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策劃:坎城電影節獎項演變史

2020-12-17 搜狐網

 

  混沌流離的石器時代(1939—1955)

  1939年

  ■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臨時取消的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直到2002年才評出「金棕櫚」大獎。美國導演塞西爾-地密爾的《和平聯盟》(Union Pacific),在七部競賽片中拔得頭籌。

  ■這屆遲到了整整63年的電影節,只設立了「金棕櫚」唯一一個獎項。評審團陣容也不是當屆(第55屆)的主競賽單元評委。為了體現其歷史價值,坎城主辦方特邀了讓-德奧門森、雷蒙德-奇拉特等五位作家和電影史學家進行了評審。1939年的12部報名片(包括七部競賽片)均在2002年的坎城影展期間得以隆重重映。

  1946年

  ■18個評委組成的評審團,一口氣頒出了11個最佳影片獎。其中包括大衛-裡恩的《相見恨晚》、比利-懷爾德的《失去的周末》和羅伯託-羅西裡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等傳世名片。不過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13部競賽電影中只有兩部沒有得獎,一部是列夫-斯塔姆的《卓婭》,還有一部竟是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的傑作《美人計》。

  ■本屆電影節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坎城影展,獎項設置初具雛形: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國際評審團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增設的三個獎項十分奇怪:一是最佳動畫設計獎,二是最佳銀幕彩色效果獎,三是國際和平電影獎。前兩個獎項似乎是對電影技術的鼓勵獎,後一個則是為了安撫二戰創傷。

  1947年

  ■21個評委組成的超級評審團,居然沒有決出最佳影片獎。

  ■上一年設立的一整套獎項體系被無故推翻,為期13天的電影節最終竟頒出五個莫名其妙的獎項:最佳音樂喜劇片、最佳愛情片、最佳社會片、最佳冒險犯罪片、最佳動畫設計。

  1949年

  ■1948年停辦一屆的坎城電影節,終於在1949年恢復理智,除正常頒發了最佳影片(當時名為「大評審團獎」)、最佳導演和男女演員獎項外,首次頒發最佳電影劇本獎。

  ■一部長度僅為25分鐘的丹麥電影《孤獨世界》,獲得了坎城影展歷史上第一個最佳短片獎。

  1951年

  ■坎城從本屆開始,將影展日期定在了上半年(4月3日開幕),36競賽片參加角逐,創造歷史之最。最佳影片獎首次出現「雙簧蛋」:瑞典導演阿爾夫-斯約堡的《朱莉小姐》和義大利導演維託裡奧-德-西卡的《米蘭的奇蹟》,同時分享了這一榮譽。

  ■為了滿足1/2的評委的呼聲,電影節首次設立「評審團特別獎」。第一個獲惠的影片是由約瑟夫-曼凱維茲執導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彗星美人》。

  ■增設最佳電影音樂獎,法國影片《朱麗特,夢的關鍵》是史上第一個獲此獎項的影片。

  1952年

  ■增設最佳抒情電影獎,頒發給了義大利電影《媒介》。該獎第二年便宣告消失。

  ■增設OCIC獎和OCIC特別提及獎。該獎的全稱是「Organisation Catholique Internationale du Cinéma et de l'Audiovisuel」,是鼓勵電影視聽效果技術的獎項,前者一直持續到1973年宣告終止;後者則在不定期頒發。

  1953年

  ■設立國際評審單元,繼1947之後,再度在該單元中頒發了花哨十足的獎項:最佳視覺效果劇情片、最佳神話電影、最佳戲劇電影、最佳探索電影、最佳驚險電影和最佳娛樂電影。

  ■對短片單元進行了細分,設立了最佳虛構短片、最佳紀錄短片和學者短片三個獎項。

  1954年

  ■臨時頒發了最佳木偶短片和最佳幻想片兩個獎項,而正式的短片單元卻無故蒸發。

  1955年

  ■從本屆開始,最佳影片獎(大評審團獎)被正式更名為「金棕櫚」獎,獲獎者將獲得一枚金光閃閃的棕櫚葉。

  ■繼1946年《失去的周末》之後,最佳影片獎得主《馬蒂》再度與奧斯卡的選擇重合。

  ■本屆電影節竟破天荒頒出了17個最佳男女演員,但他們卻只來自於兩部電影——《黑巖喋血記》裡的斯賓塞-屈塞和前蘇聯電影《大家族》裡的十個男演員分享影帝;《大家族》裡的六個女演員全部獲得影后。

