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紅利消退格局生變「三道紅線」下房企求新求變

2020-11-08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陸肖肖 北京報導

隨著房地產資管新規「三條紅線」的推出,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行業的幾大紅利在慢慢消失,房企不得不調整策略,改變自己的運營邏輯,以求適應新的環境。

近日,在由全聯房地產商會、慕尼黑博覽集團及中聯慕尼(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RealTech國際未來地產峰會2020上,眾多房地產業內嘉賓暢所欲言,討論了新形勢下的房企應對策略。

如何應對行業變局呢?業內人士指出,從開發、營銷、服務到產品,科技正在重塑行業的各個環節。房企需要在健康、安全、服務、科技、數位化等方面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提升。

「三道紅線」下的企業轉型邏輯

在大會中,中交房地產集團副總經理周濟表示,房地產市場經過了快速發展的20年之後,我國從源頭上要給房企「斷糧、斷奶、斷水、斷電」了,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帶來行業洗牌,中小房企在會加速分化,實力不足的企業會慢慢被淘汰。

周濟在會上表示,最近幾個月整個行業都在熱議「三道紅線」,有數據顯示,市場上有25%左右的企業碰到紅線。房地產市場經過了快速發展的20年之後,傳統地產的使命已經完成,「高大快」可能要轉變為「低小慢」,「粗亂差」可能要轉變為「細穩好」,舊地產要轉變為新地產。

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黃樂在會上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也提到,「三道紅線」對房企的銀根收緊是非常致命的,雖然現在沒有要求房企降負債,但是債務規模不能再擴了,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帶來行業洗牌,中小房企會加速分化,以前整個行業泥沙俱下,不管是有能力還是沒能力的,做房地產業都能賺錢。現在監管更加嚴格,大中型房企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市場立足,以前靠資源、信息不對稱的企業,會慢慢消亡在歷史長河中,這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好事。

朗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技術官謝遠建在採訪中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朗詩在債務管理方面做得是比較優秀的,在資金安全方面特別審慎,很早就在內部有了類似於銀行的資金管理體系、警報體系,有黃色、橙色、紅色警報,和「三道紅線」所要求的負債水平、流動性是類似的,從體系建立以後,十幾年以來朗詩沒有觸發過警報。謝遠建進一步表示:「朗詩的資金管理風格和企業的理念相關,朗詩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整合資源,通過健康發展來驅動成長的,企業的出身就決定了企業對企業的風險、認知不同。朗詩的願景是做一家百年綠公司,企業瞄著長期發展的話,一定會對短期的、看似風光的事更理性。」

房企面臨多重挑戰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轉型時期,房地產行業也從曾經的「發動機」向「穩定器」角色轉變。而在穩中求進的發展過程中,房地產行業出現了明顯分化並進入存量化和高質量發展階段。與此同時,從開發、營銷、服務到產品,科技正在重塑行業的各個環節。「健康」「安全」「智慧」「數位化」發展成為了行業討論的高頻詞彙,我國房地產行業正面著臨科技改革創新、合理引入資本、精細化運營、升級空間需求等多重挑戰。

「房地產市場的幾個紅利消失了。」黃樂在採訪中指出,第一個是土地紅利,以前很容易拿到地,現在招拍掛的土地越來越貴,市場上也沒有太多新增土地了。第二個是市場紅利,房地產市場相對過量,以前什麼樣的房子都能賣出去的時代過去了。

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也在經歷行業變局,很多城市已經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企業不得不作出改變來適應新的環境,尤其是在服務、科技、數位化方面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提升。

全聯房地產商會會長特別助理,富力集團副總裁、北方區董事長張輝在會上表示,房地產行業未來必將向服務品質提升方面轉型,而科技則將推動房地產業數位化全面升級,助力提升服務品質及運營能力。房地產行業的智慧化、數位化發展驅動智慧城市、健康人居以及地產營銷方式的全面發展,主動擁抱科技,積極尋找新的賦能方式才能應對變化和抵禦風險。如何更好地觸及年輕人群並提供適合的產品,是所有開發商企業、業主、技術企業及服務公司都面臨的挑戰。

