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價SSD?奧睿科首款固態硬碟搭配透明硬碟盒組成至尊搭檔

2020-12-14 listter

大家都知道最近固態硬碟頗有白菜價的趨勢,究竟白菜價多啥程度呢?網上搜下就明白了,但是價格便宜貴便宜,質量好不好才更重要。畢竟作為硬碟來說,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電腦配件,還承載著數據安全的重任,畢竟硬碟有價而數據無價。所以說如何選到一款性價比高的固態硬碟同時又要求有品牌的售後和良好的品質保證,才是更加選項。

劃重點來了,我們都知道,國內知名的外設品牌奧睿科一直在外設、傳輸設備上耕耘數年,如今他們家推出了一款自有品牌的SSD,從128GB容量到1TB容量都有,產品被命名為ORICO迅龍戰甲系列,都採用了SATA3接口,內置原廠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TLC顆粒,SMI主控,並提供五年質保,讀寫速度皆達500MB/s以上,而我這款512G容量的市場價才不到400,非常有競爭力。

其實我認為有三種需求類型適合買奧睿科這款固態硬碟:

第一就是老筆記本老臺式機想要用最小代價升級一下速度,既不想花太多錢換平臺,又因為舊有的機械硬碟已經成為嚴重製約系統速度的瓶頸,這樣花最小的代價直接把系統盤更換為大容量SSD,能帶來最明顯的使用感受提升。而又因新裝電腦、新平臺大都有板載NVMe協議的M.2接口,所以升級更快速的M.2固態硬碟最好。

第二,則是想DIY組建一套高性價比入門或者中端的主機,因為整體平臺性能功耗的因素,用SATA3接口的固態硬碟當系統盤也算是能物盡其用了。

第三,則就是有一個移動硬碟盒,想要組件一個高性價比的移動硬碟的用戶,比如我這有一臺奧睿科透明2.5寸移動硬碟盒,搭配這款2.5寸SSD則是最佳組合,畢竟相比機械硬碟,全固態移動硬碟有著不怕磕碰摔落對硬碟損傷的風險,而且發熱小、速度快,同時自家品牌對於自家設備的兼容性也是最優組合,無論是備份文件拷貝數據,都是一個不錯之選。

我這款奧睿科(ORICO)固態硬碟SSD容量為512GB,容量也足夠滿足日常遊戲、大數據存儲要求,而且機身小巧輕便,採用2.5英寸SATA3.0接口,7mm機身,無論是臺式機或者筆記本升級,都可以輕鬆裝入了。

這枚SSD機身外觀做工也足夠紮實,外殼採用鋁合金工藝,邊緣都進行了倒角處理,不劃手,這要相比我之前評測過的某款一線品牌SSD採用全塑料外殼要更厚道。而且金屬外殼不止能提供有力的內部電路元件保護,對於晶片散熱來說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與之搭配的這款移動硬碟盒相比大家也比較熟悉了,免工具拆卸設計,全透明亞克力材質外觀,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內部硬碟信息,而且機身頂部電路部分也升級了噴塑工藝,很有金屬質感,無論是安裝還是拆卸硬碟,都方便輕鬆的很。

隨機配了一條USB數據線,硬碟盒的接口為雙口帶輔助供電,我們平常市面上買到的移動硬碟的數據線也都可以兼容。

以電腦USB3.1接口來進行測試,首先系統需要在系統裡對硬碟進行格式化處理,可以看到容量為476.92GB,屬於正常範圍。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比較主流常用的SSD固態硬碟的評測工具,可以測試連續讀寫、4K對齊、4KB隨機讀寫和響應時間的表現,並給出一個綜合評分。同時AS SSD Benchmark還自帶一個Compression Benchmark項目,它可以給出一個曲線,描述隨著數據模型中可壓縮數據佔有率(壓縮比)的增高,性能的變換情況。可以看到,在硬碟盒的作用下,連續讀寫速度達到了405MB/s和390MB/s,就作為一款USB3.0移動硬碟來說,這個速度相當的不錯了,而如果要發揮到它最大速度,只需要直接插入主機內的SATA接口即可。因為測試數據很多因素相關,如設備或者軟體,所以會和官方的宣導有些微的差別,可以理解。

