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小吃知多少?咱將這15道吃過的、或做過的分享給你

2020-12-19 挪紅美食

閩南小吃知多少?咱將這15道吃過的、或做過的分享給你

我不是廈門人,但是最近七八年吧,年年的冬天都會去廈門對面的漳州港過上幾個月。

漸漸的對閩南的風俗文化,飲食習慣各種特色美食有了一點了解。

今天咱不說泉州的古文化,也不說漳州的土樓,廈門的美麗風光。單說我了解的、吃過的、做過的一些閩南特色美食。

每次呢,出去吃到什麼好吃的,回到家也都會模仿一下,複製一下。往往都會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一時間,感覺到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先說說那些小吃吧,重點說說我做過的,也是輕輕點水一下,不然這篇文章會太長。

想學製作的可以私信我,只要我會的就會告訴你。

一、海蠣煎

海蠣煎也叫蚵仔煎,它是一道菜,也是一道小吃,在飯店、小吃攤上都能找到。

在廈門小吃街上,你會看到他們是先在鐵板上澆點油,抓一把海蠣,然後倒上紅薯糊,如果你要雞蛋就給你磕一個,再放點蒜苗、生菜等,翻個身煎一下,再翻過來,捲起來,用鏟刀隨意切幾刀,盛到盤子裡,再給你配點番茄醬、魚露、辣醬等蘸汁。

下圖是在鷺江賓館吃的海蠣煎

如果自己在家做的話呢,就把海蠣、紅薯粉、雞蛋都放在碗裡面,加點鹽,還有一把韭菜,或者是蒜苗,調成糊,往鍋裡一倒,煎至兩面黃就可以了。

下圖是自己做的海蠣煎

二、燒肉粽

粽子在閩南地區呢,不是說到端午節才有,一年四季都能買到。

無意中我發現閩南的燒肉粽,那個香啊,毫不誇張地說遠遠的超過了所有的肉粽。

記得第一次在閩南小吃街上買了一個肉粽子,剝開來把我驚呆了,這裡邊的料也太足了!有鹹蛋黃、板慄,花生、滷肉、小蝦乾等,好香好香的,真的太好吃了。

再後來我才知道他們這個粽子叫做燒肉粽,是閩南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

閩南的肉粽不是用生米直接包,而是先將糯米用各種調料炒拌,肉也是滷過的,加上香菇、蝦幹、乾貝、花生、板慄、蓮子等包起來,然後再煮製,趁熱食用。

下圖是我學做的燒肉粽

三、四果湯

四果湯到底是什麼? 四果湯的選材非常廣泛,如西瓜、芒果、菠蘿等各種各樣的時令水果,還有紅豆、紅腰豆、綠豆、薏仁、蓮子、銀耳、石花膏、仙草凍、芋圓、阿達子、芋泥、西米,以及各種蜜餞和堅果。任你選,可以是其中的四種,也可全部都加,然後再加上刨冰,舀一勺冰蜜糖水,因此得名「四果湯」。

下圖是俺自己做的,滿滿的幸福感。

滿滿的一大碗, 拿勺子攪拌兩下,五顏六色的材料在冰水裡交織,看一眼就晶晶涼。喝一口甜蜜冰爽透心涼。

超多的食材相互衝撞,形成了豐富的口感:仙草凍和石花膏軟彈嫩滑,入口即化;芋圓、阿達子Q彈爽滑,有嚼勁;綠豆、紅豆、薏仁、蓮子清香軟糯……

四、滿煎糕

滿煎糕,也叫麥煎餅。厚厚的餅皮鬆軟Q彈,滿滿的花生芝麻焦香甜蜜。就這麼大口大口地吃!那嬌小迷人的鬆餅,或者日式的銅鑼燒真是小巫見大巫。

有多好吃,你吃過就知道了,別看它長得這麼憨厚,真真是古樸、原始的,就愛這樣的味道。

下圖是自己做的

五、廈門餡餅

在廈門時最愛吃南普陀素餅,此餅外皮色澤金黃,食之軟韌、酥香;內陷甜而不膩。有綠豆、紅豆、玉米、綠茶、香芋和 南瓜等多種口味。

我最愛的就是南瓜餡的,下圖是我自己學做的。

六、糯米餈

從我第一次到廈門就喜歡上了這個點心,回來的時候包裡裝滿了各種不同風味,不同商家的品種。再後來就開始學做,做過豆沙、芝麻、花生、草莓等餡。

七、炸棗

炸棗,光聽名字還以為是炸大紅棗,其實不是的。

炸棗,有點類似我們平常熟悉的炸麻圓,或者炸元宵,不同的是外表沒有沾滿芝麻,皮不單單有糯米粉還滲了煮熟的紅薯,除了有通常的甜餡,如花生、紅豆沙、芝麻餡,還有鹹餡(用三層肉、胡蘿蔔、高麗菜、豆乾、芹菜炒制而成),與麻團一樣入鍋炸成金黃。

