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臺灣媒體的一則針對中國男足的言論又一次將國足推到了輿論風尖浪口,而且風越演越烈。原來他們播出了一期節目,主題為「中國足球為何無緣世界盃」。節目中,不僅僅諷刺了「中國除了男足,其他的都去世界盃了」,還特意諷刺了一下國足的身材,白白淨淨,戲稱「白斬雞」。
俄羅斯世界盃,其實有著太多太的中國元素參與其中。不論是國內的火熱的球迷,還是從大型贊助商到形形色色的產品、道具,都出現在俄羅斯的各大賽場及城市。細心的球迷在觀看世界盃時就會發現,到處的中國贊助商的廣告,中文品牌隨處可見。就連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都是東莞某廠生產的。這一點也驗證了白巖松所說的:「除了中國隊,中國的所有元素都來到了世界盃」。可是更加讓人氣憤的是,在俄羅斯世界盃現場,中國記者還被其他國家記者懟「自己球隊都沒踢進世界盃,還有什麼可神氣的」。是啊,自己國家的球隊都沒來,你們來湊個什麼勁,除了沉默,還真的無言以對,因為人家說的是事實啊!
國足,幾十年來,中國人心頭永遠的痛。唯一一次還是2002年日韓世界盃參加過1次,雖然結果不好看,可是好歹去了。16年過去了,卻是一蟹不如一蟹(想想日本,韓國早已經具備和歐洲扳扳手腕的能力啦),現在每屆都是如果怎樣然後就怎樣的計算中,永遠都是掙扎在出線與不出線之間。
國內球迷一直在夢想重回世界盃,但是這個夢想一次又一次破滅。為什麼02年國足能夠衝進世界盃?
國足球員普遍對抗能力差,這是不爭的事實,體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沒有付出汗水去彌補這種差距才是最讓國人生氣的原因。國足的白白淨淨虛胖的身體,不說和歐洲職業球員相比,就是和亞洲球隊,甚至跟2002年世界盃參賽的國家隊球員對比,都差的太多。16年過去了,國足不僅不進步,還退步了,看看一組02年老國足的照片也許能說明一定的問題:
02年的那支國足,各個都有著明顯的肌肉線條,靠著強大的身體素質就能碾壓亞洲大部分球隊。雖然那年衝出世界盃和東道主還有分組抽籤有一定關係,但是現在的國足在對陣阿聯、阿曼、卡達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時候,是不是都得畏懼三分?
中國男足真是被寵壞的一群,他們缺少的也許不是天賦,缺少的更多是自律。如今的中超聯賽,球員身價溢價嚴重,很多球員實力與身價、年薪並不匹配。高收入並沒有帶來高競技水平,反而帶來的一個弊端,就是高額的收入消磨了自身的積極性:我不需要這麼辛苦也能拿到高薪,又何必每天要在健身房多呆2個小時,每天的訓練結束之後加練呢?又何必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做呢?
足球,沒強壯的身體,根本不足以應付如此激烈的運動。看看C羅,33歲的C羅,還能保持如此高的競技水平,就源自他自律。不論是飲食,還是日常的訓練,說難聽點,國足給人家提鞋都不配。拿國足來對比C羅,你難道不覺得是「高級黑」嗎?
我不知道王永珀哪裡來的底氣敢叫嚷著拿1億的薪水,難道真的「人不要那啥,就能天下無敵」??有那個鬥嘴的本事還不如好好練練,爭取爭取下屆卡達世界盃。實在不行,下下屆,2026年,那時已經擴軍48支隊伍,亞洲區8.5個名額,如果屆時沒你國足,看你如何笑的出來(不過那時的你,可能已經退役,事不關己拉,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