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下,讀寫速度也都穩定在450MB/s附近,令人滿意。

總體來看,奧睿科這款SSD沒令人失望,特別是搭載了3D NAND快閃記憶體TLC顆粒以及五年質保,讓其有了不俗的性價比,如果近期你正好打算把舊電腦的機械硬碟升級換代一下,或者需要新裝一臺全固態高性價比電腦,這款SSD相當值得入手。

相關焦點

  • 暢快高速,奧睿科迅龍SSD加透明硬碟盒,打造移動固態硬碟體驗
    因為工作需要,很多時候需要把視頻素材和工程文件在辦公室與家裡之間來回攜帶,之前一直選U盤,畢竟小巧便攜;但隨著存儲需求的提升,U盤的存儲量,特別是讀寫速度嚴重影響到了工作效率,考慮再三,決定升級下存儲設備,這次我選擇了奧睿科ORICO迅龍H100系列的固態硬碟搭配奧睿科USB3.0接口的透明硬碟盒的組合,而它們的組合通過實際表現不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還對移動存儲有了更深的認識
  • ORICO奧睿科迅龍系列ssd固態硬碟套裝初體驗
    相比之下,固態硬碟在讀寫速度、外觀體積重量、能耗、防震能力等方面都優於普通的機械鍵盤,價格方面自然也會稍微貴一些。近期有機會體驗了一套奧睿科內置SSD,ORICO奧睿科迅龍系列SSD H100 512G搭配2.5寸透明硬碟盒2139C3-G2。具體產品品控、傳輸速度如何?下面會詳細評測。
  • Orico/奧睿科 2.5寸usb3.1type-c全透明固態硬碟盒-透明時尚
    說到移動硬碟,對於經常用電腦來工作的同學來說,需要大量的數據拷貝和存儲時,是常用到的產品,而且隨便硬碟的價格一直走低,買一塊盤加個硬碟盒子加一個時尚點的硬碟盒,是非常不做的選擇,這次剛好這次有幸得到Orico/奧睿科 2.5寸usb3.1type-c全透明固態硬碟盒產品試用評測機會,讓我們來看看這款產品怎麼樣的體驗吧.
  • 奧睿科新成員NVMe M.2固態透明硬碟盒強勢來襲
    打開APP 奧睿科新成員NVMe M.2固態透明硬碟盒強勢來襲 智能硬體網 發表於 2019-12-16 11:27:58 目前這一系列的產品線在不斷擴大中,最近又添了一名新成員—NVMe M.2固態透明硬碟盒。 SSD成為電腦的標配組件已經有一段歷史,先後經歷了2.5英寸 SATA、mSATA、PCI-E直插等多個階段,就目前來說,體積更小同時性能更強的支持NVME協議的M.2接口SSD已經成為了絕對的主流。選到了合適的硬碟,那硬碟盒又該怎麼選擇呢?
  • 奧睿科透明家族又添新成員,NVMe M.2固態透明硬碟盒強勢來襲
    早在2017年,ORICO就已經上市了全透視移動硬碟盒、硬碟底座等產品,並在2018年後全面展開了透明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不斷服務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所需,致力於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與便捷。目前這一系列的產品線在不斷擴大中,最近又添了一名新成員—NVMe M.2固態透明硬碟盒。SSD成為電腦的標配組件已經有一段歷史,先後經歷了2.5英寸 SATA、mSATA、PCI-E直插等多個階段,就目前來說,體積更小同時性能更強的支持NVME協議的M.2接口SSD已經成為了絕對的主流。
  • 享受速度的快感,奧睿科移動硬碟盒+WD BLUE SSD體驗
    筆者就經常使用這的方式來進行工作,硬碟盒+固態硬碟使用場景更為豐富,你可以將固態硬碟安裝於臺式機,享受固態硬碟高速度運行帶來的快感,平時外出,也可以配合硬碟盒,打造一款專用高速的移動硬碟。左:奧睿科硬碟盒;右:WD BLUE 250G 固態硬碟接下來一起分享下之前用過多款2.5英寸的奧睿科硬碟盒,這款產品與我之前用過的產品在外觀材質設計上有一定的區別