黃樂在演講中提到,現在數字經濟正是盛行,中國經濟內循環通過數字經濟滋潤了每一個行業,更深刻影響了行業價值鏈。當房地產存量的大風口和數位化的大風口相遇,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是房地產行業人需要繼續探索的話題。

至於房地產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周濟在大會中預測,未來地產核心業務會集中在三個領域,輕資產型地產、改善型特色型地產、融合型服務型地產。中國房地產行業首先要進行三觀的改造,包括價值觀、產品觀和發展觀。「這是一個自我革命的過程,很痛苦,也很愉悅,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馬上就要翻開新的一頁,同樣需要賦能革新,定義未來。」周濟說。

相關焦點

  • 鬱亮:「三道紅線」影響力不亞於土地招拍掛制度,管理紅利時代房企...
    記者了解到,面對即將到來的「三道紅線」,有的房企抓緊變賣資產降負債,有的房企仍然對外借債,對「三道紅線」無暇顧及。鬱亮:金融過多被房產佔用不是好事情近日,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南方區域媒體見面會上談到三道紅線時說:「三道紅線的影響力不亞於2002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這意味著行業重大遊戲規則的改變,將影響所有房地產企業。」
  • 萬科鬱亮:房地產主宰金融資源!三道紅線衝擊房企
    恆大傳出資金鍊問題後,市場更關注限制房企過度融資的「三道紅線」。對於三道紅線,萬科主席鬱亮表示,三道紅線改變行業遊戲規則,打法都變了。對於支援泰禾,鬱亮指,萬科特別不希望行業出現惡性事件,希望行業健康發展,在保障萬科利益的前提下,會儘可能去幫助行業內有困難企業。
  • 中國房地產行業:「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
    中國房地產金融CFO50論壇:「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近期,住建部與央行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形成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控和融資管理規則: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即業界所稱的「三道紅線」。
  • 鬱亮:「三道紅線」影響力不亞於土地招拍掛制度,管理紅利時代房企再度位於同一起跑線
    鬱亮:金融過多被房產佔用不是好事情近日,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南方區域媒體見面會上談到三道紅線時說:「三道紅線的影響力不亞於2002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這意味著行業重大遊戲規則的改變,將影響所有房地產企業。」
  • 「三道紅線」終結地產金融紅利:房企怎麼辦?還債的錢從哪裡來?
    以「三道紅線」為核心內容的房企融資新規已然開始攪動整個行業甚至被房企大佬視為一項將要改變行業邏輯的監管政策「十一」假期過後,一周之內,央行官員兩度提及房企融資新規,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直言,新規的目的之一是「矯正一些企業盲目擴張的經營行為」。儘管有房企表示仍未看到正式文件,但這以「三道紅線」為核心內容的房企融資新規已然開始攪動整個行業,甚至被房企大佬視為一項將要改變行業邏輯的監管政策。
  • 風雲榜·採訪間丨楊德龍:三道紅線之下 房企之間將加速分化
    「三道紅線」劍指房企的負債率等核心指標,相比較供給側或者需求端的調控政策,給房地產企業帶來更加直接的影響。房地產行業生態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房企又該如何切實的去應對監管政策帶來的新變化?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三道紅線」下,有80%的房企可能踩線,完全不踩線的房企不多,這意味著未來房地產融資增速必然會大幅下降,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會進一步下降,對於房地產開發衝擊較大,特別是槓桿率特別高的房企。
  • 房地產行業「後三道紅線」時期的信託融資觀察與研判
    企業就房地產融資政策的具體監管指導意見及指標約束標準——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政策」。  具體而言,「三道紅線政策」對房地產企業作出如下規定:①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②淨負債率大於100%;③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中國房地產行業:「三道紅線」下的行業應對——順應大勢
    在充分理解政策意圖和擁抱監管政策的前提下,房企又是如何切實地去應對監管政策導致的行業生態環境變化呢?「三道紅線」的目的是要三穩、去槓桿、降負債。如果房企仍堅持高槓桿高負債的經營模式,就與國家政策完全背道而馳。政策的出臺肯定有重點,監管力度其實跟隨行業大勢,順應大勢而擁抱監管法規,房企才能跟隨政策跟著大勢一起發展。順應大勢是關鍵所在。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 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剛剛過去的8月,房地產市場絲毫感受不到暖意。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中國房地產行業:「三道紅線」下的行業轉承——知變圖新
