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特產「兒菜」吃法大全

2020-12-22 農村老彬

大家好我是農村老彬,前段時間看到四川網友教湖北網友「兒菜」做法和吃法,今天我來給大家聊聊我們農村的「兒菜」。

兒菜」在我們四川叫「娃娃菜」「娃兒菜」是我們農村房前屋後必種的蔬菜之一,兒菜學名抱子芥,富含鈣、鐵、磷、維生素等,多食可清敗火、去油膩,品質細嫩、吃法多樣,是上佳的保健蔬菜。兒菜是一種生長非常奇特的蔬菜,呈寶塔形,粗大的根部上,環繞相抱著一個個翠綠的芽包,就像一群孩子把娘的圍在中間。一母多子,這也是它叫"兒菜"的來由。

兒菜育苗一般在25天左右,9月10月移栽,株行距45-50釐米,移栽後2~3天,施用定根肥,移栽後15天,施用第1次追肥可加適當尿素,移栽後35天,施用第2次追肥可加適當尿素。施肥可用自家人畜糞有機肥,採收期臘月-次年3月份。

說道施肥我想起去年有一次幫朋友家背糞給兒菜施肥,在糞坑發現有一個錢包,半截在糞裡泡著,我左右環顧四周沒人,猶豫到底撿還是不撿,最後一狠心撿起打開一看,裡面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朋友,我已經看過了,裡面沒錢,麻煩把拉鏈拉上放回原位!」

兒菜的吃法繁多但是做法也簡單,白灼兒菜,兒菜切滾刀塊,水燒開放入兒菜大火煮5分鐘筷子能插動即可(不宜煮太爛)蘸上辣椒醬或者(老乾媽辣醬)吃味道鮮嫩口感舒適。

清炒兒菜,兒菜切片(不宜太薄),熱油放入辣椒段爆香,放入兒菜翻炒,放入適量鹽,雞精,炒至八成熟即可出鍋,吃起來脆嫩清淡適宜

兒菜炒臘肉,臘肉切片煸炒起耳朵狀,留底油放入辣椒段爆香放入切片的兒菜炒至6成熟放入鹽翻炒後,放入剛起鍋的臘肉,放入豆豉,蔥段等配料翻炒至兒菜8成熟起鍋,

從來沒有試過這麼清新脫俗的感覺,臘肉的香,兒菜的脆甜,混在一齊的味道,竟然比「山珍海味」有過之而不及,吃上一口,閉上眼睛,正如初戀般詩情畫意。

總之兒菜是我們農村飯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春天吃不完兒菜可以切片曬乾常溫乾燥處保存,需要用的時候用溫水浸泡後即可。