(責任編輯:陳青)

相關焦點

  • 坎城電影節場刊評分速遞 獨家解析主競賽影片
    坎城電影節場刊評分速遞 獨家解析主競賽影片 【導語】 坎城電影節場刊《screen》以每日一刊的頻率,記錄了電影節期間的觀影日程、放映影片的介紹、影人採訪,以及對熱門電影的深度剖析
  • 坎城電影節百科:歷史、單元介紹和獎項設置
    「金棕櫚獎」前身為「電影節大獎」(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乃是針對參加「主競賽單元」的20餘部影片評選出的坎城電影節最高獎。     2、大獎(Grand Prix)   僅次於「金棕櫚」的電影節第二高獎,相當於主競賽單元影片的「第二名」。與1967年設立,在此之前「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是電影界的第二高獎。
  • 新聞背景:坎城電影節
    坎城電影節通常於每年5月在法國南部海濱小城坎城舉行,為期約兩周,與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和德國柏林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  上世紀30年代末,法國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電影節,決定創辦自己的國際電影節,並計劃於1939年9月舉辦首屆電影節。
  • 法國坎城電影節推遲,關於坎城的印象,你記得哪些?
    受全球的疫情影響,法國坎城電影節日前已經宣布無法如期舉行,對於一個全球性的重要電影獎項的電影節來說,無疑是一件可惜的事情,但為了各國人民的安全,此時選擇延期開啟,也不失為一件明智的事情。知名的電影節有哪些?法國坎城電影節自從1946年創立至今,已經走過了七十多年的歷史,作為一項開放、民主具備全球性主導的風向標電影節,每一年的獎項設立都為很多不為人知的導演、演員們開啟了全新的演藝道路,甚至影響了他們的職業生涯,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 坎城電影節的寵兒碧姬·芭鐸
    1956年的坎城電影節派對。這一年對碧姬·芭鐸絕對是重要的一年,她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新面孔,參加完此次電影節,她就成為法國最性感的ICON人物。碧姬·芭鐸在坎城電影節上展示旗袍。1956年坎城電影節,畢卡索在自家的畫室裡接待了碧姬·芭鐸。
  • 坎城電影節開幕
    經濟觀察網 王亦勉/文 每到五月,法國海濱小城坎城總會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一年一度的電影節為當地帶來一絲濃厚的浪漫氣息。來自世界各地的明星和影人會漫步海灘,成為一條星光璀璨的靚麗風景。那些想要目睹偶像風採的影迷以及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也會蜂擁而至,使平日稍顯寂寞的坎城片刻成為電影狂歡的海洋。但與往屆相比,今年的第63屆坎城電影節稍顯平淡,精簡入圍電影數量,使得登場明星也比往昔要少,但是周三的電影節開幕式上,人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坎城電影節獨特的魅力。作為電影節開幕必不可少的一環,紅地毯是整個開幕式中最具看點的部分。
  • 坎城電影節流程簡介
    坎城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其間因二戰及財務因素,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影展日漸穩定。1971年後,坎城影節市場交易愈來愈熱門。  為期雙周的影節分六個活動:「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
  • 深度解析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最牛
    鳳凰娛樂此次邀請知名影評人magasa(原名駱晉)獨家撰稿,從這一電影節的起源談起,完整還原坎城崛起以及控制藝術電影秩序的原因。magasa曾於2013年出任坎城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評委,也是坎城歷史上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影評人評委。
  • 所有坎城電影節海報都在這裡了
    坎城電影節一向有「最藝術的電影節」之稱。「最藝術」不單指其對影片的選擇,坎城電影節的海報,更是每年電影節發布會上最令人期待部分。今年,坎城電影節的官方海報繼 2016 年的《輕蔑》之後,又致敬了法國新浪潮大師讓·呂克-戈達爾,以及他的電影《狂人皮埃羅》(1965)。
  • 索菲亞 黃 希金斯——坎城國際電影節閃耀的小星星
    2018年5月8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最頂級國際電影節之一坎城國際電影節在法國坎城隆重開幕。去年第七十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盛大空前精彩紛呈,本次第七十一屆坎城電影節不禁令人期待萬分,不知道相較於往屆,本屆電影節將會出現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看點。
