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5月7日電(記者劉娟、李懷巖)利用當地特有的黏土,採用藏族純手工的技藝,一個個捏制而成的淡黃色「瓶瓶罐罐」經過一天的燒制後,變成了一個個透著油光的黑土陶工藝品……
從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縣前往德欽縣的國道214線維西岔路口,短短幾年間因暢銷香格裡拉黑土陶而發跡的尼西鄉湯堆村人,已在路邊建起了一排排專銷黑土陶的藏式建築風格房子。
在這裡不僅可以食宿,停車,還可購買到藏家的手工藝土陶和木製品。
已有千年歷史的藏族手工藝製作的黑土陶製品,越來越被過往的遊客所青睞。
「只有這裡的泥巴才可以燒製成黑土陶,別的地方都不可以。」尼西鄉西木谷自然村的肖扎西說,很早以前,「尼西土陶」就在茶馬古道上聲名遠播。如今,隨著香格裡拉旅遊業的日益興盛,古老的土陶工藝成為當地藏族群眾脫貧致富的「看家手藝」。
肖扎西說,尼西土陶選料精、做工細、實用美觀,目前品種不斷得到開發,有茶罐、茶壺、火鍋、火盆等上百個品種,涵蓋了生活用品、民族工藝品和宗教用具等三大類。
香格裡拉縣尼西鄉是舊時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南來北往的馬幫在運送茶葉的同時,也把這裡的土陶帶向四面八方。如今,香格裡拉尼西鄉的土陶已經成為香格裡拉的名牌產品,純手工製成的黑土陶,造型古樸,器形雖生活化但不失藝術美感。
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選購琳琅滿目的土陶製品,還可以現場參觀土陶的全手工製作過程,有興致的遊客甚至可以在藝人的指點下,自己動手做點「小玩意」。
近年來,隨著省、州、縣對民族民間藝術越來越重視,尼西藝人的觀念從根本上得到了轉變,產品朝著系列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市場也不斷擴大。「隨著我們這裡旅遊業的發展,黑土陶受到海內外遊客的青睞,有的客商還專門來成批訂做」。
尼西鄉尼西湯堆村村民、制陶藝人鄧珠卓瑪說,現在,尼西湯堆村參與黑土陶製作的人家已達近百戶。由於產品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現已遠銷美、英、法等地,而且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都能看到黑土陶的民族工藝產品。
目前,在公路邊專門批發銷售黑土陶的商戶已達12家,每年銷售收入達到100多萬元。
肖扎西說,這些年村子裡許多人靠銷售民族手工藝製品,不僅買了車,家裡還新建了房子。目前他們村有的人家已將黑土陶的銷售點開到了香格裡拉古城和麗江古城,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種黑土陶製品,認為無論是做飯、做菜、做湯,味道都比較不錯。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