好了不說了,再說老彬口水都流出來弄溼鍵盤了。

相關焦點

  • 四川人教湖北人怎麼吃兒菜,我學會了,四種經典吃法,趕緊收藏吧
    四川人教湖北人怎麼吃兒菜,我學會了,四種經典吃法,趕緊收藏吧大家認識兒菜嗎?吃過兒菜嗎?前幾天從四川雅安給湖北送來了50噸愛心菜,我們湖北人真的非常感謝,但是裡面的兒菜卻不知道怎麼個吃法。熱情的四川的網友急瘋了,馬上在線教怎麼吃兒菜,他們說既然送了菜,那燒菜的技術肯定要一併送到啊,簡直太貼心了吧。沒見過兒菜的朋友肯定很想看看兒菜到底長什麼樣吧,兒菜其實是芥菜的一種,學名叫做「抱子芥」,在粗大的根部環繞生長著一個個的嫩芽,就像許多的孩子把母親圍繞在中間一樣,故此得名兒菜。
  • 兒菜怎麼吃?湖北人一臉問號,四川人:教你們4種經典吃法
    兒菜怎麼吃?湖北人一臉問號,四川人:教你們4種經典吃法前幾天看新聞,四川給湖北送了50頓的兒菜,湖北人很感激,但是過後卻發現這兒菜怎麼煮成了一個大問題。很多湖北人甚至沒見過兒菜,所以對兒菜無法下手。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兒菜,兒菜也叫作超生菜,它其實也是芥菜的一種,兒菜一個個嫩芽簇擁在一起,就好像一對兒子在母親懷裡一樣,所以稱之為兒菜。四川盛產兒菜,四川人對兒菜也是非常喜愛,所以兒菜在四川人手裡可以做成各種美味佳餚。兒菜怎麼吃?湖北人一臉問號,四川人:教你們4種經典吃法。
  • 四川雅安「兒菜哥」又給武漢送兒菜了 「帶了廚師,手把手教武漢...
    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 受訪者供圖「9月份我答應了武漢的劉大姐送兩噸兒菜給她和武漢人民吃,今天我來兌現承諾了!」12月8日上午,一輛寫有「兒菜哥武漢行」的貨車滿載著兒菜和各色雅安特產,從四川雅安市雨城區啟程,前往武漢。
  • 武漢人民又想念四川兒菜了?四川雅安「兒菜哥」:安排,車隊已出發!
    來自四川雅安市雨城茶葉、白菜、掛麵、豆腐乳、糕點,天全的兒菜、龍鬚菜,漢源蘋果、花椒,滎經產砂鍋、紙巾,寶興臘肉,還有來自眉山市洪雅縣的佛手瓜……12月8日上午,一輛寫有「兒菜哥武漢行」的貨車從雅安市雨城區啟程,此行的目的地是,武漢。
  • 四川雅安「兒菜哥」送去千斤兒菜 武漢市民塞鴨脖和熱乾麵送他返程
    答應你的兒菜給你送來了,還給你帶了雅安的臘肉、蘋果、花椒。」12月9日凌晨5點30分,經過將近2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四川雅安的「兒菜哥」趙偉,將2.5噸兒菜和當地特產送抵湖北武漢。物資送到武漢市礄口區韓家墩雲鶴社區後,趙偉直奔劉大姐家。今年2月,武漢爆發新冠疫情,趙偉和數名愛心人士跨越1400公裡,將兒菜和四川人民捐贈的物資送達武漢。
  • 四川雅安「兒菜哥」送去3千斤兒菜 武漢市民塞鴨脖和熱乾麵送他返程
    答應你的兒菜給你送來了,還給你帶了雅安的臘肉、蘋果、花椒。」12月9日凌晨5點30分,經過將近2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四川雅安的「兒菜哥」趙偉,將2.5噸兒菜和當地特產送抵湖北武漢。物資送到武漢市礄口區韓家墩雲鶴社區後,趙偉直奔劉大姐家。今年2月,武漢爆發新冠疫情,趙偉和數名愛心人士跨越1400公裡,將兒菜和四川人民捐贈的物資送達武漢。
  • 湖北人說不會吃四川人送的兒菜,四川小夥伴快急瘋了!
    兒菜到底是什麼菜圖據微博網友據百度百科介紹,兒菜學名抱子芥,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個變種,富含鈣、鐵、磷、維生素等,多食可清敗火、去油膩,品質細嫩、吃法多樣,是上佳的保健蔬菜。璧山地區種植兒菜已有 40 年歷史,是璧南片區冬春蔬菜的主栽品種,年種植面積超過2500公頃,產量超過 10 萬噸,主銷重慶、四川、貴州、廣東等地。到底怎麼吃,四川小夥伴們開始支招起來豆瓣網友木杉:如果是特別嫩的兒菜,我都是直接切片下油鍋爆炒的,加點耗油然後放點剁椒醬,超級下飯。
  • 疫情期間送來的兒菜太好吃了,四川「兒菜哥」這次又來漢送菜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劉毅 剪輯曾超)今年2月初,四川雅安6名愛心人士捐贈了50噸新鮮蔬菜,奔波上千公裡送到武漢。這次捐贈,讓不少武漢市民知道了雅安的特產菜——兒菜,捐贈活動的發起人之一趙偉也被大家稱為「兒菜哥」。
  • 四川人的最愛兒菜,怎麼做才好吃
    作為一個四川人,從小就吃兒菜長大,原本以為這個菜全國都有,這次疫情才讓我明白它是四川的特產。長得這樣奇怪的菜怎麼做才好吃,為什麼四川人對它如此鍾愛。1.清水煮兒菜,蘸醬吃這是一種最普遍,也是最簡單的吃法,它的精髓在於蘸醬。把兒菜洗好削皮,然後稍微切小點,可以不用切片,清水放鹽煮。然後調蘸醬汁,把煮好的兒菜蘸一下醬,是最下白米飯的菜,一口氣可以吃下兩三碗米飯呢。