  • 當坎城電影節在中國變成紅毯節 韓國拿下了他的第一座金棕櫚大獎
    當地時間25日晚,第72屆坎城電影節閉幕,所有電影獎項也皆已揭曉,最終韓國影片《寄生蟲》奪得了主競賽單元的最佳影片獎,這也是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整個坎城電影節看下來,曾經的電影節似乎已經演變成了紅毯節,國內媒體以及大眾目光所及全是紅毯以及女星們的造型。然而坎城紅毯備受關注的背後卻是媒體和大眾對這次電影節主角——電影本身的關注缺失。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次國內哪部電影入圍了主競賽單元?
  • 獨家策劃:浪漫不止電影,還有法蘭西萬種風情
    獨家策劃:浪漫不止電影,還有法蘭西萬種風情 時間:2017.05.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泡麵這裡有無盡的陽光海灘、熙熙攘攘的城區、山頂上的老城堡、海濱大道的奢侈品店,以及豪華酒店陽臺上的迷人夜景,高大的棕櫚樹是這裡的標籤,這座小城更因享譽國際的坎城電影節而裹上厚厚的藝術氣息。
  • 坎城電影節開幕都是中國人的市面
    王家衛是寵兒 老是遲到  舒淇是公主 宣布開幕  張曼玉是評委 差點走光  鞏俐是常客 還是緊張  據新華社 當地時間16日晚,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坎城,一身寶藍衣裳的中國臺灣女星舒淇與98歲高齡的葡萄牙導演曼努埃爾·德奧利韋拉共同宣布第60屆坎城電影節開幕,一場為期12天的盛大生日宴會拉開帷幕
  • ...坎城電影節與中國的合作——訪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
    原標題:我看好坎城電影節與中國的合作——訪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  新華網法國坎城5月22日電(記者尚栩 應強)第68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2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闡述了自己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看法,並表示他看好坎城電影節與中國的合作。
  • 坎城電影節開幕,中國人應該關注些什麼?
    隨著大魔王的飛機落地,第71屆坎城電影節正是進入「凱特·布蘭切特」時間。這一屆的評審團將在她的風騷帶領下,決出各項大獎的歸屬。這是張震第10次與坎城電影節結緣,前9次,他都是以演員身份參加盛典,其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作品包括經典的《春光乍洩》、《最好的時光》、《呼吸》以及《刺客聶隱娘》。
  • 五部HAF Goes to Cannes優勝作品亮相坎城電影節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已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8日盛大開幕。當地時間5月12日下午16:00,本屆坎城電影節 Goes to Cannes創投活動正式召開,從剛剛落幕的2018香港國際電影節HAF Goes to Cannes環節勝出的5部電影作品:《The Man Who Surprised Everyone》(俄羅斯、法國、愛沙尼亞)、《The Pencil》(俄羅斯)、《Sister》(保加利亞)、《The Sorcerer》(巴拿馬)和《淪落人》(中國香港
  • 坎城電影節日程
    專訪章子怡:我一直在被打壓中成長   又一年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  20年前,《低俗小說》在坎城奪下金棕櫚。在二十周年重映之際,昆汀帶領烏瑪-瑟曼、特拉沃爾塔等主創再度踏上坎城紅毯…[詳細] · 註:以當地時間為準 >> More
  • 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任第6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將任第6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67th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將由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Jane Campion)擔任。
  • 比利時導演達內受邀出席65屆坎城電影節 任單元主席
    3月28日,坎城電影節官方宣布,比利時導演讓-皮埃爾-達內將出任第6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電影基石單元和短片單元的評審團主席。中國香港攝影師余力為同時也將擔任這個單元的評委成員。人物資料:讓-皮埃爾-達內和弟弟呂克-達內一起,常被人們親切地稱做達內兄弟。
  • 坎城電影節第四日:全明星陣容「無法無天」
    坎城電影節第四日:全明星陣容「無法無天」     電影網訊(文/桃桃)坎城電影節進入第四天,好萊塢全明星大陣容的黑幫片《無法無天》正式在主競賽單元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