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又開始學漢字了?韓國: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

2020-12-15 奇聞菌愛玩

韓國人又開始學漢字了?韓國: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

近年來,隨著韓劇在中國的熱播,我國也掀起了一陣韓流,人們對韓國的服裝、化妝品非常感興趣,一時間韓國遊成為了人們出國旅遊的首選。但你知道嗎?早前的韓國,經常到我們國家來學習,而且他們也是說漢語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都知道,我國在古代是非常富強的國家,不僅地大物博,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後來很多國家都與我國建交,紛紛到此來學習,其中就有日本和韓國,常年在我國學習,後來在學成後,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結合本土特色,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49年前的韓國,一直都是使用漢語的,不管是說話,還是寫字全部都是深深受到了漢字的影響,直到1970年的時候,韓國人民決定要重建屬於自己的文字,於是全面下令禁止說漢語,寫漢字,全國上下都要學習韓語,寫韓字,看到這很多人會有一種疑惑,為什麼之前說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要改了呢?

原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韓國人民被日本殖民的數十年,當時擺脫了日本殖民的韓國,決定要自立自強,所以他們覺得當時的中原文化是他們落後的最根本原因,所以韓國人要放棄漢字文化。在六十年的時候,韓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為了能夠在國際上有更好的發展,韓國人決定一定要說韓語,這一舉動也得到了韓國人民的熱烈支持。

當時此消息一出,全國上下的人民都在努力的學習韓語,因為當時的很多人都是經歷過殖民時代的人,他們深深的知道,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是真正的強大。但深受漢字文化影響的韓國人就真的完全放下了漢字嗎?韓字不像是漢字和英語,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讀音和意思,尤其是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字都有它的代表意義,韓國人所創造的韓字不過是個表音字。

相信很多在去過韓國旅遊的朋友,應該在景區內都有所發現,那就是韓國的景點名稱還大多數都是漢字的名稱和書寫,而後韓國人好像也漸漸的知道了韓字表達的都是表音字,所以現在又掀起了漢字復興的運動,現在韓國好多小孩起的名字都是一個韓語,一個漢語,尤其是在中小學的課本上,政府規定,必須添加漢字的讀音。

看來在不久後走在韓國街頭,相信會有韓國人用漢語交談著吧,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探討哦~

