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秋!這些陳年飲食謠言你知道嗎?

2020-12-12 人民網

編者按: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中秋節除了大家習慣的月餅,這一天還有很多應節食品。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讓人煩惱的飲食謠言。在此,人民網「求真」欄目盤點一些與中秋食品有關的謠言。比如「月餅中的肉鬆是棉花做的」,「螃蟹和西紅柿能不能一起吃」……一起來看看這些謠言背後的真相。

謠言一:臨近中秋,「棉花做肉鬆」謠言再次來襲

【謠言】近日,一段「月餅中的肉鬆是棉花做的」視頻在網上流傳。3分多鐘的視頻中,一名男子將「月餅」內的肉鬆餡料取出用清水衝洗,稱衝洗後可看出肉鬆是用棉花做的,自己吃了之後肚子非常不舒服。男子還曝光了這款「月餅」的生產廠商名,並呼籲大家把這段視頻轉發出去。

【真相】查證發現,網傳視頻首發於2017年,當年多位網民因編造傳播此類謠言被公安機關處罰。此外,台州市場監管闢謠稱,肉鬆不可能是棉花做的,因為肉鬆的本質是肌肉纖維放入嘴裡輕輕一咬就會融化,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放入口中嚼不爛。

謠言二:保質期越短,含防腐劑越少?

【謠言】有傳聞稱,因為添加了防腐劑,月餅存放8年仍完好如初。很多人也覺得,有些月餅的保質期時間很長,肯定是加了很多防腐劑。因此,一些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時,特意買保質期短的,認為這樣的月餅中防腐劑含量少。那麼,事實是怎樣的?

【真相】保質期長短不能決定月餅質量,月餅的保質期長短主要是跟它的配料、含水量和營養成分有關。一些乾巴巴的超甜月餅,比如豆沙月餅、五仁月餅,由於水分少糖分多,微生物不好繁殖,防腐劑就放得少。但是,蛋黃餡、牛肉餡、火腿餡月餅,水分就多一些,糖分也少,就需要多放一點防腐劑。

當然,防腐劑也不能濫加,添加多了就超出了國家規定的安全範圍,就會被處罰。一般正規廠家都會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來使用防腐劑,並且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抽檢。

所以,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買合格的月餅,就不要太糾結防腐劑問題了。

總之,保質期的長短,根本不是判斷月餅好壞的標準,值得提醒的是,已經開封的月餅要儘快吃完。

謠言三:大閘蟹靠激素養肥

【謠言】早前就有如「大閘蟹是注射激素長大的,小孩吃了導致提前發育」「現在的大閘蟹根本不能吃的,靠的是激素催大的,人吃怎麼會健康呢?」等謠言瘋傳。

【真相】螃蟹屬於低等無脊椎動物,激素對大閘蟹起不了任何作用,且激素會抑制其性腺發育,反而會導致大閘蟹的蟹黃和蟹膏變少。

謠言四:西紅柿螃蟹一起吃會產生砒霜?

【謠言】在國內流傳多年的食物相剋說中,有一對「著名」的搭配,就是西紅柿+螃蟹。傳言稱,由於兩者相剋,西紅柿和螃蟹同食甚至毒過砒霜。傳言還稱,這是因為西紅柿富含維生素c,能把螃蟹中的有機砷轉換為有毒物質。

【真相】:2018年3月15日,央視財經頻道CCTV2的「3·15」晚會專門對此謠言進行了闢謠。經過科研人員用蟹肉模擬人體內部環境進行實驗,發現蟹肉中的有機砷沒有變成有毒的三價無機砷。試驗中檢測到的無機砷是原來就在蟹肉裡,不是加入西紅柿後生成的。而即便是蟹肉中的這些無機砷,遠遠不會導致人們中毒。蘭州大學醫學院曾招募100多位志願者同時食用西紅柿和蟹肉,沒有人出現中毒症狀。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食物相剋這種理論本身就是不科學的,並不存在相剋的食物。

