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諸多新聞報導,女性於婚前購買房產的比例大幅上升,很多人這樣做都是為了給自己留一份經濟保障,一條萬一婚姻不如意的後路。
然而買房畢竟不是小事,婚前買房,請先聽聽資深律師這10條忠告,再做決定。
如果父母願意出錢支援,可以接受
購房款中,使用部分父母的積蓄,這不是啃老。如果你目前沒有能力自己全款買房,貸款要付利息,用父母的存款,可以讓父母的存款保值。
不過建議這麼做的話,最好給父母打張借條,寫清該款項是借用,並支付部分利息。不然就真是啃老了。
買房儘量選住宅,不要選公寓
在只有能力負擔一套房產的時候,選擇買住宅。
住宅有70年產權,有學區名額,電費相對便宜,購置稅也便宜,如果未來要變現也更易出售。
公寓僅有40年產權,沒有學區名額,電費高昂,稅費要不便宜,轉手出售時買家難尋。
談婚論嫁前買房,要告知對方
結婚是兩個人要共同生活,婚後的收入就是共同財產了。如果一方臨近結婚,先自作主張買了房,另一方難免介意。影響婚後生活水平,也影響兩人感情,尤其萬一婚姻生變,還容易帶來財產糾紛。
兩人開誠布公的商量買房問題後,如果對方不願買房,可以自己出資購買,同時就婚後還貸問題做好協議(如果有貸款的話,全款買房可無視)
不要讓對方出錢買房,你裝修
對方婚前出資買房,你負責裝修,聽起來好像很公平。但等到離婚的時候,房是對方自己的,裝修就只能折舊給你一點補償了。當初出資沒差多少,離婚時誰賺誰賠差距不要太大。
結婚雙方有足夠經濟實力的話,最好各買各房
一方面誰都不佔誰便宜,無論雙方時各自全款還是各自貸款,各算各的,誰也不欠誰,不容易起糾紛。
另外還能將兩人的首套房指標都用掉,省去未來「假離婚」買二套房的波折。
用對方給的彩禮買房,要有證據
很多地區都有結婚前給彩禮的習慣,彩禮中除了三金首飾等物,還有不菲的現金。如果女方要使用彩禮錢在婚前買房,一定要有書面的或聊天文字截圖,作為證據保存,以證明這錢是彩禮。
不然將來男方可以持轉帳等付錢記錄,說這房子是雙方婚前共同出資買房,房子還得分人家一半。
共同出資買房,問題最多
如果雙方都出錢,就要以雙方名義購房,購房合同和房產證上寫兩人的名字。另外最好籤署書面協議,落實購房款出資比例、資金來源、資金性質等內容,確認各自所佔房屋份額。
真夫妻,要勇於把這些錢財上的問題先攤開處理,不要留後患。否則離婚時就這些錢款往來、房屋歸屬,可有的扯皮打官司了。
對方出錢,問清資金來源
如果雙方共同出資,或者對方買房,一定要問清購房款是怎麼來的。是對方自己的工作積蓄、投資收益?是銀行貸款?還是找父母、親戚借來的?
前三者都好處理,找父母親戚借款最難搞,一不當心你就是婚後給別人做貢獻,白搭多年收入幫對方買房了。
所有合同、收據、出入帳記錄都存底
買房合同、付款收據、過戶憑證、銀行及其他渠道轉帳記錄全部要留存。有條件的話最好複印2-3份作為後備保障,電子轉帳記錄要截圖保存。
所有憑證均備註錢款的來龍去脈和用途。大額錢財往來,一定要手握證據。畢竟將來萬一出現糾紛要打官司,看的就是誰的證據過硬!
對方以父母名字買房,你別出錢!
凡是以對方父母名字買房的,無論是商品房、經適房,尤其父母單位的福利房,說錢不夠讓你承擔一部分的,都是在騙你的無息融資款!
房子是ta父母的,不管你們結不結婚,跟你倆一點關係都沒有。萬一離婚,你頂多拿回本金,律師夠給力也只能幫你爭取到銀行同期的利息。相比房價漲幅,你虧的不是一點半點。
最後再附加一句,無論感情多好,婚前買房時,你自己出資出力,就不要為表衷腸將對方的名字加上了。否則婚結不結得成不一定,但房是一定會送人家一份的,你說虧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