相關焦點

  • 韓國為何突然要恢復使用漢字?
    但是,韓國人並未就此罷手,揭示了一個更大的驚天秘密,在韓國人的歷史課本中,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屬於他們的……再加上越南人說長江以南是他們的故土……顛覆呀,小編長這麼大,才知道,曾經的中國人根本就沒住在陸地上,而是長期泡在滾滾長江水中……這個麼……容小編冷靜一下……我們開始講正經的歷史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韓國當初創造韓文,理由之一是世宗皇帝給出的「學寫漢字太費時,平民沒時間學」。於是設計了韓文來幫助平民避免學習漢字。  但韓國的古代行政制度、科教文衛等等,來自於中華文化的傳承,韓國古籍是由漢字書寫。研究韓國古代歷史就必須讀懂這些用漢字書寫的古籍。韓國老祖宗用漢字留下的遺產,韓國人不得不享用的。
  • 韓國又開始爭論,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報導截圖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21日報導,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韓國現行的《中小學教育法》第29條規定「教學用書應當使用韓文書寫」。過渡時期的漢諺混寫,很難區分二戰之後,半島開始一點一點地想擺脫漢文化對他們的影響,開始逐漸削減漢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現,並且大力扶持韓語。之後韓國的著名鐵腕總統樸正熙上臺了,沒錯,他就是深陷政治醜聞的韓國前總統樸槿惠的父親。著名的鐵腕總統樸正熙1970年,時任總統的樸正熙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韓國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的漢字全部刪除。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因此,1970年,韓國開始禁止使用漢字,停止在學校教授漢字。之後,韓國將拼音字母(韓語)當作字體,把只有40個音的韓語當成了漢字的代替品。這種把拼音當成字體的方法到底怎麼樣呢?
  •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爭論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靜】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是的,如果我們打開學前課本,不看漢字只看拼音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不就是一種變了種的韓語嗎?  然而我們也理解,當每一個國家獨立之後,它就要強化國家統一的意識,強化民族國家的概念,尤其是對咱們自尊心特別強的,鄰居而言,上世紀70年代,當韓國經濟剛剛有了點起色之後,韓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進一步爆棚了,他們覺得,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應當使用自己獨有的語言,於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韓語開始了去漢字化。
  • 漢字文化在韓國再起爭議,韓國到底要不要用漢字?
    韓國人一直有一個解決不了的矛盾爭議,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教他們的學生學習漢字,這成為韓國社會揮之不去的爭議問題,這麼多年過去了,韓國也沒有一個最終結論,近日關於漢字文化在韓國再次起了爭議。韓文協會的反駁也是讓支持韓漢混用的學者們不滿,韓國成均館大學中文學教授全光真說:韓文協會所謂的「韓文專用」,其中的「專」和「用」如果不懂漢字的話,就可能產生歧義,在小學教科書中標記漢字並不是在現行韓文文章中非要加入漢字
  • 韓國人的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進而牽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韓國人該怎麼念漢字人名和地名?譬如「樸鍾國」這個名字,中國人很自然就會讀出來,「Piáo Zhōngguó」,聲韻調齊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可名字的主人若是一位中老年「阿加西」(大叔),他聽了可不一定樂意:你怎麼能用漢字的中國讀音來讀我的名字呢?應該念成「Pak Jongkook」,那才是我名字的發音啊。
  • 韓國又吵架了:用不用漢字呢?
    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會有漢字?你是怎麼看的?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寫過一篇奇文《施氏食獅史》,原標題《石室詩士食獅史》,此文全篇讀音都是shi,用拼音水準的文字來表達,怎麼可能表達出來?中國為了和國際接軌,讓漢族更好的在世界推廣,曾經考慮過漢字拼音化,但是從文化的傳承等考慮,放棄了。很多人拿這篇文章證明漢族拼音化很荒妙,其實這是錯誤的。
  • 韓國的「天下無敵」,只有在漢字中才能實現
    (文在寅視察鑰匙部隊新兵營 圖丨視覺中國)非常巧合的是,兩位韓國總統的題字都是漢字——其實從李承晚到樸槿惠,幾乎每任韓國總統都曾經「秀」過自己的書法。而被韓國人稱為「書藝」的書法,可能是這個百年來離漢字漸行漸遠的國家裡,漢字所存留的最後一點領域。19世紀末,面對「他者」的衝擊,韓國民族意識的覺醒,韓國人越來越有重寫本國史以凝聚民族精神的想法。
  • 韓國爭論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爭論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來源:環球時報 時間:2020-12-22 09:04 字號:
  • 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竟鬧出這麼多笑話!
    1446年10月,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標誌著韓文的誕生,自此結束了韓國沒有自己文字、借用中國漢字進行標記的歷史。為紀念,韓國政府將每年的10月9日定為「韓文節」。事實上,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了韓國憲法法院的徽章之外,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
  • 韓國爭論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即便現在韓國的文字採用了韓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字的具體意義,於是就要加上漢字,用於解釋。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學拼音寫漢字做算術 幼兒園娃娃捧起了小學課本
    水母網訊  9月1日,很多6周歲的孩子就要開始小學生活了,在幼兒園還剩下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孩子都在做著哪些準備?他們在幹什麼?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部分幼兒園發現,很多幼兒園在忙著給孩子進行突擊「學前」強化教育,提前開始學起拼音、寫字、算術等小學的課程。
  • 小學階段,提倡先認漢字,再學拼音,原因是什麼?
    小學的教育首先要從認字開始,我們剛剛接觸到漢字的時候,哪裡知道這些漢字該怎麼讀呢,於是在小學課程上面,每個漢字都會標註相應的拼音。老師可能也會先從拼音開始教起,教大家如何拼讀這些漢字。只有學會了拼音,那麼當遇到不會讀的漢字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拼音輕鬆的讀出來。先學拼音可以說提高了我們認字的能力,但是現在,我們應該轉變思路,那就是在認識小學漢字的時候,應該先從認字開始,然後再開始學習拼音。
  • 漢字是韓國的國文,不使用漢字違反韓國憲法,這是漢字申遺的節奏嗎?
    不少韓國學者認為韓國現行的《國語基本法》規定韓國官方文書需使用純粹的韓文的條款違反了韓國憲法。(韓國憲法是用韓漢並用的書寫方式書寫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韓國的憲法本身就是用韓漢並用的書寫方式書寫的。韓國的憲法文書使用了漢字,卻不允許其它的公文用漢字書寫,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另外,韓國的憲法還規定國家必須致力於繼承發展傳統文化和弘揚民族文化。
  • 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
    漢字讀音與書寫的奇特,漢字身上所呈現出來的魅力,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字,哪怕他們知道這個過程非常困難,卻仍然不斷的嘗試。不過,漢字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接受,也不是一直就存在的,比如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下定決心禁止使用漢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韓文的學習。既然如此,那麼韓國人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這不是與他們的初衷截然相反嗎?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人用漢字,隨時間流逝,最終融入中國,是最好結局。不用漢字,必是中國眼中盯,肉中刺,因為文化不同必致思想不同,早晚要像匈奴一樣,消失在歷史中。我留學的時候有幾個韓國朋友,確實他們歷史上都是漢語,為什麼世宗大王威望高,就是因為他創立了韓語,但韓語其實是簡易注音法,不懂的話可以理解成漢語拼音,而且是沒有音調的,那麼就導致大量的韓文單詞不唯一,所以他們身份證上,法律文獻上必須用中文來註解,所以韓語其實是一門未完成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