謠言五:紅心柚子被打針染色? 專家:純屬謠言

【謠言】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柚子味道酸甜,略帶苦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大量其他營養素,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益的水果。而有人發現購買的紅心柚果肉顏色不均勻,而且周圍的海綿層也有紅色,因此懷疑紅心柚是用普通的柚子染色而成。

【真相】紅心柚的果肉之所以呈紅色,是因為它比普通柚子多了兩種色素: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這兩種色素在其他水果和蔬菜中很常見,對身體無害。

有沒有可能通過注入色素,使得普通柚子變成紅心柚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如果是用注射器向柚子中注入色素,勢必會在柚子果皮上留下針眼,針眼在光滑細密的果皮上非常明顯,只要在買柚子時稍微留意一下,就會被發現,賣不出去。

第二,用注射器在柚子上扎針後,細菌等汙染物會順著針眼進入柚子,使柚子在2-3天內腐敗變質。而正常柚子可以儲存50天左右。保質期縮短,對商家非常不利。

第三,柚子的果肉是分瓣的,剝開外面黃白色的皮和海綿層之後,還有一層透明的膜包裹著果肉,要想讓普通柚子變成紅心柚的狀態,需要給每一瓣果肉都注入色素,而柚子大概有10瓣左右,如果都打針的話,柚子就要被紮成篩子了,不可能看不出來。而且,柚子的果肉本身也是一小粒一小粒,要給每一粒都染色,難度更高。

資料來源:人民健康、新華網、科技日報等

(責編:溫璐、馬昌)

