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成了很多人首先,必要去解決的問題,為何呢?因為沒有房子,就可能難以結婚,買房子是結婚的前提。如是就出現了很多人都在存錢買房子,很多人出社會打工,就是為了存錢買房子,很多人一存就是十幾年,十幾年裡省吃儉用,生活過得非常辛酸。
當很多人感覺存的錢差不多可以去支付個首付的時候,去問一下之前在自己看中的哪一段房子,卻沒想到漲價了。對漲價的速度比很多人存錢速度還快,很多人又準備再打十年工,繼續存錢,也有人直接放棄了。但還是把生活過得很節約,有錢就存進銀行,因為節約成了習慣。
也只有一開始就沒有買房子想法的,可能就生活過得不是很節約,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麼是什麼樣的語錄,會讓人讀完,覺得把錢存進銀行,會很後悔呢?
很多人在沒有讀林毅夫的語錄,可能會認為,錢還是花掉算是錢,不花,存在銀行裡,就是紙。更何況還有一些人認為,存錢買房子本身就是個錯誤思想,除非你工資真的可以,月收入一萬五六千元以上,每個月除去吃喝,還能留一萬元,你存錢買房子,就有希望,如果你月收入只有幾千,你存錢買房子,就是一個笑話。
除非你有本事讓日後收入翻好幾倍,或是走運,不然買房子,真的是沒有希望,不如該吃就該吃,該喝就喝,把生活過好。很多人為了存錢買房子,捨不得吃喝穿,最後過度勞累,還落個營養不良,身體也垮下來了,年紀輕輕,長白頭或是禿頂了。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林毅夫的一段語錄,喜歡把錢存進銀行為將來買房的人,讀完林毅夫的語錄,你會很後悔!文字如下:
窮人將錢存到銀行,實際上是補貼了富人和大企業。——林毅夫
讀完林毅夫這段語錄,如果窮人都知道自己存的錢,補貼了富人和大企業,還會去存嗎?估計都氣炸了。記得林毅夫還有一段語錄是這樣說的,「在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窮人到銀行存款,富人到銀行貸款。結果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其實讀完林毅夫這兩段語錄,我們就知道很多人為什麼那麼窮,更知道自己窮的原因,我們都是把錢補貼給了富人,借貸給了富人,但我們卻也沒有收到多大的利息,利益被銀行收取了,我們收到的利息還不夠塞牙縫。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林毅夫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其實說白了這些錢,都是從窮人存進銀行那裡貸的,富人都想打銀行的主意,而窮人卻只知道傻傻地賺錢,存錢,甚至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從銀行貸款去做事,更何況窮人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學歷,有學歷,也不至於那麼窮。
這個年代,有錢了,就好做事,只要你膽子夠大,錢就能生錢,能滾錢。窮人大部分又都是一些沒有膽子,又不愛冒險的人,花十幾年存錢買首付,這也都是窮人穩打穩算的算盤,期間還要勤儉節約,不然十年後,依舊買不起房子。
我們都是比較了解窮人的,自身也是窮人,窮人真的沒有什麼鮮明的個性,如果有,也是老實守本分。這也是很多人窮的原因,有些人也是窮人出身,最後卻變得富有了,說白了,他就活得很有鮮明個性,不像所有窮人一樣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他不是很老實守本分,他很圓滑,有頭腦,有心機,最重要的是不甘永遠貧窮的心。
人窮志不窮,人可以窮,但思想不能窮。思想窮了,一輩子也就窮了。思想不窮的人,一般都不會隨波逐流,更不會跟隨世俗的潮湧,也活成了花十年打工存錢買房子的人,他肯定是以先提升自我價值為中心,去花錢鍛鍊自己各方面能力,等自己變成一個有用的人,再去追求房子,就會唾手可得。
可很多人往往就不知道,其實一個人的夢想,真應該高於物質,應該是高尚的,最好是以自己為目標,提高自己價值為己任的人,才會活得很有價值,甚至多年後,他的自身價值就不值一套房子的價值。
不過窮人也有值得佩服的地方,比如特蕾莎修女就曾說過,「窮人給我們,遠多於我們給他們的,窮人堅毅無比,沒有食物,日子照過著,有些不怨天,不尤人,我們不配同情他們,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還多得很呢!」
袁隆平也說過,「農民是非常樸素、勤勞的,農民身上一些好的東西我還學不到,很慚愧。有些人瞧不起農民,這是不對的。我認為農民的那種樸素、勤勞、節儉的精神,應該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對農民非常尊重。他們很樸實,非常重感情,非常好客,你到他家裡,他再窮也會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來請你吃。所以說,農民科學家也好,現代農民也好,我認為是一個美稱。」
但問題是很多窮人和農民,不甘願窮,卻又不思變,還一如既往傻傻地存錢,也不知道提高自己的價值,不知道讀書,不知道培訓自己,不知道學習,這就是可悲的一面。要麼甘願窮,要麼窮則思變!甘願窮,就不要想著存錢買房子,活得那麼累
所以說喜歡把錢存進銀行為將來買房的人,讀完林毅夫的語錄,你會很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