炸棗起源於閩南的泉州,後來傳到整個閩南、臺灣一帶,成為這一帶古老的特色傳統小吃。每逢過年,特別是鄉下,人們要支上一口大鍋炸上許多炸棗,做為招待客人的點心。它也寓意著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下圖是我學做的

八、沙茶麵

沙茶麵是將鹼水油麵放入笆籬,下開水鍋燙熟,撈到碗裡,還會有一根生菜喲,然後隨你點,加入豬心、豬肝、豬腰、豬血、大腸、鮮魷魚、豆腐乾等輔料,最後淋上一直在大鍋裡滾開的沙茶湯料,還有不可少的兩塊沙茶幹,一碗沙茶麵就好了。

九、面線糊

面線糊是由細面線和地瓜粉製成的。可以像沙茶麵那樣加料,加沙茶湯汁,也可以要碗清湯的面線糊。

十、炸五香

或叫五香卷,典型的閩南特色,豆皮包卷著肉絲,蝦仁,然後油炸。

十一、土筍凍

土筍凍是一種只有閩南地區才有的小吃,很多地方的人都不太敢吃,其實裡面是一種蠕蟲,叫做沙蟲,把這種蟲子經過熬煮,蟲子體內的膠狀物質出來後,凝結成塊狀,再配上醬油,醋,辣椒等等,味道很棒,並且屬於高蛋白的東西,營養價值豐富。

十二、花生湯

花生湯,顧名思義,就是花生做的湯,花生全部都煮的軟軟的,入口即化,非常的甜。

十三、閩南鹹粿

這是米製品點心,先將米漿與蔬菜拌在一起上籠蒸,再切片煎制。

十四、芋餃

芋餃捏成三角形狀,它的皮是將芋子煮熟搗成泥,摻入木薯粉製成。

包入的餡料是經過炒制的,而且不是單一品種,不能少的是豬肉和筍。

煮熟後的芋餃晶瑩透亮,外皮軟糯嫩滑,非常有嚼勁,帶有淡淡的芋香;內餡多種食材擁有擁有各自不同的味道,又相互交融和諧,非常的鮮美!