相關焦點

  • 網絡闢謠 | 舌尖上的中秋!這些陳年飲食謠言你知道嗎?
    網絡闢謠 | 舌尖上的中秋!這些陳年飲食謠言你知道嗎?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中秋節除了大家習慣的月餅,這一天還有很多應節食品。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讓人煩惱的飲食謠言。在此,我們為您盤點一些與中秋食品有關的謠言。
  • 《舌尖上的中國》與飲食文化
    大型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令國人自豪的傳統美食。在這紀錄片的所有主題中,食物不是最主要的主題。只有很少的故事片是以食物為主要題材,例如李安的《飲食男女》,影片中的食物可算錦上添花,然而最主要的還是人物劇情本身。這就是為何《舌尖上的中國》在2012年開播以來反響巨大的一個原因。
  • 舌尖上的中秋:除了月餅,這些食物也有滿滿的儀式感!
    與家人團聚,與朋友相會……你記憶裡的中秋節是什麼樣子?如果從飲食的角度來看,中秋節對人們來說,也是一場味蕾的狂歡。中秋前後,新谷登場、瓜果豐收,新釀製的美酒也同時上市。豐富的食材給了人們很多選擇空間,說到「吃吃吃」的話,也並不是只有月餅這一種可能。
  • 這些2017舌尖風波背後的真相 你看穿了嗎?
    原標題:年度十大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這些2017舌尖風波背後的真相你看穿了嗎?  普洱茶會致癌?喝涼茶能延壽?……過去一年的食品圈又發生了哪些食品安全大事件,事件背後的科學真相究竟是什麼?  此外,解讀會現場也發布了2017年網絡十大食品謠言。值得一提的是,學會特別邀請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部主任Peter Ben Embare博士做視頻報告,報告中正式澄清了關於「垃圾食品」的謠言。Peter博士表示,「WHO從未發布過一份名為『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更不要將所有加工食品或者快餐當作『垃圾食品』。提供了營養以及方便的加工食品也是現代健康平衡飲食的一部分」。
  • 小心朋友圈瘋傳的飲食謠言
    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在朋友全轉發一些飲食保健熱文,你知道嗎?其中有很多關於飲食的文章其實是捏造的,是謠言,不可信。小心!朋友圈瘋傳的4大飲食謠言聽說一些謠言的發布者已經是團隊化運作了,用來賺取流量費和廣告費。據新華社發表的一篇《謠言背後的黑色產業鏈》,擁有1萬粉絲量的微信號轉發一條謠言的價格為150-300元,個人轉發一次可以獲得5毛錢的收入。真是一個「5毛謠言」的時代呀!
  • 兩岸暨港澳:舌尖上的中秋味道
    (原標題:兩岸暨港澳:舌尖上的中秋味道) 新華社北京9
  • 舌尖上的保健品?舌尖上的電商?舌尖上還剩下什麼?
    《舌尖上的中國3》自播出開始就出現了歷史概念不清,食材混淆的弊病,生態意識倒行逆施,更流露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反智傾向,人們不禁疑問,這究竟是舌尖上的三無產品?舌尖上的保健品?還是舌尖上的糟粕?舌尖1為什麼好看,因為表面上是寫食物,其實是食物的鄉愁。比如第一季中,醃魚、臘肉等普通的家庭故事讓人看到了美食的情感寄託,第二季中,國際大廚做泡菜也讓人看到了飲食文化從也能夠高端回歸質樸的寓意。
  • 舌尖上的謠言|買到了假大米像棉花一樣軟?真相是……
    水果上的白霜是有害物質嗎?隔夜水喝了對身體有危害不?……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友情提醒」,但這類「健康小貼士」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江蘇城市頻道聯合我蘇網、荔枝新聞推出特別策劃《舌尖上的謠言》,針對廣為流傳的幾則和食品相關的傳言用科學實驗逐一進行破解。
  • 【網絡謠言粉碎機】高蛋白飲食有助於減肥嗎?真相在這!
    【網絡謠言粉碎機】高蛋白飲食有助於減肥嗎?真相在這!高蛋白膳食也是在控制總能量攝入基礎上增加蛋白質攝入,一般達到1.2-1.4g/kg/d,或佔一天能量攝入的20%-30%。 那麼蛋白質是如何幫助我們控制體重的?劉翠冰介紹,首先,蛋白質可以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減少總能量攝入。蛋白質可以刺激一些激素的釋放從而增加飽腹感,蛋白質本身還有延緩胃排空的作用,而這種飽腹感有助於減少能量攝入。
  • 你知道嗎?陳年普洱茶貴是有原因的
    新手們開始喝普洱茶總會覺得苦澀不堪,其實,當你嘗試喝過新普洱茶後,不妨試著喝喝陳年普洱茶,你會發現陳年普洱的口感潤滑、溫和,並且也沒有新普洱茶那樣傷胃了。如果你是普洱茶的忠實愛好者,你應該知道對於普洱茶素有做新茶喝舊茶的習慣,那為什麼會有如此之習慣呢?想要了解這個還是要先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做法以及相關知識才行。
