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可以「藥食兩用」的山藥!對於它,相必大家都不陌生。
山藥,入藥的是薯蕷科草質藤本薯蕷的根莖。原本它也是叫薯蕷的:根據文獻的記載,唐代有一個皇帝叫李豫,為避諱去掉了蕷字。宋代有一個皇帝,叫作趙曙,所以不能用這個薯字,就把薯字也去掉了。
這一味中藥就從薯蕷變成薯藥,最後成為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山藥。
山藥
山藥主要的產區在河南,四大懷藥之一是懷山藥。
其功能可以簡單歸結為三點:氣陰雙補,補脾肺腎,收斂。
補脾氣,補脾陰,收斂止瀉;
補肺氣,補肺陰,斂肺止咳;
補腎氣,補腎陰,收斂固精。
山藥
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中國藥典》
草質藤
山藥藥性非常平和,作用相當緩和,即「性平力緩」,可以藥食兩用。在八寶粥、肥兒粉之類的保健食品當中,山藥使用非常廣。另外比如說燉肉,新鮮的或者幹的都可以加進去。
山藥作為一個補氣藥,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它既有人參、黃芪那一類增強機體的功能,又補充身體必須的一些營養物質。所以對於一些營養不良的體虛患者是非常適合的。
對應菜譜有拔絲山藥,清炒山藥,山藥紅豆糕,山藥燉肉片等等!!清蒸山藥也很棒!
好了,今天帶大家了解了山藥坎坷的更名之路與其在上中下三焦的對應功能主治。山藥藥性平和,足以作為食品,還含有豐富的營養!
大家有什麼問題或者建議都可以在評論裡告訴我,今天就到這裡啦~關注我,每天帶你看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