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林維權熱線》88612315接到市民曾女士的投訴電話,稱自己購買了由宏地置業開發建設的溫州望府商品房,並於最近交付了。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家的入戶門竟然比原先預想的縮水了30釐米,連稍大一點的家具都很難搬的進去,而且投訴後,房開公司至今沒能給出滿意的答覆。就此《科林維權熱線》記者小季介入調查。
市民曾女士2017年購買的溫州望府商品房在近期交付了,經過兩年等待,她喜提新房,原本以為可以開心裝修入住了,可驗房時發現入戶門縮水變小了,這讓曾女士犯了愁。
「
曾女士:「我是(20)17年買了宏地置業溫州望府的房子,買的時候(房開)給我們看的樣板間都是標準的135cm門寬,在銷售的時候也沒有提及我們這棟比其他棟入戶門小20cm。直到我們前天收房的時候發現入戶門比別人小了20cm,我們單門進入最大的空間只有66cm,男士150斤以上冬天穿棉服就很難進去了。」
」
據了解,溫州望府是由溫州宏盛置業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的,而該公司的實際控股方為宏地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採訪過程中,曾女士表示溫州望府小區總共8幢樓房中,唯獨她購買的3幢出現了入戶門寬變小的問題,據她現場測量,自家實際門寬為107釐米,與小區其他幾幢樓房業主135cm的門寬相比,變小了20多釐米,除去入戶大門門框佔據的位置,以曾女士家安裝的子母門來看,真正能使用的單門入戶寬度只有66釐米。
除了自己門寬變小,同層的02戶型和03戶型的業主也因為宏地置業不合理的設計,導致這兩家業主入戶門緊挨在一起。
「
曾女士:「02和03戶型的門是挨在一起的,就變成了兄弟門,以後(使用)也很不方便。」
」
此外,曾女士告訴記者,除了02和03戶型的入戶門正對電梯門,原先宏地置業聲稱的「兩梯三戶」變成了如今01戶型業主一部電梯,02和03戶業主則變成「一梯兩戶」,嚴重影響業主正常生活居住。由於原先的樣板間現在都已經不存在了,導致曾女士舉證困難,很是無奈。
「
曾女士:「原先就是大家都一樣的樣板間。」
記 者:「現在據你了解,原先的樣板間拆掉了嗎?」
曾女士:「不在了,肯定不在了。」
記 者:「為什麼這麼肯定?」
曾女士:「因為原先展廳是在我們望府前面點那裡的,後來是給新都會做了展廳,所以肯定是沒有我們的樣板間了,已經是給兩個房開做了展廳了。」
」
過小的入戶門對於日常生活確實有不小的影響,房屋裝修家居搬入,以後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搬入搬出,身材稍微魁梧點的住戶回家都困難,難道真的要為了能「輕鬆」回家,業主要面臨「先減肥,保持苗條」的尷尬境地嗎?採訪過程中,曾女士告訴了記者她的訴求。
「
曾女士:「房開的解釋是不能更改,就不管我們了。我們的要求是要麼就改成和其他住戶一樣的大小,要麼就給出適當的賠償。因為我們日後搬家,進出(因為間距小)都不方便。」
」
帶著曾女士的問題8月20日記者與宏地置業取得了聯繫, 8月23日周五宏給出了模稜兩可的回覆。
「
宏地置業:「你好,我這邊是宏地集團的。針對你們上次的問題,我們這邊是這麼回覆:(該小區)是我們開發部報批報建,按圖施工的,符合國家規範的。」
記者:「但是我從業主提供的圖紙提供來看,這邊圖紙規劃是145cm,這個情況你們了解過嗎?」
宏地置業:「我們這邊是按照國家規範按圖施工的。」
」
宏地置業客服部的工作人員只解釋道,溫州望府是按照圖紙施工的,對於記者提出的圖紙規劃中01戶型入戶門出145釐米寬度標誌的質疑,並沒有做出明確的解釋。
曾女士買房買出了一堆鬧心事,是房屋在設計階段就存在缺陷,還是業主提出了過分的請求?宏地置業需要給出一個更為明確的交代,同時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業主向我們提供更有效的維權憑證和資料。
來源:《溫廣聯動維權》欄目
記者:小季
編輯:姜姝含(實習)
責編:彭永棠
主編:錢中彪
審核:陳泰漲
監製:陳亦全
總監製:陳振仕
這些內容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