能,在外人看來好像是挺外向的樣子,實際上都是偽裝出來的。

進入文化產業,成為文化達人應該是intper的最佳選擇! intp的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靠的是出類拔萃,靠的是技高一籌,靠的是真功夫! 當今時代要成為文化達人,就必須是複合型人才。技術+管理,或者是藝術+管理,才會更加有前途。只懂管理,只懂文科,是沒有多少出路的!

書中還說性格外向活躍的人往往各方面都混得不錯,卻難以攀登到最高處。有一些內向的人,因為沒有太多人際關係的牽絆,反而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周雲騫,沒有什麼朋友,所以敢用自己的抑鬱症做案例為大家做釋放,甚至還提到了自己被同性戀大叔暗戀猥X的經歷。如果一個外向的活在朋友眼中不為自己而活的人,肯定是不敢這樣寫的。書中還講了一個國王和囚犯的故事:

有一天,國王來到牢房對眾死囚說:「如果你們中間有誰能從這座牢房裡從容不迫地走出去,我不僅免他死罪,而且賜良田百頃。」眾囚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堅不可摧的牢房,都搖頭表示無能為力。這時,一個平時不愛說話很內向的囚徒站起身來向牢門走去,只見他用手試了試,最後抓住鎖門的鐵鏈條輕輕一拉,門一下子就被打開了。原來牢房門是由鐵鏈條虛掛著的,只要你有勇氣伸手去拉開鐵鏈條,牢門就會很自然地打開。

性格內向者,從他們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他們善於保存精力,但他們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並體驗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覺。這種感覺使他們坐立不安,或是遲鈍麻木。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都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然而,性格內向者需要對他們獨處的時間以及在外界活動的時間加以平衡,否則他們會失去很多的機會和人際關係。精力平穩的性格內向者具有獨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創造性地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內向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羅曼羅蘭說過,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機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機遇。不同於動物之處,就在於人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能夠感知自己的存在,可以重新塑造自己,以實現自我性格的轉變與改造。如果說外向者是一朵正在綻開的花,那內向者則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雖然看起來不夠起眼,但是它的未來有怎樣的色彩,有怎樣的芳香,令人充滿期待。

內向者的先天優勢

書中分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點醒了每一個內向的孩子:

小老鼠覺得自己太渺小了,一直希望找到最大最強的東西。抬頭一看,什麼最大啊?莫大於天。小老鼠問天:「天啊,你什麼都不怕,我卻這麼渺小,你能給我勇氣嗎?」天告訴它說:「我也有怕的,我怕雲。因為雲是遮天蔽日的。」小老鼠覺得雲更了不起,就去找雲,說:「你能遮天蔽日,你是天地之間最大的力量吧?」雲彩說:「不,我怕風。我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譁,大風一吹,雲開霧散,風過雲飄,所以我還是有怕的東西。」小老鼠又去找風,說:「你力量太大了,天空上萬物都抵擋不住你,你沒有什麼可怕的吧?」風說:「我也有怕的啊,我怕牆。天上的雲彩我能吹散,但是地上有堵牆我就繞不過去了,所以牆比我厲害。」小老鼠就跑去找牆,說:「你連風都擋得住,你是不是天下最強大的?」牆卻說了一句令小老鼠非常驚詫的話,牆說:「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為老鼠會在我的根基上一點一點咬出很多牆洞,總有一天,我這面偉岸高大的牆,會因為你們老鼠的洞而轟然倒塌。」這個時候,小老鼠恍然大悟:原來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就是它自己。誰都想依賴強者,但真正可以依賴的只有自己。挖掘出自己的潛能來,人們都會驚訝於自己竟是如此強大的人。內向者也是如此。

性格內向者具有很多共同的表現,如:善於思考,對問題體驗深刻、鑽研深入;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富於創造性,富於想像;認真負責,承諾要做的事情就會去做;善於觀察,對刺激的反應比較靈敏;善於傾聽(這在人際交往中顯然很重要);與朋友有深入、持久的友好關係;勇於作出重大的決定,等等。內向人的圈子比外向人的要小,但其中有幾個知心好友,少而精。不妨通過他們來擴展自己的人脈,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內向者只要發揮自身優勢,真誠贏得他人的信賴,你會強過很多外向者。

內向者的社交恐懼症

一般內向者都不太擅長社交,因為他們平時不愛與人接觸,喜歡獨處,他們得社交恐懼症的機率比外向者要高很多。突破社交恐懼症,需要以自己為鏡子!書中講了個寓言故事非常有意思,可以貼出來給大家讀讀:

寓言說有兩隻貓在屋頂上玩耍。一不小心,一隻貓抱著另一隻貓掉到了煙囪裡。當兩隻貓從煙囪裡爬出來時,一隻貓的臉上沾滿了菸灰,而另一隻貓的臉上卻乾乾淨淨。乾淨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髒又醜,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乾淨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乾淨的。結果,黑臉貓回到家,嚇得其他的貓都四下躲避,以為見到了妖怪。」這個故事啟示我們,誰也不能成為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只有將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才會映照出你人生的璀璨光芒。

內向者常常會陷入「巴納姆效應」中,在「內向」的標籤下,他們往往會喪失自己的個性,只認識到共性,認為自己就應該敏感多疑、心緒消沉、膽小軟弱、固執拘謹、不善交際,讓這些標籤壓得很重。於是,有時候他們完全否定自己,希望能夠通過改變自己的內向性格,提高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進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看了許多人際關係方面的書籍,也學了許多人際關係的技巧,可是卻發現收效甚微,效果不明顯。因為改變自我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都向別人看齊了,你的個性哪去了呢?其實每個人沒有缺點,只有特點。正確認識了自己的社交缺陷後,就要敢於暴露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尤其是內向者,不妨把你不願為人所知的事說出來,正面面對它,就像我一樣,說故事給全國人民聽。

再看個寓言: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一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又笨的殼呢?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有這個殼的保護我們才安全,才會免於傷害!小蝸牛:可是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樣的殼呢?媽媽: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飛到天上去,天空會保護她啊。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能會變成蝴蝶飛到天空,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小蝸牛傷心地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我們,大地也不保護我們。媽媽拍著小蝸牛的頭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殼是蝸牛的缺點,是個沉重的負擔,但也是個保護所。我覺得,每個人都沒有缺點,只有特點。一個人擁有優勢的種類和數量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每一個人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愛情發展都建立在自己特點之上,善於變廢為寶,化不足為動力。

內向的孩子需要正視自己,克服社交心理恐懼需要把自己放到人流中去,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儘自己的一點責任,不要再為自己的一點小事而耿耿於懷,為自己鬆綁,也為人生添彩。如果我們想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

內向者不必模仿外向者,勇敢做自己

有個農夫,養了一頭驢子和一隻寵物狗。驢子每天隨著主人早出晚歸地辛苦工作,卻總討不到主人歡心。而家裡那位好吃懶做的狗朋友,每晚只要在主人回家時搖頭擺尾,撲上去舔主人,主人就會開心地抱起它,驢子心裡實在不痛快。有一天,驢子決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它開始向狗學習,白天裝懶,呼呼大睡,不肯出去工作。主人晚上回來時,它精神大好,馬上撲向前去,學狗一樣舔主人。然而驢子的行為不但沒有讓主人喜歡,主人反而以為它瘋了:不工作也就算了,現在還來攻擊我!於是拿了獵槍,扣下扳機。無知的驢子,無辜地一命嗚呼了!如果你是驢子,就不要裝溫柔,還是做自己最好;內向者不用改變性格,明白自己的特點,也可以讓別人認可和喜歡。

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

傳說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貢品是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皇帝見到後很高興。可是這小國使者同時出了一道難題。使者的問題是:「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然而,三個金人形如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重量也完全一樣,哪有什麼區別?更談不上價值的高下。這可難住了皇帝,心想,我泱泱大國若是被他小國的題目難住,豈不顏面盡失,遭世人恥笑?於是,他心急如焚,寢食難安。他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請他們仔細鑑定,找出差別。結果卻讓他更加失望,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三個金人一模一樣。皇帝召集眾大臣商量對策,眾臣們面面相覷,毫無辦法,這時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眉頭一展,立即將老臣和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不疾不徐地拿出三根稻草。只見他將第一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裡,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他將第二根稻草插入第二個金人的耳朵,稻草從嘴巴裡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耳朵後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無語,答案正確。這個故事看似有點玄妙,它說明了嘴巴和耳朵是虛的,唯有心是實的。其實它告訴了我們一個再通俗不過的道理: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要說;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而是能守得住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內向者多是善於傾聽的人。內向者比較能準確把握對方心理的人,這是內向者的優點,利用這一優點,內向者可以很好地擴充自己的人脈。內向者也更容易成為心理諮詢師和心理學家。因為聽是這個職業非常重要的心理特質。