第一次在廈門吃過就喜歡了,下圖是自己學做的

十五、潤餅

它像春餅,又像春卷,皮是春卷皮,卷的材料像春餅一樣,都是炒好了再來卷,卷好就能吃,不要炸。

還有好多好吃的特色小吃,感覺到寫不完了,實在太多,還有芋泥、蝦餅、海蠣餅、蝦麵、滷麵、扁肉、魚丸、牛肉丸、牛肉羹等,先介紹到這兒吧。

另外還有泉州蘿蔔飯、紫菜炒飯、醬油水、薑母鴨、同安封肉等,不歸納到小吃,有想學做的可以私信我,只要我會的就會告訴你。

#探店打卡#

相關焦點

  • 閩南有一道獨特風味美食,叫「豬肉粕」,肥而不膩,你吃過嗎?
    但在閩南地區,卻有一道獨特風味美食,它的每一片「粕」都是來之不易的精華,它就是豬肉粕。豬肉粕古時稱作豬油渣、油灼肉、油炸肉等。清乾隆年間,袁枚的《隨園食單》有著豬肉粕詳細做法:「用硬短勒切方塊,去筋袢,酒醬鬱過,入滾油炮炙之,使肥者不膩,精者肉鬆;將起鍋時,加蔥、蒜,微加醋噴之。」而後食譜大觀《調鼎集》也收錄相似的描述。從《隨園食單》和《調鼎集》中可印證油灼肉最早的歷史淵源。
  • 聽說牙不好的人吃這道菜十分的費力,除了閩南其他地區幾乎吃不到
    每個地區的人對於食材的理解都大不相同,豬肉在人們手中可謂是變化無窮,從丸子到炒肉到肉末到燉煮,一個食材百種方法烹飪,而豬肉到了閩南人的手裡又一改往日的味道,搖身一變成了當地人桌子上的下酒菜和心頭愛,拳頭母就是一個用豬肉做出來的美食,實在難以想像這個名字能和豬肉掛上邊,但其實它真的是有著莫大的淵源
  • 吃過西寧這7道最好吃的特色小吃,你才算是真正去過西寧!
    西寧小吃釀皮,釀皮是青海地方風味較濃的傳統小吃。在西寧和農業區各城鎮出售釀皮的攤販到處可見。2、清湯羊肚是西寧的特色菜餚。用新鮮羊肚烹製成的青海清真菜餚。3、西寧小吃尕面片,尕面片是青海人麵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獨特的家常飯。相當於華北地區的揪面片。4、西寧小吃雜碎湯,青海人民把雜碎湯泡饃看成是最美好的早餐。它既能補身、耐飢,又能抗寒。
  • 別再只知道鳳梨酥了,沒吃過這13種小吃,不算到過臺灣!
    不管你有沒有吃午飯我相信你看到這些小吃都會不由自主流口水的!臺灣的飯食小吃花樣繁多,不過要說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推滷肉飯。據稱,風味獨特的滷肉飯,全中國只有臺灣人會做。滷肉飯,又被稱為魯肉飯,臺灣小吃之一。看到就想吃啊有沒有!
  • 珍珍蚵仔煎海鮮粥,傳奇的小吃,遍布閩南的大街小巷!
    珍珍蚵仔煎(海蠣煎)海鮮粥,傳奇的小吃,遍布閩南的大街小巷! 小吃美食:珍珍蚵仔煎海鮮粥,之前撲空了很多次的」珍珍蚵仔煎海鮮粥」終於被我吃到了,其實這天已經在這邊的夜市裡買了一堆東西,回酒店裡吃過一輪了,但是一群人就是不善罷幹休,晚上又從酒店走路出來再去找找小吃當夜宵
  • 臺灣10大美食小吃:去旅遊沒吃過5種以上,算是白來了!
    今天吃貨君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赫赫有名的臺灣十大美食小吃,是成千上萬種臺灣傳統小吃中最能體現臺灣飲食特點的十種小吃,到臺灣旅遊沒吃過5種以上,算是白來了!快拿出小本本記下來吧。一 薑母鴨薑母鴨是80年代後期在臺灣流行起來的進補小食。薑母鴨除了是臺灣特產外,還是福建特產,它的起源地是在閩南地區。
  • 廈門小吃之光-蚵仔煎,難忘的閩南特色小吃在家也能做!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拿手好菜;久久未訪廈門,偶爾會想起一道廈門夜市海味小吃,這曾被點名為經典的廈門小吃-蚵仔煎,Q彈、帶有香煎微脆的粉漿餅皮,蚵仔煎一入口,邊在軟Q的漿皮間感受牡蠣在嘴中散發的鮮美,至今想起仍是回味無窮。
  • 教你做閩南特色小吃「五香條」,脆嫩爽口不油膩,做法好學易上手
    五香條是閩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之一,在廈門大街小巷都是隨處可見的,我那會剛來廈門的時候,在一個酒店做銷售,我們的員工餐每天三餐都有五香條。我是飲食偏清淡的人,最忌諱油炸食物了,但每次都會看到一幫做衛生的阿姨們搶著吃五香條,人都是暗示性的高級動物,沒過多久我也就加入了她們的搶五香條大軍中去了,也不知道是搶來的食物最好吃還是怎樣的,反正就是從五香條開始轉變了自己對油炸食物的陋見。
  • 來廈門必吃的16道風味小吃,你一道都不能錯過!
    推薦店鋪:蓮歡海蠣煎春卷(圖源@隨手拍分享廈門美食)逢年過節,閩南地區都有吃春卷的習俗,但是各地的叫法都有所不同,廈門人習慣把春卷稱作「薄餅」。(圖源自@夏小站的食色空間)稍稍粘牙的粽子,蘸著甜辣醬,配上閩南風味的湯,總會讓你吃得意猶未盡。如果你還沒吃過肉粽,一定要在廈門試一下,開啟粽子的新世界。