  • 老謠言2020年又來了!
    還記得去年有人說「肉鬆餅裡的肉鬆是棉花做的」嗎?▼去年,微椒江官微闢謠中秋臨近「棉花肉鬆」謠言又開始「作妖」了視頻拍攝者劉某特地錄製視頻,予以澄清真相二:權威闢謠,現場直擊對於「舌尖上的謠言」市場監管部門必將追擊到底,還消費者一個真相。
  • 這種陳年老謠別再傳了!
    這種陳年老謠別再傳了!其實這是一條典型的陳年老謠,自2012年起,稱「愛滋血滴入食物致人感染」的謠言便開始傳播。被造謠的食物除了大盤雞、燒烤、涼拌菜,還有櫻桃、西瓜等。真相愛滋病病毒傳播途徑固定,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即可通過性接觸、公用針管注射毒品、輸血等途徑感染;愛滋病病毒非常脆弱,暴露在環境中幾分鐘就會失去感染能力。
  • 【謠言粉碎機】這幾種「流行」飲食方式真的健康嗎?帶你解密真相
    【謠言粉碎機】這幾種「流行」飲食方式真的健康嗎?那麼,這些「流行」飲食方式到底靠譜嗎?一起來看看。 四、「生酮飲食」受追捧,快速減脂的最佳選擇? 生酮飲食是和含糖飲食相對立的一種飲食方法,要求減少甚至拋棄含糖食物的攝入,只攝入脂肪、蛋白質這兩類食物。一些進行生酮飲食的人群在短期內的確看到體重明顯下降,但主要是因為腎臟排出酮體和體液,導致人體失水,體重暫時減輕,一旦停止很容易反彈。
  • 舌尖上的泡麵導演:泡麵是大學飲食文化(組圖)
    舌尖上的泡麵導演:泡麵是大學飲食文化(組圖) 2014-05-27 11:28:20熟悉的「舌尖」音樂,熟悉的「舌尖」臺詞,《泡麵篇》主人公「尼瑪坤爺」早早起床為室友準備一份豐富的早餐——泡麵。  炮製泡麵時,主人公恨不得做出「滿漢全席」的味道:先加入枸杞、甘草、玫瑰三種香料熬製美味「頭湯」,浸泡麵餅3分鐘後,再加上皮蛋和少量的葡萄酒。「方便麵好咯!」喊上一句地道的四川話,一鍋美味絕倫的面就製成了。  近日,一段模仿「舌尖」的《泡麵篇》在網絡躥紅。
  • 舌尖上的謠言 喝茶會致癌?茶葉:這鍋我不背!
    水果上的白霜是有害物質嗎?隔夜水喝了對身體有危害不?……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友情提醒」,但這類「健康小貼士」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江蘇城市頻道聯合我蘇網、荔枝新聞推出特別策劃《舌尖上的謠言》,針對廣為流傳的幾則和食品相關的傳言用科學實驗逐一進行破解。
  • 「舌尖上的中國」已超越美食記錄片 傳播中華飲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悄然傳達出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覺審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觀者的濃濃思鄉之情。正是因為這些,才使這部紀錄片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感召。
  • 柚子的這些飲食禁忌你知道嗎?
    柚子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水果,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不耐乾旱,因此夏秋兩季是柚子的成長期,夏秋交替至初秋、中秋是柚子成熟的季節,一般九月、10月柚子就會陸續上市,我國的柚子主要產自浙江、江西、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養貓之前,這些貓咪「謠言」你一定聽過!
    3、貓咪很愛穿衣服相信不少寵主都會覺得自己買給貓咪的衣服,貓咪都特別的喜歡吧,其實並不是的,給貓咪穿上衣服,會影響貓咪舔毛的。還會讓貓咪無法控制身體平衡,肢體不協調!5、貓不忠心相信這個謠言不少人都聽過吧,說什麼狗才是最忠心的,而貓就是奸臣對主人不忠心,但是你知道嗎?貓雖然高冷,不會像狗狗那樣跟人類自來熟。但是當它有一天完全信任你時,貓的忠心程度不比狗狗差,只要配合點貓零食,它就更愛你了!
  • 舌尖上的謠言:食鹽中含劇毒成分?專家:沒毒 只是名字像!
    水果上的白霜是有害物質嗎?隔夜水喝了對身體有危害不?……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友情提醒」,但這類「健康小貼士」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江蘇城市頻道聯合我蘇網、荔枝新聞推出特別策劃《舌尖上的謠言》,針對廣為流傳的幾則和食品相關的傳言用科學實驗逐一進行破解。
  • 嘗試生酮飲食前 你要知道這些
    這些天,你在任何地方都能聽到關於生酮飲食。像考特尼·卡戴珊和哈莉·貝瑞這樣的名人已經做到了這一點,照片分享網站Instagram上有很多生酮飲食的菜譜,並且有600多萬次贊。所有生酮飲食爆火背後肯定有某種東西。自然醫學博士、臨床營養師喬希·阿克斯說:「如果飲食習慣得當,你可以減掉大量的體重。」但撇開減肥不談,它真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