  • 家中閒置硬碟必備神器——奧睿科移動硬碟盒底座
    ——奧睿科移動硬碟盒底座.▲筆者拿到的便是奧睿科移動硬碟盒底座,這款硬碟盒底座有幾大主打特點:1:2.5/3.5寸SATA硬碟通用,無需驅動,兼容性高;2:支持TYPE正反插口,同時支持熱插拔;3:透明設計外殼,美觀性好;▲打開外包裝
  • 固態硬碟+硬碟盒打造Win+Mac通用移動固態硬碟,選對格式是關鍵!
    隨著固態硬碟成本的降低,用固態移動硬碟的人越來越多。固態移動硬碟的重量輕巧,抗摔防震,而且傳輸速度比機械式移動硬碟快出很多。剛子最近收到了當貝優選發來的迅龍固態硬碟(H100-128GB)+2.5英寸硬碟盒(2179U3),正好用它來組裝一個固態移動硬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性能如何吧!
  • 換下的SSD別閒置 用奧睿科硬碟盒裝起來還很香!
    別急,你只需要一個固態硬碟盒,用它把就固態裝起來,當做移動固態硬碟(或者說大號U盤)還是很香的!今天,我們就推薦幾款奧睿科的幾款固態硬碟盒子,希望大家喜歡。戳我了解更多奧睿科TCM2-C3 透明款剛看到奧睿科TCM2-C3 透明款第一眼,你不得不感嘆奧睿科的工業設計水準,它採用了全透明的設計風格,科技感十足,硬碟的外殼採用了高昂的PC材料,擁有彈性好,更加通透等特點,不僅能夠更好抗震保護硬碟,也十分耐用。
  • 奧睿科 H110 SSD+2139C3-G2硬碟盒評測:外設界的「透明探索版」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來自奧睿科的一款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和一款硬碟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款產品的搭配表現到底如何。奧睿科的兩款產品外包裝都是採用藍白配色的設計風格,整體外觀都較為簡潔,正面簡單的標註了一些產品的信息。
  • 性能強悍——奧睿科M_2 NVMe & SATA 固態硬碟盒
    前言隨著近幾年固態的降價(當然最近好像有漲價),我逐漸把我手上的主力硬碟換成了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擁有機械硬碟沒有的一些特點,首先是抗摔,固態硬碟採用的是儲存晶片,不具備機械硬碟的機械結構,抗摔能力比機械硬碟好很多。
  • 硬碟盒+NVMe固態硬碟,自製DIY 移動硬碟,速度遠超U盤
    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必需品了。無論是作為啟動盤、存儲盤,還是搭配硬碟盒作為移動硬碟來使用。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在使用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直到最近電腦升級,才給自己的桌上型電腦配了一塊M.2接口的固態硬碟,但是自己又想把這款M.2接口的固態硬碟作為移動硬碟來使用,所以,千挑萬選才在網上淘到了一個自己喜歡的M.2接口的固態硬碟盒。由於自己非常喜歡奧睿科家的外設產品,所以這次挑選硬碟盒的時候,首選了奧睿科這個品牌的產品。
  • MacBook Pro 13存儲擴展新方案:M.2固態硬碟聯手奧睿科M.2硬碟盒
    例如蘋果電腦MacBook Pro 13,兩種配置選項中,同樣的外觀,同樣的處理器和內存,只是128G和256G硬碟容量的區別,售價竟然相差1500元。為了128G的容量多花1500元錢,值得嗎?其實,使用M.2固態硬碟外接硬碟盒的組合方案拓展存儲空間,1500元可以輕鬆拓展到2T了。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奧睿科M.2 SSD固態硬碟盒,無論在產品做工、讀取速度、兼容性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 支持M.2雙協議的奧睿科固態硬碟盒,乘風破浪的數據傳輸體驗
