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境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都要單獨納稅

2021-01-14 瀟湘晨報

財政部網站22日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併,應當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公告》明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包括:因任職、受僱、履約等在中國境外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中國境外企業以及其他組織支付且負擔的稿酬所得;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在中國境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所得;從中國境外企業、其他組織以及非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轉讓中國境外的不動產、轉讓對中國境外企業以及其他組織投資形成的股票、股權以及其他權益性資產(以下稱權益性資產)或者在中國境外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但轉讓對中國境外企業以及其他組織投資形成的權益性資產,該權益性資產被轉讓前三年(連續36個公曆月份)內的任一時間,被投資企業或其他組織的資產公允價值50%以上直接或間接來自位於中國境內的不動產的,取得的所得為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中國境外企業、其他組織以及非居民個人支付且負擔的偶然所得;財政部、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公告》規定,居民個人應當依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當期境內和境外所得應納稅額: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綜合所得,應當與境內綜合所得合併計算應納稅額;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經營所得,應當與境內經營所得合併計算應納稅額。

居民個人來源於境外的經營所得,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計算的虧損,不得抵減其境內或他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但可以用來源於同一國家(地區)以後年度的經營所得按中國稅法規定彌補;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以下稱其他分類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併,應當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公告》還明確,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依照所得來源國家(地區)稅收法律規定在中國境外已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允許在抵免限額內從其該納稅年度應納稅額中抵免。

所謂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主要為以下8類,分別是:

1、因任職、受僱、履約等在中國境外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2、中國境外企業以及其他組織支付且負擔的稿酬所得;

3、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4、在中國境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所得;

5、從中國境外企業、其他組織以及非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7、轉讓中國境外的不動產、轉讓對中國境外企業以及其他組織投資形成的股票、股權以及其他權益性資產(以下稱權益性資產)或者在中國境外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但轉讓對中國境外企業以及其他組織投資形成的權益性資產,該權益性資產被轉讓前三年(連續36個公曆月份)內的任一時間,被投資企業或其他組織的資產公允價值50%以上直接或間接來自位於中國境內的不動產的,取得的所得為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

8、中國境外企業、其他組織以及非居民個人支付且負擔的偶然所得。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兩部門:境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併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兩部門:境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併 單獨計算應納稅額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財政部網站22日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
  • 聯盟分析-稅務籌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 個人所得稅如何納稅?
    |合規聯盟原創出品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時,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所得額計稅。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暫免徵收。
  • 個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怎樣納稅?
    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作者簡介答覆及相關政策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項、第六條第一款第六項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 官方:個人來自境外的股息等應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文明確:個人來自中國境外的股息等應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文明確:個人來自中國境外的股息等應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記者 李苑 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近日下發的《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明確,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以下稱其他分類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併,應當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 投資紅籌上市公司股票可以享受股息紅利所得優惠嗎?
    可見,被投資上市公司是否具有中國居民企業身份是居民企業投資者取得股息紅利是否可以享受免稅優惠的關鍵前提。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判定居民企業的標準有兩個,即註冊成立的標準和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標準。由於紅籌企業註冊地在境外,例如華潤微和中芯國際的註冊地都是開曼群島,按照註冊成立的標準不構成中國居民企業。
  • 2020年新個人所得稅精講·財產租賃所得、利息股息所得、偶然所得
    2020年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的時間為3月1日至6月30日財 產 租 賃 所 得財產租賃所得,即個人出租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它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的納稅義務人,以產權憑證為依據,即產權屬於誰,就由誰納稅。
  • 股息紅利要繳個人所得稅 但不併入企業的收入
    從明年1月1日起,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股息、紅利將不併入企業的收入,而是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的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  伴隨著這一文件的出臺,2002年度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個人所得稅的彙算清繳工作將從明年1月1日正式啟動。
  • ...試點階段稅收:個人轉讓所得免稅 公募基金轉讓所得、股息紅利免稅
    《公告》規定,對個人投資者轉讓創新企業CDR取得的差價所得,自試點開始之日起3年內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投資者持有創新企業CDR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3年內實施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由創新企業境內存託機構代扣代繳稅款,並向存託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全員全額明細申報。
  • 國稅總局明確QFII股息紅利所得應繳稅
    國家稅務總局近期發出通知,明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取得來源於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和利息收入,應當按規定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  通知並未觸及向QFII徵收證券買賣價差相關的所得稅問題。
  • 股息紅利所得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的優惠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102號)規定,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現行稅法規定計徵個人所得稅。上述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 新三板員工持股平臺股息紅利要交個稅?稅務局:無明文規定免稅!
    面對這些問題,目前A公司正在擬定一份報告,準備呈交給當地市級稅務部門,但黃先林表示,「可能最後還是要交的,稅務局咬緊了要交。」   稅務局:無明文規定免稅    持股平臺中的個人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並不是一個新問題。北京中翰聯合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王駿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這個問題一直就存在爭議。
  • 三部門:個人持有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超1年的 對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個稅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財政部網站19日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日前發布《關於繼續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個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對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 年底分紅都需要繳稅嗎?
    個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徵個人所得稅。
  • 股息紅利差別化徵稅利好股市
    證監會上周末透露多項穩定股市措施,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很快公布實施」,有專家認為,這將鼓勵股民長期投資和持有績優股,對股市形成長期利好。  持股越久稅率越低  根據證監會發言人的表示,「有關部門已原則同意近期實施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
  • 股息紅利差別納稅 持股期按「先進先出」法計算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日前發布的《關於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自本月8日起,持股超過1年的投資者,其取得的股息紅利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下稱「個所稅」).
  • 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明年1月1日起實施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對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紅利所得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持股超過1年的,稅負為5%;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負為20%。
  • 讓投資者分享經營紅利股息紅利差別化個稅政策繼續實施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明確,繼續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自2019年7月1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止執行。股息紅利差別化個稅政策繼續實施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繼續實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公告2019年第78號)(以下簡稱「《公告》」),明確個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對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
    個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徵個人所得稅。
  • 股息紅利稅補繳什麼意思?股息紅利稅補繳規則
    國家規定,對於一年以上的投資者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而對於一個月以內的短線投資者是需要加倍徵收股息紅利稅的。股息紅利稅屬於個人所得稅的範疇,國家實行的是差別化徵收。  在買入股票一段時間之後,當上市公司進行了分紅,對於持股一年及以上的投資者,上市公司是不會扣除股息紅利稅的,只有當投資者賣出股票的時候,才會根據你的持股期限來進行股息紅利稅的計算並進行扣除,這就是股息紅利稅補繳。
  • 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如何繳?
    近期,12366納稅服務熱線搜集了部分納稅人熱點問題,在本期欄目給予解答:個人持股1年以上,股息紅利是否徵收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