10分鐘就帶大家讀完了一本暢銷書,每天這樣的讀書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只是有時候我內化為我的一些觀點貫穿於我的每一個問答,每一篇文章的寫作中了。我是個內向者,我希望用我的讀書行為,感染到更多的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結交比我更優秀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性格內向不是一個人的缺點,告訴你如何發揮內向者優勢
    文 | 劉俊 不管是性格內向還是性格外向它只是一個人性格的選擇,並不是一個人的缺點,兩種性格各有優缺。就像有的人喜歡吃白菜,有的人喜歡吃蘿蔔,有的人生性喜歡熱鬧,有的人則偏愛安靜。那麼內向者該如何發揮優勢呢?
  • 你所不知道的內向者的秘密——《內向者優勢》
    書籍目錄3《內向者優勢》(The Introvert Advantage),作者馬蒂.萊利( Marti Olsen Laney),根據自身的性格特質,通過長期的工作、生活體驗,總結出內向者的優勢其書中,主要講述了三件事: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內向者;了解並欣賞內向者的優勢;用工具來激發珍貴的潛能。一、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內向者作者提供了2個小測試和1個長測試,這邊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長測試。
  • 性格內向不是缺點,而是特點,內向者一樣可以擁有高情商
    你是否認為內向型人格甘於孤獨,不喜與人交往,妨礙關係維護、職業發展?說出下面幾段話的都是性格內向之人,他們是成功人士、名人。知道他們是誰嗎?答案在文末揭曉。1.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像力的最佳功臣。
  • 內向不等於缺點,讀內向者優勢-趙靜
    內向者優勢:內向的你,該如何爆發潛在能量,展現自己的競爭力趙靜這是一個為外向者服務的時代1.不用太追求完美,沒人可以做到完美,降低要求,接納自己不完美的表現。為了儘可能做出最好的表達,內向者絕對不會輕易開口,而這就容易影響他們的溝通能力,並壓制自我表達的欲望。2.找到自我,和性別一樣,接納自己天生的性格,不用模仿成外向者,我們有自己的優勢。
  • 《內向心理學》:成功不只屬於外向者,內向者也有不可取代的卓越
    由此可見,無論內外向者在這個世界的比例如何,內向者如何認識自己的優勢和障礙更為重要,這將關乎到內向者如何自我定位,肯定自己的特質,發揮自身優勢,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內向者最強大的潛力。◆如何理解並欣賞內向性格的優勢和障礙在多年內向者的研究中,大多數內向者不僅對自己的性格優勢渾然不覺,而且還具有自我批判的傾向,因此,內向者的優勢通常表現得低調安靜,所以往往被人忽略,無法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 內向者的你,如何體面度過鹹魚般的一生?避開4個坑,發揮5大優勢
    內向者,可以有優秀的外在表現,例如我平時不喜歡交際,但是,我在面對人群中演講時,卻屢獲冠軍。有研究表明,內向者在公開演講時,反而滔滔不絕,言之有物。而外向者,卻反而容易卡殼。這4個誤區,就像4個坑,我們要去避開。那麼,我們性格內向的人,該如何打通自己的職業成長通道呢?
  • 《內向心理學》③:內向者,哪有被誤解的宿命,只有未克服的障礙
    也是為了在生活和工作中,隨時明了自己所處的狀況。激勵內向者忠實於自己,化優勢為競爭力,化劣勢為動力,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外向世界裡,活出光彩來。順利時,清楚知道自己哪些優點發揮作用,尚有哪些可待挖掘的優勢,還有哪些可待克服的缺點。不順時,清楚知道自己哪些劣勢在阻礙自己,尚有什麼優勢未發揮出來。
  • 《內向者優勢》:不要浪費你的天賦!
    在後來進入社會的過程中,我對這個想法慢慢有所改觀,覺得內向的人也不全是缺點,但一直覺得不太篤定。直到我看到這本《內向者優勢》,終於找到了有力的證據支撐。我發現內向者一直都是「拿著金飯碗在乞討」,我們太不會發現自己的優點了!
  • 《內向心理學》——了解內向者的需求,讓你的內向成為盔甲
    如何評價一個人是否內向?有一首歌叫《孤獨患者》,歌詞中提到「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受到了聽眾的狂贊,紛紛表示,自己就是那個外向的孤獨患者啊!在測算題中了解自己的偏向,以便拿捏自我優勢盔甲作為行走社會的裝備。同時,又能給與旁人一些友善而有效的指點。
  • 讀書《內向者溝通聖經》
    這本書指導內向者處理人際關係,幫助內向者突圍外向者佔主導的商業世界。這也是一本對內向者和外向者同等重要的書。外向者會更深刻地了解內向者的思想,而內向者在學會接納自己的同時,也能利用自身所長為組織帶來真正價值。
  • 內向者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溝通優勢
