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這三年多,市場情況讓購房者終於能看到盼頭,尤其今年開年,受到特殊因素影響,樓市成交情況幾乎滑落到零點,待市場逐漸開放,不少開發商為了刺激需求紛紛採用最直接的方式,用降價來緩解壓力,所以今年大家聽到的市場聲音裡,最多的就是關於房價下跌的,不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這讓不少沒買房的人信心大增。
房價能回落大家都很開心,誰讓房子是必需品,不是不買就能解決問題的,現實情況是不管是誰都要站在房價面前,拿自己的積蓄和它碰一碰,而房價高是這些年大家有目共睹的,簡單的一套兩居室在大城市就要上百萬,這個數值和幾千塊的薪資相比,差距懸殊,所以和原來樓市狀況相比,現在的市場當然更能激發購房者的信心。
而且大佬們的表態和行動也出奇一致,像馬雲說過幾年後房價和蔥一樣,勸解年輕人不要著急買房,建行董事長田國立在演講時曾表示過:「房子真的蓋夠了,我搞了一輩子金融,現在買房也賺不了錢了,你現在買不就是高位接盤了嗎?」還有潘石屹、李嘉誠、王健林的甩賣,無疑在告訴大家樓市的紅利期已經過了,房價不會再像原來一樣。
接收到這些信號的購房者對買房這件事更有信心了,但越是這個時候,心態一定要放平,之前看到很多讀者的留言表達了自己不買房,就要等到房價跌到谷底,然後再入手的言論,還有像相信幾年後房價真的和蔥一樣,到時候自己再多買的內容,這種較真的想法到最後只會傷到購房者自己。
如果真的最後房價沒和蔥一樣,難道你還能去找馬雲算帳嗎?所以我們一定要認清房價真相!看清房價下跌的底線!
1、土地價格擺在那裡,你不能忽視。要知道土地是直接影響最後售賣成本的,所以想知道房價情況就要了解土地情況,而這些年,開發企業為了能蓋房出售盈利,致使土地市場異常火熱,和人們搶房一樣,開發商們也在搶地,但過分的競爭拿地往往導致最終成交價格過高,所以房價也不可能低了,加上還有惡意囤地,炒作地皮的情況,房價自然不會被「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2、房地產促進城市發展的功勞不容忽視,但也讓很多地方過度依賴地產行業。以往土地收入其實是很多城市的重要經濟來源,雖然現在有所改善,但很多地方還是離不開房地產,這個矛盾點不是能簡單割斷的,需要城市不斷摸索,探求新的發展方式,逐漸減少房地產比重來解決。
3、購房者不會讓房價下跌的太狠,尤其是已經買了房的人,這點不用多解釋,誰看到自己花200萬貸款買的房子,最後跌到100萬,這樣連還貸的意義都沒有了!
4、開發商也有難處,孫宏斌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房價未來既漲不上去也跌不下來。如果房價下跌30%,我們都活不下來了。」除此以外,潘石屹也曾經對此表達過自己的觀點。他表示:「對於開發商來說,20%就是中國房價下跌的底線。一旦超過這個數,絕大多數的房地產公司將不復存在。
現在樓市大概的情況是,手裡有多套房子的人不管是開發商還是投資客很難賣,空置率居高不下,想買房的人買不起,所以相互融合下,國家正在引導雙方往正確的方向走,大家也看到近三年出臺的調控措施了,但是也因為上述已經存在的根本事實,並不會讓房價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就像一條繩子的兩端,購房者、開發企業分別站在不同對立面,需要綜合調節,不能完全傾向誰,所以購房者千萬別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