    一、開箱展示:面對目前比較流行SATA、NVME兩種協議的M.2固態硬碟,不管是升級配置淘汰下來的,還是新購入的,在選擇硬碟盒進行組合時,一定要事先了解硬碟盒支持哪種協議。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選擇支持雙協議的硬碟盒,比如奧睿科這款型號為M2PJM-C3的移動硬碟盒。
  • 給NVME SSD安個家,Orico奧睿科M.2 NVME硬碟盒體驗
    相信很多朋友喜歡用優盤來進行數據交換,當然,除了優盤,我們還可以使用移動硬碟、硬碟盒+硬碟的方式來搭建移動存儲;最近,韻書就入手了奧睿科 M.2 NVME硬碟盒+奧睿科迅龍M.2固態硬碟,用來交換藍光電影、4K視頻、大文件等等大數據的備份傳輸,試了一下效果,看看如何?
  • 便宜量又足的TLC固態,Orico奧睿科 迅龍M.2 NVMe固態硬碟 評測
    最後選擇了購買奧睿科的迅龍M.2 NVMe固態硬碟+硬碟盒,為什麼選擇NVMe固態,還是因為價格方面差不太多,速度上NVMe固態更快,即使之後不需要當移動硬碟,用來升級電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M.2的固態有兩種一種是比較老的M.2 SATA接口,一種是更新的M.2 PCIE接口,兩者因為傳輸協議的不同,在讀寫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區別,當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電腦來進行選擇,以免買回來不能使用,水母用來當移動硬碟所以首選還是更快的
  • 奧睿科H100固態硬碟評測:老電腦想「開車」,可以試試它
    當然為了方便用戶安裝,奧睿科H100固態硬碟除了底部有螺絲孔外,邊框上也有螺絲孔,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並且奧睿科作為存儲外設大廠,也帶來了不少2.5英寸的硬碟盒。比如這個透明設計的硬碟盒與奧睿科H100固態硬碟就非常契合。顏值高、讀取速度快,非常適合白領精英使用。
  • ORICO硬碟盒套裝:移動固態硬碟還是自由組合更香!
    如今,性能更加出色的固態硬碟迅速普及,移動固態硬碟也開始出現在大家的口袋裡,ORICO就推出了很多固態硬碟和各種硬碟盒,滿足喜愛DIY的玩家。ORICO作為國內一家數碼周邊品牌,產品線可謂相當豐富,自推出迅龍系列硬碟以來,DIY移動硬碟的新玩法就上線了。此次體驗的是ORICO奧睿科M200 SSD+MSG-U3硬碟盒套裝,據說套裝入手更加實惠,也更有可玩性。
  • 奧睿科雙協議硬碟盒 兼容高速全搞定
    正當糾結的時候,剛好看到奧睿科ORICO最近推出了一款雙協議硬碟盒,能夠同時支持NGFF(SATA)協議和NVME兩種協議,趕緊買下試試水,看看效果到底怎麼樣?奧睿科雙協議硬碟盒有兩款樣式,透明系列以及條紋鋁合金結構,一個好看,另一個也好看(哦?不要講廢話),趕緊看看先。
  • 為舊硬碟穿上新衣,讓舊硬碟發揮到最大用途!奧睿科固態硬碟盒
    最近一直想入手一個硬碟盒,因為自己有閒置的SSD,硬碟盒的用處很大,不管是HDD還是SSD,裝上硬碟盒就可以作為移動硬碟來使用。可以讓我們閒置的硬碟起到更大的作用,存一些電影,遊戲,或者辦公文件等等我前幾天入手了這款奧睿科USB3.0移動固態硬碟盒,硬碟盒的硬度很不錯,外觀非常漂亮,採用的是ABS塑料材質,有黑與白兩色,表面是立體感十足的菱形設計。硬碟盒的頂部設計有個指示燈,下面是USB3.0 接口。USB3.0 高速接口,輸出速度可達3秒1G,輕鬆實現大文件數據交互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