  • 湖北:四川兒菜的家常做法
    作為蜀地的四川,當然也傾全力支援湖北。首批醫療隊首先相應支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也於2月10日緊急集合出徵。除醫療物資在,蔬菜也成了支援湖北的物資。就前日四川50噸兒菜(也叫娃娃菜)被拉近湖北,湖北人民發信感謝,也給湖北人民帶來了困擾。從沒見過的蔬菜,更不知道怎麼吃。小面四川生活紀實就兒菜的幾種家常做法整理給所有湖北朋友。
  • 湖北武漢同胞兒菜吃法教程來了,味道鮮美晚餐就樣吃刮油解膩
    抖音上的湖北同胞在呼喚四川捐的兒菜怎麼吃,今天就來給武漢同胞介紹一下兒菜的吃法,兒菜營養豐富,品質細嫩,味道鮮美,吃法多樣,炒、燴、炸、涮、涼拌、作湯、醃泡均可,是宴賓席上的美味佳餚。開水兒菜備料:兒菜一顆、幹辣椒、鹽、味精、雞精、花椒粉、蔥花、醬油、香油製作方法:1.把兒菜洗淨,切塊備用。
  • 在四川,兒菜味道清甜,生吃清脆,熟吃化渣,你吃過嗎?
    兒菜的學名叫抱子芥,是十字花科蕓薹屬芥菜種的一個變種,起源於中國,是我國特有的蔬菜作物,在川渝當地俗稱兒菜。別名角兒菜、芽芽菜、抱兒菜等。在四川,兒菜味道清甜,生吃清脆,熟吃化渣,你吃過嗎?兒菜其實是芥菜的一種。粗大的根部上,層層疊疊長出芽苞,如同無數孩子把當媽的圍在中間。一母多子,這也是它叫「兒菜」的來由。
  • 兒菜送到了:雅安「兒菜哥」下廚教做菜 武漢市民回贈熱乾麵
    答應你的兒菜給你送來了,還給你帶了雅安的臘肉、蘋果、花椒。」12月9日凌晨5點30,經過近2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雅安「兒菜哥」趙偉將2.5噸兒菜和當地特產送達湖北武漢。今年年初武漢暴發新冠疫情,2月,趙偉和數名愛心人士跨越1400公裡,將兒菜和四川人民捐贈的物資送達武漢。9月下旬,武漢市礄口區的劉女士給趙偉發消息說,很想念兒菜的味道,她曾多次到農貿市場和超市都沒買到。
  • 捐贈蔬菜支援湖北,除了兒菜,四川這幾種菜也火了,很多人沒見過
    最近網上有個熱門話題,是說湖北朋友收到一些雲貴川渝方向的捐贈蔬菜,平時很少見過,求助怎麼做,主要是兒菜,接著就出現很多視頻,是四川朋友的兒菜烹飪教程。大家都很熱情,紛紛分享做法,讓湖北人民感受愛心。 除了兒菜,求助較多的,還有兩種蔬菜。
  • 雅安「兒菜哥」再次送菜來江城
    今年2月他送的兒菜 讓武漢市民念念不忘雅安「兒菜哥」再次送菜來江城趙偉等人在雲鶴社區卸貨□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毅今年2月初,四川雅安6名愛心人士捐贈了50噸新鮮蔬菜,奔波上千公裡送到武漢。
  • 這菜冬天才有,四川人叫它兒菜,做法多樣,素炒簡單又好吃
    兒菜又叫娃娃菜、娃兒菜等等。學名叫「抱子芥」,芥菜的一種。名字有點奇怪,因為這菜根部粗大,環繞著一個個苞芽,如同無數孩子把娘圍繞在中間,一母多子,所以因此叫它兒菜。這菜個頭不大,甘甜而不帶苦味,肉脆筋少,色彩翠綠,內心潔白,切成薄片炒著吃,口感質嫩,也可以在素炒的時候加點紅辣椒點綴下,微辣也不錯的口感。
  • 川渝一帶的特產青菜—兒菜,用來熗炒最有味,超級地下飯
    一開始的栽種地區也僅限於川渝一帶,可謂是當地的特產青菜。後來,才逐漸發展到貴州、雲南等周邊以及長江中下遊地區。 兒菜,學名應該叫「孢子芥」。不過當地人,更熱衷於稱它為「兒菜」,這跟它的外形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大家見過整棵的「孢子芥」, 必定會恍然大悟。我們平時在市場見到的兒菜,其實應該只算是葉芽部分。
  • 聽說了兒菜、折耳根這些愛心菜!還有這些四川菜名字你聽了更發懵
    這裡的主角就是兒菜和折耳根,接著還出現很多視頻,是四川朋友的介紹兒菜和折耳根,不僅介紹了兒菜的學名是抱子芥,折耳根的學名是魚腥草,還附帶了烹飪教程讓湖北人民感受愛心。這一下就讓兒菜、折耳根在全網火了。全國其他地區人民,像江浙滬地區的都好奇圍觀。這時四川的朋友們,又有發出一些說是普通蔬菜的菜名讓大家猜一猜,結果廣大網民紛紛翻車。
  • 兒菜是個什麼菜?北方的小夥伴我們一起來長知識!
    兒菜是個什麼菜?北方的小夥伴我們一起來長知識!兒菜又叫娃娃菜、崽崽菜,學名「抱子芥」,芥菜的一種。粗大的根部上環繞著一個一個的嫩芽,就如同許多的孩子把當娘的圍在中間,一母多子這就是「兒菜」的由來。兒菜可以清煮、清炒、爆炒、泡酸菜。
  • 一道四川人都懂的兒菜做法,簡單美味,大人小孩都愛吃
    有一種蔬菜,在四川很常見,在北方和其它地方都很少有這種菜。我作為一名四川人,特別喜歡這種蔬菜。它長得和萵筍有點像,但是又和榨菜有點像,其口感吃起來非常滑嫩。在我們四川有很多人會把它製作成泡菜,或者用它來炒五花肉,總之不管怎樣做,都是特別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