  • 閩南鹹煎這樣做你肯定沒吃過,3步就出鍋,2盤不夠吃—蔥花糯米餅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款閩南鹹煎的做法,在閩南地區油炸鹹煎可以說是賣得非常爆的一款小吃,做法簡單,新手易上手。>中筋麵粉 100g水 530g糖 30g鹽 15g
  • 真正去過柳州的人都吃過這8道最好吃的特色小吃!
    這裡除了歲月靜好,人情冷暖,還有很多豐富的特色美食,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柳州的8大必吃美食,只有吃過,才算真正去過柳州。螺螄鴨腳煲螺螄鴨腳煲是很多人喜愛,選用酸筍、鵪鶉蛋、豆腐泡、芋頭等特製而成,吃起來酸筍酸香醇厚,鴨腳先油炸再煲煮,炸過的表皮焦香,內裡入味且軟爛,而且螺螄鴨腳煲對螺湯也至關重要,要足夠時間的燉煮,螺螄天然的鮮甜才會釋放出來,濃香且別有一番風味,值得一嘗。
  • 德陽最好吃的6道特色小吃,第1道很多人沒有吃過,看下你喜歡嗎?
    【分享地方特色美食,傳播健康養生文化】,井岡工社帶你了解中國特色小吃,今天介紹德陽的小吃,德陽最好吃的6道特色小吃,第1道很多人沒有吃過,看下你喜歡嗎?粉子醪糟,也叫「粉子醪糟」、「醪糟小湯圓」、「掐掐湯圓」、「酒釀小圓子」,是四川較為流行的著名小吃。在四川,人們把醪糟與鍋盔(一種白麵餅)、油條、糯米粉子、雞蛋等一起煮食;在夏天將其兌清水燒沸加糖,晾涼後加冰塊可以做清涼飲料;在許多川味佳餚中醪糟也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 正宗閩南薑母鴨,真正的過齒難忘!
    在廈門逛老街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十幾個亮黃的砂鍋擺放於店門口,「撲撲撲」的翻滾聲此起彼伏,總能聞到一股濃濃的姜香味兒,吃過一次,過齒難忘!今天給大家帶來這道家庭版薑母鴨的做法,簡單好操作,這樣不用來廈門也能品嘗到閩南風味的薑母鴨,麻油和生薑是靈魂之味!
  • 廈門閩南月子餐你吃過有哪些月子菜呢?
    一直想寫一篇咱們福建閩南地區坐月子會吃到的一些菜,其實菜品太多了,我就篩選了一些自己月嫂做的一部分菜品來分享。 月愛一生創始人 第一道閩南月子餐菜品:閩南乾薑雞
  • 閩南人過冬至,吃湯圓包餃子,準備13道菜祭祖,祈福家人平安順利
    泉州過冬至,吃湯圓包餃子,準備13道菜祭祖,祈福家人平安順利。在我們這習俗比較多,除了湯圓和餃子,還會準備十幾道菜用來祭祖,祈福家人平安順利。這次共準備了13個菜,事先在家裡用保鮮袋打包好,回老家時直接拿出來裝盤就可以了。今天讓大家看看,泉州媳婦都做準備了哪些食材用來祭祖呢?
  • 湘西最讓人難忘的小吃,你吃過多少?
    將打成粉的包穀和切碎的辣椒拌均勻,再灌入壇密封起來,半月後就能拿出來炒著吃了。 黴豆腐 不管是各種水蟲還是小蝦小蟹,在湘西人眼裡,只要是水裡的,都可以吃。油炸,麻辣,各種口味,如有機會能品嘗到,千萬別害怕,你一定要鬥膽一試,絕對超讚。 油炸河蟹
  • 客家人過年都吃什麼,一桌15道菜這碗小吃遭哄搶,一人吃一大碗
    客家人過年都吃什麼,一桌15道菜這碗小吃遭哄搶,一人吃一大碗。過年期間,很多地區都很追求吃好幾天的年菜,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根本吃不起,但喜歡自製小吃的客家人就很嚮往,到了年初八都跟人家吃年夜飯一樣豐盛,一到飯店都是一大桌子菜,客家人追求的菜餚也很有特色,其中這道菜很多人沒有吃過。
  • 北京人最喜歡的5道特有的小吃,美味十足!你吃過銅鍋涮肉嗎?
    北京人最喜歡的5道特有的小吃,美味十足!你吃過銅鍋涮肉嗎?北京城歷史悠久是九大古都之一。在明清時期成為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和百姓。人群的往來一頻繁就會帶動當地的發展,小吃和酒樓就會更加的繁榮。
  • 這麼多閩南特色美食,少吃一樣都不算來過這裡!
    編者按憑藉美味獨特的小吃,泉州曾兩次榮登《舌尖上的中國》,這讓很多外地觀眾們都禁不住誘惑,躍躍欲試。來到泉州,來到洛陽古街,如果沒能好好品嘗一番這裡地道的閩南美食那就太可惜了。大飽眼福和大快朵頤,少一個都是遺憾的。
  • 福建名小吃來了,你吃過哪些?
    香菜是可以盛湯前直接加在碗裡,或是盛好肉片之後,再往碗裡撒點,這樣香菜不至於太爛,這時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這才是人間美味,絕對讓人流連忘返! 臺灣、福建等地常做副食蚵仔煎,口感香脆,內餡香滑。蚵仔煎發源於泉州,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是閩南、臺灣等地的經典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