    「三道紅線」壓力下的上市房地產企業財務指標解讀2. 房地產融資面面觀與會嘉賓經過整整一天的探討、溝通、交流、碰撞,逐步形成了共識,即本次論壇的主題思想:擁抱監管,順應大勢,知變圖新,繼往開來!本篇文章為第三期——「三道紅線」下的行業轉承——知變圖新。
  • 「三道紅線」,房企的緊箍咒
    觸及「三道紅線」不許增長有息負債》稿件被大量轉載,行業的神經也一下子被挑動了起來,但風聲四起的同時卻沒有相關正式文件去證實,也讓很多人懷疑是假消息。但8月20日,一場房企座談會讓「三道紅線」板上釘釘。綜上來看,「三道紅線」的設立還是為了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座談會也強調:「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規則,有利於房地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也有利於推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健運行,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 2020年樓市或創「雙17」新紀錄 「三道紅線」下房企悄然謀變
    「中國房地產真正發展的30年,前20年靠土地紅利盈利,城市化速度快。2010年至今這10年,行業盈利主要靠金融紅利,通過舉債擴大規模,帶來的結果是高槓桿高周轉。」藍綠雙城創始人曹舟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道紅線」的來臨,對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影響是,將徹底使其脫離金融紅利期,進入「管理紅利」時代。
  • 「三條紅線」下,房企只能靠管理紅利生存了?!
    就在半年報集中披露期,監管部門又出臺「三道紅線」新規文件,與房企2020年中期業績的發布幾乎同步,變成今年的中期業績發布會必談的熱門關注話題,各家公司均表示自己財務狀況良好,未來長期穩定看好。 在當前內循環下,消費乏力,中短期更依賴投資。三大投資領域中,房地產如果嚴重放緩,對保增長壓力極大,這時候需要房地產行業的「穩定」。
  • 「三道紅線」下 房地產轉型路在何方?
    「三道紅線」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包括拿地、開發、經營模式以及行業格局等,在這之下,房地產企業要如何轉型?前路在何方?在10月30日由全聯房地產商會攜手慕尼黑博覽集團等共同舉辦的國際未來地產峰會上,眾多業內人士一起探討地產未來升級轉型之路,其中達成一個共識是房地產數位化勢在必行,以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數位化革命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巨大變化。
  • 「三道紅線」下,房地產轉型路在何方?
    「三道紅線」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包括拿地、開發、經營模式以及行業格局等,在這之下,房地產企業要如何轉型?前路在何方?在10月30日由全聯房地產商會攜手慕尼黑博覽集團等共同舉辦的國際未來地產峰會上,眾多業內人士一起探討地產未來升級轉型之路,其中達成一個共識是房地產數位化勢在必行,以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數位化革命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巨大變化。
  • 2020年已近尾聲,三道紅線下掙扎的房企,2021是否面臨洗牌?
    1 「三道紅線」 ——多重施壓下的樓市命運,將迎接新一輪挑戰 今年簡直就是房企的災難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經有453家房房企破產。這似乎預示著房地產行業的又一次時代更迭。
  • 「三道紅線」延期,房貸收緊!阜陽下一步房企該怎麼走?
    「三道紅線」延後,「降價潮」無了近日,一直盛傳要改變中國整個房地產行業「三道紅線」政策出了一個明確的時間線,而且是超出市場的延期。科普時間「三道紅線」來自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開的重點房企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以價換量即將來襲
    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踩紅線的房企,有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出招降槓桿;處於安全範圍內的房企,則有如被「開了綠燈」,眼下的投資機會更「多了起來」。房企分化,漸次明朗。
  • 瑞威資本:房地產金融CFO50(1)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
    「三道紅線」下的行業基調——擁抱監管近期,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形成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控和融資管理規則: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即業界所稱的「三道紅線」。
  • 「三道紅線」壓頂,哪些房企要倒黴?房地產20年大數據獨家分析
    監管部門提出「三道紅線」政策(「三道紅線」是指: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不小於1倍。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傳達了上述融資新要求)後,地產業風聲鶴唳。這也便是槓桿遊戲今天這篇文章的切入點,過去一些年,房地產到底佔用了多少金融資源?或者說,佔用比例是如何一步步攀高的。