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今年老舊小區安裝電梯成了熱門話題,從目前業主的表現來看,大多數人都是比較期待的。對於爬樓多年的人來說,突然得知加裝電梯的消息,都會顯得非常高興。
我住過幾年步梯樓房的六樓,如果手裡拎著兩個裝滿水果、蔬菜的便袋,爬到六樓之後,兩隻手會有很深的印記。中間還要左手倒右手幾次,緩解一下手部疲勞。還有就是,偶爾炒菜時發現鹽或者醬油沒有的時候,都懶得下去買。那麼加裝電梯,六樓是需求最大的,其次是五樓、四樓,三樓、二樓可有可無,一樓完全沒有需求。
很多人都會認為,加裝電梯後,平時最難賣的多層步梯樓房,搖身一變,成為了電梯洋房。如果得知小區要加裝電梯,這個小區的二手房掛牌價格就會有所上升。加價幅度甚至超過電梯高層樓房。
今年年初,朋友老劉想在自家老舊小區再買一套房子,好把老人從老家接到身邊來住,互相有個照應。老劉現在的房子是結婚的時候買的,但考慮到老人以後會過來,就買了個一樓。住著挺方便,不用爬樓,出門就小區廣場,晚上想臨時到小區門口商店買點東西,很是方便。這半年,老劉一直關注著小區二手房的掛牌情況,就想買個距離自家近點的房子。5月份的時候,同單元六樓業主找到他,說房子想賣,老劉得知後,很是高興,能買到同一個單元的房子,讓老人住一樓,自己搬到6樓居住,這樣一家人走動很方便。
經過和6樓這戶幾次接觸,感覺價格還算適中,並且六樓這戶也想著都是一個單元的,交易起來會更省心。6月份打算交定金的時候,物業突然統計想安裝電梯戶數,這下,原本「安靜」的小區居民,一下都活躍起來了。很多已經掛牌的二手房都提高了標價,有的直接先不賣了,等著安裝完電梯再說。老劉卻高興不起來了,因為老劉談好的六樓,要加錢。原本110萬的房子,要加到135萬。這個價格都比周邊高層電梯房的價格都高了,但是六樓業主說,加裝電梯後就是「電梯洋房」了,價格自然要超過高層樓房。老劉感覺很不爽,這加裝電梯的事情八字還沒一撇呢,就開始加錢了。
一個月過去了,加裝電梯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需要單元所有住戶籤字,才能上報申請。每部電梯的費用是小區業主承擔一半,大約是20萬元左右。這20萬,需要業主自行協商如何分攤。第一次的方案是1樓每戶分攤1萬元,理由是,安裝電梯後,小區整體價值提升,1樓的房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但是老劉不同意。8月份的時候,又出臺了第二次方案,就是1樓住戶不用拿電梯安裝費,老劉依然不同意。這不9月份了,安裝電梯的方案還沒敲定。六樓就有點著急了,找一樓的老劉協商,老劉就是不同意籤字。最後老劉實在是有點煩了,就對六樓說,除非你把六樓按照原來商定的110萬賣給我,我就同意籤字。六樓業主聽到這話,說了句:「那以後再說吧」,就走了。
絕大多數的矛盾,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問題。不涉及到自身利益,感覺不到。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也是大家最切身感受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涉及到金錢,所以都比較關注。一半的安裝費需要個人承擔,同時可能會改變房屋的價值。安裝電梯之後,也會出現各種各項的新問題,比如電梯維護費用怎麼辦?經常出現故障怎麼辦?物業費要不要提高?這些都涉及到錢的問題,最終這些錢都需要小區業主集體承擔。
在我看來,加裝電梯後房子未必會升值。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想買套房子,你是選擇高層電梯的樓房,還是選擇這種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答案是不是很明顯了?
很多東西改造後都不如原裝的要,這種20年左右的老舊樓房,加裝電梯後如果不貶值,就已經不錯了。想賣房子的,最好趁早賣。一方面房價逐漸走低,另一方面,房齡越來越老,再就是新房遍地是,沒有特殊需求,或者價格沒有明顯優勢,一般不會選擇這種改造後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