    《內向心理學》一書作者、德國性格諮詢專家西爾維婭·洛肯博士發現,由於內向者的優勢通常表現得安靜低調,所以常常被忽略,其實它們(內向者的優勢)可以在溝通中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內向心理學》是一本專為內向者打造的溝通之書。
  • 《內向者優勢》:摘下開朗的面具,我們也能閃閃發光
    前幾天在一次面試中,面試官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最大的缺點是什麼?」我思考了一下,告訴她「可能是性格比較內向吧」。面試官聽完後,沉吟了幾秒鐘,告訴我「我並不認為內向是一種缺點,內向只說明你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並不能說明這是不好的事情。」在面試結束後,她向我推薦了一本書《內向者優勢》。
  • 《內向心理學:安靜的力量》①:內向者,讀對的書,然後讀懂自己
    一、當今,自我提升類書籍幾乎都是針對外向者而寫01內向者,你錯讀了多少書 ?你讀過「關於如何傾聽」類的書嗎?如果你是內向者,就沒必要讀這樣的書。因為它們是寫給口若懸河的外向者看的,內向者本就善於傾聽,所以用不著。
  • 讓「性格內向」成為自己的職場優勢
    作為一名性格內向的人,我在eBay公司成功進入管理層,在雅虎升為高管,最終成立創業公司成為執行長。我發現自己經過了一個假裝自己是外向性格,再接受自己是內向之人的過程,進而促使我能夠不停且真實地追求自己的事業,並對自己的工作狀態感到滿意。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通過七個例子,來說明一個內向者該如何利用自己的的內向優勢在職業生涯中大放異彩並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
  • 內向的人,想要職場混得好,找到自身優勢不比別人差,遵從這3點
    也有性格內向的朋友說過:我也試過逼自己開朗一點,有段時間經常去參加各種圈子活動,行業沙龍交流,主動找人聊天,假裝很外向,可是太難受了!不少職場人似乎都認為內向的性格是一個問題,為此感到煩惱。在我看來大可不必,內向從來都不是劣勢,只要發揮好自身優勢,職業發展並不會比外向者差。
  • 《內向者溝通聖經》:豆瓣評分7.2,內向者也能逆襲成溝通高手
    02那為什麼內向者不善於在大眾面前表現自己的優勢呢?因為內向者性格的特質,相對於熱鬧嘈雜的環境,更喜歡通過獨處來獲取力量,更注重內心的世界。那麼,當你了解了自己是內向型性格的人,並為此困擾很久又找不到好的方式方法來改變自己時,我向你推薦《內向者溝通聖經》這本書。
  • 致內向者:願你忠於自己,安靜且有力地發揮影響力
    《性格拼圖》側重「性格定位」——如何在性格曲線上找到自己的舒適區。《內向高敏者》側重「幸福指南」——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而《內向心理學》則側重「人際溝通」——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在這個外向者為主導的世界,有許多讓內向者頭痛不已的場景,比如演講、談判、社交,洛肯博士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很多方法教內向者如何應對。
  • 《內向心理學》:內向的你,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找到理想的另一半
    在西爾維亞.洛肯博士的《內向心理學》一書中,就為我們梳理並分析了內向者的獨特優勢,告訴我們內向者可以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去找到理想的另一半。多年來,在研究內向者的過程中,洛肯博士發現多數內向者具有自我批判的傾向,這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優勢渾然不知,很容易導致對自我的不自信。為了避免掉入這種陷阱,內向者就必須培養起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能幫助我們清楚地觀察到自己的優勢,並且認識到這些優勢所具有的價值。
  • 內向的人,都擁有獨特的優勢
    事實上,在我們身處的世界裡,內向性格的人所佔據的比例超過60%。這就意味著我們身邊的朋友中就有很多內向性格的人。在這個外向主導的時代裡,人們普遍喜歡外向性格的人,但實際上,內向性格的人擁有外向型的人所沒有的諸多優勢。而在很多擁有天賦的人中,內向型的人居多。
  • 你會把自己定義為內向者嗎?內向者就註定一事無成?
    於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公司之間的競爭就需要上文提到的性格外向型的銷售去將自己的產品賣給消費者。這些銷售人員也因為他們辛勤的付出獲得了不菲的回報。於是吸引了更多人前僕後繼的去從事相關的職業。慢慢地,外向型性格的人似乎就是會比內向型人格的人成功一點的大眾印象就建立起來了。在辦公室裡,這些愛說話,說話快,看起來很聰明的人大多也是領導樂意栽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